前言

地跨亚、非两洲的今阿拉伯埃及共和国,曾经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发祥地之一。但是,古老的埃及文明在历经风雨之后,却屡屡受到波斯、希腊和罗马的冲击。随着法老政治体制的不断蜕变,几千年间确立的文化传统也被不断改造以致中断。

曾经是埃及的骄傲的象形文字在希腊文字的进攻下,渐渐发生变异。当阿拉伯文化到来时,这一古老的文字彻底绝迹,以致此后竟然无人能够释读。古埃及的多神信仰在罗马皇帝的高度专政下,也丧失了生命力,留给后人的只有神殿中一堆堆沉寂的石头。植根于象形文字和多神教的古埃及文学、绘画、雕刻也随之成为绝学。

但是古埃及文明的生命力是永恒的,象形文字虽然已经丧失,但是它的类似字母的24个单音符号,却对腓尼基人创造字母产生了巨大影响,而腓尼基字母又是东西方多种字母的源泉。古希腊的泰利斯等人怀着对古埃及文明的强烈求知愿望来到埃及,通过他们的介绍,古埃及文明被大量输入希腊,并在那里得到发展。古埃及人创造的许多神话传说和神的形象,也在希腊罗马统治时期进入地中海沿岸及欧洲内陆,影响了各地的神话的内涵……

古埃及文明作为一个绵延不断的系统虽已不复存在,但就古埃及文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而言,它又是永恒的,是“失落”中的不失落,是“中断”中的连续。

古埃及有句谚语:“喝过尼罗河水的人,不管离埃及有多远,都会再次回到埃及。”实际上不仅仅是到过埃及的人无法忘怀这个神奇的国度,每一个寻找人类文化根源的人也都会把目光投向它。

古埃及——法老的世界 - 前言
目录

阅读本书,两步就够了......

第一步: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扫一扫

第二步:用掌阅客户端扫描二维码

扫一扫

不知道如何扫描?

×

正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