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近些年来,全国志愿服务呈星火燎原之势,蓬勃发展。汶川地震,成千上万志愿者迸发出巨大正能量;北京奥运会,170多万志愿者让世界喝彩;后奥运时代的北京,在城市各个角落,“蓝京灵”用微笑传递世界城市最美的名片。时下,首都实名注册志愿者突破200万,志愿团体突破7000个,志愿项目达到1.2万个,志愿服务发展进入新阶段。更为可喜的是,志愿服务的快速发展吸引了专家学者的持续关注,志愿服务的论文、专著、译著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成果颇丰;理论研究队伍从兼到专,逐渐壮大;学术研究氛围渐成气候。特别是2011年4月,北京市志愿者联合会联合志愿服务领域专家学者,发起成立了北京志愿服务发展研究会,并在北京志愿服务基金会的资助下,累计出版书籍29部。其中,《经验·价值·影响——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成果转化研究》亮相第42届伦敦国际书展,并荣获北京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实践证明,理论的初步探索,为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作为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志愿服务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志愿服务走进生活已成趋势,规范化、常态化建设也有待加强,理论研究特别是实践研究尤显重要。在此背景下,为了更好地继承转化多年来的工作成果,切实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作用,吸引更多研究人才投身志愿服务当中,我们公开征集并遴选国内外最新志愿服务研究成果,汇编了“志愿服务研究学术文库”。本文库重点收录三方面理论成果:一是国外最新的志愿服务研究成果,我们以国内第一部志愿服务学术译著《志愿者》作为开篇之作,将国际前沿理论引入国内;二是国内重要的学术著作,包括在博士论文基础上形成的学术著作;三是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硕士论文。

回顾理论研究历程,感谢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的大力支持。时任团市委书记的王少峰同志多次勉励我们勇于开展重大课题研究、占领志愿服务学术制高点。时任团市委副书记、主管志愿者工作的邓亚萍同志曾经亲自负责志愿服务研究工作,主动协调各方资源。现任团市委书记常宇同志亲自担任编委会主任,给我们前行注入了新的动力。投身志愿服务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也为理论研究默默贡献智慧和力量。在此,我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建设美丽中国,志愿服务堪当先锋,理论研究任重道远。我们期望本文库的出版,能使志愿经验得以传承共享,志愿人才得以群贤毕至,志愿事业得以持续推动,能够为实现“中国梦”贡献绵薄之力!

“志愿服务研究学术文库”编委会

2013年3月

北京奥运会观众服务志愿项目管理研究(志愿服务研究学术文库) - 总序
目录

阅读本书,两步就够了......

第一步: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扫一扫

第二步:用掌阅客户端扫描二维码

扫一扫

不知道如何扫描?

×

正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