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正常孕妇护理

一、妊娠的早期诊断

(一)概述

妊娠是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成熟的过程,卵子受精是妊娠的开始,胎儿及其附属物自母体排出是妊娠的终止,共约40周。妊娠包含有排卵、受精、着床、发育四个过程。

(二)妊娠期的临床表现

1.症状

(1)停经:停经是妇女妊娠出现最早、最重要的症状。

(2)早孕反应:一般在妊娠6~12周开始,常有恶心、呕吐、乏力、食欲不振、纳差、偏食、嗜睡等早孕反应。

(3)尿频:在怀孕的头3个月,逐渐增大的子宫在盆腔内压迫膀胱可引起尿频。约在妊娠12周以后,子宫体进入腹腔不再压迫膀胱时,症状自然消失。

2.体征

(1)乳房:妊娠8周后乳房、乳头增大,乳晕着色加深,乳头周围有蒙哥马利结节显现,孕妇常感乳房轻度胀痛和乳头疼痛,初孕妇较明显。

(2)生殖器官的变化

1)阴道。变柔软,呈紫蓝色。

2)宫颈。柔软,呈紫蓝色,外口处常有黏液栓堵塞。

3)子宫峡部。峡部极软,双合诊时感觉宫体与宫颈似不相连,称为黑加征。

4)子宫体。逐月增大,从妊娠5~6周起,子宫体由扁梨形变为球形,前后径增长。至妊娠8周子宫体约为非孕子宫体的2倍,当子宫底超过骨盆腔时,可在耻骨联合上方触及。

3.辅助检查

(1)妊娠试验:孕妇尿液中含有hCG,用免疫学方法检测。若为阳性可以协助诊断早期妊娠。

(2)超声检查

1)B型断层显像法。最早于孕5周时,妊娠环中见到有节律的胎心搏动和胎动可以确诊为早期妊娠。

2)超声多普勒法。用超声多普勒仪在增大的子宫内可听到有节律的单一高音调胎心音,最早可出现在妊娠7周时,胎心率多为150~160次/min,同时,常可听到脐带血流音,即可确诊为早期妊娠。

(3)宫颈黏液检查:宫颈有黏液量少质稠,涂片干燥后光镜下见到排列成行的椭圆体,不见羊齿叶状结晶。

(4)黄体酮试验:利用体内孕激素突然撤退引起子宫出血的原理,对既往月经规律,此次月经过期疑为早孕的妇女,每日肌内注射黄体酮10~20mg,连续3~5d,如停药后3~7d内出现阴道流血,表示该妇女体内有一定量的雌激素,注射孕激素后,子宫内膜由增生期转变为分泌期,停药后激素水平下降,内膜剥脱引起阴道流血,可以排除妊娠,无阴道流血者,则可能为妊娠。

(5)基础体温测定法:具有双相型体温的妇女,停药后高温将持续18日不见下降,早期妊娠的可能性很大。

二、妊娠期妇女的生理变化及心理咨询

由于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在胎盘产生激素的参与下,孕妇体内各系统发生了一系列适应性的生理变化。

(一)生殖系统变化

1.子宫在妊娠后的改变最为明显

(1)子宫体:逐渐增大变软,主要是子宫肌细胞肥大,肌纤维的肥大与增生。其大小由非孕时的7cm×5cm×3cm至妊娠足月时的35cm×22cm×25cm,子宫的重量在孕期约可增加20倍,子宫腔容量由非孕时的5ml到妊娠足月时的5000ml,增加1000倍。子宫肌壁厚度于孕中期逐渐增厚,至孕末期又渐薄,子宫血流量在孕足月时为500~700ml/min,当宫缩时,子宫血流明显减少。子宫各部的增大速度不一,于妊娠后期子宫底增长最快,肌纤维含量宫体部最多,以适应分娩期收缩力由宫底部向下传递促使胎儿的娩出。

(2)子宫峡部:位于宫体与宫颈的交界处,非孕子宫的峡部长0.8~1.0cm,妊娠12周时增至3cm,妊娠16周左右时胎囊充满宫腔,峡部扩展成为宫腔的一部分,形成子宫下段,至妊娠足月时可伸展至7~10cm,成为软产道的一部分。

(3)宫颈:妊娠后宫颈血管增多,组织水肿及淋巴管扩张,故宫颈肥大柔软呈紫蓝色,颈管内膜腺体增生,分泌的黏液增多,形成黏液栓,可防止微生物入侵,以保护胎儿及防止黏膜感染。

2.卵巢。略增大,停止排卵,卵巢黄体形成妊娠黄体,于妊娠10周前产生雌激素及孕激素,以维持妊娠,以后逐渐被胎盘所代替,妊娠黄体亦开始萎缩。

3.输卵管。输卵管水肿,充血,增粗,增长,间质有蜕膜反应。

4.阴道。阴道黏膜增厚,皱裂增多,结缔组织松软,伸展性好。阴道上皮细胞糖原丰富,使阴道酸度增高,不利于一般致病菌生长,从而有利于防止感染。

5.外阴与会阴。妊娠时,外阴与会阴的改变较为相似,均有水肿和血管分布增加,可导致外阴静脉曲张,外阴组织松软,弹性增强,有利于胎儿娩出,小阴唇皮脂腺分泌增多。

(二)循环系统变化

1.心脏的改变。妊娠期母体总血容量平均增加30%~50%,母体心脏负荷明显加重,心肌肥大,妊娠后期心脏容量约增加10%,心率每分钟增加10~15次/min,以适应妊娠的需要。

2.血压。正常妊娠时,血容量的增加使心排血量明显增加,血浆肾素和血管紧张素明显增多,理应伴有血压的上升,然而,由于外周血管扩张,胎盘形成动静脉短路及血液稀释,也可能由于前列腺素产量增加,动脉压力得以维持正常,而舒张压有轻度下降,脉压差稍增大。

3.静脉压。盆腔血液回流至下腔静脉的血管增加,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血液回流受阻,下肢、外阴及直肠静脉压增高,加之妊娠期静脉扩张,容易出现下肢及外阴静脉曲张、痔和外踝部水肿。有些孕妇长时间仰卧,易引起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三)血液系统变化

1.血容量。妊娠32~34周达到高峰,增加30%~40%,平均增加1500ml,其中血浆增加多于红细胞增加,出现生理性血液稀释。

2.血液成分

(1)红细胞:由于血液稀释,红细胞计数约为3.75×1012/L,血红蛋白值为110g/L,红细胞压积降至0.31~0.34,孕妇储备铁下降约0.5g,应提倡在孕晚期补充铁剂,以防血红蛋白值下降。

(2)白细胞:白细胞的产生比未怀孕时稍增多,于妊娠30周达到高峰,为(10~12)×109/L,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增多,于产后6日恢复正常。

(3)凝血因子:妊娠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液中纤维蛋白原比非孕期增加约50%,红细胞表面负电荷有改变,出现红细胞线串样反应,故红细胞沉降率加快,为产后胎盘附着面的迅速止血做准备。

(4)血浆蛋白:由于妊娠期血液稀释,血浆蛋白从妊娠早期开始降低,主要是白蛋白减少,约为35g/L。

(四)泌尿系统变化

正常妊娠时,肾脏为适应代谢及血循环增加,排出母亲胎儿的代谢废物的需要,尿量明显增加,平均增多60%~80%,而尿比重降低,肾小球滤过率约增加50%,一些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可被丢失,代谢产物尿素、尿酸、肌酐等排泄增多。

肾小管对葡萄糖再吸收能力不能相应增加,约15%孕妇饭后可出现糖尿,应与真性糖尿病相鉴别。

受雌孕激素的影响,泌尿系统平滑肌张力降低,肾盂、输尿管轻度扩张,输尿管增粗、延长和弯曲、蠕动减弱,尿流缓慢。右侧输尿管易受右旋的妊娠子宫压迫导致扭曲,易发生急性肾盂肾炎或肾盂积水。

(五)呼吸系统变化

妊娠期膈肌上升,肋骨向外扩展、胸廓的前后径及横径均增加,呼吸时膈肌上下活动幅度加大,随着妊娠子宫底升高,膈肌活动幅度减小,但以胸式呼吸为主,故气体交换保持不减。

归纳妊娠期肺功能变化为:

1.肺活量无明显变化。

2.每分通气量增加约40%。

3.残气量减少约20%。

4.肺泡换气约增加65%。

5.上呼吸道黏膜增厚,充血水肿,局部抵抗力减弱,易发生感染。

(六)消化系统变化

1.口腔。妊娠后涎液分泌增加或流涎症,牙龈肥厚充血、肿胀,呈海绵样,易出血、疼痛、牙齿松动及出现龋齿。

2.胃肠道。孕早期可发生恶心、呕吐、择食等。可能是由于受精卵分泌的人绒毛膜性激素浓度升高以及碳水化合物代谢发生改变造成的。于妊娠12周后消退,由于孕激素的作用,胃肠道平滑肌张力降低,蠕动减弱,胃排空推迟,容易出现“烧心”,上腹部饱满或肠胀气、便秘和痔疮。

3.肝胆。妊娠期肝功能也会发生轻微改变,胆囊常呈现低张性扩张,排空时间长,胆汁稍浓稠,易诱发胆石症。

(七)内分泌系统变化

1.垂体。卵巢无排卵,催乳素分泌增加。

2.肾上腺皮质。肾上腺皮质肥大,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皮质醇和醛固酮显著增加,二激素进入血循环后大部分与蛋白结合,起活性作用的游离部分增加不多,故孕妇没有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的表现,不致引起过多的水钠潴留。

3.甲状腺。甲状腺组织增生和血运丰富,血清中甲状腺素T4及三碘甲状腺素T3的浓度均增高,主要促进基础代谢率增加可达15%~25%,所以怀孕时出现甲状腺机能低下时则易发生自发性流产。

(八)新陈代谢变化

1.基础代谢率。妊娠早期可稍有下降,而后逐渐增高,妊娠晚期可达15%~20%。

2.体重。从妊娠13周起,体重平均每周增加350~500g,直至妊娠足月时约增加12.5kg。

3.碳水化合物代谢。妊娠后,胰岛素功能旺盛,血内胰岛素增加,空腹血糖偏低,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出现生理性糖尿。

4.蛋白质代谢。孕妇对蛋白质的需要量增加,呈正氮平衡。母体内氮的贮存,除供给胎儿发育及子宫、乳腺的增长需要外,并为分娩消耗和产后泌乳做准备。

5.脂肪代谢。妊娠期肠道吸收脂肪能力增加,血脂增高,脂肪也较多地积存,以备糖原供给不足时利用,但动用脂肪过多,血中酮体增加,发生酮血症,尿酮体阳性,多见于妊娠呕吐或产程延长,产妇体力过度消耗。

6.水中毒。妊娠期内机体水分约增加6.8L,其中胎儿、胎盘、羊水、子宫、血容量的增加约为6L,其余为组织间液,水钠潴留与排泄形成适当比例而不引起水肿。

7.矿物质代谢。胎儿的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钙、磷及铁,故孕妇要及时补充维生素D和钙,胎儿造血及酶的合成需要较多的铁,肝脏和脾脏也需要贮存铁质,因此要补充铁剂,以免发生缺铁性贫血。

三、妊娠期妇女的心理护理

妊娠不仅会造成身体各系统的生理改变,孕妇的心理也会随着妊娠出现不同的变化,虽然妊娠是一种很自然的生理现象,但也是女性一生中的特殊时期,妊娠期妇女常见的心理反应有:

1.惊讶与震撼。对原本未计划或计划怀孕的妇女来说,怀孕无疑是一件惊讶的事情,因为没有人能确定自己在想怀孕的时候就顺利怀孕。

2.矛盾。无论妊娠是否在计划之内,多数人以为自己并未做好为人父母的准备,希望怀孕是将来某一天而非现在,出现爱恨交加的矛盾感情。

3.接受。孕妇对妊娠的接受程度,直接影响到她对妊娠的生理感受,接受程度越高,其感受到的妊娠的不适反应越少,对不适的耐受程度也越高,反之亦然。

4.幻想。孕妇幻想较多且离奇,在妊娠初期,多想象胎儿的形状及胎儿所处的环境,到了妊娠末期幻想的东西较前期更为真实,多伴随着担心、害怕、焦虑,如幻想分娩遭遇危险和伤害以及害怕胎儿因分娩而导致的不安全。

5.自省。一个开朗活泼的妇女在妊娠后,可能会对以前所从事的活动失去兴趣,喜欢独立思考,从而会使她的丈夫及亲人感受冷落而影响彼此之间的关系,所以妊娠早期夫妻双方应与健康保健人员共同商讨妊娠中可能出现一系列不适和可能会产生的心理障碍,共同制定应对计划及措施。

6.情绪波动。妊娠期多数妇女的情绪都不能稳定,敏感易激动,会因极小事情而产生强烈的情绪变化,易哭泣、易怒,究其原因,很难说出理由,忠告孕妇的丈夫和亲属应该正视理解,这种情绪波动是属于妊娠期特有的心理反应,需要他们帮助孕妇很好的应对。

7.做母亲的心理责任。妊娠期妇女为了保持其自身和家庭的完整性,更好地迎接家庭新成员的到来,应承担以下几项主要责任:

(1)建立良好的亲子感情基础。

(2)确保母婴安全地渡过妊娠期与分娩期。

(3)寻求他人对孩子的接受。

(4)寻求他人对自己母亲角色的认可。

(5)学习为孩子而奉献。

四、妊娠期妇女的全程护理

(一)产前护理评估

良好的妊娠期护理可以维持孕妇及胎儿的健康,有助于预防各种并发症,是提高妊娠护理质量的前提。

1.健康史。孕妇首次接受检查时,应进行全面的评估,收集以下资料:

(1)年龄:年龄小于18岁或年龄大于35岁以上的初产妇,容易并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力异常等。

(2)如系接触有害、有毒物质、放射物质或高温、高噪声职业,在孕期应给予调换。

(3)家族史:夫妻双方有无遗传性疾病,慢性病,以及有无双胎及多胎史。

(4)既往史:详细询问有无高血压、心脏病、肝肾疾病、结核病等病史。

(5)月经史及婚育史:包括初潮年龄、月经周期、持续时间。初婚的年龄,丈夫的健康状况及本人的妊娠次数,流产次数,分娩的经过是否顺利。

(6)本次妊娠情况:包括妊娠早期有无早孕反应及其程度,是否有病毒感染及用药史,胎动开始时间,妊娠有无头痛、头晕、心悸、气短,下肢水肿等症状,有无阴道流血、流水史。

(7)了解本次妊娠的日常生活史,饮食类型,活动与休息,工作情况等。

2.全身评估

(1)一般性检查

1)身高、体重。通过测量体重可以评估孕妇的营养状况。

2)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正常时体温36.2~37.6℃,脉搏60~90次/min,血压不应超过18.7/12kPa。

3)全身各系统检查。检查孕妇的心肺功能有无异常,脊柱及下肢有无畸形,观察乳房的发育情况,甲状腺是否肿大。

(2)产科检查。包括腹部检查、骨盆测量、阴道检查及肛门检查。

1)腹部检查。向孕妇做好解释取得配合,排空膀胱后平卧于检查床上,暴露腹部,双腿略屈分开,腹肌放松,检查者站在孕妇右侧。

视诊:观察腹部大小,宫底的高度,有无妊娠纹、水肿及手术瘢痕。如腹部过大,应考虑巨大儿,是否双胎,如腹部过小,应考虑有无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触诊:检查腹部肌肉的紧张度,通过测量子宫底的高度,腹围,四步触诊法来了解胎儿的大小、羊水情况及胎位等。

听诊:用多普勒胎心仪听诊,胎心音在靠近胎背上方的孕妇腹壁上听到最清楚,听诊时要注意其节律与速度,并注意有无脐带血流杂音。

2)骨盆测量。分为外测量和内测量,以了解骨盆大小及形态,判断胎儿能否经阴道分娩。

(3)辅助检查

1)血常规、尿常规、血型、肝功能、乙肝表面抗体,血液生化学,电解质测定等项目检查以判断有无妊娠并发症的发生。

2)心电图。了解孕妇的心脏功能,判断是否有妊娠合并心脏病。

3)B超。了解胎儿发育情况、羊水量、胎盘功能及附着位置、胎儿畸形等。

4)其他。对有死胎、死产、胎儿畸形史和患有遗传性疾病的病例,应检测孕妇甲胎蛋白值,并做羊水细胞培养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等。

3.心理社会评估。妊娠不仅会造成身体各系统的生理变化,随着妊娠的继续,孕妇的心理也有不同的变化,因此护理人员在提供妊娠期护理时,要对孕妇进行心理社会评估,包括:

(1)孕妇对妊娠的态度、看法及感受。

(2)孕妇有无异常心理变化,如焦虑、恐惧、淡漠等。

(3)家庭经济状况及生活环境的评估。

(4)孕妇寻求健康教育指导的态度、动力及能力。

(5)目前孕妇及家庭成员所得到的实际健康知识情况。

(6)了解孕妇的社会支持系统如何,并对其家庭现状进行评估。

(二)可能的护理诊断

1.水肿。与妊娠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造成回流受阻、水钠潴留有关。

2.便秘。与妊娠引起胃肠蠕动减弱有关。

3.焦虑。与担心自身及胎儿的安全有关。

4.恐惧。与妊娠造成的不适及害怕分娩产生的疼痛有关。

5.营养失衡。低于机体需要与早孕反应有关;高于机体需要与摄食过多有关。

6.知识缺乏。与缺乏了解妊娠期保健知识有关。

7.睡眠紊乱。与胎儿频繁的胎动及子宫逐渐增大有关。

(三)护理措施

1.认识妊娠。帮助孕妇了解妊娠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正确认识和应对妊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适及常见症状。

2.营养。妊娠过程中各类营养物质的摄入。

3.健康教育。做好产前检查、胎教,目前多应用的胎教方法有抚摸训练及音乐训练。

4.做好宣教工作。帮助孕妇树立起信心,提倡导乐分娩,解除对妊娠和分娩的恐惧焦虑心理,告诉她们分娩的先兆及注意事项。

五、孕妇营养及健康指导

妊娠期,孕妇不仅要维持自身的营养需求,还要满足受精卵在整个妊娠期内生长发育的需要,加上子宫、胎盘、乳房的发育,因此孕期营养需求比非孕期高了许多。

(一)孕期营养指导

1.热量。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在280日的妊娠期内应增加约334560kJ。妊娠早期孕妇每日约需增加热量209kJ。中晚期孕妇每日约需836kJ。另外孕妇可根据体重增长控制热能的摄入。

2.碳水化合物。孕期中碳水化合物的供能应占总热量的55%~60%,比正常人稍低,应增加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的补充。

3.脂肪。脂肪是体内能量来源之一,其供给量约占总热能的25%~30%,并且可协助一些维生素的吸收。

4.蛋白质。是人体细胞生长发育和修复所必需的物质基础之一,孕期需增加蛋白质的摄取,摄入的蛋白质有两项功能,一是供应母体组织的发育和血量的增加,二是供给胎儿和胎盘的生长发育,如供给不足,将会影响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5.维生素。维生素在体内含量虽少,但却是维持母亲和胎儿正常发育所必需的元素,在妊娠期间摄入适量的维生素是必要的,因为维生素摄取过量或不足,对母亲和胎儿均有不良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叶酸缺乏时可引起孕妇巨幼红细胞贫血而导致流产和新生儿死亡,同时还易引起神经管畸形,故孕妇每日应补充叶酸400μg。

6.无机盐。孕妇对钙、铁、碘、磷的需求比非妊娠妇女要多。

(1)钙和磷:钙和磷是构成胎儿骨骼,牙齿的主要成分,胎儿骨骼及牙齿的发育均需由母体为其提供大量的钙,孕妇每日约需钙1500mg,磷200mg。

(2)铁:铁是造血的主要物质,妊娠期胎儿及胎盘的发育、子宫的长大均需要大量的铁,分娩失血及产后哺乳所耗损铁也需要储备,故孕妇每天约需铁15mg。

(3)碘:碘是甲状腺素的主要成分之一,甲状腺素能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胎儿生长发育。在妊娠期应增加碘的摄入,尤其是妊娠中晚期母体和胎儿的快速生长发育,代谢率增加,每天增加15μg的碘摄取量。

(二)健康指导

孕妇的整个妊娠期是在家中渡过的,护理人员作为健康教育者,必须为孕妇提供健康咨询服务,以确保孕妇及胎儿的健康,使其顺利渡过妊娠期。

1.妊娠早期的健康指导

(1)自我护理指导

1)个人卫生。包括外阴清洁、乳房护理、沐浴、口腔卫生等。

2)安全。在妊娠早期孕妇一定要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酒类、药物。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如果孕妇在妊娠期经常饮酒,对胎儿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孕妇吸烟可引起流产、早产、死胎及低体重胎儿。许多药物已明确知道在妊娠期应用对胎儿有不良影响,所以孕期要尽量少用药物,但是出现妊娠并发症、合并症时,要遵照医嘱合理用药,以免贻误治疗时机,给家庭及母婴带来不良后果。

3)工作。健康孕妇怀孕后可胜任一般工作,但要指导孕妇注意工作强度,避免攀高、抬举过重物品,勿撞击或重压腹部。

4)妊娠并发症的征兆。早期妊娠最常见的征兆是阴道出血,无论症状多轻微,只要有阴道出血现象,都要及时报告医生,妊娠早期出血最常见的主要原因是先兆流产、葡萄胎或异位妊娠。

(2)早期妊娠的不适及应对措施

1)恶心、呕吐。多数孕妇在孕早期有不同程度的恶心现象,少数发生呕吐,晨起明显,护理人员应评估孕妇恶心、呕吐的程度,做好解释工作,轻者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缓解,对恶心明显者,建议其摄取无异味的清淡食品,采用少量多餐的方式,多吃蔬菜、水果等,多给予孕妇鼓励和安慰,也有助于缓解症状。

2)尿急、尿频。由于妊娠子宫不断增大,压迫膀胱所致,妊娠12周后,子宫超出盆腔,压迫症状可缓解。应向孕妇解释出现症状的原因,鼓励有尿意时应及时排尿,不宜憋忍。

3)白带增多。怀孕期间阴道分泌物增加是常见的生理现象,系由于妊娠期阴道脱落细胞增多,阴道上皮糖原含量增加,宫颈黏液分泌旺盛所致。

2.妊娠中、晚期的健康指导

(1)自我监护:在妊娠中晚期自我监护包括胎儿和母体两方面,其中胎儿方面的自我监护主要是胎动计数,母体的自我监护主要是早期发现各种并发症的征兆。

1)胎动计数。胎动是胎儿身体在子宫内的运动,妊娠18~20周时孕妇自感胎动,正常情况下每小时3~5次。自妊娠30周开始,每天早、午、晚各数1个小时胎动,如将3次胎动次数的总和乘4,即得12个小时的胎动次数,如12个小时的胎动数在30次以上,反映胎儿的情况良好,如在10次以下,多数胎儿有宫内缺氧,需及时就医,进一步诊断并采取措施。

2)乳房及乳头护理。妊娠后需为母乳喂养做好准备,指导孕妇经常用温水清洗双侧乳房,同时注意按摩乳房,轻轻揉捏乳头数分钟,以锻炼孕妇乳头的皮肤韧性,以防止喂哺时乳头皲裂,而造成感染。对于乳头凹陷者,应尽早经常提起乳头向外放射性牵拉,纠正或避免发生吸吮困难。

3)中晚期妊娠并发症的征象

体重:妊娠中、晚期体重每周增加应不低于0.3kg,不大于0.5kg,如体重增加过快,应考虑有无水肿或羊水过多,如增加过慢,应考虑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头痛、头晕、目眩、眼花等:妊娠中、晚期可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出现头痛、头晕、目眩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自觉症状,应加以警惕。如有发生,孕妇应及时就诊,使症状得以控制。

阴道出血:妊娠中、晚期阴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前置胎盘和胎盘早剥,如孕妇有出血,不论量的多少,均应高度警惕,及时就诊,查明原因,得到相应的治疗和护理。

胎膜早破:胎膜早破即临产前胎膜自然破裂,孕妇感觉羊水自阴道流出,其原因为:a 子宫张力过大,多见于多胎妊娠或羊水过多。b 胎位异常。c 腹压急剧增高,如咳嗽、便秘等。d 机械性创伤,如撞击、外伤、性交等。e 其他,如宫内感染,一旦怀疑胎膜早破,孕妇应立即平卧,如可能应及时听取胎心音、注意脐带脱垂,并立即送医院就诊。

寒战、发热:寒战、发热是感染的症状,宫内感染是一种对母体及胎儿都很严重的并发症,应高度重视。

4)活动。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进睡眠和食欲,促进新陈代谢,并可强化肌肉,增强产道弹性为分娩做好准备。因此,应进行适当的运动。但妊娠期由于松弛素的作用,孕妇关节,韧带连接部位较松弛,因子宫增大,身体前倾,保持身体平衡较非孕期困难。因此,孕妇应避免关节过度屈曲和伸张,不要进行跳跃、旋转等活动。

5)休息与放松。孕妇身体较重,易疲劳,需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一般为每晚8~9h的睡眠时间,中午应有1~2h的午休,这样才能恢复体力,也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宜采取左侧卧位,下肢放松自然屈曲,这样可避免增大的子宫压迫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利于子宫胎盘有足够的血液灌注,为胎儿创造较好的宫内生长环境,同时下腔静脉血回流通畅可减轻下肢水肿。

6)正确的体位。随着妊娠的继续,孕妇的腹部逐渐膨隆,应采取正确的体位并减少妊娠不适感。(1)坐位时。椅子可稍低,双脚着地,最好膝关节高于髋关节。(2)站立时。将身体重心放在脚跟,双足分开30cm,这样能保持身体平衡,尽量避免长时间站立。(3)当拾取地面或较低物品时,应以膝部屈曲代替腰部的弯曲,避免腹部被压。

7)衣着。孕妇应衣着宽大舒适,腰部不亦束得太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及妨碍胎儿活动,孕妇也不宜穿高跟鞋,以免引起身体重心前移。

(2)妊娠中、晚期的不适及应对措施

1)双足水肿。妊娠后期由于下肢静脉回流受阻,多数孕妇发生足踝部水肿,护士对足踝部水肿的孕妇,要做全面体格检查,以排除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指导她们做足背屈曲运动,在休息时,抬高下肢。

2)便秘。与孕期肠蠕动减缓,液体入量减少有关,应指导孕妇多增加纤维素食品及水果,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好习惯。

3)痔。在妊娠晚期多见,是由于盆腔内血管分布增多,增大子宫的压迫,阻碍了静脉回流而造成的,故对已形成的痔疮,应服缓泻药剂软化大便,局部热敷后涂20%鞣酸软膏,将其轻轻送回肛门内,孕妇避免便秘、提重物,保持软便和排便通畅。

4)下肢、外阴静脉曲张。发病率约为20%,以经产妇多见。

5)腰背痛。是由于妊娠子宫增大,向前凸出,孕妇为保持身体平衡而重心后移,骨盆倾斜,背肌持续紧张而致。应指导孕妇保持正确的姿势,做骨盆倾斜运动,严重者卧床休息或遵医嘱使用止痛药物。

6)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妊娠晚期孕妇若较长时间取仰卧位时,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回心血量减少,可出现血压降低、心率加快、面色苍白等症状。应指导产妇一旦出现上述情况改为侧卧位,解除对下腔静脉的压迫症状而缓解。

六、分娩前的准备

多数孕妇,常会主动地进行分娩的准备,同时,分娩的恐惧和焦虑常常困扰着她们,而恐惧和焦虑等心理总是又会影响产程的进展和母婴安全,所以对孕妇进行分娩前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分娩前的准备包括:识别分娩的先兆、分娩的准备、分娩知识宣教,以及指导孕妇学习应对分娩时疼痛和不适的方法。

(一)分娩的征兆

1.子宫收缩。妊娠末期,孕妇常自觉轻微腰酸,伴有不规律宫缩,其特点是持续时间短,常少于30s,收缩力弱且不规则,常在夜间出现而清晨消失。宫缩仅局限在下腹部,子宫颈管长度不变,子宫颈口不扩张,故称为假临产。

2.见红。正式临产前1~2d,阴道内出现少量血性黏液,称为见红,这是因为子宫不规律收缩,使宫颈口附近的胎膜与该处的子宫壁分离,毛细血管破裂所致。

3.破水。有些孕妇于正式临产前发生胎膜破裂,羊水自阴道流出,称为破水。此时孕妇应立即卧床休息,以侧卧位为宜,预防脐带脱垂,院外的孕妇应尽量保持外阴清洁及侧卧姿势到医院就诊。

(二)分娩知识宣教

向孕妇介绍相关的分娩知识及注意事项,有助于孕妇正确看待分娩过程和应对分娩时的不适,并在分娩过程中自我调解,自我控制,顺利地完成分娩过程,宣教的内容包括,宫颈口伸展、扩张、分娩过程的分期及临床表现,各产程所需要的时间,胎先露下降过程,孕妇所应必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产妇在分娩过程可能接受的治疗及护理。

(三)分娩时疼痛与不适的应对技巧

1.分散注意力。其技巧是选择一个实际的或想象中的事物作为注意点,使其注意力从宫缩引起的疼痛和不适上转移开,降低对宫缩的感受力,增强对不适的耐受力。

2.控制呼吸。在分娩过程中,根据宫缩的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主动地调整呼吸频率和节律,以缓解由于分娩所产生的压力,增强产妇的自我控制意识。第一产程中呼吸控制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慢—胸式呼吸,其频率为正常呼吸的1/2。随着宫口的扩张,宫缩频率和强度的增加,则可选择浅式呼吸,其频率为正常呼吸的2倍,当进入第一产程末期,产妇的不适感达到最高的程度,可选用喘—吹式呼吸,即4次短浅的呼吸后吹一口气,此比率也可上升至6∶1或8∶1,但要注意预防过度通气。

第二产程中,胎先露达到盆底压迫肛提肌时,产妇会不自主地向下屏气,并主动增加腹压,产妇应尽量屏气6~8s后,深吸一口气再屏气,如此重复,如胎头已娩出,避免会阴撕裂,可使用喘—哈气式呼吸方式。

3.放松的技巧。放松是消除肌肉和精神紧张,缓解疲劳,使身心恢复平静的一种方法。医务人员应正确地指导好孕妇使用如下技巧:

(1)有意识地放松:通过有意识地对机体某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肌肉进行收缩—放松的训练,最终达到放松紧张肌肉的目的。

(2)触摸放松:当产妇某一部分肌肉,如颈部、前臂、腰骶部紧张时,医务人员可反复触摸产妇的紧张部位,指导其放松,可以帮助产妇达到放松的目的。

(3)意念放松:引导产妇想象某种美好的事物或画面、场景,驱除脑海中的一些杂念以达到身心平静,消除紧张、恐惧的目的。

(4)音乐放松:对于一些具备一定音乐欣赏能力的产妇放一些舒缓、流畅的轻音乐,指导其沉浸于音乐之中,从而达到身心平静的状态。

4.分娩的物品准备。孕妇及其家庭成员于妊娠后期应将分娩时母亲及新生儿所需的物品准备齐全,选择和确定分娩场所、交通工具及联络方式。

(1)母亲物品准备:足够的消毒卫生巾和卫生纸,数块小毛巾及日用品,合适的乳罩,舒适柔软吸汗的棉质哺乳服。

(2)新生儿的物品准备:因新生儿皮肤细嫩,易受损伤,所以被褥、衣服、尿布应选用质地柔软的纯棉质制品。准备能消毒的标有刻度的奶瓶及奶嘴数个。便于母乳不足或不宜喂母乳时,为婴儿喂奶喂水用。此外,还应准备一些婴儿洗澡时的日用品及消毒脐带时所需的棉签、纱布、乙醇等。

(四)护理程序的应用

在临产前,有效地应用护理程序方法可以保证孕妇的学习效果,医务人员重点评估影响孕妇接受分娩准备和学习程度的各种因素,以及希望学习的内容,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确保教育效果。

1.护理评估。医务人员注意检查孕期的各项记录,重点评估影响孕妇接受分娩准备的各种因素,了解孕妇及家庭希望学习的内容以及对宣教内容的理解、掌握程度,同时评估可能影响孕妇学习的因素。

2.护理诊断

(1)知识缺乏:与孕妇不了解妊娠生理、心理变化,分娩以及分娩前准备措施有关。

(2)焦虑与恐惧:与医院的环境陌生,缺乏相关的分娩知识有关。

3.预期目标

(1)孕妇能陈述分娩准备的具体内容及相关的注意事项。

(2)孕妇能正确应用呼吸控制的方法应对分娩期的不适。

4.护理措施

(1)为孕妇提供有关分娩的知识,利用图书、挂图、录音、录像等形式,系统地向孕妇讲解有关分娩准备知识。

(2)传授应对不适技巧,要求孕妇反复练习,运用自如,最好有家属的陪伴。

(3)鼓励孕妇说出内心的焦虑,提供心理支持,使其增进自然分娩的信心,减轻焦虑程度。

5.结果评价

(1)孕妇能说出分娩准备的具体内容。

(2)孕妇在分娩过程中掌握正确应用呼吸控制技巧以应对不适。

妇产科疾病护理实践 - 第一章 正常孕妇护理
目录

阅读本书,两步就够了......

第一步: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扫一扫

第二步:用掌阅客户端扫描二维码

扫一扫

不知道如何扫描?

×

正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