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认识拔罐疗法(一)

拔罐疗法的起源和发展

拔罐疗法是具有民间特色的中医外治法的一种,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拔罐疗法是以一系列特制的罐具,采用燃烧或抽吸等方法,使罐内空气排出而形成负压,从而吸附在人体体表的穴位或治疗部位上,对局部皮肤形成吸拔刺激,造成体表局部充血或瘀血,用物理方式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自然疗法。

拔罐疗法具有器具简单、操作简便、易懂易学、无痛无毒、疗效迅速、适用面广等特点,深受临床医生和百姓的欢迎,特别适合家庭医疗保健和自我保健者学习使用。

拔罐疗法起源于中国,早期被称为“角法”或“角吸法”,最早记载于我国现存的医学文献《五十二病方》中。晋代葛洪著的《肘后备急方》中也有对“角法”治疗的论述。“角法”是用兽角(如牛角、羊角等)为工具,即将兽角磨成有孔的筒状,再用制成罐状的兽角拔脓血以治疗疮脓肿的方法。唐代王焘著的《外台秘要》中,记载了用竹筒煮罐治病和用刺血拔罐等疗法治疗痈疮。其后,宋代的苏轼和沈括所著《苏沈良方》,描述了“火筒”法治疗久咳的方法。明代陈实功所著《外科正宗》中有煮筒拔罐疗法。刘渊然著《济急仙方》中记载有竹筒吸毒法。清代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对拔罐疗法的出处、适应证、使用方法和器具形状等都有描述:“火罐,在江右及闽中皆有之,系窑户烧售。小如人大指腹大,两头微狭,使促口以受火气,凡患一切风寒皆用此罐。以小纸烧见焰,投入罐中,即将罐合于患处,或头痛,则合在太阳、脑户或巅顶;腹痛,合在脐上。罐得火气合于肉,即牢不可脱,须待其自落。患者自觉有一股暖气,从毛孔渗入,少顷火力尽则自落。肉上起红晕,罐中有水汽出,风寒尽出,不必服药。治风寒头痛及眩晕、风痹、腹痛等症。”特别是《医宗金鉴》中,记载了拔罐配合针、药的综合疗法。《理瀹骈文》中更记载了用拔罐治疗风寒头痛、破伤风、黄疸、眩晕等病症的方法。从此,拔罐疗法被广泛用于治疗人体各系统的常见疾病。

拔罐疗法的治病机理

拔罐疗法的保健和治病作用,主要通过拔罐疗法的治病机理和其他保健机理来实现的,总结起来有以下三方面。

物理刺激

拔罐疗法通过排气使罐内形成负压而吸附于体表,这种强大的负压吸拔力属于一种物理刺激。吸拔力的大小直接决定了人体体表接受的刺激强度。这种物理刺激被皮肤感受器和血管感受器感知,经过传入神经纤维传至大脑皮层,反射性地调节兴奋和抑制的过程,使人体整个神经系统趋于平衡。轻而缓慢的拔罐手法,对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重而迅急的拔罐手法对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这种兴奋和抑制的过程,加强了对人体五脏六腑和各组织器官的调节功能。有实验证实,当在胃俞穴拔罐时,胃蠕动呈亢进状态;当在足三里穴拔罐时,胃蠕动则呈减缓状态。同时,由于吸拔力的物理刺激,牵拉了皮肤、肌肉、神经、血管及皮下腺体,可引起一系列内分泌反应,调节血管的舒缩功能和管壁的通透性,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温热刺激

拔罐疗法(特别是竹罐、药罐和火罐)产生的局部温热刺激可使人体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血管壁的通透性和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从而引起机体广泛的生物学效应。例如疼痛症状,主要是皮肤的游离神经末梢受到伤害性刺激后,释放出一系列致痛物质所引起的。拔罐疗法可使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加快,及时排出代谢废物,直接改善了局部内环境,减少或消除了致痛物质的刺激,从而缓解痉挛,减轻疼痛。除此之外,拔罐的温热作用还可使局部血管紧张度和黏膜渗透性发生改变,淋巴液循环加速,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加强,形成一个良好的抗病环境。

负压效应

拔罐产生的负压使局部体表迅速充血、形成瘀血,使毛细血管破裂,红细胞破坏,发生溶血现象。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释放,对机体是一种良性刺激,它通过神经系统对人体组织器官的功能进行双向调节,同时能提高白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皮肤对外界变化的耐受力,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由于负压的吸拔力迫使皮肤毛孔充分张开,有利于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促进体内毒素的外排,从而达到除病祛邪、邪去正安的目的。

常见病简明拔罐疗法 - 第一章 认识拔罐疗法(一)
目录

阅读本书,两步就够了......

第一步: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扫一扫

第二步:用掌阅客户端扫描二维码

扫一扫

不知道如何扫描?

×

正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