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时代发展了,社会进步了,可是我们面临的问题却越来越多了。学业、生活、劳动、交往、恋爱、就业、发展等一系列现实问题让大学生们变得忧心忡忡。大学生自伤、自杀、违法犯罪事件频频发生。不可否认,我们的生活充满焦虑和困惑,有时甚至让人难以承受。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如何用积极的心态和正确行为应对生活?心理健康教育就像一盏明灯,指引大学生的心灵找到一个正确的归宿。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

健康是一个关系到人类自身有机体存在和发展的问题。人们很早就曾关注过它。早在公元2世纪,著名的罗马医生盖伦就给健康下过这样的定义:“健康就是没有疾病的状态。”这种观点受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且符合人们生活中习惯性的经验和认识,所以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在此后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始终占据统治地位。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自身发展的认识逐步深入,大家越发意识到,若把人的健康仅仅视为有机体的安康,而不考虑或顾及人的心理感受及其发展,显然是片面的、有缺陷的和不完整的。人的发展应该是身体和心理两方面发展有机和谐的统一,人的健康应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

心理健康主要是指人心理上一种持续、积极、有效率的状态。国内外学者曾从不同角度探讨过它的定义和内涵,提出过许多观点和看法。

一般而言,心理健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广义的心理健康,主要以促进人心理调节、开发心理潜能为目标,使人在环境中健康生活,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更好适应社会生活并积极有效地服务社会。

(2)狭义的心理健康则以预防心理障碍或问题行为为主要目的。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社会关系和谐。二是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与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判断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标准和依据,目前理论界尚没有统一的认识。这主要是因为人的心理健康标准不像生理健康标准那样,可以非常具体、精确和绝对。它本身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人们通常只是用“常态”或者“病态”、“正常”或者“异常”来表示。大家对什么是心理健康的理解和认识随时代发展、科技进步和知识经验的增多还在不断深入发展。此外,不同个体所经历的事物和活动不尽相同,即便类似或相同,但在积极反应上仍存在个体间的差异。这些因素决定了心理健康标准很难做到绝对和统一。即便如此,许多专家、学者还是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了对心理健康标准的观点和认识。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明确指出心理健康的标志是: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美国学者坎布斯(A.W.Combs)认为,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应有四种特质,即积极的自我观念;恰当地认同他人;面对和接受现实;主观经验丰富。

链接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和密特尔曼(Mittelman)提出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

(1)有充分的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能恰当地估价自己的能力。

(3)生活的理想和目标切合实际。

(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5)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保持适当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8)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9)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10)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

我国有学者将心理健康的标准概括为七条:

(1)能保持对学习有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2)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

(3)能协调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

(4)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

(5)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

(6)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心理健康标准,我们只能把它视为一个人努力追求的理想目标。因为要判断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判断一种行为是不是健康心理的表现,不能离开个人所处的具体时代、文化背景及经验、价值观、年龄、情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况且,心理健康与略低于一般水平乃至轻微的心理病态之间并没有鲜明的分界。如果不注意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水平将会下降,并有可能会出现心理病态,产生病态心理甚至变成心理障碍者。一个人目前的心理状态是正常的,但不能说这就是心理健康的最佳水平,只有通过努力,不断调节调整自己,才会使心理健康提高到更高的水平。

三、心理卫生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17世纪后,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逐渐兴起,为心理卫生运动的产生提供一定的社会背景。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比奈尔(P.Pinel)医生对全人类的“自由与和平”充满希望。在他工作过的两所精神病院里,他以大无畏的勇气和改革的气魄,毅然给住院精神病人解除了束缚他们躯体的锁链,并且努力为他们提供清洁的房间、良好的食物和仁慈的护理。这一创举引起了社会上的巨大反响,因为在此之前,精神病人一直遭受着锁链的折磨和非人的待遇。法国政府对比奈尔的改革十分重视,并予以支持,促使一些精神病院的治疗环境逐步得到改善。比奈尔的名声也因此而传遍欧洲,他被公认为是心理卫生的倡导者。

另一个对现代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作出贡献的是美国人比尔斯(C.W.Beers)。比尔斯生于1876年,18岁就读于耶鲁大学商科。毕业后,到纽约一家保险公司工作。比尔斯的哥哥患有癫痫病,他目睹其兄病情发作时昏倒在地、四肢抽搐、口吐泡沫的可怕情景,担心这种病会遗传到自己身上,于是终日惶恐不安。24岁时,比尔斯因精神失常从四楼跳下,自杀未遂,结果被送入精神病院。精神病院的三年痛苦经历使比尔斯亲身体验到精神病患者的苦闷和所受到的虐待,亲眼目睹了癫痫一系列精神病人惨遭折磨和不被公正对待的事件。病愈出院后,比尔斯立志为改善精神病患者的待遇而努力。

1907年,他写了一本自传体著作,取名为《自觉之心》(Amindthatfounditself)。在这本书中,他用生动的笔墨,历数了当时精神病院的冷酷和落后,详细记述了自己的病情、治疗和康复经过,并且向世人发出改善精神病者待遇的强烈呼声。此书第二年3月问世之后,得到心理学大师詹姆斯(W.James)的赞赏和著名精神病学家迈耶(A.Meyer)的支持。比尔斯得到各方面的赞助和鼓励后,于1908年5月成立了“康涅狄格州心理卫生协会”,这便是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1909年2月,在纽约又成立了比尔斯任顾问的全国心理卫生委员会。1917年,全国心理卫生委员会创办了《心理卫生》杂志,采用多种形式宣传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使心理卫生运动逐步在美国形成一股热潮。

在美国心理卫生活动的推动下,世界许多国家纷纷成立各自的心理卫生组织。1930年5月5日,第一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在华盛顿召开,同时产生了一个永久性的国际组织——“国际心理卫生委员会”,这标志着心理卫生运动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

我国于1936年在南京成立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并提出了明确的主张和宗旨,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心理卫生工作未能持续发展。直到1985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再次成立,同年9月在山东泰安召开了首届代表大会。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政府的重视和各界人士的努力,我国心理卫生运动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四、心理健康状况与常见问题

(一)心理健康状况

作为社会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大学生被认为是最活跃、最健康的群体之一。如果仅仅从躯体疾患的角度来看,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又是经过中学及高考的多次体检合格后进入高校的,患严重躯体疾病的确实不多。但这种现象往往掩盖了部分同学心理健康状态不良的事实。若仔细观察和深入调查,实际情况就会大不一样。

据江苏、江西、山东、上海等地一些高校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状况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中存在抑郁、焦虑、恐惧、自卑、过分依赖、神经衰弱等心理问题的人数要高于一般的社会青年。王登峰的研究认为,大学生中出现心理障碍倾向者约占30%~40%,其中有较严重心理障碍的约占10%。

2009年福州博智市场研究有限公司对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医科大等6所院校的1200名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显示,有17%的学生存在心理问题。交际困难,学习就业压力大,恋爱情感波动,人格缺陷是四个困扰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其中约有23%的学生在人际关系上存在一定问题,约有30%感觉学习就业压力很大,近35%存在情感困惑,有14%的学生出现抑郁症状,有17%的人出现焦虑症状,12%的人存在敌对情绪。

这些调研统计结果表明,我国大学生出现心理疾患的比例仍然相当高,有些甚至还比较严重,而且已明显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学习。近几年有关资料表明:国家教委在全国范围内对13万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20%的大学生有心理疾患,在高等院校退学、休学学生中,患有心理疾病的人数占总数的40%~70%,其中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据北京市16所大学调查,大学生中患心理疾病无法继续学习,被迫休学的人数占因病休学学生总数的37.9%,因患心理疾病被迫退学的人数占因病退学总人数的64.4%,位于病退率之首。近几年来大学生因心理障碍休学退学的人数及其在休学退学总人数中的比例,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这也说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和高校稳定的突出因素。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二)常见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适应不良。

环境适应不良主要是指对新的校园生活及环境不能从心理上很好地适应。这类问题多出现在一年级新生时期。一方面,很多学生第一次远离家门,来到一个陌生的校园,面对一个生疏但又关系密切的群体,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需要自己独立思考,需要自己动手去处理,心理上难免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不适;另一方面,高校学习内容、特点和方法与中学有较大差别,有不少学生不能适应这种变化,仍习惯于中学时的做法,导致学习成绩并不理想。这让一些学生无所适从、被动应付、苦恼、怀疑,甚至否定自我,产生很大的学习压力和困扰;再者,由于大家来自天南海北,地域文化不同,家庭经济条件及生活习惯不同,这些都会给一些学生带来压力。

(2)与学习有关的心理问题。

一些学生入学时就对所学专业不满意,感觉课程负担重,学习压力大,对各种考试感到恐惧和焦虑,缺乏学习动力和兴趣,并自我否定学习和效果等。有的学生总认为自己所学专业没实际用处,将来没发展,对学习缺乏信心的,并总是沉浸在没有选对专业的懊悔之中;有的学生则感到学习竞争压力大,出现心理紧张、焦虑、头痛、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学习效率低等心理问题;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佳,害怕自己不能顺利毕业,整日忧心忡忡;有的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没有目标和动力,厌学心理严重;有的学习勤奋努力,但苦恼于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有的学生因长期摆脱不掉这种心理困扰,被迫休学退学,提前中断自己的大学生活。

(3)人际交往问题。

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是个体适应社会、实现自我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有人说大学校园就是一个小社会。大学生独立地进入准社会群体的交际圈,尝试与各种人交往,努力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并对此做出评估,为将来进入成人社会做准备,但人际交往关系的建立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人与人之间个性、兴趣、需要、动机、态度、价值观、经验及行为方式等都不相同,只有双方相互悦纳,讲究交往的技巧、艺术,相互间才可以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不少学生缺乏人际交往技能的锻炼,或者性格内向、孤僻,或者语言、行为怪异,或者曾经有过失败的交往经历,这些学生可能常常会出现沟通不良、人际冲突等交往障碍,产生孤独自闭,害怕交往的恐惧心理。

(4)与恋爱和性有关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处于青春期,一方面性生理发育成熟,另一方面在没有了中学时的升学压力后,开始关注和敏感于两性问题。伴随性心理发展成熟的过程,引发出不少这方面的心理问题。如有的女生刚入学就受到高年级男生或同班男生的约会邀请,因不知如何应付而陷入苦恼;有的同学为了填补单调学习生活上的空虚而通过与异性交往寻求精神慰藉;有的则深陷恋爱不能自拔,迷失方向;有的因失恋而沮丧,精神萎靡;有的看到同伴交友而自惭形秽;有的陷入单相思或多角恋爱而不能自制等。除此之外,部分学生还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性心理问题,如因手淫背上沉重的精神负担,沉溺于性幻想,出现个别性变态行为如恋物癖、窥淫癖、裸露癖等。与恋爱和性有关的心理问题,是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5)与择业有关的心理问题。

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竞争愈加激烈,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更加突出和明显。例如,大学生都希望找到理想的工作单位和岗位,但事实并非是事遂人愿;有的学生缺乏勇气和自信,不敢或不会主动地向用人单位进行自我推荐;有的因对择业中的消极社会现象愤激而有意逃避现实,丧失理性应对和择业时机;有的面对五花八门的人才招聘,不知自己今后的人生之路该如何选择而感到无所适从。与择业有关的心理问题普遍存在,在毕业生中更为突出。

(6)与自我发展和人格发展有关的心理问题。

对未来的美好想象和期望,使大学生努力认识和寻求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高度关注自身的人格发展,努力形成完美的人格。这是促进自我发展和走向心理成熟的内在动力。不过,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个别学生会顾此失彼或放大“自我”劣势,在理想、人生、价值目标的追求中与现实发生冲突,在人格塑造发展中,会产生各种不良心理,如过分追求完美,期待值太高,非理性认识,自我评价能力不高自卑、怯懦、孤僻、敏感、多疑、焦虑、敌视等心理缺陷。这些自我和人格发展中的问题若得不到有效解决,势必会引发一系列心理冲突和问题。

(7)神经症。

神经症又称神经官能症、心理症或精神神经症,是一种由于心理因素造成的常见的精神障碍,一般没有任何可以查明的器质性病变,但确实有异常心理表现,甚至可能表现得非常严重。主要表现为:有良好的自知力,精神活动能力降低,情绪波动与烦恼,但一般社会适应能力保持正常或影响不大,生活能自理,对自己的不适有充分的感受,一般能主动求治。患者病前有一定素质与人格基础,疾病与工作学习负担过重或与精神应激因素有关,在大学生中较为常见。典型的神经症有神经衰弱、焦虑症、癔病(癔症)、强迫症、疑病症、恐怖症、抑郁症等。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同学不了解神经症的诊断有严格的标准而盲目对号入座,也常常引发其他各种心理问题。

五、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心理健康缘于个体生理、心理、环境与社会诸因素的相互作用。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多种多样,主要概括为生物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主观因素。

(一)生物遗传因素

生物遗传因素主要有遗传因素,病菌或病毒感染,脑外伤或化学中毒,躯体疾病或生理机能障碍,母体怀孕期间的营养、情绪、服药等以及分娩过程中出现的早产、产伤、难产窒息等异常情况。

一个人作为身心兼备的整体,与遗传因素的关系十分密切,特别是一个人的躯体、气质、智力、神经过程的活动特点等,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更为明显。根据调查和临床观察,在精神病患者的家族中,患精神发育不全、抽风发作、性情怪僻、躁狂抑郁等神经精神病或异常心理行为的人占相当比例。例如,对躁狂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的患病率的调查数据显示,精神疾病发病的原因确实具有明显的血缘关系,血缘关系越亲近,患病率越高。

临床研究证明,中枢神经系统的传染病,如斑疹伤寒、流行性脑炎等,由于病菌、病毒损害神经组织结构而导致器质性心理障碍或精神失常,它可以阻抑心理的发展,造成智力迟滞或痴呆。由种种原因造成的脑震荡、脑挫伤等,都可能导致意识障碍、健忘症、言语障碍、人格改变等心理障碍;由于有害化学物质侵入人体,毒害中枢神经系统,如酒精中毒、食物中毒、煤气中毒、药物中毒等,亦可能导致心理障碍或精神失常。

而严重躯体疾病或生理机能障碍也是造成心理障碍和精神失常的原因之一。例如内分泌机能障碍中,最突出的如甲状腺机能紊乱、机能亢进时,往往出现敏感、暴躁、易怒、情绪冲动、自制力减弱等心理异常表现;肾上腺素分泌过多会引起躁狂症,而肾上腺素分泌不足则可能导致抑郁症等。

母亲在怀孕时营养缺乏、情绪不稳定、身体状况不佳以及具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等都会对后代身心健康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李白斗酒诗百篇”之说,但是要知道李白同辛弃疾、陶渊明等人一样,都因为酗酒造成其后代愚钝无能,以致有陶渊明的感慨:“盖源于杯中物贻害也”。

(二)环境因素

美国精神分析专家哈内认为,许多心理变态是由于对环境的适应不良引起的。目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大量社会刺激给人心理健康带来的威胁越来越大。这些因素包括以下几方面。

(1)社会文化因素。

我们处在东西文化交叉、多种价值观冲突的时代。面对不同于以往的文化背景和多种价值选择,一些学生常感到矛盾、紧张、彷徨、空虚、疑虑、压抑和无所适从。这种长时间的心理失调,必然给心理素质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2)大众传媒因素。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大众传媒手段日益先进和多样,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广泛存在,信息容量和传播速度急速提高,大众传播媒介对心理的影响越来越大,其中很多不良因素会给思想和行为带来消极影响。

(3)市场经济因素。

市场经济引入竞争机制,一方面为大学生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展开平等竞争提供可能和契机,另一方面又给现实生活带来巨大压力。随着改革的深化,这种竞争还会变得更加激烈。在这种压力下,有些学生可能会舍弃自身价值和理想去单纯追求经济利益。有的缺乏自信,意志薄弱,不敢面对现实,因此产生各种消极心理。

(4)教育指导思想偏差的因素。

很长一段时期,相当多的人片面理解健康的含义,没有认识到心理健康的地位及重要性。学校教育受此影响也过分强调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而忽视心理素质,重视生理平衡而忽略心理稳定,导致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淡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放松和形式化,教育内容的空洞和方法上的不当,都会给心理素质的养成带来不良影响。

(5)心理教育实践环节薄弱的因素。

在我国教育实践中,学校没有注意优化学生主体心理过程要素,缺乏对学生健康人格形成和发展机制的完善,没有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组织调控机制。学生因得不到有益的指导、培养、训练及环境塑造,优良人格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影响。

(6)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环境包括家庭人际关系、父母教育方式、父母人格特征等。家庭环境对人的一生会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早年形成的人格结构会在以后的心理发展中打下深深的烙印。在我们步入社会前,很大程度上要受家庭环境、父母言谈举止及其社会行为方式的影响。不同家庭教育和环境影响产生的结果不同。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和不良环境影响,极易养成子女不良的性格、心理及行为。

(7)校园内部影响因素。

进入大学之后,环境和角色的改变会使学生在心理上会产生很大的不适。学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繁杂多变,有些学生因不能较快熟悉和适应这种新的学习生活,会倍感紧张和焦虑。新生第一次远离家门,没有了父母的呵护,爱的缺失、情感的失落,会产生持久而强烈的思家心理。大学教育过程过分突出智育,往往淡化学生适应集体生活、主动参与各种有益活动的教育,影响学生正常的社会化发展。校园内种类多样的认证考试,用人单位越来越看中就业者的文凭、证书和学历,给学生带来的精神压力极大。不健康的校园文化,会使大学生精神颓废而变得毫无朝气。

(三)主观因素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观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冲突。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面临彼此不相容、相互不可兼得的选择,这时就容易出现心理冲突。心理冲突往往给人以挫折感,强烈的心理冲突不仅使内心世界的各种价值观念之间发生冲突,极大地消耗心理能量,也会使心理功能得不到正常发挥而影响心理健康。

(2)自我评价不客观。

随着年龄增长,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发生飞跃,但客观上其心理并未发展成熟。思维中的形象成分仍在起作用,容易出现表面化和片面化,自我认识不全面,自控能力还比较弱,自我评价易受情感波动的影响。自我评价消极混乱,既不利于提高心理素质,又影响自己融入群体和与他人交往。

(3)心理承受能力低。

大学生是青年一代中的佼佼者,但由于时代和环境影响,许多学生感情比较脆弱,娇气十足,爱虚荣,喜赞扬,缺乏在困难和逆境中锻炼,经不起挫折。遇到考试失败、犯错误受批评、同学关系紧张时,心理上往往难以承受,随之而来的可能是灰心丧气,悲观失望,自暴自弃,甚至走上绝路。心理素质差,心理承受能力低,是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4)自我控制能力薄弱。

有些同学缺乏必要的自我约束和调控能力,当受到刺激或情感受到激发时,往往不能冷静、及时地用理智正确调节自己的心态。相反,受情绪的作用,还会随意放任感情,行为冲动,导致一些意想不到的悲剧发生。

(5)性心理成熟。

大学生的性生理已基本成熟,性心理也有很大变化,渴望接近异性。但由于经验不足,又缺乏理性,对性爱意识、欲望表露的盲目性和欠严肃性,容易使他们陷入低级情感无法自拔,导致情绪不稳、心理冲突甚至行为异常。热恋双方情感一时难以自控时,还会发生冲动和越轨行为,但事后又出现悔恨、焦虑、恐惧的心理情感。当爱情与毕业就业形成两难选择时,男女双方会出现强烈的心理失调,严重时会因失恋出现极度的情绪低落。

(6)人格因素。

人格因素包括性格、气质、能力和个性倾向性等因素。人格因素是心理活动的核心因素,它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影响最大。例如,同样一种生活挫折,对不同人格的人,其影响程度完全不同。有的人可能无法承受,或消极应付,从此自暴自弃;有的人则可能接受现实,正视挫折,加倍努力,奋发图强。研究表明,特殊人格特征往往是导致相应精神疾病,特别是神经官能症的发病基础。例如,谨小慎微、求全求美、优柔寡断、墨守成规、敏感多疑、心胸狭窄、事事后悔、苛求自己等强迫性人格特征,很容易导致强迫性神经症;易受暗示、耽于幻想、情绪多变、容易激惹、自我中心、自我表现等特殊人格特征,很容易导致癔病症。因此,培养健全的人格,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与生理发展特点

一、大学生生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大学生的生理发育正处于快速发展和趋于成熟的阶段。在经历人生第二次生长发育高峰后,其身高、体重有很大增长,身体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和灵敏性等机能素质明显增强,骨化逐渐完成,身体形态趋于稳定,进入生长稳定期。除身体外形和身体机能变化外,身体内部各器官、系统结构与功能基本成熟。比如脑重已经达到成人的水平,脑的功能更为发达和完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显著提高;肺活量接近成人最大值,心跳、血压渐趋稳定,并保持在成人水平;内分泌腺发育成熟,腺体功能正常;性生理发育成熟等。

总的来说,大学生生理发育基本成熟,处于相对稳定的阶段。

二、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心理的成熟并非完全取决于其生理成熟的水平,而更多是受到社会环境尤其是学校教育的影响,同时还取决于社会生活时间的广度和深度。就心理发展的整体来看,大学生正处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完全成熟的阶段,这显著地表现在矛盾的心理特点方面。

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是:

(1)抽象思维迅速发展,但思维易带主观片面性。

随着身心发展趋于成熟,大学生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思维训练越来越复杂,抽象思维能力也获得迅速发展,并逐渐占据思维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开始喜欢进行比较系统的理论论证,对事物因果规律有浓厚的探讨兴趣,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日益增强,思维的深度、广度、灵活性与创造性有长足发展。不过,抽象思维的水平还没有达到完全成熟的程度,思维品质的发展也不平衡,对复杂社会问题的认识,还易出现简单、主观、片面、想当然、脱离实际或固执偏激的倾向。

(2)情感丰富,但情绪波动较大。

随着对大学生活逐步熟悉、适应和深入展开,参与社会交往和联系增多,社会性需要增强,情感也日益丰富、强烈、发展、完善。在情感日渐丰富的同时,对情绪控制的能力也在不断由弱变强。不过,无论从生理、心理、社会的角度,还是从青春期情绪丰富而不稳定特点的角度,在受到内在需要和外界环境的强烈刺激之下,还容易出现情绪波动。不少学生可能短时间内从高度的振奋变得十分消沉,也可能从冷漠突然转变为狂热,情绪的两极性表现比较突出和明显。

(3)自我意识增强,但发展不成熟。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体身体、心理、社会特征等方面的认识。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自我观察、自我检验、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自我完善来实现的。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和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比较一致,通常借助于他人、社会评价认识自己,但又不完全依赖于别人的评价,这种认识具有明显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信心。根据自身、周围环境及社会现实,会正确认识自己,恰当为自己定位,给自己的学习和未来发展做精心设计和准备,并进行心理和行为上的努力,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的能力会明显增强。但由于自身社会知识经验和能力上的不足,许多学生在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中会面临各种矛盾和问题,如主观自我和社会自我之间、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成就期望与现实落差之间、强烈的独立意识与难以摆脱的依附心理之间、自尊与他尊之间、自尊心与自卑感之间等的矛盾。大学生在自我认识方面过度自我接受或过度自我拒绝,在自我体验方面过强自尊心或过强自卑感,在自我意向方面“自我中心主义”、过分独立、过分依赖、不当从众等,也都反映出大学生正迅速走向成熟,但尚未真正完全成熟的心理特点。

(4)意志水平明显提高,但不平衡、不稳定。

随着社会知识经验的增多,大学生对社会、人生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确立,开始自觉设计人生道路,确立奋斗目标和根据目标确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会为实现奋斗目标而克服前进道路中的各种困难和障碍,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力,表明大学生的意志发展已达到较高的水平,但意志发展水平不平衡、不稳定。一般来说,意志的自觉性和坚持性品质发展水平较高,但果断性和自制性品质发展相对缓慢一些,这主要表现在处理关键问题或采取重大行动时,有时优柔寡断,动摇不定,有时草率武断,盲目从众。大学生的意志水平在不同活动中的表现不一样,即便是同一种活动,心境的好坏也会使意志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5)人格发展基本成熟,但不完善。

人格由气质、性格等诸因素构成,是相对稳定、具有独特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影响人的身心健康、活动效率、潜能开发及社会适应状况。它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反映了一个人总的心理面貌。大学生处于身心急剧发展和自我意识由分化、矛盾逐渐走向统一的特殊时期,也是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在人格发展中有成熟积极的一面,能正确认识自我,智能结构健全合理,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富有事业心,具有一定创造性和竞争意识,情感饱满适度等。也有缺陷或不完善的一面,自卑、懒惰、粗心、鲁莽、急躁、悲观、孤僻、多疑、抑郁、狭隘、冷漠、被动、骄傲、虚荣、焦虑、自我中心、敌对、冲动、脆弱、适应性差等。良好的人格是建立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学习、实践、优化、完善来实现的。

此外,当处在不同年级或阶段时,面临的问题也不同,心理上也应随这种阶段性进行调适。

(1)入学适应阶段。

首先要面对的就是从中学到大学生活上一系列急剧的转折,生活环境、生活条件、人际关系、学习方式方法发生变化,原有的心理结构被打乱,心理定势被破坏,这使得不少同学心理上感到陌生而且一时难以适应。这是入学后最先遇到的心理困难期。不过,大多数学生经过一个学期后便能逐步适应,但也有少数学生会出现适应困难,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

(2)稳定发展阶段。

这是全面成长和深化发展的关键阶段。在逐渐适应大学生活的同时,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和处理有了自己的主见和理智,不再单纯和盲目。绝大部分学生求知欲望强烈,专心于自己的专业和学业,注重各方面技能的学习,重视对社会实践的参与,渴望自己全面发展和取得优异成绩,会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的学习方式及进行高效率的学习。但学习中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烦恼,繁重的学业,过度的压力,激烈的竞争,常给心理上带来矛盾、苦恼、彷徨、困惑、犹豫和烦躁不安。这个阶段,也是思想、学习、生活发展开始走向分化的阶段。

(3)准备就业阶段。

这是从学生生活向职业生活过渡的阶段。大学生将面临又一次环境变迁,角色变化,心理再起波澜。一方面,将要完成学业走向社会,对大学生活产生很深的情感依恋。另一方面,向往美好生活,对未来充满自信。但“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和竞争激烈的就业现实,又使我们背负沉重的精神压力和心理焦虑,不知道自己能否找到如意的工作,能否适应今后的工作。有的学生要准备考研,有的还要处理与恋人的关系问题。这一时期,是心理最为复杂、负担最重、冲突最为激烈的时期。

第三节 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意义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不同的层次:

(1)帮助学生正确了解和认识心理健康及其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最基本的目标,包括让学生懂得什么是心理健康,什么是成长发展中的心理困惑与问题,什么是程度不同的各种心理障碍,懂得以及掌握维护自己心理健康、心理保健和自我调节的一般方法和技巧。目的是想让学生通过学习,改变过去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忽视或不正确的认识,转而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对身心发展的重要意义,增长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

(2)全面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这是心理健康教育和素质教育重要的任务和目标之一。

心理素质是人全面发展中一个极重要的方面。经验反复证明,一个人发展的好坏,并不完全取决于他的智力,还要看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即是否具有一个良好、健康、积极的个性心理。心理健康知识是一门科学,是一种生活的哲学和艺术,大学生掌握它,既可以促进其他素质的提高,又可以使自己的人生更加和谐、充实。

(3)开发心理潜能,提高自我意识和社会适应水平。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并不仅限于维护心理健康及对现代社会生活和复杂人际关系等周围环境的一般性适应。其最终目标在于开发大学生多方面心理潜能,促进大学生认识机能、情感机能与人格的发展和完善,充分发挥出大学生的创造性,有效地改造周围的环境并有效地适应现代社会生活。良好个性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学习、总结、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高目标,就是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重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内心生活,通过自我塑造,形成更为独立、健全、完美的人格,走向更加成熟和成功。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我国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光荣使命。高素质的人才,不仅应当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还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大学生除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创造能力外,还要具备健全的人格、稳定的情绪、较强的适应能力、耐受挫折能力、自控自制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具备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宽宏大量、团结容人的品质。只有这样,在激烈复杂的社会竞争和变革面前,在种种人际关系的冲突、困难和挫折面前,才不至于严重心理失衡,丧失起码的生存适应能力。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心理素质的提高。

(2)心理健康教育是从实际出发、满足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成才欲望强,自我定位高,但社会阅历浅,心理发展不够成熟,较易出现情绪上的波动。尤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涉及我们切身利益的改革措施不断出现,各种环境日益复杂,学习、就业、竞争、情感、经济、责任等的压力越来越大,心理问题很易产生。高等学校从关心爱护本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出发,就要高度重视和积极帮助学生疏导、调节、解决心理健康问题。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开发人的潜能,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激发大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在更高层次上认识自我,实现心理转换和对环境的适应,促进潜能的充分发展。

(3)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需要。

大学期间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关键阶段。大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接触到的各种信息,尤其对这些环境与信息的态度和认识,对其观念的形成有决定意义。在成长过程中,现实生活会有许多地方与我们的认识、价值观念、情感态度、行为方式、利益要求相冲突,因此会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又反过来影响我们自己的判断和认识。因此,心理状况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密切联系。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消除不健康的心理,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

(一)认知发展教育

认知发展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认知发展的规律、特点及自身认知发展水平,然后通过常规或特殊训练,挖掘和认识自身不良的认知,并学会对认知进行调整。例如,认知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进行学习指导,通过指导使学生能迅速适应大学学习,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具备积极的探索精神,并会自觉调节自己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率。

(二)情绪稳定教育

情绪稳定教育帮助学生了解人情绪的正常值及自身情绪变化的特点,学会用有效手段,科学调控自己的情绪,使自己经常保持良好的心境和乐观的情绪,形成适度的情绪反映能力和抗干扰能力,避免情绪的大起大落,两极波动,避免心理失衡。情绪失控是引发大学生行为问题的主要因素,生活中发生的各种过激行为,都是因为不良情绪失控引起的。

(三)意志力优化教育

意志力优化教育帮助学生充分了解意志在成才中的作用和自身意志品质的弱点,提高调节自我、克服困难的主观能动性,学会调节激情,应对挫折刺激,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克服困难,提高意志行为水平,不为偶发诱因所驱使,使意志具备自觉、果断、坚持、自制的优良品质。

(四)个性健全教育

个性健全教育有助于学生了解健康人格的标准及培养途径,在客观准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的基础上,学会修身养性,增强自我教育能力,矫正不良个性,并通过有意识训练形成开朗、活泼、具有同情心和正义感的人格。个性健全教育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性教育和对个别学生的矫正性指导相结合,使每一个学生的人格都得到健全发展。

(五)人际和谐教育

人际和谐教育在帮助学生把握人际关系基本知识和人际交往特点规律的基础上,通过训练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技能和艺术,学会在人群体中与人和睦相处,与教师、同学、家长、朋友、异性等保持融洽的人际关系,懂得尊重他人,悦纳他人,也悦纳自己,善于在群体中发挥自己的才干,达到高水平的自我实现。

(六)积极适应教育

积极适应教育使学生能积极适应自身、环境、社会的各种变化,学会调节自己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烦恼,通过有意识的训练掌握排解心理困扰、减轻心理压力的方法,保持心理和谐健康。心理适应涉及学校环境、学习、生活、交往、恋爱、自我心理认识和发展、竞争、择业等许多方面的内容,除了依靠自身努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主动进行自我调节和心理适应外,还有赖于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提高心理适应水平。

链接

港台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香港地区各大学都设立了学生事务处或学生辅导处,对学生进行辅导工作的内容主要有心理辅导、学识辅导和就业辅导等。香港大学于20世纪70年代初就成立了心理辅导中心,中心的专职人员有10余人。该中心工作有两方面,一是矫正性服务,主要解决学生的个人问题与学习困难,二是预防或发展性工作,主要帮助学生认清自身的潜能,并提高学生对成人社会的适应能力。该中心成立以来,每年为群体和个体开展心理辅导1.5万人次。台湾地区各大专院校至今都设立了学生心理辅导中心或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从1957年台湾师范大学成立健康中心后,台湾大学(1964年)和政治大学(1965年)等学校也相继成立学生辅导中心。1976年台湾地区教育部门颁布了《专科以上学校设置学生辅导委员会暨学生辅导中心实施要点》及《专科以上学校设置学生心理卫生中心实施要点》。1978年5月公布了《专科学校规程》,其中规定:“专科学校训导处分设生活辅导、课外活动、体育卫生三组,并特设学生心理辅导中心或心理卫生中心,各组设组长、中心设主任一人,并分别设训导员、辅导员及组长、医师、护士若干人。”从行政制度上保证了大专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大学生是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心理健康教育中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高校日益重视对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全面素质的提高,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对学生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这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不过,这些对于心理健康发展来说,还只是外因。要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主要还要依靠学生自己,主动进行自我认识,积极接受辅导教育,自觉改造自我和完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尊重大学生自我发展的主体性。

(二)协调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是所有高校都要开展的一项工作,它不单单是某一高校、某个部门、某个人或社会某专门机构的事。各高校、各有关部门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水平。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高校、家庭、社会及各具体机构、职能部门和个人协同努力,共同参与。

(三)点面结合原则

个体心理健康状况和发展的水平是不同的,对个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有的学生可能存在严重的心理疾病或障碍,需要进行深入耐心的辅导和教育;有的可能是一时轻微的心理消极反应,只需进行简单及时的辅导就可以解决问题;而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最需要的是还是心理保健方面的知识。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做到点面结合,既重视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保健技能的普及,又重点做好个别学生的辅导和教育。

(四)尊重与理解相结合原则

高校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和教育,对学生心身健康发展来说,无疑是正确、及时和必要的。但要坚持尊重与理解相结合的原则,因为只有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才会取得学生的信任,才能彼此进行交流和沟通,顺利开展好心理健康辅导和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也不能把心理健康问题与思想品德问题混为一体。

(五)积极培养和及早防范相结合原则

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区别对待,坚持积极培养和及早防范相结合原则。大多数学生目前没有严重的心理疾病或心理问题,教育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心理保健和心理健康维护,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心理疾病发生,并进一步开发心理潜能,使大学生向更高层次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对于已经存在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的学生,教育的重点是帮助他们克服不健康的心理,使其向良好积极的方向转化,适应现实生活。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很多,这里分别概括说明其中重要的几种。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开设专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学校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学生成为合格人才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有效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正常的课程教学体系,并把它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通过专门的课堂教学,实现系统、全面、完整、高效率地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及保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开发心理潜能,提高心理健康素质。

(2)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

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除了通过专门的课堂教学外,还应渗透于各科教学活动中,各任课教师根据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考虑学生学习过程中智力开发和发展的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提高,反过来会促进各科教学的顺利开展。

(3)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和心理咨询。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是一种复杂而持续的教育影响的过程,仅靠有限的专门课堂教学和其他各科教学的渗透是不够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广泛利用课外活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板报、网络等多种宣传手段和途径。与此同时,还要高度重视和积极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咨询活动。它直接、具体,针对性强,保密性高,学生容易接近,解决问题效果好,是心理健康教育一项不可替代的解决个别心理问题的经常性途径。

(4)创设有利于心理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心理的实质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现实的认识和反映。我们所处的环境,对心理状态、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作用。高校内部环境,包括校园自然环境和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环境又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人际关系文化四个层面,它们都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高等学校要建设优美的校园自然环境,更要创设、优化校园良好的文化环境,为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养成良好个性心理,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创造条件。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1)知识传授法。

知识传授法是系统全面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保健技能的一种方法。它有课堂教学、专题讲座、专家报告、观看影像资料、阅读学习材料等多种形式,是最基本的一种教育方法。

(2)学科渗透法。

学科渗透法是根据学科教学特点,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机渗透于学科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方法。各学科教学内容、特点和方法有所不同,但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心理活动基本相同。高效率的教学,离不开学生心理上积极的配合与参与,各科教学应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意识渗透其中,培养提高学生各方面的心理素质。

(3)活动训练法。

活动训练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活动,提高心理健康素质水平的一种方法。这种活动有很强的目的性,注重活动过程,讲究训练方法,重视环境的影响作用。

(4)磨砺锻炼法。

磨砺锻炼法是学生在一定目标指引下,通过克服困难,进行意志上的努力,实现心理发展自我转变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建立在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转变和自我意志努力基础之上的一种积极的心理健康实践活动。它对于大学生培养坚强的意志力,改变不良的个性,促进个性心理向健康完善的方向发展有极重要的意义。

(5)榜样示范法。

榜样示范法是教师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要求,借助于在心理发展中有成功经历的人为榜样,来影响教育学生,促使其向预定目标转变发展的一种方法。榜样必须真实、具体、有说服力和代表性,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具体实际。教师要通过指点和引导,使学生对榜样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认同并自觉地进行学习和实践。

(6)心理咨询法。

心理咨询法是面向学生个体,与个体单独直接面对面地交流,沟通和探讨心理问题,进行辅导答疑,解决心理疑难的一种方法。心理咨询是解决学生个别心理问题,直接为学生排忧解难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参加咨询的教师要态度热情、诚恳,尊重理解学生,为学生的隐私保密,并采用灵活的教育引导方法和措施,平等与学生沟通。

(7)环境优化法。

环境优化法是通过对现有高校校园自然环境和校园文化环境进行合理优化改造,最大限度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创造条件的一种方法。高校是学生学习、工作、劳动、生活的重要场所,不仅要为学生创造适宜的校园自然环境,还要创设高品质的校园文化环境,通过校风、班风、学风、教风、管理作风、人际关系等精神氛围的建设,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心灵体验

快乐大转盘

规则:

(1)指头含义:出1个指头,代表自己想与对方见面的方式是“点头”;出2个指头,代表自己想与对方见面的方式是“握手”;出3个指头,代表自己想与对方见面的方式是“握手的同时,自然地拍拍对方的肩膀”;出4个指头,代表自己想与对方见面的方式是“拥抱”。

(2)手势选择的标准:若双方手势不一致,以小的为准,即一方若出3个手指,另一方出2个手指,则双方完成两个手指的见面礼。

步骤:

(1)转圈:所有成员分成两组,手拉手拉成两个圆圈,两个圈套起来,然后转过身来双手扶住右边同学的肩膀,当指导者喊“转”时,双手放下里边的同学按顺时针走,外边的同学按逆时针走。

(2)打手势:当指导者喊“停”时,面带微笑看着迎面走过来的人,当两个人相视时,每人都同时向对方打出一个代表自己希望与对方以何种见面方式相见的手势。

(3)身体行动:根据最后手指数对应的含义,做出相应的动作。

(4)交流讨论:游戏结束后,参与者分组讨论自己见面前后的感受,然后组与组之间交流。

心理测试

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试

对以下40道题,如果感到“经常是”,划√号;“偶尔”是,划号;“完全没有”,划×号。

测试题:

1.平时不知为什么总觉得心慌意乱,坐立不安。( )

2.上床后,怎么也睡不着,即使睡着也容易惊醒。( )

3.经常做恶梦,惊恐不安,早晨醒来就感到倦怠无力、焦虑烦躁。( )

4.经常醒1~2小时,醒后很难再入睡。( )

5.学习常使自己感到非常烦躁,讨厌学习。( )

6.读书看报甚至在课堂上也不能专心一致,往往自己也搞不清在想什么。( )

7.遇到不称心的事情便较长时间地沉默少言。( )

8.感到很多事情不称心,无端发火。( )

9.哪怕是一件小事情,也总是很放不开,整日思索。( )

10.感到现实生活中没有什么事情能引起自己的乐趣,郁郁寡欢。( )

11.老师讲课,常常听不懂,有时懂得快忘得也快。( )

12.遇到问题常常举棋不定,迟疑再三。( )

13.经常与人争吵发火,过后又后悔不已。( )

14.经常追悔自己做过的事,有负疚感。( )

15.一遇到考试,即使有准备也紧张焦虑。( )

16.一遇挫折,便心灰意冷,丧失信心。( )

17.非常害怕失败,行动前总是提心吊胆,畏首畏尾。( )

18.感情脆弱,稍不顺心,就暗自流泪。( )

19.自己瞧不起自己,觉得别人总在嘲笑自己。( )

20.喜欢跟自己年幼或能力不如自己的人一起玩或比赛。( )

21.感到没有人理解自己,烦闷时别人很难使自己高兴。( )

22.发现别人在窃窃私语,便怀疑是在背后议论自己。( )

23.对别人取得的成绩和荣誉常常表示怀疑,甚至嫉妒。( )

24.缺乏安全感,总觉得别人要加害自己。( )

25.参加春游等集体活动时,总有孤独感。( )

26.害怕见陌生人,人多时说话就脸红。( )

27.在黑夜行走或独自在家有恐惧感。( )

28.一旦离开父母,心里就不踏实。( )

29.经常怀疑自己接触的东西不干净,反复洗手或换衣服,对清洁极端注意。( )

30.担心是否锁门和东西忘记拿,反复检查,经常躺在床上又起来确认,或刚一出门又返回检查。( )

31.站在沟边、楼顶、阳台上,有摇摇晃晃要掉下去的感觉。( )

32.对他人的疾病非常敏感,经常打听,生怕自己也身患相同的病。( )

33.对特定的事物、交通工具(如公共汽车)、尖状物及白色墙壁等稍微奇怪的东西有恐怖倾向。( )

34.经常怀疑自己发育不良。( )

35.一旦与异性往往就脸红心慌或想入非非。( )

36.对某个异性伙伴的每一个细微行为都很注意。( )

37.怀疑自己患了严重不治之症,反复看医书或去医院检查。( )

38.有依赖止痛或镇静药的习惯。( )

39.经常有离家出走或脱离集体的想法。( )

40.感到内心痛苦无法解脱,只能自伤或自杀。 ( )

测评方法:

√得2分,得1分,×得0分。

评价参考:

1.0~8分。心理非常健康,请你放心。

2.9~16分。大致还属于健康的范围,但应有所注意,可以找老师或同学聊聊,心情应保持愉快、乐观。

3.17~30分。你在心理方面有了一些障碍,应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调适,或找心理辅导老师帮助你。

4.31~40分。是黄牌警告,有可能患了某些心理疾病,应找专门的心理医生进行检查治疗。

5.41分以上。有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应及时找专门的心理医生治疗。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心理健康?

2.根据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常见因素分析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

3.从大学生心理健康角度思考如何塑造自己的综合素质来提高竞争能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 - 第一章 绪论
目录

阅读本书,两步就够了......

第一步: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扫一扫

第二步:用掌阅客户端扫描二维码

扫一扫

不知道如何扫描?

×

正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