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靠智慧开路

初出茅庐的卡塞尔,是苏富比拍卖行里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拍卖师,家徒四壁,生活窘迫。

有一次,苏富比拍卖行受好莱坞影视公司的委托,举行一次募捐晚会,目的是为越战中的将士募捐。

当时美国国内民众厌战情绪激昂,强烈要求政府终止越南战争。在那样的氛围中为越战中的将士募捐,显然是困难重重,不合时宜。结果,没有人愿意担任那次募捐晚会的拍卖师,也没有商人愿意前往助威。

出乎众人的意料,卡塞尔表示愿意试一试。

当时,募捐晚会的气氛很沉闷。卡塞尔走上拍卖台,台上没有一件拍卖品。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大家想不出拍卖师将如何应对。

有智慧就有办法,就有价值,就有出路。卡塞尔不慌不忙、胸有成竹地说:“请大家看一看,今天晚会谁是最漂亮、最耀眼、最动人的女主角?”众人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集中到了好莱坞一位年轻的女明星身上。

卡塞尔说:“尊敬的诸位,今天请允许我拍卖这位女明星一个高贵的吻。”

有人出一美元得到了这位女明星的吻,好莱坞把这个募捐晚会上得到的惟一的一美元寄到了越南前线。当时美国的许多媒体都争先恐后地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卡塞尔自然也因此而名声大振。

后来,美国的哈佛大学邀请成为拍卖大师的卡塞尔到学校做演讲,一位大学生向他提问:“您能够在我用单腿站立的时间内,告诉我您获得成功的精髓吗?”

那位大学生的话音刚落,卡塞尔毫不犹豫地回答:“在生意场上,无论买卖大小,靠的都是智慧。”

场下掌声雷动……(蒋光宇)

人生哲理:智慧是什么?智慧是对事物价值的透彻了解,是能够在平凡中发现奇迹的眼光或创造力。哪里有智慧,哪里就有办法,哪里就有价值,哪里就有出路。

把木梳卖给和尚

有一家效益相当好的大公司,决定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高薪招聘营销主管。广告一打出来,报名者云集。

面对众多应聘者,招聘工作的负责人说:“相马不如赛马。为了能选拔出高素质的营销人员,我们出一道实践性的试题:就是想办法把木梳尽量多地卖给和尚。”

绝大多数应聘者感到困惑不解,甚至愤怒:出家人剃度为僧,要木梳有何用?岂不是神经错乱,拿人开涮?

过一会儿,应聘者接连拂袖而去,几乎散尽。

最后只剩下3个应聘者:小伊、小石和小钱。

负责人对剩下的这三个应聘者交代:“以10日为限,届时请各位将销售成果向我汇报。”

10日期到。负责人问小伊:“卖出多少?”答:“一把。”

“怎么卖的?”小伊讲述了历尽的辛苦,以及受到众和尚的责骂和追打的委屈。好在下山途中遇到一个小和尚一边晒着太阳,一边使劲挠着又脏又厚的头皮。小伊灵机一动,赶忙递上了木梳,小和尚用后满心欢喜,于是买下一把。

负责人又问小石:“卖出多少?”答:“10把。”

“怎么卖的?”

小石说他去了一座名山古寺。由于山高风大,进香者的头发都被吹乱了。小石找到了寺院的住持说:“蓬头垢面是对佛的不敬。应在每座庙的香案前放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梳理鬓发。”住持采纳了小石的建议。那山共有10座庙,于是买下10把木梳。

负责人又问小钱:“卖出多少?”答:“1000把。”

负责人惊问:“怎么卖的?”

小钱说他到一个颇具盛名、香火极旺的深山宝刹,朝圣者如云,施主络绎不绝。小钱对住持说:“凡来进香朝拜者,多有一颗虔诚之心,宝刹应有所回赠,以做纪念,保佑其平安吉祥,鼓励其多做善事。我有一批木梳,你的书法超群,可先刻上‘积善梳’三个字,然后便可做赠品。”住持大喜,立即买下1000把木梳,并请小钱小住几天,共同出席了首次赠送“积善梳”的仪式。得到“积善梳”的施主与香客,很是高兴,一传十,十传百,朝圣者更多,香火也更旺。这还不算完,好戏跟在后头。住持希望小钱再多卖一些不同档次的木梳,以便分层次地赠给各种类型的施主与香客。

(蒋光宇)

人生哲理:墨守成规的人不会有什么大的成就,而善于变通的人总能够在绝境中找到出路。

自己的床铺不要钱

一个暴风骤雨的夜晚,一对上了年纪的夫妇来到一家旅店。他们的行李非常简陋,身无长物。

年老的男人对旅店伙计说:“对不起,我们跑遍了其他的旅店,里面全客满了。我们想在贵处借住一晚,行吗?”

年轻的伙计解释说:“这两天,有三个会议同时在这个地方召开,所以附近的旅店会家家客满。不过,天气这么糟糕,你们二位一把年纪,没个落脚处也不方便。”

伙计一边说一边把两位老人往里边请:“我们的旅店也客满了,要是你们不介意的话,你们就睡我的床吧!”

“那你怎么办呢?”那对夫妇异口同声地问。

“我身体很好,在桌子上趴一会或者在地上搭个铺都不碍事的。”

第二天早上,老人付房钱时,伙计坚持不要,说:“我自己的床铺不是用来菅利的,我怎么能要你们的钱呢?”

“年轻人,你可以成为美国第一流旅馆的经理。过些日子兴许我要给你盖个大旅馆。”

伙计听了,只当是一个玩笑,畅怀大笑起来。

两年过去了。一天,年轻人收到了一封信,信里附着一张到纽约的双程机票,约请他回访两年前在那个雨夜借宿的客人。

年轻人来到了车水马龙的纽约,老人把他带到第五大街和第三十四街的交汇处,指着一幢高楼说:“年轻人,这就是我们为你盖的旅馆,你愿意做这个旅馆的经理吗?”

不错,这位当年的年轻人就是如今大家都熟识的纽约首屈一指的奥斯多利亚大饭店的经理乔治·波尔特,那位老人则是威廉·奥斯多先生。

人生哲理:帮助别人,其实是在帮助自己。同样,自助之人,天愿助之。记住,我们多撒下一助人之心,将会多收获一份助己之力。

守财奴与死神

有个守财奴一直都很勤奋而且俭朴,积蓄了30万块银元。

终于有一天,他决定要享受一年豪华快乐的生活,然后再决定下半生怎样过。

可是,就在他开始停止奔波赚钱的时候,死神来到他面前,要取回他的生命。

守财奴使尽了一切唇舌的本领,请求死神改变主意。最后他说:“那就多赐给我3天吧,我会把我所有财富的1/3送给你。”

死神无动于衷,仍然继续坚持收回他的生命。守财奴又说:“如果你让我在这世上多活两天,我立即给你20万块银元。”

死神没有理会,甚至后来他愿意用自己积蓄的30万块银元交换一天的生命,也没有得到死神的同意。

守财奴没有办法,只好说:“那么请你开恩,给我一点点时间,写下一句话留给后人吧。”这次死神应允了他的请求。守财奴用自己的鲜血写着:“人啊,记住,生命是最宝贵的,所有的财富买不到一小时的生命。”

人生哲理:财富和生命是两回事。财富是有价有形的,生命是无价无形的,不要拿无价的命去和财富做交换,财富再多,也换不来一刻的生命。

10两银子

很久很久以前,一位有钱人要出门远行,临行前他把仆人们叫到一起并把财产委托给他们保管。依据他们每个人的能力,他给了第一个仆人10两银子,第二个仆人5两银子,第三个仆人2两银子。拿到10两银子的仆人把它用于经商并且赚到了10两银子。同样,拿到5两银子的仆人也赚到了5两银子。但是拿到2两银子的仆人却把它埋在了土里。

过去了很长一段时间,他们的主人回来与他们结算。拿到10两银子的仆人带着另外10两银子来了。主人说:“做得好!你是一个对很多事情充满自信的人。我会让你掌管更多的事情。现在就去享受你的奖赏吧。”

同样,拿到5两银子的仆人带着他另外的5两银子来了。主人说:“做得好!你是一个对一些事情充满自信的人。我会让你掌管很多事情。现在就去享受你的奖赏吧。”

最后拿到2两银子的仆人来了,他说:“主人,我知道你想成为一个强人,收获没有播种的土地,收割没有撒种的土地。我很害怕,于是把钱埋在了地下。”

主人回答道:“又懒又缺德的人,你既然知道我想收获没有播种的土地,收割没有撒种的土地,那么你就应该把钱存到银行家那里,以便我回来时能拿到我的那份利息。然后再把它给有10两银子的人,给那些已经拥有很多的人,使他们变得更富有;而对于那些一无所有的人,甚至他们有的也会被剥夺。”

这个仆人认为自己会得到主人的赞赏,因为他没丢失主人给他的那2两银子。在他看来,虽然没有使金钱增值,但也没丢失,就算是完成主人交代的任务了。然而他的主人却不这么认为,他不想让自己的仆人顺其自然,而是希望他们能主动些,变得更杰出些。

人生哲理:举步不前的结局只能是平庸,超越自己,摆脱平庸,努力创造自我价值,这样才能受到别人的赏识。

越读越想读的财富小故事 (品味生活系列丛书) - 第一章
目录

阅读本书,两步就够了......

第一步: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扫一扫

第二步:用掌阅客户端扫描二维码

扫一扫

不知道如何扫描?

×

正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