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养生更要会养心

现在,国人重视养生已经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吃到嘴里的,要分红、绿、黑、白、黄;补进体内的,还得是维生素--A、B、C、D、E,一样不能少;运动锻炼,讲究动得少、减得多,年轻人瑜伽,老年人太极……这还不算,什么食品营养师,健康顾问,家庭医生,各色维护健康的职业也应运而生。

全民重视身体健康是好事,这说明社会发展的整个物质文明程度提高了,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都意识到要在生活的质量上下点工夫。但是,这其中却存在着一个问题,人们往往注意了养生却忽视了养心。

心是什么?心有两种概念,一是指人体器官的心,也就是心脏;二是指人的思想、态度和情绪。可以说前者是有形之心,后者是无形之心。

先说说这有形之心。人体要维持生命,必须通过血液循环系统供应氧气和其他必需的营养物质,而心脏正是这套系统运行的动力源泉。依靠心脏的收缩泵出血液,再通过遍布人体的大小血管流入全身各脏器,供其使用。

心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心脏的亚健康状态却常常被人们所忽视。工作压力引发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常常会引起心脏的损耗。据统计,心血管疾病是全球发病率最高、死亡率最高、致残率最高、并发症最多的疾病。心脏病低龄化也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以前心肌梗塞的患者主要集中在60岁以后,现在20多岁的急性心梗患者已非罕见,40岁以后心梗的发病现象更是普遍。如今生活好了,心脏健康却频频亮红灯,以前的老年病,现在却频频光顾年轻人,这其中的原因不能不令人深思。

再说说这无形之心。一位外国专家曾指出,在生活达到温饱程度的社会,导致人们生病或短命的最大原因,多半都来自于人的精神层面。这“精神”说的就是,人活着除了依靠健康的机体之外,还要有一个健康的心态。

繁忙的生活中,很多人注意了物质却忽视了精神;注意了存在却忽视了意识;注意了有形的却忽视了无形的;注意了活着的数量却忽视了活着的状态。所以,抑郁症患者的大量存在,人与人关系中的种种猜疑、争斗,以至于拔刀相向,对金钱的贪欲,对肉欲的放纵,无一不给个人和家庭带来了痛苦。这些现象是果,产生这些果的原因有多种,而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忽视了养心。

我所说的养心就是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一份平和,一份淡定,一份荣辱不惊。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也许有人会说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自己小日子过得滋润,自然好心情。然而人生在世,有谁会一辈子都是顺顺利利的?我也曾在人生的道路上遭遇过不如意。那时我在下班后,会直接到离家不远的一所医院的急诊室前坐上一阵子,看那些或贫或富或丑或美的形形色色的患者。他们的希望有的就是想可以坐起来,有的就是想可以喝口水,有的就是想说句话,有的就是想舒服地喘上一口气……看过之后,我觉得自己已经是太幸运了。我可以喝水!可以坐着!可以说话!可以自由地呼吸!等到我从医院走出来的时候,又可以神清气爽地去直面人生了!

无论是有形之心还是无形之心,都需要我们的滋养与爱护。有形之心,需要五谷杂粮瓜果蔬菜等营养,还要经常运动,才能强心健体,健步如飞;无形之心,需要有精神食粮来滋补,还要不断修炼,才能心安理得,快乐安详。愿您能通过本书得到有益的启示,同时收获一份好心情!

养生先养心 - 前言:养生更要会养心
目录

阅读本书,两步就够了......

第一步: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扫一扫

第二步:用掌阅客户端扫描二维码

扫一扫

不知道如何扫描?

×

正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