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没有秘密的宗庆后

2006年,42岁的马云已经拥有阿里巴巴、淘宝、支付宝等一干知名品牌;2013年,42岁的马化腾以620亿元人民币位列胡润百富榜第三位,此时的他已经拥有一个下辖数千家子公司的庞大“企鹅帝国”……1987年,42岁的宗庆后却才开始创业,一无所有。但26年之后,低调的宗庆后已经连续两年成为中国首富,娃哈哈也早已成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五的饮料巨头,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跨国公司分庭抗礼。宗庆后和娃哈哈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他们的成功有没有什么秘诀?

对此,宗庆后潇洒地回应:“我没有秘密。”宗庆后和娃哈哈真的没有秘密?今天,你在中国任何一个犄角旮旯的小卖部里都能找到娃哈哈的产品,而一项调查显示,过去15年当中每个中国人都曾使用过的消费品品牌只有3个,其中一个就是娃哈哈。这是许多国际大公司都无法做到的奇迹,这样的成就怎么可能没有秘诀?

宗庆后当然有自己的成功秘诀,他的秘诀就是被称为“宗氏兵法”的企业管理策略。宗庆后推崇“开明集权”的管理模式。由于是高龄创业,所以他无比珍惜时间,也享受事必躬亲的忙碌感。因此,他为娃哈哈制定了一套“大权独揽,小权分散”的“超级扁平而又绝对集权”的管理构架。娃哈哈至今没有副总经理,宗庆后之下直接就是各部门部长。这种模式使得娃哈哈的工作流程十分便捷,工作效率也得到大幅提升。最重要的是,这种模式加上宗庆后常年跑市场一线“找感觉”的习惯,使得娃哈哈的市场反应十分迅速。而在快消品市场,“快”正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中之重。

娃哈哈当然有自己的成功秘诀,它的秘诀就是其强大的营销渠道网。这套被称为“联销体”的大网为娃哈哈提供了稳定的营销渠道,使得娃哈哈不论发布什么新品,都能迅速地在全国铺货。这种优势使得娃哈哈敢于推出“中国人自己的可乐”——“非常可乐”,直接向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叫板;也使得娃哈哈有底气向童装、奶粉和零售等行业进军。

当然,宗庆后说自己没有秘密也无可厚非。因为他所遵循的都是最简单的道理,但最深刻的智慧往往就孕育在最简单的道理之中。宗庆后还从《毛泽东选集》(简称《毛选》)里总结过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思路,他在商场实战中就成功地进行过“农村包围城市”的毛氏战略,其对手正是国际饮料巨头可口可乐公司。而可口可乐前总裁杜达夫评价道:“将来可口可乐在中国唯一的对手就是娃哈哈。”

娃哈哈的成功不仅迅速,而且稳定。娃哈哈已经在资产规模、产量、销售收入和利润等指标上连续11年位居中国饮料行业的首位,成为中国目前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同时最具发展潜力的饮料企业。当然,娃哈哈在宗庆后的带领下,在将主业做大做强的同时,还多元化进军童装、奶粉和零售等行业,试图“多条腿走路”,探索出有中国民营企业特色的扩张之路。

从娃哈哈的发展历史中我们不难看到,在许多关键时刻,宗庆后都以其独到的眼光、十足的魄力和雷厉风行的作风带领娃哈哈一步步由小变大、由大变强、由强变盛,从当初那个只有几名员工的小企业发展成今天拥有3万多员工,在全国29个省市建有58个基地和150余家分公司,年销售额近700亿的大企业。宗庆后自己也因卓越的领导才能和经营能力,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企业家、中国经营大师、共和国60年影响中国经济60人等荣誉。

在创业初期面临“有钱造产品,没钱做广告”的窘境时,宗庆后说:酒香也怕巷子深,就算借钱,也要把广告营销做起来;

在娃哈哈初步发展面临“缺地缺厂缺人”的窘境时,宗庆后说:小鱼为什么不能吃大鱼?兼并不是扛包袱,而是“大采购”。

在娃哈哈儿童营养液畅销全国时,宗庆后说:“赚了就走”走不远,“一步到位”位不稳,娃哈哈要学会居安思危,要做长远考量,稳步扩张;

……

在这些关键时刻,宗庆后究竟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他对自己手下的员工又是怎么说的?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书,走进宗庆后的娃哈哈帝国,让《宗氏兵法》给我们带来企业管理上的别样启迪,让娃哈哈模式为我们提供企业发展上的有益参考,让宗庆后的创业精神和守业智慧给我们每个创业者的未来增添切实的助力。

宗庆后内部讲话:关键时,宗庆后说了什么 - 序言 没有秘密的宗庆后
目录

阅读本书,两步就够了......

第一步: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扫一扫

第二步:用掌阅客户端扫描二维码

扫一扫

不知道如何扫描?

×

正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