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2013年11月11日,“全球最具影响力50大商业思想家”(Thinkers50)榜单在英国伦敦发布。在该榜单12年的历史中,首次出现了中国人的面孔——联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柳传志和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

Thinkers50创办于2001年,是一个两年一度的国际性评选,被誉为“商业思想界的奥斯卡”,曾经入选Thinkers50的获奖者不仅有商业思想界殿堂级的人物,如“现代管理之父”德鲁克、“竞争战略之父”波特、颠覆创新大师克里斯坦森、管理大师大前研一、管理学大师柯林斯、蓝海战略思想创始人金伟灿,还有享誉世界的著名企业家,如“世界第一CEO”韦尔奇、微软创始人盖茨、苹果创始人乔布斯、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等,其每届的评选活动都受到国外顶尖财经媒体的争相报道。

柳传志位列此次榜单第31位,他被选入榜单的理由是:他是中国呼声最高、排名最前的思想家,也是计算机巨头联想集团的创始人。他用不到30年时间,打造出世界第一大PC厂商,而其领导的联想控股也已成为横跨多个行业的大型综合企业。更为重要的是,他通过实战总结出的一整套管理思想,不仅在联想自身成长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而且也对中国企业的转型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进而获得了世界诸多知名机构的关注。

得此殊荣,被誉为“中国IT教父”“中国企业家教父”的柳传志可谓当之无愧。

30年企业史,英雄辈出,柳传志贯穿始终,是公认的“教父”。因为他带出了中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500强企业,因为他在29年的企业家生涯中渡过了无数让同辈人折戟的激流险滩,因为他总结出那些朗朗上口广为传播的管理箴言。

1984年被称为中国的“公司元年”,联想、海尔、万科、科龙、健力宝、巨人、南德等一大批日后呼风唤雨的公司都在这一年创建。40岁的柳传志拿着中科院划拨的20万元,带领中科院计算所的10名工作人员创办了联想公司,他当时最大愿望仅仅是做IBM的代理商,可惜都未能如愿。但20年后,柳传志带领的联想以30亿美元的规模收购了IBM120亿美元规模的PC业务,这场“蛇吞象”的跨国并购震惊了世界,让联想一举跻身世界500强,也开启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先河。2013年,联想的PC占有率已经超越美国的戴尔,居世界第一。此外,联想控股已经深涉15个不同业务板块,不仅有传统的PC制造,并且在现代农业、金融服务业领域也多有布局。这一切都证明:联想已经成为中国人最为骄傲的民族品牌。

那些当年和联想一起创立,甚至比联想风光百倍的公司,大多都在市场的风浪中渐渐消失,那些击垮它们的暗礁明堡有:产权问题、政商关系、守法与违规、技术与贸易、激进扩张与稳健经营、多元化与专业化、人事斗争与接班人选择问题……而柳传志却带领联想一一避开了这些暗礁,简单明了又充满智慧的柳氏管理语录开始流传: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成本控制就是毛巾里拧水;我不在改革中做牺牲品,改革不了赶快脱险;永远只做力所能及又有利可图的事情;退却比进攻更需要勇气……

面对日渐辉煌的联想,柳传志又选择了急流勇退,早在54岁的时候,他就已经选好了接班人。2000年,他更是把联想一拆为二,分别交给35岁的杨元庆和37岁的郭为,自己退居董事长。2004年年底完成对IBM PC业务的并购后,他更是将联想集团董事长的位置让给了杨元庆,自己转任联想控股公司总裁,去开辟投资和地产等全新的业务。即便2009年再次出山挽救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危机四伏的联想,也是在2011年将联想扭亏为盈后立即卸任,将联想集团彻底交给了杨元庆。2012年,柳传志又将联想控股公司总裁的位置交给了朱立南,只是继续担任公司董事长、执行委员会主席。

“老骥伏枥,虽未歇于壮心;逆风撑船,终不离于旧处。”陆游的这几句诗或许最能描绘柳传志此时的心境。如今近70岁的柳传志仍然步伐矫健、精神矍铄,岁月在他的脸上镌刻下痕迹,却从未磨灭他对联想梦的执着追求:“我的计划是,退休之前能让联想控股实现整体上市。”

其实,柳传志还有一个更大的梦想,就是希望能够将自己多年的管理经验成功复制到其他企业身上,在成就别的企业的同时,将自己变成一个成功的投资家。在他看来,联想很多成功的管理经验是可以复制的,例如“联想赖以成功的‘屋顶图’,房顶那部分(采购、研发、生产、销售、服务),每个企业、每个行业都是不同的,但是底下的基础(机制、体制、管理理念、方法论)是一样的。”

或许,读完本书,你将从中获得柳传志传授的经验与智慧,打造出下一个联想,你或许也将成为下一个柳传志。

柳传志内部讲话:关键时,柳传志说了什么 - 前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目录

阅读本书,两步就够了......

第一步: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扫一扫

第二步:用掌阅客户端扫描二维码

扫一扫

不知道如何扫描?

×

正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