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节日节气

春节的由来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又叫阴历(农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从腊月二十四日开始,活动一个接着一个,“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就是所谓的“扫尘”,家家户户都要开展一次全面的卫生大扫除。到除夕之夜,也就是大年三十,亲人团聚,一起吃年夜饭,然后辞旧岁,迎新春,互相勉励,祝贺来年有个良好的开端。

春节的历史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的祭神祭祖活动。我国古代先民经过一年辛勤劳动,在岁尾年初之际,便用他们的农、猎收获物来祭祀众神和祖先,以感谢大自然的赐予,这就是“腊祭”。由于宗教、风俗自身的保守性和历代统治阶级出于自身目的的提倡,这种产生于生产力低下的原始时代的传统礼俗,一直保留在生产力相对低下的各个历史时期,沿袭到20世纪40年代,演化为“春节”的习俗。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过年的“年”字,就是年景好、五谷丰登的意思。几千年来,人们一直把农历收成好叫做“年成好”,把正月一日作为“年日”,每逢这一天,到处锣鼓喧天,喜气洋洋。

《谷粱传》说:“五谷大熟为大年”;《尔雅·释天》说:“年者,禾熟之名,每岁一熟,故以为岁名。”甲骨文中的“年”字是果实丰收的形象;金文中的“年”原是预祝丰收喜庆的日子。人们为庆贺丰收,迎接新一年的生产,就在立春前后的正月初一这一天,欢聚庆祝,一起过年。

关于过年的来历,还有一个饶有趣味的传说。相传,远古时期,黄帝曾跟蚩尤大战,在农历正月初一那一天,黄帝战胜了蚩尤,人们就把这一天定为节日,以纪念黄帝的战绩。

民间还有另外一种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串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

有一个腊月三十的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

“年”又窜到另一个村庄,迎头看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

后来,“年”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走了。

由此,人们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了对付它的方法,最后逐渐演化成现在过年的风俗。

古人“过年”,总是和祭祀活动分不开的。人们用自己劳动换来的肉食、谷物,祭祀祖先和鬼神,饮酒宴乐,祈求幸福。后来,佛教、道家的思想影响渐渐渗透进来,给过年的仪式又增添了许多内容,例如贴春联、放爆竹、吃年糕等。

除夕的由来

除夕就是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除”字的本义是“去”,引申为“易”,即交替;“夕”字的本义是“日暮”,引申为“夜晚”。“除夕”即含有旧岁到次夕而除,明日即另换新岁的意思。

据《吕氏春秋·季冬纪》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击鼓驱逐“疫痨之鬼”。这就是除夕的由来,它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

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则是西晋周处的《风土记》等书。在古代,除夕还有许多雅称,如:除傩、除夜、逐除、岁除、大除、大尽等。

在我国民间,除夕有很多富有积极意义的习俗。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除夕夜达旦不眠为守岁等。

爆竹贺新春

放爆竹贺新春,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荆楚岁时记》曾经这样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妖恶鬼。

爆竹早在我国汉代就已经出现,那时的“爆竹”并不是纸做的,而是真的竹子做的。当时的百姓于辞旧迎新之际,就在堂前阶下用火烧烤竹节,清脆的响声寄托了人们赶走恶鬼的愿望。

后来,我国发明了火药,有人便将火药用纸卷着用来燃放,这就是鞭炮。我国最早燃放鞭炮的时代是魏晋南北朝,在此后的一千余年间,一千多个除夕之夜,一千多个春节之昼,从皇宫到民间,从城市到乡村,都响彻着震耳欲聋的火药爆炸之声,弥漫着硝烟。

春联的起源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传说。

上古时期,有神荼、郁垒两兄弟,他们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树,树冠如盖。每天早上,他们便在这树下检阅百鬼。如果有恶鬼为害人间,便将其绑了喂老虎。

后来,老百姓为了驱鬼、压邪,便在大门左右各挂一块桃木,画上他们兄弟俩的神像(左为神荼,右为郁垒)用来镇邪。当时把这种桃木上的画称为“桃符”。

从桃符发展成春联,据说与两个皇帝有关。

公元10世纪,五代中的后蜀皇帝孟昶,有一年要求学士辛寅逊题桃符,但又觉得词句欠佳,于是便亲自题“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于宫外。这就是传说的最早的一副春联。

不过,那时还称桃符而不叫春联,一直沿袭到宋代。如王安石《元日》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到明朝时期,桃符才改称春联。据说这与明太祖朱元璋有关,据明朝陈云瞻《簪云楼杂话》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

朱元璋建都金陵(今江苏南京)后,曾令各家贴对联,并将门联改名为春联,一律用红纸书写。据说有一次,朱元璋亲自到民间察看,见一户人家没贴春联。当朱元璋得知这户人家是阉猪的、不识字后,他便亲自动笔为他写了一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

由于历代大力提倡,春节贴春联便成为我国民间的一种风俗了。而且,春联也成为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长盛不衰。

春节贴门神

门神的前身是桃符,又称“桃板”。古人认为桃木是五木之精,能制百鬼。故从汉代起,即有人以桃木作桃人、桃印、桃板、桃符等辟邪。

门神,传说是能捉鬼的神荼、郁垒。然而,真正史书记载的门神,却是古代的一个叫成庆的勇士。

班固《汉书·广川王传》中记载:广川王(去疾)的殿门上曾画有古勇士成庆的画像,短衣大裤长剑。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

唐太宗李世民在玄武门事变中,杀了自己的亲兄弟,所以心里总是疑神疑鬼的,弄得他整夜不得安宁。

为消除李世民心中的恐惧,秦叔宝和尉迟敬德二人披盔带甲,连续几夜站在宫门外守护。李世民心里踏实了,便安心地入睡。

这使李世民满心欢喜,称赞秦叔宝和尉迟敬德说:“两位将军真是门神啊!”

随后,又找来画师给他们画像,并把画像悬挂在宫门左右,李世民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驱邪。于是,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

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除夕吃团圆饭的由来

到了除夕这天晚上,全家人都要团聚在一起,举杯祝酒,一起吃年夜饭。在外地的家庭成员,凡是能回家的,一般都在除夕之前赶回家中,所以年夜饭又叫“团圆饭”。

古代人吃年夜饭时,桌上放一个烧得很旺的火炉,全家人围着火炉吃年夜饭,因此也叫“围炉”,表示日子过得红火兴旺。

年夜饭是一年中最丰盛的晚餐。因为一年之中大家都很忙,只有过年才团聚在一起,所以特别重视除夕的团圆。这天的饭菜也很讲究,而且含有美好祝愿的意思,比方说一定要有一盘鱼,因“鱼”和“余”谐音,取“年年有余”的意思;还有叫“富永”之类的糕点,象征着永远富裕。

古人用餐时男女不同席,但吃年夜饭时,男女老幼都在一起吃,表示全家永远欢乐团聚。

春节为何吃年糕

我国很多地区都讲究春节期间吃年糕。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意寓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年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汉代时,人们称米糕为“稻饼”、“饵”、“糍”等。古人对米糕的制作也有一个从米粒糕到粉糕的发展过程。

在古食谱《食次》中就有年糕“白茧糖”的制作方法,即将糯米蒸熟以后,趁热舂好,然后切成桃核大小,晾干油炸,滚上糖即可食用。

将米磨粉制成糕的方法也很早。其制作方法是,将糯米粉用绢罗筛过后,加水、蜜和成硬一点的面团,将枣和栗子等贴在粉团上,用箬叶裹起蒸熟即成。这种糯米糕点颇具中原特色。

年糕多用糯米制作,而糯米是江南的特产,在北方也有糯米那样黏性的谷物,古来首推黏黍(俗称小黄米)。这种黍脱壳磨粉,加水蒸熟后,又黄、又黏,而且还甜,是黄河流域人民庆丰收的美食。

不难看出,“年年糕”是北方的“黏黏糕”的谐音而来。

年糕的种类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北方的白糕、塞北农家的黄米糕、江南水乡的水磨年糕、台湾的红龟糕等。

据说最早年糕是为年夜祭神、岁朝供祖先所用,后来才成为春节食品。

除夕守岁的来历

人们把每年农历最后一天的夜晚叫除夕,并把它作为长一岁的界日(指虚岁),而这个晚上又是旧岁将过,新年到来的一夜。人们举家欢庆,彻夜不眠,围坐守岁,辞旧迎新,以求新的一年里大吉大利,这一习俗即谓除夕“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为“守岁”。皇宫中的庆贺奢华靡丽。隋炀帝在除夕之夜,令宫人烧去沉香、檀木200多斤(1斤=500克),火焰高达10余丈(1丈=3.3333米),香飘数十里。

据记载,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的尧舜时代,就有了庆贺新年的风俗,“守岁”也就应运而生。

关于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每隔365天便窜出深山,危害人间,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便返回山林。

当时的人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称为“年关”。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紧闭家门,全家躲在屋里吃“年夜饭”。

由于这一晚上吉凶未卜,所以,这顿晚餐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这样,便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的习俗。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每个家庭的除夕之夜有了新的内容,特别是春节电视文艺晚会的兴起等,使除夕之夜过得更开心、更热闹。

“福”字倒贴的由来

过年时,把“福”字倒贴在门上,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这是借“福倒了”的谐音“福到了”,以图吉利,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据《梦粱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倒贴“福”字的风俗,传说起源于清代恭亲王府。

有一年的春节前夕,大管家为讨主人欢心,按例写了几个斗大的“福”字,叫人贴于库房和王府大门上。

凑巧的是,有位家丁目不识丁,竟将大门上的“福”字贴倒了。为此,恭亲王福晋十分气恼,欲鞭罚惩戒。幸好大管家是个能说善辩之人,他怕福晋怪罪下来殃及自身,慌忙下跪陈述:“奴才常听人说,恭亲王寿高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乃吉庆之兆。”

恭亲王福晋一听,倒也合乎情理,心想:“怪不得过往行人都说恭亲王福到(倒)了,吉语说千遍,金银增万贯。没学问的奴才,还真想不出这种着数呢!”遂赏管家和家丁各50两银子。

后来,倒贴“福”字的风俗由达官府第传入陌巷人家,贴过后都愿过往行人或顽童们念上几句:“福到了!福到了!”以图吉利。

压岁钱的由来

现在,人们遇到逢年过节、生日婚庆时,都习惯送红包。这个习俗是由以前的“给压岁钱”演变而来的。

“岁”是年的意思,所谓“压岁钱”,就是压住由年引起的恐慌的祝福之钱。为什么年会引起恐慌呢?

在我国的传说中,年本是一种凶恶的怪兽,每隔365天后的夜晚,它就会出来伤害人畜,践踏庄稼,人们为了不让年为害人间,就在它出现的那一天敲响各种东西驱赶它。后来过年时敲锣打鼓放鞭炮便由此演变而来。

年这样一种怪兽来了,孩子们当然会惊恐害怕,于是大人们就在年来到的时候,做出好吃的给孩子们压惊,久而久之,压惊逐渐演变为压岁钱。

据《宋史》记载,宋神宗时,王韶的小儿子南陔元霄观灯时,被贼人掳去,正巧碰上皇家车队,南陔呼救,官员们把南陔救出送进皇宫,当时的皇帝宋神宗连忙慰问南陔,同时送南陔压惊金犀钱祝福。从此,馈赠“压岁钱”更成为流行时尚。

早期的“压岁钱”是以彩绳穿钱,放在孩子床脚,待年过后方可花掉,明显有压惊和祝福双重含意。到了明、清年代,则把串起铜钱的彩线改用红线,更突出了驱凶辟邪和吉利祝福的愿望。

民国以后,流行用红纸包一百文铜元,寓“长命百岁”的意思。如今,大人们则喜爱选用新钞票,赠给孩子们作为春节的礼品。

随着社会的发展,压岁钱的含义,已由最初的压惊逐渐转化为节日的祝福。

不复存在的春节习俗

从秦汉到魏晋时代,人们都将立春定为春节,到南北朝时,人们曾一度把整个春季定为春节,但不久,人们还是把“立春”定为春节。现在意义上的春节,是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孙中山决定使用公历,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直到现在。

古代,在立春前一天,官府会鞭打用土做的牛,后来又改成芦苇和纸做成的牛,名为“迎春”。在立春这天,帝王为了显示自己的礼贤下士,体察万民,也要率领群臣举行迎春典礼,亲自扶犁耕地一块,表示对农耕的重视。这种迎春仪式一直沿袭到清朝。

在西周初年,出现了每年一次欢庆农业丰收的活动,庶民百姓在新旧岁交替的这一天,都会在家中用火烘暖房子,用烟熏走老鼠,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同声祝贺。

汉代民众在除夕这一天的夜晚,还要举行一种击鼓驱鬼除瘟疫的舞蹈仪式——逐傩:一群威猛剽悍的男子头戴猛兽面具,手持戈矛盾牌,边舞边呼,驱赶想象中的鬼怪魅魑。

汉代人为了表达自己不伤生灵的善良意愿,还会在春节期间放生鸟雀;为了防鬼避恶,晋代人把雄黄丹散制成弹丸,春节来临时,男左女右带在胳膊上。

元宵节的缘起

农历正月十五日叫“元宵节”,也叫“上元节”、“过大年”。每逢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挂彩灯,放焰火,大街上高挂千万盏琳琅满目的花灯,东北和新疆等寒冷地区,还要制作千姿百态的冰灯,到了晚上,一家老小围坐在一起,品尝各种元宵的风味。那么,元宵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据古书记载,汉代便有了这一节日,到现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在历史上,这个节日曾带有迷信色彩。古时有“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都是道教信奉的神,并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后来道教以三官配三元,说天官正月十五生,为上元;地官七月十五生,为中元;水官十月十五生,为下元。从春秋战国开始,人们就有了过上元节的习俗。

据说,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候,周勃、陈平等一起设计解除了“诸吕之乱”,汉文帝登基,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汉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为纪念平息“诸吕之乱”,每年正月十五夜,他都要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夜”在古语中,又叫“宵”,正月又叫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每逢这天晚上,举国上下都要张灯结彩,欢度元宵节。

不过,元宵节开始盛行还是隋唐时期。隋文帝年间,每逢元宵节来临,京城长安和各州县,大街小巷人们熙攘往来,有的举着火炬,有的敲着鼓点,有的戴着动物面具,有的男人穿着女装,共庆元宵。

唐代,首都长安规定,为维护首都的治安,每天夜晚街鼓鸣响以后,所有行人要回到家里。但是,每年的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夜晚,长安城内却允许百姓放三夜花灯。在当时的长安,“西域灯轮千影树,东华金阙万重开”。在当时的洛阳,“月下多游骑,灯着绕看人,欢乐无穷已,歌舞达明晨”。元宵节的玩灯、制灯、观灯,便逐渐形成了一种民间的风俗。到了宋代开宝年间,甚至延长到十七、十八两个晚上,有所谓“五夜元宵”之称。

到了明朝,灯节还增设戏曲表演。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即位,规定元宵从初八上灯,十七落灯,连续张灯十夜,成为我国最长的灯节。年年花灯烟火照耀通宵,鼓乐杂耍喧闹达旦。

清代灯市也盛行一时。北京灯市口、前门外、厂甸一带都曾设灯市,家家店铺都悬挂五色彩灯,观灯者摩肩接踵,热闹非凡。江南苏杭等地元宵放灯、赛灯、观灯,至今尤盛,相沿成俗。

元宵节与元宵

不管中国的南方北方,到了中国农历正月十五这一天都要合家团聚吃元宵。

“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由来已久。北宋以前的元宵是实心的,无馅,下在烧开的水中,配以白糖、蜜枣、桂花、桂圆等物。后来有了中间包糖的“乳糖圆子”,大概是较早的有馅元宵。

因为这种糯米丸子在锅中时沉时浮,所以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人又改称为“元宵”,古时人们又称“元宵”为汤团、圆子或者粉果,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古时“元宵”价格比较贵,有一首诗说:“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路行,不得金钱不得回”,其中“珍品”指的就是“元宵”。

民国初年,袁世凯篡夺革命成果做了大总统。他一心想当皇帝,又怕人民反对,一天到晚总是提心吊胆的,因为“元”和“袁”、“宵”与“消”同音,“元宵”有“袁世凯被消灭”之嫌。他做贼心虚,便在1913年的元宵节前,下令将“元宵”改称“汤圆”。袁世凯垮台之后,大部分地区又恢复了“元宵”的名称。

中和节的起源

中和节是唐德宗李适在贞元五年(789年)所制定的,又名二月二日“龙抬头”。本来是在二月一日,后将土地神生日纳入其中,故改为二月二日。

据《唐书·李泌传》记载,唐中叶以前,春天只有三个节日——正月九、正月晦(三十日)和三月上巳节,二月没有节日。唐德宗时,李泌上书,废正月晦,以二月一日为中和节,以示务本。德宗十分赞同,并下令以正月初九、二月朔和三月上巳合称三令节。

这些记载表明,中和节是从唐德宗时期确认的。但是,中和节有些活动内容却非自唐代始,如周朝就有春分时去东郊祭日,秋分时去西郊祭月的习俗。太阳糕来源也较早,一直沿用到隋唐。唐德宗时,从春分活动中吸取了祭日的内容,充实了中和节,于是中和节与春分混而难分。

清明节的起源

清明节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也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亦称“植枝节”、“踏青节”、“清明节”。时间在公历四月五日前后,夏历则是三月上旬。

相传清明起源于春秋时晋文公悼念从人介子推的寒食节。相传春秋时代,晋国有个叫介子推的人,跟随晋公子重耳流离十九年,历尽千辛万苦。一次,重耳一行逃到卫国,卫国拒不接待,只好再往齐国而去。在路上,一连好几天没有看到人烟,一行人饥渴难忍。重耳更是忍受不住,过度的饥饿使他病倒了。为了使重耳有力气走到齐国,介子推毅然地拿起尖刀在自己的腿上割了一大块肉下来,煮成肉汤拿给重耳喝。这样,重耳终于振作起来,来到齐国。后来重耳终于回到晋国当上了国君,历史上称为“晋文公”。

重耳当上国君后,大封当年追随自己的群臣,唯独没有封介子推。不过,介子推并不是一个热心名利的人,早就背着高龄的母亲在绵山隐居了起来。

后来,晋文公终于发觉自己的过失,他非常后悔。于是,他亲自去绵山寻找介子推,但介子推始终不露面。重耳没有办法,下令放火三面烧山,只留一面,想用大火逼介子推出来。哪知介子推仍不出山,和母亲一起抱着一棵大树烧死了。

晋文公见状,悲痛不已,下令将介子推母子厚葬于绵山下,改绵山为介山。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又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家家户户禁烟火,吃三天寒食。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并晓谕全国,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清明节于是由此而来。大约在五代以后,民间逐渐将寒食、清明合为一个节日,也就有了清明起源寒食之说。

其实,据《淮南子》记载,清明最早是修田畴的农事活动,后来才有扫墓、踏青、插柳、吃青团等俗。扫墓始于夏朝的“墓祭”,汉魏时流传开来。到了唐代已“编入礼典,永为常式”(《唐会要》),成为“国家规定”。晚唐诗人杜牧《清明》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活脱脱地写出了扫墓者的心境。

清明扫墓习俗

从现有的文献典籍上查考,我国民间清明扫墓的习俗一直可上溯至西周。并且,近年来的考古发掘进一步证明,早在殷商时代,即有了春天祭祀祖先的习俗。河南安阳殷墟的考古发现即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扫墓时,晚辈带着供品、烧纸、香等,扛着铁锨到自己的祖坟地,先将祭品供上,然后焚纸燃香,叩拜祭奠,最后给坟墓上添新土并在墓顶压上白纸条,叫“压坟头纸”。据说,这些都是表示在给祖先修屋以防夏天雨大漏水,以示对祖先的悼念。

为什么要在清明扫墓呢?这大概是因为冬去春来,草木萌生。人们想到了先人的坟茔是否会有狐兔在穿穴打洞,是否会因雨季来临而塌陷,所以要去亲临察看。一方面给坟墓添土除草;一方面供上祭品,烧些纸钱,表示对死者的怀念。

清明时节话折柳

我国民间有清明节折柳戴柳的习惯,相传这一习俗始于唐朝。唐高宗于三月三日游春渭阳,“赐群臣柳圈各一,谓戴之可免虿毒”。

后来,江南百姓将此演化为插柳。每逢清明,家家户户都将柳条插在井边,“井井有条”的成语即由此而来。

寒食节的由来

寒食节是指中国农历清明节前、中、后这三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

相传春秋时晋文公重耳烧死介子推后,非常后悔,便规定每年此时不得生火,一切吃冷食,于是便称为寒食节。

其实,寒食节的真正起源,是源于古代的钻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节不同,用不同的树木钻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后,就要换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这是当时的一件大事。

寒食节习俗,有上坟、郊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其中上坟之俗是很古老的。

端午节起源四说

端午节是汉族传统节日,时间为农历五月初五。在端午节这天,人们以吃粽子来表示敬祝。

端午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人们熟悉的说法有三种:

第一种较为久远的,是认为这节日起源于纪念屈原。说战国时期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被楚怀王流放以后,秦国攻陷郢都,屈原忧愤交加,于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五日投了汨罗江,以身报国,后人为敬仰和怀念他,便把他投江这天,定为端午节。现在据学者考证,这是后世好心人附会所造成的。

第二种看法,认为端午是龙的节日。来源于吴越一带人民原来举行图腾祭的节日。随着吴越地区的开发和南北文化交流的进行,端午这个节日的风俗才逐渐传遍全国。

第三种看法,认为端午起源于恶日。这与夏季各类疾病瘟疫孳生为灾有关。因此我们的祖先规定在端午这一天,要插菖蒲,烧艾叶、苍术、白芷,捣大蒜,洒雄黄水、饮雄黄酒等习俗,都是重在卫生防疫。

后来又有人提出,有文字可考的端午始源应该是夏至节。因此端午的风俗,大多源自夏至的风俗,也曾有过如夏至祭祀等的活动。唐代韩鄂的《岁华纪丽》开宗明义对端午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夏。”只有在夏至,太阳才可能完全合于正阳的位置。端午又叫天中节的原因也在于此。

端午节的别称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如有端午节、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蒲节、龙舟节、浴兰节、粽子节等等。

1.端阳节。

据《荆楚岁时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2.重午节。

午,属十二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

3.天中节。

古人认为,五月五日时,太阳重入中天,故称这一天为“天中节”。

4.浴兰节。

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

5.解粽节。

古人端午吃粽时,有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长者为胜的游戏,故又有“解粽节”之称。

6.女儿节。

明沈榜《宛署杂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沈榜《宛署杂记》载:“燕京自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已出嫁之女,亦归宁簪以榴花,曰女儿节”。

7.菖蒲节。

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邪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端午龙舟竞渡

端午龙舟竞渡的习俗,起源于春秋战国。相传春秋时期,楚国的伍子胥因为父兄被楚平王所杀,投奔吴国,帮助吴王成就霸业。随后,他又举兵伐楚,攻破楚国郢都,鞭楚平王尸三百,报了父兄之仇。

后来夫差继位,打败越国后,骄傲轻敌,伍子胥力劝,夫差不听,反赐剑命令他自刎。伍氏为忠于君王而视死如归,深知吴国来日必将亡于越。所以吩咐属下说:“我死之后,把我的眼睛挖出来悬挂在都城的东门,让我看着越军入城灭吴。”

这事被夫差获悉,一怒之下,下令把他的尸首投入大江,当时正是五月初五。后来,果真吴国被越国所灭,应验了伍子胥的话。后人因感念伍氏的忠贞,便用龙舟竞渡来祭其忠魂。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龙舟竞渡起源于屈原,据说中国古代百姓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屈原。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有关赛龙舟的起因,还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有一种推测说是史前图腾社会的遗俗,另一种认为早在春秋时期越族境内就盛行了。

清代中国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香港有竞渡,近来英国人也有仿效中国人做法,组织队伍,进行竞赛活动。

端午节为何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是到了汉代才形成的。《荆楚岁时记》:“夏至节日食粽。”《风土记》有“谓为角黍,人并以新竹为筒粽”的记载。粽,古称角黍。粽子要用菰叶、箬叶包裹,用水煮熟,吃起来才香。

而在民间,关于粽子的起源则有另一番说法,据说屈原投江以后,江边的人民把米和草叶包成的粽子,投进水里,一方面祭祀他,一方面喂水里的鱼和蛟龙,希望它们吃粽子,不去伤害屈原的尸体。

端午节为何插艾挂蒲

每逢端午节,很多地方的人都要到野外去采艾和割蒲,然后整理好悬挂在门上。这天为什么要插艾挂蒲呢?

相传古人在这天插艾挂蒲是为了避邪除害。门上挂的艾被扎得像战马的形状,菖蒲的叶子又很像锋利的长剑。据说这样可以让英雄钟馗骑上战马、拿着长剑,勇敢地去捉拿害人的恶鬼。

但又有人说插艾挂蒲是和采草药防病、治病有关。古时,人们认为五月是“恶月”,农历五月,天气转热,瘟疫开始流行,蛇、蝎、蜈蚣等各种害虫也开始祸害人间。人们从长期的实践积累中认识到,艾和蒲都是良好的草药。菖蒲有镇痛、健胃、祛风、利尿的疗效;艾可以针灸治病,煮水消毒,艾的香味和艾烟还有驱除蚊虫的功效。这样看来,端午节插艾挂蒲,实际上是民间夏令预防疾病的一种良好习惯。

七夕乞巧节的传说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民间的“七夕节”,或称“乞巧节”、“女儿节”。七夕节起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

相传,织女是天上的仙女,本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却爱上了人间放牛的青年牛郎,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与织女见了面,很快相爱结婚,生出一男一女,过着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

王母娘娘知道这件事后,把织女捉回天庭,当牛郎担着两个孩子到天上追织女的时候,王母娘娘用她头上的玉簪划出了一条银河,这条银河又长又宽,牛郎过不去,他们就这样被分开了。

后来,王母娘娘只许牛郎和织女每年七月初七见一次面。每到七月初七夜里,成群的喜鹊都飞来给牛郎织女搭桥,让他们在桥上见面,这就是七夕节的来历。夏秋之夜,晴空万里,繁星满天,白茫茫的银河横贯南北,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烁的星星,遥遥相对,那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

每年的七夕,各地的少女们往往结伙祭拜牛郎织女星。她们用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和瓜子作为供品,还有化妆用的花粉。这种仪式叫做贺双星。焚香礼拜之后,把所供花粉分为两半,一半投到屋顶上献给织女,余下的自己用。

七夕最重要的活动是乞巧,在七月初七这一天,姑娘们摆上瓜果,向织女乞巧。也就是说,希望织女把一手巧艺传给人间。

人们同情牛郎织女,关注鹊桥相会,还有许多感人的民间活动。比如有的地方,在七夕把全村的雄鸡杀掉,意思是没有雄鸡报晓,牛郎织女就可朝夕相守,永不分离。

中元节有什么习俗

农历七月十五是传统的“中元节”,又称盂兰盆节。

中元节原本是道教节日。据《唐六典》称,道士有“三元斋”:“正月十五日天官为上元,七月十五日地官为中元,十月十五日水官为下元。”天官、地官、水官是道教的三神,三元节乃是道教节日。

按照道教的说法,由于地官要过生日,大赦孤魂游鬼,人间为免受鬼神干扰,便在七月十五日设“中元普度”,供奉食品及焚烧冥纸、法船,希望孤魂游鬼收到礼物后升到极乐世界去。

盂兰盆会,则是来源于佛教的习俗,比道教的中元活动要早,我国从南北朝时期的梁代开始仿行。“盂兰”是梵语音译,意为倒悬,“盆”是汉语,是盛供品的器皿,言此器皿可以解先亡倒悬之苦,因此,盂兰盆会实际是个“孝亲节”。依据《盂兰盆经》而举行仪式,始于梁武帝。自此以后,成为风俗,历代帝王以及民间无不举行盂兰盆会,以报祖德。

中元节的习俗,有中元法会、拜三官、盂兰盆会、烧法船、祭祖、放河灯、点莲花灯、送面羊等。

中秋佳节的由来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中秋节与元宵节、端午节并称三大节。每到这天,人们都要赏月、吃月饼、祝福团圆。

中秋一词最早出现于《周礼》,但它不是指中秋节,而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汉代有秋节,时间定在立秋这一天,也不是八月十五。

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由来,可能与以下两种说法有关。

一是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可见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效仿,逐步传到民间。

二是与农业生产有关。“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称为“仲秋”。此时,各种农作物相继成熟,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便以八月十五这天作为节日。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节”。

中秋节的习俗

中秋节之夜,一轮圆月从空中移过,清辉耀满大地。节日笼罩在月光中,赏月因此也成为节日的主要内容。宋代的中秋之夜,显贵豪门、民间百姓多以先睹月色为快,或者登月台,摆开家宴,全家团圆。后来在赏月之时又融入了赏灯的风俗,但与元宵节不同,这些灯多放置于水面。各地街市的悬灯,也是为助月色。明代的祭月活动已遍及全国,亲友互赠月饼、月果已成礼俗。

食月饼是中秋节的重要习俗,月饼象征着圆月从空中来到人间,象征着亲友的团圆。每逢中秋,江苏一带人民就用月饼招待归家的亲人,此习由来已久,后来这种风俗流传到全国。月饼也称为团圆饼,中秋节亲人团圆是相沿已久的习俗,故俗称“团圆节”。

观桂是中秋节另一个重要习俗。桂树是月宫仙境中唯一的植物,又是人间清纯的象征。“桂兰之交”是高尚的友谊,“桂子兰孙”是父母期待的后人,因此,赏桂也寄托了对友情亲情的期盼和思念。

此外,杭州的观潮,北京的饰玉兔习俗,也使中秋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这一天晚上,全家人一边赏月,一边品尝月饼。如亲人在异地,就同时望着月亮表达思念之情。宋代大词人苏轼由于怀念弟弟,曾于中秋写下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名句。

九九重阳节的来历

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中国人民对重阳佳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南宋女诗人李清照的“佳节又重阳”中的“又”字,不知道表达出了多少情怀。

为什么把农历九月九叫“重阳”呢?这种说法最早见于《易经》,该书以阳爻为九,把九列为阳数,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

重阳这一天,人们赏玩菊花,佩戴茱萸,携酒登山,畅游欢饮。关于重阳节的来历,南朝吴均《续齐谐记》上记载着这样一段很有意思的故事:相传东汉时有个叫恒景的人,为了使子孙后代免去瘟灾,决心到深山查访神仙,学法术除掉瘟魔。于是,恒景就跟着一个叫费长房的人学道。

一天,费长房对恒景说:“九月九日你们家有大灾难,假如用红色的囊袋盛茱萸,挂在臂上,登高山饮菊花酒,就可以免祸。”九月九日那天,恒景率领全家老小到山上避难去了,等到晚上回来的时候,发现家里的鸡犬全都死了,而人们却免受灾殃。

从此,每年九月九日,大家就成群结队地登山,为的是避灾,于是沿袭成俗,遂成佳节。

重阳节的习俗

重阳登高,是节日主要习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历代以来,汉族官民到九月九日成群结队去爬山登山。住在平原地区的百姓苦于无高可攀,就仿制米粉糕点,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糕”与“高”的同音,以吃糕表示登高消灾。

历代诗人都喜欢重阳登高赋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重阳这天登高时,思念亲人的浓烈感情。

重阳节还有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风俗。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种中药植物,气味辛烈,古人认为折以插头,能够防止恶浊邪气的侵袭;燃熏后可以避虫虺。在这“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之时,熏佩以避之,犹似端午节熏雄黄一样,是很符合传统卫生习惯的。

菊花是我国一种历史悠久的名花,饮菊花酒、赏菊,这也是重阳节的主要习俗之一。东晋文人陶潜在重阳节时沉湎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中。唐代杜牧则追求“菊花需插满头归”的风雅。清代人把不同品种的盆菊放在庭院,并给它们起了各种美丽的名称:潇湘妃子、平沙落雁、杏林春燕、朱砂盖雪、玉池桃红、秋火芙蓉……

在民间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时至今日,重阳饮酒食糕、登高赏菊的习俗依然流行于世,同时还开展了敬老活动,以与“宜于长久”之古意完全合应。

腊八节的由来与习俗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中国传统的腊八节。汉族的腊八节是典型的祭祀节日。腊是远古时代一种祭礼的名称,即一年辛勤耕作,喜获丰收后,在年底举行的一种对自然界风调雨顺的答谢祭。

自秦以来,“腊日”都作为年节来庆贺,日期一般定在冬至后三戊日举行,至南北朝时才固定于腊月初八日。在古代,瘟疫曾经极度骚扰我们的祖先,人们传说那位头触不周山的英雄共工有个儿子死后成了瘟疫鬼,到处散布瘟疫。这个鬼天不怕地不怕,却单怕赤豆。于是人们在腊八节的活动中又加入了以赤豆打鬼的内容,一面打还一面喊“傩!傩!”。这种民间大傩十分热闹,驱瘟疫的内容也越来越被游艺娱乐的成分所取代,最后竟发展为一种地方戏曲。

佛教传入我国后,借助腊八祭祖与吃粥的民俗,进行布道,又新编了十二月初八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日的传说故事。其大意是释迦牟尼成佛之前,曾修苦行多年,饿得骨瘦如柴,决定放弃苦行。此时遇见一位牧女,送给他乳糜充饥。食后体力恢复,坐菩提树下沉思,于十二月八日成道。为纪念此事,佛教徒便以米加果物煮粥,届时供佛,称为腊八粥。

据周密《武林旧事》载:“八日,则寺院及人家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大约至明代,家家百姓盛行自己煮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全家团聚在一起食用,并馈赠亲朋好友。这一活动除了品味各种杂粮外,也包含有教人珍惜米粮,勿暴殄天物的意思。

元旦的由来

每年的一月一日,也就是新年的第一天,称为“元旦”。

“元旦”按单个字来讲,“元”是第一或开始的意思;而“旦”则是指一天,或是早晨,把这两个字合起来,指的就是第一天。虽然我们现在都知道每年一月一日是元旦,可是,这是怎么确定下来的呢?

在历法上,人们习惯把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用的时间,称为一年。但是在地球运行的轨迹上,也没法像学校操场的跑道,清楚地标上哪是起点,哪是终点。所以,一年的起点和终点其实都是人为规定的。

相传,“元旦”一词最早来自中国上古时期的皇帝颛顼,他规定正月为“元”,初一为“旦”,“元旦”这一日因此得名。但以后各朝均对元旦的具体日期有所改动,直到西汉司马迁重定历法,才最后确定了正月初一为元旦。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为了“顺农时”、“便统计”,定正月初一为春节,而以西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将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

何谓社日

社日是我国古代春、秋两次祭祀土神的日子,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秋社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

社日祭神始于周代以前,在汉代载圣所记的《礼记》中的《月令》、《郊特牲》、《明堂位》诸篇中,就对这一习俗有所记载。班固所著的《白虎通义》也对此有所记载。

汉代以后,一般使用戊日,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秋社,适当春分、秋分前后。汉代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始有春秋二社,间中或有四时致祭者。这个习俗,一直沿用至今。

二十四节气如何命名

中国传统历法中,有二十四个节气。它们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是七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这就是中国著名的二十四节气歌。“二十四节气”的出现,是对天象长期观察、反复探索的结果。

西汉时《淮南子》一书完整地记录了全部“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同农业息息相关,是我国人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法宝。

我国人民根据天文,划分出“二分”(春分和秋分)、“二至”(夏至和冬至)和“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当太阳位于黄经0度时,太阳光线直射到赤道,这时是春分;当太阳位于黄经90度时,阳光直射北回归线,这时是夏至;当太阳位于黄经180度时,太阳又直射赤道,这时是冬至。

二十四节气中,大部分是反映气候的。比如:小暑、大暑、处暑中,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表示还未达最热,大暑是最热之时,处暑是暑即将结束的日子。小寒、大寒是指天气进一步变冷,小寒还未达最冷,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渐增多。谷雨表示雨水增多,以有利于谷物的生长。白露表示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霜降表示天气渐冷,开始有霜。小雪、大雪表示开始降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度。

其他的节气则是反映物候现象和农事活动的。比如:“惊蛰”表示地下的动物开始出土活动;“清明”表示草木茂盛,天气晴朗;“小满”表示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芒种”表示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

二十四候花信风

二十四候花信风以梅花为首,楝花为终。自小寒至谷雨共八气,一百二十日,每五日为一候,计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信。如: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棠花,三候蔷薇;

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

谷雨,一候牡丹,二候酴蘼,三候楝花。

楝花排在最后,表明楝花开罢,花事已了。

数九与消寒

我国民间将冬至称为“交九”,也叫“数九”。冬至后约一个月,就进入了三九,这是一年中真正寒冷的季节,俗语有“三九三,冻破砖”的说法。从冬至算起,每过九天算一“九”,八十一天结束,“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可以下地春耕了。

在古代是没有天气预报的,人们要知道天气的变化,寒暑的转变,只有根据长期的实践经验来总结规律,因此就创造出了许多记述数九期间天气变化规律的方法。

至今,民间还流传有歌谣说:“一九二九,伸不出手;三九四九,冻死猫狗;五九六九,隔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寒尽,春暖花开。”另外,还有许多种用有趣的图、表或字句逐天记录九“九”的进程和天气变化的方法。

有的画素梅一枝,共八十一朵。从冬至起每天用红笔将其中一朵染上色,直到画梅红遍。九九也就结束了,谓之“九九消寒画”。

有的画表一幅,九行八十一格,每天涂一圈于一格上,上阴下晴,左风右雨,格满则寒消,谓之“九九消寒表”。

也有描九个中空影格字的,每格各为九笔,如:“屋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从头九的第一天开始填写第一字第一笔,以后每天写一笔,九天填完一个字为一“九”。九字八十一天填完则九尽,谓之“九九消寒句”。

还有人创作“九体”对联,每联九个字,每字皆九划,如:“前城秋荒屏栏树枯荣,庭院春幽挟巷草重茵。”把这些字描成空格,每天在上、下联上各填一笔,全联填完,春暖花开,谓之“九九迎春联”。

什么是三伏

我们通常把夏天最热的时候称三伏,包括初伏、中伏、末伏。那么,“三伏”的名称是怎么来的呢?

关于三伏的记载最早见于《史记》:“德公二年初伏。”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夏天酷热,宫廷用杀狗的方法来解热毒。这解毒的日子,就称为“伏日”。

热在三伏,据《渊鉴类函》载:“从夏至后第三庚为初伏,第四庚为中伏,立秋后初庚为后伏,为之三伏。”“庚日”就是干支中有“庚”的日子,如庚子日、庚辰日等。每隔十天就有一个“庚”日。秦汉时期盛行的“五行生克”说法认为,夏属火,庚属金,金最怕火将它烧熔,所以一到“庚”日,金必伏藏,于是夏火就大肆其热毒,天气就变得特别热了。

立春的风俗

立春的风俗很多,主要有以下一些。

1.迎春。

立春日迎春,是中华先民于立春日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从天子到庶民都要参加的一项活动。在周代,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和令以施惠兆民。这种活动必然影响到庶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

在宋代,“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称贺”(宋吴自牧《梦粱录》),这种立春的贺节,也是一种迎春活动。在清代,还有所谓“拜春”的习俗。这种“拜春”的活动,与元旦的“拜年”相似,也是迎春活动的一种。

2.春帖子。

这是一种在“立春”日剪贴在宫中门帐上的书有诗句的帖子。诗体近于宫词,多为绝句,文字工丽,内容大都是歌功颂德的,或者寓规谏之意。“立春”日贴春帖、作春帖词,在宋代很盛行。

3.春牛。

春牛是立春日劝农春耕的象征性的牛,泥捏纸粘而成,也叫“土牛”。立春日天子率群臣东郊迎春,鞭春牛以示劝农耕,士民都出城围观。

4.咬春。

立春日吃春饼称为“咬春”。民间在立春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既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在唐代,人们已经开始吃春盘、吃春饼了。

冬至节的风俗

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为年节食品。曾较为时兴的“冬至压岁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饨拜冬等。

较为普遍的有冬至吃馄饨的风俗。早在南宋时,临安人就在冬至吃馄饨,开始是为了祭祀祖先,后逐渐盛行开来,民间有“冬至馄饨夏至面”之说。

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

北方还有不少地方,在冬至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中医认为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的功效,民间至今有冬至进补的习俗。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如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

冬至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节日,据传,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在今天江南一带仍有“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俗称“添岁”。

中华文化常识全典 - 第一编节日节气
目录

阅读本书,两步就够了......

第一步: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扫一扫

第二步:用掌阅客户端扫描二维码

扫一扫

不知道如何扫描?

×

正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