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农耕

兰州地处黄河上游,属于甘肃中部干旱区,毗邻“苦瘠甲天下”的定西地区和宁夏“西海固”地区,青藏、蒙新、黄土三大高原交汇于此。两山夹一河,地貌独特,沿河三级台地、滩地、台坪地。盆地、谷地星罗棋布,沟梁相间,纵横交错,地势高差从1400多米到3000米不等;气候带从兴隆山、马啣山、关山、二阴地带到北山荒漠戈壁地带,反差很大,降水、光热、生产措施截然不同,播种收获季节差异较大。但是,勤劳智慧的兰州人仍然创造出了令人瞩目的农业成就,为西部旱作农业的发展作出了特殊的贡献,兰州人为近代农业的贡献了独特的大型机械——水车。开凿出人工地下河——串眼井;还发明了小型汲水灌溉设施——水挂子;又为旱作农业创造性地发明了砂田,创造了压砂保墒、抗旱种粮的农业奇迹;先民们因地制宜研发出精巧实用的木耧、耙、耱等农具和灭鼠利器——阿瓯,填补了农耕文明的很多空白,至今仍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兰州是又是全国闻名的瓜果城,兰州土话把栽培叫“务劳”,管梨、枣、桃、苹果等比高粱、玉米高的树叫“高田”,经营“高田”栽培瓜果蔬菜,既是兰州农业经济的一部分,也是兰州特色农业的一大亮点,兰州人在此方面也发明创造出了不少令人称道的“绝活”技艺。

第一节旱砂田——“和尚头”

旱砂田是兰州黄河北岸秦王川、皋兰、榆中北山地区农民的一项发明创造,可以说是顺应自然、改善作物栽培条件的一个奇迹。

旱砂田主要分布在远离水源或近岸的高地。在十年九旱、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严酷环境中,人们发现,赤地千里、几乎寸草不生的麦田里,只有田鼠洞周围生长的几丛麦苗,郁郁葱葱,生机盎然,仔细观察,原来田鼠从洞里扒出的细砂,覆盖了洞口附近的土地,有效阻止了土壤中水分的蒸发,扒开沙砾,底下一片潮湿,人们由此明白——压砂可以保墒,于是旱砂田便诞生了。据说,旱砂田诞生于明朝初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砂田为何产生在北山地区?这是兰州特殊的地质条件促成。亿万年前,兰州地区是一片古海,后来,海水退去,留下了大量的砂石可供挖取。旱砂田所用的砂石,按铺砂的薄厚程度分为大砂和小砂两种:大砂砂层一般厚五到六寸,地表砂石大如拳头,中层小如核桃,接土层则是细砂。大砂适于干旱的坡地铺压,可有效防止雨水流失。压砂之前,先要施足羊粪、炕土等基肥。小砂砂层较薄,一般为三到四寸,与大砂相比,使用期较短。

早年运砂时,全凭人力用背斗背砂,效率很低,累死累活压不了一两亩砂地,所以当地民谚说,压砂田是“苦死老子,富死儿子,穷死孙子”。因为砂田的使用年限一般为二十到三十年,正是两代人交替的时间。新砂田被称为“刮金板”,民谚有“砂压碱,刮金板”。种啥成啥,长势喜人,收益可观;时间一长,土砂渐渐混合,形成板结,地力减弱;到衰年期,正好是孙子一代,这时要保持地力,就要清除旧砂,铺压新砂,比祖父时代还要辛苦,工程量对一家一户而言,十分浩大。

旱砂田是先辈的创造,堪称一绝。在旱砂田里种植小麦、胡麻、扁豆、豌豆等农作物,由于生长期长又没有使用化肥农药,所以无污染,是地道的绿色食品。旱砂地里种出的西瓜,皮薄肉厚,沙甜可口,称之为“旱砂瓜”,比一般水田里的西瓜,价格要贵一倍。尤其是旱砂田生长的番茄,成熟后掰开,里面全是白砂糖一样的结晶体颗粒,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近年来,当地农民又在旱砂田里试种枣树成功,砂田枣挂果早,品质优,维生素含量比其他产区高出很多。

黄河北岸永登秦王川地区的砂田出产的小麦品种“和尚头”,是砂田农作物的典型代表,在兰州乃至西北地区享有很高的声誉。

“和尚头”以其麦穗无芒或短芒,犹人之秃发而得名,也叫“裸麦”,是当地农民在长期种植实践中通过自然淘汰培育出的地方小麦优良品种,抗旱、耐高温,适宜在干旱地区生长。主要产自旱砂地,光照充分,蛋白质含量高,粉质细而沙,纤维少,易消化,口感劲道,是做面条、馒头的最佳面粉。据省农科院、甘农大测定,由“和尚头”小麦磨成的面粉白度74.81%,偏黄度15.9%,粗蛋白含量16.02%。与其它品种小麦相比,“和尚头”小麦粗蛋白高出2~4个百分点,赖氨酸高出0.1~0.2个百分点,面筋含量高出4~5个百分点。

“和尚头”亩产较低,一般几十公斤,遇降水量好的年份,亩产也就100公斤左右。若遇旱年,连种子都无法收回,甚至绝收。有谚语“雀儿踮踮脚,鸽子刚跟着,拔了一个月,拉了半皮车。”就形象地描述了旱作庄稼歉收时的景象。近年来,随着引大入秦工程的通水,许多旱砂田变为水地。因“和尚头”不能在水地里生长,易倒伏、不易灌浆,加之其产量少,再加上引入外来高产小麦品种,“和尚头”种植面积大大减少,成为粮食中的珍品。

物以稀为贵,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品位的提高和对绿色食品的追求,“和尚头”身价倍增,“和尚头”品牌的面粉和制成品的价格往往高出普通面粉的二至三倍,有的地方还打出“和尚头”挂面的牌子。相信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和尚头”还会有出头之日。

第二节农具

木 耧

木耧是中国北方旱作农业区农耕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也是中国传统耕作农具之一,用来翻地播种。木耧按其用途可分为籽耧、抄耧。用来翻地的叫抄耧,有窄耧、宽耧、铲耧。用来播种的叫籽耧。这里着重介绍籽耧。

籽耧主要由耧腿、耧斗和耧杆组成,除了两个铁制犁铧之外,其他构件都是木制。

木耧最重要的部件是耧腿,耧腿又包括耧筒、耧铧、耧柄三部分。耧腿中的关键部位是两根耧筒,因功用不同分单耧腿(独耧)、两耧腿、三耧腿等。耧筒用柳木、榆木等硬质木料制成,因其状如黄瓜,故称“黄瓜筒”。黄瓜筒中空如管状,末端安装犁铧,犁铧起着犁开土层的作用。播种时,耧铧犁开土地,由耧斗中流下的种子,通过管状的耧筒末端,顺着耧铧犁出的耧沟播入土中。耧柄是几根平行的耧腿上端的一根横梁,工作时,扶耧人手扶耧柄,边行进边左右轻微晃动耧身,将种子均匀的播撒入土。

耧斗是安装在耧体上的一个上大下小的梯形漏斗状的盛放种子的木箱,耧斗下面有一个小方口,方口下有小套管与耧筒相通,耧斗中的种子通过小套管流入耧筒。方口里装有一个能活动的铁制“小舌头”,作用如闸门,控制种子的流量。小舌头的下方栓一个小金属疙瘩,当地人称“吊达子”。随着耧体的摇晃左右摆动来拨动下泻的种子,使其下泻均匀。

耧杆是固定木耧并承担拉力的两根长柄,如同马车的两个车辕,由牲口驾辕拉动耧体播种。

春播季节,田野里一片繁忙,一犋犋木耧来来往往穿梭在新开垦的土地上,耧斗中的“吊达子”摆动敲击箱壁发出悦耳的咣当咣当声,像一曲悠长的歌谣,伴随着欣喜的农人把一年的希望和憧憬播入大地。

步犁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春耕春播是农业第一要务。耕种的主要农具是犁杖,古人叫“耒”,用以犁地播种。自殷商周秦迄今,用犁耕作的方式基本未变。

传统的木犁至今未废。自上世纪60年代起,黄河河川平地改用“双轮双铧犁”,用两头骡马牵引,耕地速率是单犁的两倍。山地则使用新制“山地步犁”,犁铧可高低升降,简便易操作。农业集体化时代有条件的村社采用拖拉机耕地,大型拖拉机携带五至十个犁头,特别适应大田作业。改革开放后的“大包干”时代,土地以家庭为单位变成了小块大型拖拉机已不适用,农村多采用新式双面犁。变传统犁耕单面为双面犁,由山东临沂制造,犁尖改用纯钢制成,犁踵侧用生铁铸件,真正做到“好钢用在刀刃上”。增强了犁头的坚固性、耐用性。实现革命性变化的是用调节杆控制犁头左右方向,用脚一拨,犁头就可以45度角自由旋转。极大地提高了操件者的灵活性、机动性,耕种深度由原来的固定深度一变而为犁杆自由调节的高度。耕地操作方便性实用性大大增强,劳动强度降低,耕作面积率和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磨坊

石磨是一种古老而传统的粮食加工工具,也是古代农耕生活的见证物。据考证,石磨诞生于汉代,有了它,人们就结束了以往吃带皮原粮的历史,知道把粮食加工成面粉,作成便于消化吸收的面食食用,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大力推动了小麦的普及与种植。

兰州石磨分旱磨、水磨和船磨。

旱磨:主要分布于山区和干旱地区,它由上下两扇圆形石盘组成,下扇固定,厚实稳重,中心安磨轴(俗称磨脐),上扇中心凿有辊孔套入磨轴,由人力或畜力推拉旋转;上扇还凿有两个圆形磨眼,粮食通过磨眼流入两扇磨盘之间,两面磨盘上凿有人字形纹路,即“磨齿”。转动时将粮食颗粒碾磨成粉。石磨大者直径有一米五左右,一昼夜间,可加工原粮一百五十公斤;小者直径不足一米,以手工推转磨制豆浆或制作元宵的糯米粉,又称“尕磨子”或“手磨子”。制作石磨的石料大多取材于兰州南郊榆中银山乡的打磨沟,此处所出的花岗岩质坚耐磨,但开采加工极为艰难,须由专业的水磨沟东果园庄的甘家石匠制作。石磨的磨齿损耗较快,每隔一段时间需请专业的石匠来“锻磨”,将磨齿凿深,提高磨面的效力。

水磨:构造与旱磨基本相同,只是以水力驱动,通过磨盘下面的水轮驱动磨盘的磨面方式,是老百姓土造的“水轮机”。与旱磨不同的还有,旱磨是下扇固定,上扇转动,水磨则是上扇固定,下扇转动。其建造方式是在河边开挖专用水渠引水,让流水冲着水轮转动(建造如小水车大小的立式(也有平式)木轮,木轮轮轴上又安一木齿轮,水流推动水轮带动木齿轮转动,木齿轮又与石磨上的水平齿轮咬合),水轮转动带动与下扇磨盘固定的竖直木轴转动,从而带动磨盘转动,省功省力省时,磨面效率大大提高。以前,在黄河南岸各支流如苑川河、阿干河河谷有很多水磨坊。最早的水磨坊是在五泉山麓利用溥惠渠建造的水磨,专为军队和政府机关加工面粉。七里河区水磨沟今八里镇解放前后就有近百家水磨坊,以磨主姓氏为名,如甘家磨坊、孙家磨坊等。

建造水磨的专业工匠多出自水磨沟孙家,建一座磨坊(一盘磨,一盘碾子)耗资巨大,中等资产的殷实人家筹资数年才可建成。水磨的木轮转动技艺曾被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专章述及,评价很高。

最为传奇的是船磨,实际上是水磨技术的延伸。船磨的构造及工作流程是,将一艘木船用缆绳及锚泊定于水流湍急的黄河岸边,船上建仓,类似木屋。舱内正中置一盘石磨,固定上扇磨盘,下扇磨盘下置一水平齿轮穿左右两舷各开一孔,孔中插一连杆,连杆正中置一垂直齿轮,与石磨上的水平齿轮横直咬合。穿出左右舷的连杆两端,各置一具木轮上嵌板叶,类似风车,称为板轮。板轮半沉入河中,水流冲击板轮,连杆随之旋转,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再带动下扇磨盘旋转,即可将粮食磨碎。这一装置的科学性也与水轮机的工作原理相同,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随着新式电动磨面机的普及,石磨已成为一道逝去的风景线。

耱是专用的耙地工具。农民为保收成,讲究精耕细作,先犁开条沟,撒上种子和肥料,然后用耱覆土耙平压实,用以保持水土,叫“保墑”。

耱的制作,是先用白桦木作出一个长两米宽四十厘米左右的长方形木框,框中加横档,再用一百二十根马啣山、关山林区出产的粗如拇指长约一米的青冈枝条,用火稍略炙烤,扭拧交叉编织在横档上即成。这种编制耱的工艺,即是《荀子劝学篇》中所说的“輮”,本地人叫“熨”(读yu),为加工木料的一种工艺,将直木弄湿弄软,再加热以外力使之成形。

耱地时两人操作,一人牵引牲口拉耱,一人分开双腿站在耱上,用自身体重压耱耙平。在山区,也可一人牵牲口,在耱上放置盛土的口袋压耱。

阿欧(瓯)

田鼠历来是庄稼的天敌,千百年来,人类不遗余力地与之博弈,至今仍不能将其根绝。兰州及周边地区是以农耕为主的旱作农业区,民以食为天,鼠害就成了农民的心头大患。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兰州黄河西北岸秦王川地区的农牧民发明了一种实用有效的灭鼠工具——阿欧,其名称可能源自蒙古语。阿欧制作简单,经济实用,为兰州人民灭鼠保粮做出了很大贡献。

阿欧,其状是一个大号的生铁铸造的漏斗,在漏斗的小口一端连接一个皮囊,皮囊上缝有两块平整的木板,并有控制张弛的抓手,用时手握木板,一张一合,用来鼓风。

使用时,在铁漏斗里面塞满麦草,点燃后,将铁漏斗的口面正对田鼠的洞口,然后用土把四周埋严实,使劲鼓动皮囊,将阿欧里面的浓烟鼓入鼠洞,如发现附近有别的洞口冒烟,立即用土将其封死。鼓风十几分钟后,取出阿欧,将洞口封严实即可。这样洞内的田鼠就会被烟熏窒息而死,从而达到灭鼠的目的。

用阿欧灭鼠,克服了水灌灭鼠受地势和水源限制的困难,也防止了化学毒品灭鼠给人畜造成的危害。成本低,效率高,是一种科学环保的灭鼠方式。

兰州周边很长一段时期是蒙古族、藏族生息的地方,保留了大量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遗存,阿欧就是其中之一。阿欧上面的皮袋,是一架简易的鼓风机,藏族、蒙古族牧民利用皮袋鼓风助燃,用来烧水、熬酥油茶、做饭、取暖。他们逐水草而居,离不开轻便而又容易携带的阿欧。

第三节水利设施

兰州水车

兰州地处黄河上游谷地,河低岸高,河岸与水面的落差一般在十来米之间,因此从先秦到唐宋元,历朝历代,兰州先民们只能望河兴叹,任凭黄河水滚滚东去却不能利用,多数农田只能靠天吃饭。明代嘉靖后期,兰州人段续引进了南方的水车提灌技术,促使兰州水利灌溉事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

据《皋兰县志》记载,段续(兰州段家台人),博学多才,进士及第,任湖广(今湖北、湖南省)参议,又被派去安陆(今湖北钟祥)督修兴献皇帝的陵墓显陵。此地水源丰富,多有竹制筒车倒挽河水灌田,段续因此对筒车提水的技术有所了解。

晚年回到兰州后,段续结合兰州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用兰州本地出产的槐、榆、柳等木材为原料,加大水车的直径(一般在十至三十米左右),由于水车车轮直径大,水车的重量也随之增大,往往重达数千斤,要推动这样的庞然大物,就要增大河流的冲击力。段续就在水车上游河面筑扇形坝,将强劲的河水逼入水车巷。同时,深掘水车巷,底部嵌以硬石,在水车巷上流靠近水车处,筑一道石坎,人工制造落差,使之形成很大的冲击力,从而推动水车转动。自此,兰州黄河两岸及黄河夹河滩上架起了一辆辆水车,水激车转,低处的河水被提上高处的农田,往日十年九旱的农田成为旱涝保收的良田,使干旱少雨的兰州成为丝绸之路上的绿洲,兰州也成为了“水车之都”。

段续引进的水车技术,自明清至民国,在兰州世代流传,经久不绝,兰州教场河(黄河南河道)的“祖宗车”就是段续当年所造的兰州第一辆水车。“水车园”这个地名就是以水车命名的,并沿袭至今。至1949年兰州解放前夕,全市有水车252轮,提灌面积达10万余亩。水车浇灌,具有节省人力、畜力,成本低,易管理等优点。段续因地制宜,创制水车,为发展水利,推进农业生产,造福桑梓,做出了重要贡献,兰州人民至今仍末忘其功绩。

兰州水车在科学技术落后的古代,是一项堪称伟大的发明创造,对于兰州地区的水利建设和农业发展,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现代水泵的逐渐普及和黄河电灌工程的不断发展,兰州水车业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现在,兰州水车因其巨大的历史和人文价值,已成为兰州一道亮丽的风景,成为兰州旅游的一大品牌。许多艺术家都将兰州水车作为自己钟爱的题材,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兰州市在1993年和2005年先后建成水车园、水车博览园,供广大旅游者观赏,受到了海内外游客的喜爱。

水挂子

水挂子是一种木制的人力或畜力提水农具,明代《天工开物》中就有记载,兰州地区在清代之前就有了水挂子。水挂子安置在井上,在井口上方安置一个水平方向的木齿轮,连接挽具;水平木轮边缘装置一个垂直的木齿轮,两个木齿轮相互咬合,将转动转换为平动。垂直木齿轮上安装一管道,管体内装有二十个木斗,串成环形链条状,置之井内。由驴、骡、牛等牲畜挽车转圈,也可以人力推动,以此带动装置,可将井水提出,用以灌溉菜地、果园。

串眼井

串眼井是兰州北山地区的一项古代水利设施,其原理近似于新疆吐鲁番一带的“坎儿井”。串眼井就是依据地下水的分布情况,每隔百米左右打一眼竖井,然后在井下挖一条横渠将各井贯通,横渠用预制块或者U型槽镶砌而成,井井相连,绵延数里乃至十数里,形成“百眼串井”或几百眼“串井”,上游的井水就会依地势向下游自动流淌,无需人力或其他动力。

1956年至1958年,皋兰县庄子坪高级农业社,打通串井九十六眼,修主涵洞两条,支涵洞三条,共长一千六百九十二米,修明渠四百多米,浇地一千余亩,亩产达到三百六十五斤。这在以干旱贫困出名的皋兰地区,创造了奇迹。

1969年至1972年,永登古山公社(今上川镇)五联、祁连村的当地人民,靠人拉肩背,开挖了两处“百眼串井”工程,曾轰动一时,为当地人畜饮水和农田灌溉立下了汗马功劳,一首《学大寨,赶五联》的激励歌曲,响彻了整个秦王川。

串眼井有利有弊,它将地下水引出灌田,避免了明渠水蒸发量大的弊端,但也打破了地下水系统的平衡,导致了水源枯竭、淡水盐碱化、矿物质化等弊端,影响了生态平衡。现在,这些“串眼井”已退出了历史舞台。

第四节天把式

兰州因光照充分,所产瓜果以糖分充足、营养丰富而著称,历来就有“瓜果城”的美称,瓜果收入一直是兰州农民的一项重要的经济来源。

早在明代就有经营果园的记载,兰州果园主要分布在城西南地区和阿干河两岸以及盐场堡、安宁堡、什川堡(今什川)一带,清朝时发展到雁滩、段家滩等夹河滩地。兰州人称果园为“高田”,主要以经营桃、梨为主,又因梨树树冠高大,果农须登方梯高空作业,所以将他们称为“天把式”。

“天把式”的工作涉及梨树的栽种、修剪、嫁接、杀虫、采摘等整个流程。首先是对梨树种植的严格界定,一般来说,梨树与梨树之间的行距约为八米、株距约六米,每亩种植十二到十三棵,这样的规定主要是便于梨树的后期管理。待梨树长大成形后,要对其进行整形修剪,修剪时以通风透光、中空外阔为原则,将每棵梨树修整得疏密有序、错落有致。

为了避免出现落果现象,“天把式”还需要对梨树进行吊枝,也叫盘树。其做法是:在梨树主干上捆绑一根比树冠高出几米的碗口粗的松木长竿,梨树挂果时节,在木杆上系绳将挂果较多的树枝吊住,以此起到稳固树枝的作用,防止梨树枝因挂果过多而造成折枝或因风大而造成落果,从远处看,整个树冠就像一个个巨大的降落伞。

要使梨树多挂果,除了平常的修剪看护外,还需要清除虫害。在梨树开花期,果农们就用长竿敲打树枝,将树枝上的害虫震动坠落;同时,在树干周围用细沙堆成一个圆锥体,这样害虫从沙堆向上爬时,流沙滑动,害虫也就随之滑落,无法危害梨树。

金秋十月,黄澄澄的梨挂满枝头,果农们开始采摘果实。采果时必须使用云梯,这是采摘果实必不可少的工具。云梯的构造和一般的梯子不同,一般的梯子由两根平行梯干中间加若干梯梁构成,形似一段竖立的火车铁轨;而云梯则由一根长约十米的笔直松木做梯干,梯干上分段凿二十余个小孔,每个小孔中间穿过一根榆木棍做梯梁,是个形似蜈蚣的独木梯。云梯的下端套装铁叉,用时将铁叉插入地中,防止云梯的侧翻。云梯两侧还需另配两根约六七米长的松木椽,俗称戗(qiang)杆,上端用羊毛绳与梯干连接。使用时将云梯插于地上,两根戗杆分八字形叉开,与云梯形成一个三脚架形状,达到固定云梯的作用。云梯体现了三角形固定原理,具有充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摘果时,果农顺云梯攀援而上,穿梭于高大的梨树之间,在无任何安保措施的情况下,往来自如,令观者心惊胆战。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扩容,市区周围的梨园已日渐消失,但在兰州黄河下游几十公里的皋兰县什川镇,得益于旅游业的开拓,什川万亩梨园成为兰州近郊春夏旅游的著名景点,什川梨园得以幸存,其中仍不乏“天把式”的身影。

第五节农业谚语

选种播种

·人无粮吃饿断肠,庄稼无肥常发黄。

·母肥儿壮,籽瘦苗黄。(强调肥料与庄稼的关系)

·好种出好苗,好树结好桃。(强调科学选种的重要性)

·选好一粒种,增收千颗粮。(同上)

·针扎的胡麻,卧牛的谷。(对庄稼不同种类行距与株距的总结)

·稀田吃饭,稠田好看。(同上)

·深谷子,浅糜子,菜籽种在表皮子。(对播种深浅与苗木生长规律的总结)

·芒种糜,出土齐。

·种小麦:二月清明种在后,三月清明种在前。

·先种的小麦,先扎根后发芽;后种的小麦,先发芽后扎根。

·芒种忙种,谷子糜子一起种。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三月半,种瓜蛋)。

·春雪淌端沟,十种九不收。(春雪对保墒不利,蒸发量太大)

十亩,一亩;十亩,一亩。

精耕细作

·你有你的万石粮,我有我九里的墒。(说明保墑的意义)

·耙的细,耱的光,碾子打绵不走墒。

·干拌湿撬,不如蹲在家里睡觉。(不可违背规律,否则有拔苗助长之嫌)

·干三的把三干,使车的把驴喊(指专心耕作,互不干扰)(术业有专攻)。

·犁沟一条线,越犁越好看。

·人哄地一时,地哄人一年。

·地犁七遍饿死狗。(过度耕种,过犹不及)

浇水施肥

·头水浅,二水满,三水过来洗个脸。(在庄稼不同生长阶段的浇水量)

·若要庄稼壮,一年一换炕。(炕肥可肥田)

·庄稼不用问,一半功夫一半粪。

家庭养殖

·冰茬驹律草芽鸡。(指肥壮的时节。驹律,山羊的别称)

·寸草铡三刀,无料也上膘。

·干草青草

适时劳作(尊重自然规律)

·刮风扬场,下雨漫墙。(讲究天时地利)

·青一顿,黄两顿,磨成面来吃三顿。

·羊巴清明牛巴夏,人到小暑说大话。(小暑之后,庄家成熟了)

·桃三杏四梨五年,枣树当年能卖钱。

·小暑见个儿,大暑见垛儿。

·白露不出头,拔着喂了牛。

·九月九,尕家的地头尕家守。(尕家即自家,也叫“个家”)

·立夏不下,犁耧高挂。(大旱之年,种也白种)

·三月四月杏花繁,七月八月西瓜甜。

·桃花开,杏花绽,急得梨花把脚跘。(跘,跺脚)

·立秋糜子一捂儿,吃饭有个帮谋儿。

·霜降拔烟,立冬收丛,小雪大雪下烟。

·三九三,看马莲。

·四月八,麦子蹿节豆开花。

·四月八,麦子苫住黑老屲(黑土地)。

·三月三,挖茵陈蒿子。

·五月五,葱打鼓。

·过了端午节,锄地不能歇。(精耕细作,不可懈怠)

·麦到立秋死(麦死中伏)。

气象表现

·九九有雪,月月有雨。

·立春以后的雪拔墒(除非雪消后的水将地渗透)。

·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早雨不多,一天的罗嗦。

·春风朵朵云,万物好收成。

·冬至雪茫茫,粮食堆满仓。

·天河朝东西,收拾穿棉衣。

·惊蛰寒,冷半年。

·春雪淌断沟,十种九不收。

·夏至响雷三伏旱,立秋响雷草无面。

·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

·麦望三月雨,单怕二月寒。

·立夏风不停,必定见成年。

·头伏不热,五谷不结。

·清明前后的雨,顶住锅里的米。

·九九有雪,伏伏有雨。

·二十一二三,月亮上来鸡叫唤。

·冬走十里不明,夏走十里不黑。

·屁是屎的头,风是雨的头。

·北风怕回头,回头雨不休。

·雨过东风生,夜里雨更猛。

·旱年东风不下雨,涝年东风无晴天。

·风刮一大片,雹打一条线。

·瓦碴云,晒死人。

·云跑东,一场空;云跑南,下不完;

·云跑西,淹死鸡;云跑北,下不歇。

·夏出月晕,日日放晴。

·冬暖春霜晚。

·惊蛰不动风,旱到五月中。

·青蛙不叫,明日霜到。

·蜘蛛张网,天气晴亮。

·燕子低,有细雨。

·猪衔草,大雨到。

·旱烟潮,晴不牢。

·猫儿睡觉面朝天,阴云连绵不见天。

·不知节气看花草,不知地气看树木。(观物候,知季节)

·头九二九,关门死守。三九四九,冻破碴口。瞎五九,冻死狗。六九七九,净肚郎娃娃拍手。七九八九河边看柳。九九尽,庄稼人收拾打牛棍。九九加一九,耧铧尖子满地走。

·一九一线长,一九一阳生。

·惊蛰响雷为年丰之兆。若惊蛰前响雷,则兆凶年。

·七夕看天河的显晦可预测粮价的贱贵。晦则粮贵,显则粮贱。

·天河中黑云片片,如猪过渡,是多雨之征兆。“天河中起黑云片片,状如豕者,谓之黑猪渡河。”

兰州民俗风物 - 第一章农耕
目录

阅读本书,两步就够了......

第一步: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扫一扫

第二步:用掌阅客户端扫描二维码

扫一扫

不知道如何扫描?

×

正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