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挑战水稻难题

第1章立志为人类驱赶饥饿

袁隆平急忙蹬掉两只胶鞋,胡乱卷起湿裤腿,赤脚下到禾田里,高一脚、低一脚地来到七高八低的稻株中间,开始清点起水稻的株数。

鲍文奎十分赞赏看了袁隆平一眼,然后坦率地说:“李森科在某些方面不仅表现了机械唯物论,有些东西还表现了他的主观唯心论……”

烈日下,袁隆平沿着田垄一行行地寻觅着,他不时用衣袖胡乱擦一把脸,接着又专注地沉入放大镜下的微观世界……

20世纪60年代初期,安江农校的青年教师袁隆平平生第一次体验到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饥饿的痛苦。

袁隆平全身浮肿,只能坚持将每天的主课讲完,然后尽量多休息。

这时候,袁隆平的眼前时常充满幻觉,他总是幻想自己正呆在一个装满食物的厨房里,厨房里有一个大铁锅,铁锅里装满白花花的大米饭,大米饭闪动着令人心动的光泽……

从来不吃肥肉的袁隆平,这时候,每次做梦,都梦见自己正在大口大口地吃着米粉蒸的肥肉。

这时候,中国正处在一个自然灾害带来饥荒的年代。安江农校自然也不例外。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面临着饥饿的威胁,他们每天都只能靠五六两口粮度日。

袁隆平置身在这个人群里,他看到无数双对食物充满渴求的眼睛……

袁隆平曾经被下放到艰苦的农村去锻炼改造。

在农民的集体食堂里,他和当地农民一样,吃的是一锅红薯藤煮的汤……

当地人民为了节省粮食,每次做米饭时,都要用水蒸两次,称之为“增量法”。这种米饭里面加了苏打,经过两次蒸煮,米饭看上去肥大饱满。但是,虽然饭粒看着大,却让人无法吃饱,吃下去一会儿就饿了。

袁隆平后来回忆起这段生活时,他说:

肚子空空,身体没力,双腿没劲。晚上睡觉,被窝冰凉,始终也睡不热,身上没能量嘛!

袁隆平深深地意识到粮食对于人们的生活是何等重要。他在感叹的同时,思想上也受到极大的触动。

秋天过去了,可以吃新米了。刚刚加工出来的白米,圆圆的,闪动着珍珠一样动人的光泽,非常诱人。

熬过一春一夏的人们都如饥似渴地看着这些新米,盼望着能够吃上一顿香喷喷的新米饭。

袁隆平动情凝视着这些珍珠一样宝贵的稻米,心中无限感慨……

没过多久,袁隆平从平房迁到单身宿舍楼的二楼,他与李国文是近邻。两人在楼道里并排搭了两个烧柴禾的炉子。

这天晚上,袁隆平和李国文点燃两个柴禾炉子,在炉子上放了两只脸盆,一只煮红薯,一只煮白萝卜块。

红薯和萝卜煮熟以后,袁隆平与李国文狼吞虎咽地吃下那盆红薯,他们打算将那盆白萝卜留给晚间常来闲谈的同事们。

正在这时,一个叫全永明的学生闻到香味,不请自来。袁隆平看到浮肿的全永明,心里十分难受。还没等全永明开口,他就主动说:“小全,你来得正好,快帮我们吃掉这盆萝卜吧!”

全永明感激地给袁隆平和李国文行了一个鞠躬礼,然后接过袁隆平递过来的筷子,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袁隆平看着全永明的样子,心情十分沉重。他又一次深深地意识到,粮食对于人类的生存,是何等的重要。

这令人伤心的一幕,一直深深地刻在袁隆平的心中,激励着他勇敢地向威胁人类的“饥饿恶魔”发起一次又一次的挑战。

1962年的初春季节,袁隆平带领40多名学生,到黔阳县硖州公社秀建大队参加劳动锻炼。他住在生产队长老向家里。

作为生产队长,老向同样正在为如何摆脱饥饿、增加粮食而发愁。

一天,老向冒着雨挑回一担稻谷,他用粗糙的大手抓起一把稻谷,对袁隆平说:“袁老师,这是刚从八门换回来的种子,那里是高坡地,谷粒饱满,我听别人说,使用这种子好,能增产。”

袁隆平好奇地接过稻种,仔细地端详着。

老向又用低沉的声音说:“要想度过灾荒,既要靠年成,还要靠种子好啊!去年八门使用这号种子,今年没有吃国家的返销粮。”

老向的这些话引起袁隆平的注意,他一边看稻种,一边问老向:“你们为什么要到八门换种?”

老向很坦诚地回答说:“我们这个生产队连续两年粮食减产,靠国家拨来的返销粮度荒,大家心里都很难受!今年,队里特意换来这些稻种,要争取好收成,就全靠这些好种子了。”

袁隆平深受感动,他从老向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上,看到亿万中国人战胜饥荒的决心。

这时,老向充满期待地看着袁隆平,十分郑重地对他说:“袁老师,听说你们正在搞科学试验,真盼着你们能够早点儿为我们培育出新的稻种,要真是那样,我们就不用再挨饿,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袁隆平看着老向那双充满期待的眼睛,又一次深深地被感动了。

经过反复考虑,袁隆平选择水稻纯系选育和人工杂交试验作为自己的科研课题。试验场地就设在学校分配给他的半亩自留地上。

这一年春天,袁隆平在他那半亩试验田里,把稻种播下去。

几天以后,秧苗出水了,绿油油的,显得稚嫩而又充满生机,真是可爱极了。

袁隆平动情地凝视着它们,那目光,就好像在看他自己刚刚出生的儿子一样。

就这样,袁隆平充满感情地看着它们一天天长大,目睹它们拔节、分蘖、抽穗,渐渐由嫩绿变为深绿……

在此期间,袁隆平认真地观察着每一株水稻的成长,对它们十分爱护。

星期天,袁隆平正在和朋友们打牌,突然天降大雨,袁隆平想起试验田里的那些稻苗,立刻扔掉手中的牌,转身跑出屋子,一头钻进大雨之中。

试验田里,浓绿的水稻已长到齐腰高,眼看就要齐穗了,一场大雨把它们浇得有点儿东倒西歪。

袁隆平急忙蹬掉两只胶鞋,胡乱卷起湿裤腿,赤脚下到禾田里,高一脚、低一脚地来到长得七高八低的稻株中间,开始清点起水稻的株数。

雨点还在无情地往下泼。

袁隆平的眼睛经常被头上流下的雨水遮住,他不时地抬手抹一把脸,又继续清点。点完总株数,又接着清点长势不同的稻株的分类数。

在大雨无情的侵袭下,他的脸上竟然流露出抑制不住的兴奋。

袁隆平清点完毕,扳着指头默默地计算一会儿,紫铜色的脸膛上露出高兴的笑容“哈哈,三比一,正好三比一。完全符合孟德尔老头的杂交二代分离法则!”他一边高兴地笑着,一边情不自禁地自言自语着,竟久久地站在稻田里,浑然忘记了正在劈头盖脸泼下来的大雨……

有一次,袁隆平发现一株水稻生长状况出奇地好:株形修长而挺拔,稻穗如手掌般丰满,这引起袁隆平的注意。

袁隆平小心翼翼地将这棵奇特的稻株结出的170粒稻种收集起来,次年,播种在瓦罐的培养土里,栽插在窗前的试验田里。

结果却令袁隆平大失所望。那株原本优势很明显的种苗,其后代的性状竟然发生了分离,居然没有一株赶上它的前代。秧苗长势七长八短,抽穗后穗短粒小。

袁隆平凝视着变异的稻株,陷入深深的沉思。突然,他产生了这样一个灵感:那个“鹤立鸡群”的稻株,是品种间的杂交优势现象,它很可能是一株天然的杂交水稻。

接着,袁隆平开始仔细调查那些变异的植株:高的、短的,早熟的、晚熟的……他不厌其烦地一株一株地记载,反复地统计、运算,结果证明这“杂种第一代”完全符合孟德尔学说的分离规律。

袁隆平由此想到,第一年选育的那株“鹤立鸡群”的天然杂交稻并非纯种,所以,第二年出现了分离。倘若按那株杂交稻的产量来推算,那么,亩产可以达到600公斤……

袁隆平由此得出一个令农业科学界震惊的优势:水稻杂交具有优势。

由此,袁隆平萌发了利用这种杂交优势提高水稻产量的设想。

然而,袁隆平的设想与传统的经典遗传学观点相悖。

美国著名的遗传学家辛洛特和邓恩合写的《细胞遗传学》一书,明确地指出水稻杂交无优势。美国哈佛大学的教科书《遗传学原理》中明确写道:

稻麦等白花授粉作物自交不退化,杂交无优势。

因此,当袁隆平提出杂交水稻的研究课题时,遭到某些权威学者的反对乃至嘲笑。

袁隆平在这些学者的嘲笑面前并没有畏缩,他坚定地说:“没有错误的实践,只有错误的理论。”

袁隆平经过反复思考,开始质疑“白花授粉杂交无优势”的观点,毅然决定挑战水稻难题,坚持将“水稻杂交优势利用”作为自己今后的科研目标。

他下定决心要在实践中学会利用水稻的雄性不育系,学会利用水稻的杂交优势,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第2章探讨水稻杂交的优势

袁隆平返回学校以后,从《参考消息》上看到一条新闻:

英、美遗传学家克里克和沃森根据孟德尔和摩尔根的学说,已经研制出遗传学分子结构模型,使遗传学研究进入分子水平,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

不久,袁隆平又从一家学报上获悉:

遗传学不仅在理论上获得了重大突破,而且在生产实践中也取得了明显效果。例如杂交高梁、杂交玉米、无籽西瓜等,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生产。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说所取得的成果是显而易见的。

袁隆平意识到孟德尔、摩尔根遗传理论的重要性,决心按照这种理论,在科学试验中进行新的探索。

袁隆平开始有意培植一些表现优异的植株,到了秋季,他又不辞劳苦地将优良种子筛选出来。

第二年,到了播种季节,袁隆平又把这些优良的种子播种下去,然后仔细观察它们的生长状况表现,从中找出具有遗传优异性状的植株,经过人工去雄,再进行杂交。有时,袁隆平也会将混生在稻海里的雄性不育系的材料选择出来,备做来年试验。

在实验期间,袁隆平一直亲自选种,亲自栽培,亲自观察。

夏季骄阳似火,人们即便是闲坐在家中,仍然感到酷暑难耐。袁隆平却依然在烈日下辛勤工作。他弯着腰,将混生在稻田里的雄性不育系一株株、一穗穗地辨认出来,汗水也一滴一滴地落在未成熟的水稻上。

此时此刻的袁隆平,已是又黑又瘦,衣服上汗迹斑斑。

当地农民时常看到袁隆平头顶烈日,一头扎在稻田里,辛苦异常。很多农民都十分不解地问袁隆平:“袁老师,你是个教书先生,为什么要跟着我们吃这份苦?”

袁隆平淡淡一笑,没有说什么。

其实,袁隆平在进行水稻实验的时候,从中感受到许多的乐趣。

杂交水稻事业的每一个微小的进展,都会让他感到欣喜。

袁隆平感觉自己的心灵与那些充满生机的水稻是息息相通的。他时常在与田里的水稻进行着无声的交流。微风轻轻吹过,稻株随风起舞,田间沙沙作响,这些声音在袁隆平的心中,是天地之间最美妙的音乐。

秋收季节,袁隆平用和老农们一样粗糙的双手,深情地抚摸着一粒粒饱满的种子,心中的快乐实在难以对人言说。

这时候,有些学者依旧坚持米丘林、李森科的遗传学说,嘲笑袁隆平进行杂交水稻的研究是搞“伪科学”。

袁隆平对此感到困惑,于是,他利用假期,千里迢迢地赶赴北京,向北京农业大学的著名教授、著名遗传学家鲍文奎去求教。

袁隆平一见到鲍文奎,就开门见山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他说:“我认为李森科关于遗传学的著作中,空洞的哲学概念太多,用理性代替实践,他机械地把辩证法搬到生物学上来,是不是有点机械唯物论?”

鲍文奎十分赞赏看了袁隆平一眼,然后坦率地说:“李森科在某些方面不仅表现了机械唯物论,有些东西还表现了他的主观唯心论。对于任何学说都需要研究,有比较才有鉴别,实事求是才是做学问的态度。”

袁隆平认真地听着,脸上露出高兴的笑容。

鲍文奎又有些好奇地问袁隆平:“看来你对遗传学的研究很深,你为什么要这样深入地研究遗传学呢?”

袁隆平说:“我正在进行杂交水稻的研究,希望能够利用杂交优势使水稻种植达到高产。”

鲍文奎赞同地点点头,又意味深长地对袁隆平说:“要想搞杂交水稻,改变水稻固有的本性,实在是困难重重。年轻人,你一定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啊!”

袁隆平郑重地点点头。

袁隆平怀着感激的心情,告别鲍文奎,匆忙赶回安江农校,继续从事他所钟爱的杂交水稻事业。

不久,袁隆平与妻子邓哲一起探讨关于水稻杂交优势的途径。他们反复探讨,认为只有两条路可走:

一条路是进行人工去雄。水稻是雌雄同花作物,一个稻穗要有100多朵花,每一朵花上都同时长有雌蕊和雄蕊,雌蕊的柱头受精后,一朵花结一粒种子。人工去雄就是用人工去掉其雄蕊,再从其他稻穗上引来雄蕊花粉进行杂交。这样一朵花一朵花地用人工授粉,进行杂交,产生的种子数量极为有限,不可能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另一条路,就是要培育出一个雄花不育的“母稻”,即自花的雄性失去生育能力,而后用其他品种的雄性花粉为“母稻”授粉杂交,从而生产出杂交的种子。

但是,袁隆平和邓哲都明白:培育雄花不育的“母稻”,是很难做到的,这种方法国内外都没有先例。国际上有些专家已经断定“此路不通”。

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像水稻这样一朵花只结一粒种子的“单颖果作物”,利用其杂种优势,很难应用于生产。

就在这时,袁隆平又在一份科学杂志上看到这样一段话:

早在1926年,美国人琼斯便发现了水稻雄性不育现象。最早开展杂交水稻研究的是日本,而后,美国、菲律宾也开展了这项研究。尽管他们的实验手段很先进,但因技术难度大,所以他们的研究都先后搁浅了。因此,水稻杂交优势的利用是世界公认的难题。

袁隆平和邓哲面对这些困难,丝毫也没有感到灰心丧气,他们决心向困难挑战,要解开水稻杂交这个世界难题。

在这种情况下,袁隆平经过深入分析,总结出在我们国家从事这项研究的有利条件:

我们是古老的农业国,又是水稻的王国,有着众多的野生稻和栽培稻品种,蕴藏着丰富的种类资源;

我们有辽阔的国土资源,由此带来充足的温光条件,海南岛是理想的天然大温室,是育种工作者的乐园;

我们国家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可以在党的领导下协作攻关……

第3章找到天然雄性不育株

袁隆平利用业余时间,努力研究水稻杂交这个崭新的课题。

刚开始,袁隆平只有一个助手,这个助手就是他的妻子邓哲。

袁隆平首先要做的,就是在自然界找到天然的雄性不育株,作为培育雄性不育系的试验材料。

1964年6月下旬,正是早稻吐穗扬花的季节,袁隆平和邓哲不顾天气炎热,开始寻找天然的雄性不育株。

袁隆平认为在强光下观察稻花效果最好。因此,每天中午,太阳火辣辣地直射在刚刚吐穗扬花的稻株上,他都会准时走进安江农校的水稻实验田,去寻找天然雄性不育株。

盛夏的中午,骄阳似火,毒辣辣地烘烤着世间的万物,正在扬花吐穗的早稻田闷热得就像一个大大的蒸笼。

袁隆平光着头,肩上斜挎着一只标本夹,右手一只镊子,左手一只放大镜,他正在一朵一朵地观察着水稻的颖花。

袁隆平逐个检查稻穗,每隔一定距离取一株盛花稻为观察对象,每株检查一穗,一旦发现与正常稻花略有差异的雄蕊,就摘取一穗稻穗放进标本夹,并用圆珠笔编上号,准备带回实验室进一步研究。然后在该稻株的其他稻穗上套上羊皮纸袋,再在整株稻子上系一根白布条,布条上也写上同样的号码。

此时,袁隆平的额上脸上,汗水在不断地往外渗,并不断汇聚成珠,在明晃晃的阳光下,亮晶晶地往下滚落。他上身的白衬衫已被汗水浸透,变得有些发黄;他那高高卷起的裤腿上溅满泥浆……

此时的袁隆平,外表和一个种田的农民几乎没有什么差别,但是,他全不在意。

烈日下,袁隆平沿着田垄一行行地寻觅着,他不时用衣袖胡乱擦一把脸,接着又专注地沉入放大镜下的微观世界。在他眼里,除了田野里那些正开得洋洋洒洒的稻花,世间其他的一切仿佛都已不再存在。

“哎,你快上岸,到那边树阴下去歇一会儿吧!我给你送凉茶来了。”忽然,田岸上传来一声温柔的呼唤。

袁隆平这才如梦初醒,他抬起头,转过脸,看见邓哲正撑着一把黑阳伞,提着一只茶壶,微笑着向他走过来。

袁隆平匆匆喝完茶壶里的水,又急忙走进稻田。

一天过去了,袁隆平徒劳无功。

第二天又过去了,袁隆平又是空手而归。

3天过去了,袁隆平依旧是一无所获……

袁隆平感慨地对邓哲说,“文献只指出,植物中存在天然雄性不育情况,但它们的发生概率有多高,尤其是具体到水稻上,占有多大比例,则无人知晓。我现在纯粹是在碰运气,谁知什么时候它们能幸运地碰到我的鼻子底下来呢?”

实际上,问题的难度还不仅仅在于不知道水稻中雄性不育株的发生概率,更为难办的是,这种雄性不育株到底是“阳痿”呢,还是“生殖器畸形”,或是“病精”?它在外观上又是怎样的?这一切袁隆平也全然不知。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这些记载。因此,袁隆平只能完全凭空地通过对一朵朵水稻扬花的仔细观察比较,来捕捉自己想象之中的雄性不育株。然后,再把那些被疑为是雄性不育株的稻穗样本摘下,带回实验室去进行显微镜辨析和化验测定。同时,在田间的相关稻株上做好标记,在留下继续生长的稻穗上套上羊皮纸袋进行隔离,最后观察其能否自交结实。只有套袋隔离后不能自交结实的,才能被认定为真正的雄性不育稻株。

这种工作,困难之大,往往令人扼腕长叹,望而止步。

然而,面对挫折,袁隆平却没有停止自己在科学王国辛勤探索的脚步。

袁隆平的脸晒黑了,他全不在意。肩头、手臂被灼热的阳光烤得红肿、脱皮,他擦点药水,又开始工作了。

在烈日下工作时间长了,时常会感到口渴难耐。袁隆平便到附近农家小院找水喝。

袁隆平先喊上几声,见无人回应,他知道主人不在,就走进小院,用力摇动着辘辘,从小池塘边绞上一桶清水,然后双手扳住桶沿,痛痛快快地喝起来。

主人回来的时候,袁隆平已经喝得肚皮溜圆。主人上下打量着袁隆平,只见他光着脚,赤着上身,下身穿一条短裤,肋骨根根分明,脚上没有穿鞋,上面还沾有泥水。

主人知道袁隆平是中专学校的老师,不禁感慨地说:“袁老师,你真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泥腿子’!”

袁隆平咧开嘴笑了,似乎觉得十分开心。

袁隆平干到第13天,还是没有在稻田里发现雄性不育株。他在失望的同时,感到非常疲倦,两眼直冒金星。

袁隆平拖着疲惫的身体,艰难地走到田头的苦楝树下,身子刚靠在苦楝树上,就失去知觉……

袁隆平醒来时,发现邓哲眼含泪水,手拿水壶,正在向他嘴里灌“十滴水”。

邓哲看到袁隆平苏醒过来,脸上露出欣喜的表情,接着,她有些心疼地说:“你中暑了。”

袁隆平笑了笑,说:“不碍事的,缓一缓就好了。”

说完这句话,袁隆平坐起身来,咕咚咕咚地喝完一壶水,然后站起来,向稻田走去。

邓哲有些生气地说:“你不要命啦?”

袁隆平的目光早已落在田里的水稻上面,他头也不回地说:“我要跟时间赛跑呢,再不抓紧,扬花季节就要结束了……”

第16天,袁隆平依旧在栽植着洞庭早籼品种的稻田里,一垄垄、一行行、一株株地寻找着。

突然,袁隆平把目光定格在一株稻穗上,这株稻穗的雄花花药不开裂,性状十分奇特。

袁隆平激动地走近这株稻穗,他手拿放大镜,仔细地观察着它。

过了一会儿,袁隆平忽然连声呼喊:“邓哲,邓哲,快来看呀!”

邓哲连忙跑到袁隆平面前,问袁隆平:“你看到什么了?”

袁隆平抑制住内心的激动,对邓哲说:“你看,它不正是我们要找的那种雄蕊吗?”

邓哲连忙从袁隆平手里拿过放大镜,仔细看了以后,也兴奋地喊道:“找到了,我们终于找到了。”

袁隆平在今年的第16个勘察日,勘察到第6400棵稻穗的时候,终于发现第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水稻。

袁隆平在笔记本上认真地记下如下内容:

发现时间:1964年7月5日午后2:25分。

发现地点:安江农校水稻实验田。

水稻品种:洞庭早籼。

接下来,袁隆平和邓哲轮又流用放大镜看这株雄蕊,只见它的雄花花药不开裂、摇动也不散粉,正是他们一直在苦苦寻觅的那种退化了的雄蕊。

袁隆平和邓哲立即将这株洞庭早籼天然雄性不育株用布条系上,然后采集上花药,拿回实验室。

当天晚上,安江农校的实验室里灯火明亮。袁隆平小心翼翼地将白天取回的稻穗标本插在一只水杯中,然后用镊子从稻穗上取下一些花药,放置在显微镜下的载玻片上,再小心地用镊子将花药压碎,然后调好焦距,仔细观察。

在显微镜下,袁隆平进一步证实这个稻穗标本确实是一株雄性不育稻穗。

袁隆平还有些不放心,于是又进行一项试验。

袁隆平取过一根吸管,放进旁边一只盛着碘化钾溶液的玻璃器皿中,吸了一点碘化钾溶液,然后滴在载玻片上的花粉上,再从显微镜中仔细观察,良久,仍不见花粉和溶液发生任何化学反应。

袁隆平脸上露出笑容,他兴奋地对邓哲说:“你看,正常的花粉,很快就会在碘化钾液中发生蓝色反应,可这些花粉却毫无反应,这表明它的化学性质也与正常花粉不一样。现在,我们可以断定,我们在中国第一个发现了水稻天然雄性不育株。”

邓哲脸上也露出欣喜的表情,她有些崇拜地看着袁隆平,问:“那下一步我们该做什么呢?”

袁隆平神色凝重,他若有所思地说:“我们现在的发现,还过于偶然和单薄,不足以用它来勾画一幅科学蓝图。因此,下一步,我们还要争取找到更多一些的水稻雄性不育株,对它们的病态、病因进行分类和统计,总结出规律。同时,还要对这些特殊的稻穗进行人工杂交繁殖试验,观察它们的遗传特性,进行统计分析。”

邓哲出神地看着袁隆平,听得津津有味。

袁隆平接着说:“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可以向世界宣告我们的发现,再提出一项关于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技术问题的研究计划……”

邓哲有些担心地问:“有把握吗?”

“天然雄性不育水稻有一就会有二,只要找到六七株,就可进行比较分析和科学测算。现在,我对未来充满信心。”袁隆平态度坚定地说。

此后,袁隆平和邓哲一边坚持对这棵雄性不育株认真进行观察,一边在烈日下更加努力地寻找新的雄性不育株。

1965年,袁隆平和邓哲在安江农校实验农场和周边生产队的稻田里,对8500多株稻穗进行认真检查,又找到5棵雄性不育株。

此时,袁隆平夫妇共观察14000多穗扬花期稻穗,总共发现6株天然雄性不育水稻。

经过测算,袁隆平把水稻天然雄性不育的情况分为无花粉型、花粉败育型和花粉退化型。

这是人类第一次得知水稻的这一生殖病态特性,也是世界植物学史上即将新添的一项科学记录。

雄性不育的植株成熟时,袁隆平和邓哲满怀喜悦地采收到第一代雄性不育植株的种子。

袁隆平把这些雄性不育株的种子视为珍宝。

袁隆平决定精心栽培这些宝贵的雄性不育株。他通过几个当地学生找到当地一个专门烧制陶缸陶钵的窑厂。然后,他发动学生到那家窑厂的废品堆里,翻检出整整一板车有些破损却并不漏水的大钵子,高高兴兴地拉回学校,摆在住房后面的一块空地上。

然后,袁隆平细心地把几十个大钵子摆放妥当,再在钵子里面种下他收集到的水稻雄性不育株的种子。

很快,钵子里长出一株一株青翠的稻苗,稻苗在微风中轻轻舞动……

经过两年坚持不懈的试验,袁隆平对雄性不育的稻株有了初步的认识。

到1965年秋收时,袁隆平十分认真地对连续两年的盆栽繁殖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最后,他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天然雄性不育稻株的人工杂交结实率可高达80%甚至90%以上;经杂交繁殖出来的后代,有相当部分继续保持了其母系亲本的雄性不育特性。

袁隆平为此感到欣喜,他断定:水稻的雄性不育特性可以遗传,利用其遗传效应,完全有可能通过少量的大然雄性不育植株,培育出一个庞大的雄性不育系。

根据这个结论,袁隆平相信利用水稻雄性不育系进行人工杂交制种,可以获得很高的产量和效益。

通过进京查阅国家科研部门进口的部分国际科技期刊,袁隆平知道在国际上有少专家正在研究水稻杂交这个课题。

袁隆平决定在发现水稻天然雄性不育株的基础上,紧接着勾画出这个系统工程的蓝图,然后再将这个发现和这幅蓝图融合在一起公之于世。

第4章制定三系配套方案

1965年冬天,天气寒冷异常,大多数人都呆在家里,与亲朋好友闲话家常,袁隆平却正在苦苦思考着水稻杂交中的一些难题。

袁隆平自言自语地说:“首先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必须由少量的天然雄性不育株,繁育出一个可以扩展到任意大的不育系……”

袁隆平知道问题在于,真正具有实用价值的不育系,必须得保证是百分之百的雄性不育,而实验表明,并不是用任何一个常规品种的水稻去与已经找到的天然‘母稻’杂交,都能繁殖出百分之百的雄性不育后代。因此,要想获得世代相传的雄性不育系,还必须找到若干个能与特定的‘母稻’杂交出百分之百的雄性不育后代的常规水稻品种。

袁隆平若有所思地对妻子邓哲说:“如果将这些还有待于发掘的、将能使雄性不育水稻世世代代百分之百地保持雄性不育特性的常规水稻命名为保持系,那么,也就是说,要使不育系能以百分之百的纯度世代相传,就必须找到保持系……”

整个冬季,袁隆平都沉浸在这些关于杂交水稻育种工程技术问题的演绎和推理之中。他的书桌上凌乱地摆放着他匆匆记下的各种想法和图形符号的稿纸,以及统计表格和参考书籍。

袁隆平对水稻杂交问题十分痴迷。

他在给学生讲课时,会不知不觉扯进一大堆杂交水稻的话题。走在路上他老会不知不觉地碰上电线杆。连吃饭他也常常走神,夹起萝卜白菜老往鼻孔里送。吓得邓哲时常摸着他的额头,看他是否正在发高烧。

一天,袁隆平欣喜地对妻子邓哲说:“我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了!”

邓哲也高兴起来,她连忙问:“什么办法?”

袁隆平说:“三系配套……”

邓捷有些不解地说:“什么叫三系配套?”

袁隆平解释说:“必须实现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这样三个系列的配套,才能最终实现水稻杂种优势的利用。”

邓哲知道袁隆平的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感到十分高兴。她看着丈夫,嘴角露出甜甜的微笑。

接下来,袁隆平设计出攻关的具体方案:

首先利用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性,进而培育出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通过“三系”配套的方法,代替人工去雄杂交,从而达到杂种优势利用的目的。

袁隆平还认真地为“三系”配套设计出分三步走的具体方案:

第一步,寻找天然的“雄性不育株”。这是培育雄性不育系的基础。

第二步,筛选和培育保持系。即培育出一种水稻和雄性不育系杂交,使其后代能够保持雄性不育的性状,以解决雄性不育系的传宗接代的遗传问题。

第三步,筛选和培育恢复系。就是要寻找和培育出一种水稻和雄性不育系杂交,使他们的杂种第一代恢复雄性可育的能力,能使颖花自交结实。若是他们的优势强,就可以应用于大田生产。

虽然袁隆平已经完成寻找天然不育株这项工作,但他面对的依然是一片荒原,他必须继续进行钻研与探讨,才能在科学的王国里开拓一片新天。

但是,袁隆平夫妇都坚信:通过进一步选育,可以从中获得雄性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实现“三系”配套指日可待。

1966年2月28日,袁隆平在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科学通讯》上发表了一篇重要的论文。这篇论文的题目就叫《水稻的雄性不孕性》。

当时,《科学通迅》是中国科学院唯—一份发表科研论文或报告原稿的最高综合性学术期刊。就连中国科学院的专门研究人员,也不一定有机会在上面发表自己的作品。然而,湘西山沟的中专教师袁隆平,却把自己的第一篇论文,投寄到这块中国科学界最显赫的阵地,而且一举成功,实在让人惊叹。

《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这篇论文,观点新颖,内容充实。它的发表,引起国内外科技界的高度重视,对于杂交水稻研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966年3月,袁隆平收到中国科学院寄来的这份期刊和50元稿费。袁隆平用手轻轻地抚摸着这份刊载着他的论文的期刊,想到自己为之付出的心血,心中感慨万千。

袁隆平在高兴之余,并没有声张,他继续默默无闻地开展着自己的实验。

袁隆平曾经充满信心地对邓哲说:

我为几亿农民研制优良种子,我为农民而搞科研,我将我的科研成果赠与农民,留给众人。因为有我的爱妻与我相伴,我的希望不会落空……

这一天,袁隆平和他的好朋友曹胖公在一起谈心。

曹胖公问袁隆平:“你最近在干什么?”

袁隆平淡淡一笑,回答说:“琢磨我的杂交稻。”

曹胖公有些好奇地问:“老袁,你成天这么辛苦,到底在追求什么?”

袁隆平目视前方,十分坚定地回答:“我追求一个人类没有饥饿的未来。”

曹胖公惊叹道:“看来,老袁的雄心很大呦!”

国家科委九局的科学家熊衍衡看过袁隆平的这篇论文之后,十分赞赏,他断定水稻杂交优势可成为现实。于是,他将袁隆平的论文交给九局局长赵石英阅示。

赵石英也非常重视这篇论文,他知道水稻雄性不育研究在国内外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如果能研究成功,将给我国的粮食生产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立即请示国家科委党组,党组书记聂荣臻表示支持。

于是,赵石英立即以国家科委的名义,向湖南省科委和安江农校发出便函。函中肯定了袁隆平在科学实践的基础上做出的预言:

利用水稻杂交优势,必将给水稻产量带来大面积、大幅度的增长。

公函还责成湖南省科委和安江农校支持袁隆平的试验。

正是这份公函,得以继续他的水稻杂交研究事业。

1967年年初,湖南省科委将“水稻雄性不育”课题正式列入省级科研项目,他们时常派人来帮助袁隆平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第一年,湖南省科委帮助袁隆平解决600元的科研经费,以后逐年增加。袁隆平利用这有限的经费,从一个瓦窑买来大约100个烧废的瓦盆,作为培育水稻雄性不育系的试验设备。

经湖南省有关部门批准,学校决定给袁隆平配备两名助手,袁隆平点名选拔学业成绩优异的应届毕业生李必湖和尹华奇留校,作为自己的助手。

不久,由袁隆平、李必湖、尹华奇师生3人组成的“水稻雄性不育科研小组”正式成立。

学校在中古盘7号田拨出半亩上等的好地,作为他们的试验田。

1968年的春天,气候非常恶劣。狂风暴雨时常忽然降临。

一天,袁隆平带着他的两个弟子,将珍贵的雄性不育秧苗插在中古盘7号田里。

这一天,恰好是嫘祖的生日。几千年以前,嫘祖发现了吐丝织茧的野蚕,然后发明了养蚕织丝的技术。

湘西一带的山民都非常重视这个节日,这一天,每家每户都备香烛纸箔,扶老携幼,跋山涉水,去参拜嫘祖坟、嫘祖宫、嫘祖殿,祈求蚕丝丰收。

袁隆平看到这种情景,心中十分感动。他将嫘祖的故事讲给他的助手们听,然后说:“我钦佩嫘祖,我钦佩嫘祖那种为人民造福的智慧和精神。”

一场春雨过后,湘楚大地阳光明媚。袁隆平他们管理的试验田里呈现出勃勃生机。那些嫩嫩的秧苗,一天天长大,分蘖、拔节、抽穗,每株秧苗都分出三五个蘖,长势非常喜人。

袁隆平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他知道自己做实验的材料越来越丰富了。

在此期间,尹华奇带上无花粉型不育材料去广东繁育,退花型和败育型不育材料则在中古盘7号田里生长。

这时候,一位搞常规水稻育种的学者来安江农校作了一次演讲,他在演讲中说:“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自交不退化,杂交无优势,因此杂交水稻的科研课题没有前途。”

一些人趁机攻击袁隆平,他们说:“袁隆平是一个科技骗子!”

袁隆平听说后,心中十分生气,他回到家的时候,脸色十分难看。

邓哲知道事情的原由以后,安慰丈夫说:“你是个有志气的人,犯不上跟这样的人一般见识,你要看开一些。”

在妻子的鼓励下,袁隆平又开始在水稻杂交这条异常崎岖的道路上进行长途跋涉。

为了给自己的科学研究讨回一个说法,在妻子深情的注视下,袁隆平书写着一篇又一篇论文。

袁隆平的这种精神感染着他的弟子,也感染着关心杂交水稻事业的有关部门的领导。

湖南省委有关领导考虑到水稻雄性不育的科研项目非同一般,把这一重大科研课题继续留在安江农校这样一个基层单位,显然是不合适的,于是决定将这个科研项目由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主管。

与此同时,湖南省委还决定在农科院成立“湖南省水稻雄性不育科研协作组”,由农科院配备一位干部任组长,由袁隆平主持业务,尹华奇和李必湖继续充当袁隆平的业务助手。

与此同时,湖南省委还特意从有关单位抽调一批业务骨干,充实到科研协作组,以求加快科研进度。

神农再现:袁隆平成功培育杂交水稻 - 第一卷挑战水稻难题
目录

阅读本书,两步就够了......

第一步: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扫一扫

第二步:用掌阅客户端扫描二维码

扫一扫

不知道如何扫描?

×

正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