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中央决策与规划

第1章 中央决策衡广复线三年决战

郭维城说:“打大瑶山,我不但对技术有保证,还可以对法律负责。”

万里决定: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加快衡广铁路复线的建设,限期完成,只准提前,不得拖延。

李鹏说:“经过全线广大职工的艰苦努力,衡广复线工程取得了很大进展,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采取了许多新的施工技术,克服了许多困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985年12月10日,万里来到广州,主持召开了衡广复线工程现场办公会议。

国家计委、铁道部、水电部,及湖南、广东省有关领导参加了会议。

在会上,提出了重要决策:

决战三年、建成复线。

几天后,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快衡广复线建设的会议纪要》。

衡广复线北起衡阳茶山坳编组站,南至广州,全长526公里,由衡阳枢纽、衡阳至韶关复线、郴州至韶关电气化、韶关至广州复线和广州枢纽等五个部分组成。

衡广铁路复线郴州至韶关间的瑶山武水,历来被视为天堑,这里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

水到郴州止,马到郴州死;车到郴州掉轮子,人到郴州打摆子。

唐代大诗人韩愈被贬路经郴州的时候,他曾经发出“其险恶不可言状”的感叹。

其实郴州还在天堑之北,再向南的瑶山、武水就更加险恶了。

早在1906年,由湖南、湖北、广东三省富豪和商人倡导,詹天佑任总工程师,历时30年,兴建了粤汉铁路。

衡广段单线在古老的南岭山麓中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了。

在民国初年,孙中山立志在10年内为祖国修建16万公里的铁路,但他的宏愿没有实现就去世了。

1958年,衡广铁路复线决定上马,经过三年努力,部分区间土方工程已经成型。

1960年,因自然灾害,不得不进行国民经济大调整,这项工程被迫下马了。

1975年,万里任铁道部部长,他果断地整顿濒于瘫痪的铁路,作出衡广复线上马的决策。

1978年,郭维城任铁道部部长,作出决定:

打通大瑶山,加快复线建设……

可是到了1980年12月,国民经济调整,衡广复线被列为缓建项目,这项工程再次下马。

铁道部因此向国务院打了五次请求复工的报告。

1979年冬,中国基建代表团在日本外务省,他们就大瑶山隧道由日本提供贷款问题正在进行谈判。

外国专家对大瑶山很感兴趣,他们都想在中国这座最长的复线隧道口上,刻上自己国家的名字。

日本有关方面曾经暗示,可以提供贷款,但工程要由日方负责设计和指导。

铁道部第四勘测设计院工程师厉自凡说:“中国的隧道为什么要外国人打?”他因此三赴日本。

日本专家就大瑶山工程向厉自凡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厉自凡都准确地进行答辩。

专家看到中国工程师这么自信,他们就使出最后一招说:“敢不敢签字?”

全场顿时一片肃静。

这时,一位日本人说:“上世纪中叶,中国一个叫何如璋的学者到日本,第一次见到火车,吓了一跳,不知为何物。”他这句话顿时引起一阵哄笑声。

厉自凡微微一笑说:“这个故事对我很启发,就是说作为何如璋的同国人,要有一种挑战观念。冲上去,意味着民族崛起;退下去,倒是一种历史的遗憾。那么,我只好去试了。”说完,厉自凡从容拿起笔签上了名字。

1981年,日本“建设公司”的竹内雄三来到工地,见到工人们在用传统而落后的“分部开挖、木支撑”施工方法打洞的时候,他轻轻地说道:“我看到只有过去书本上才能看到的东西。”

陪同的中方总工程师方维鹏听到这句话,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感叹到:

中国的隧道建设何时才能走向世界。

80年代初,湖南、广东两省向中央发出告急报告:

湖南年出口物资积压严重,每年直接损失外汇5亿多美元;运往广东的水泥,因为车皮紧张,消减了计划的三分之一;冶金进出口公司与外商签订合同,因为不能如期运货,被迫罚款;大量的鲜蛋运不出去,年积压3.1万箱;生猪大量库存,无法及时收购,影响了农民饲养的积极性,并曾多次引起纠纷。

曾经有人对郭维城说:“国家这么穷,你拿这么多的钱去修复线?再说怎么打通大瑶山隧道?”

郭维城从1949年秋就任铁道兵副司令员,他曾根据周恩来的意见率部抢修白崇禧溃退时炸毁的粤汉线。

白崇禧当时在香港曾扬言道:中共三年别想修通。他没有想到,叶剑英就在当年12月29日就在广州亲自主持了通车典礼。

香港报纸惊呼:“中共火车从天外飞来!”

郭维城在这几十年中,他曾走遍了衡广区段,他十分清楚,若能打通大瑶山,将曲线拉直,就可能少修15公里复线,列车时速可从50公里提高到100公里,动量可以增长一倍。

但是,郭维也看到,衡广复线穿越湘南丘陵和粤北山区,部分地段地形陡峭,沿线地质复杂,岩溶发育,地下水丰富,多滑坡软土,有许多建路史上少见的技术难关。同时,在保证既有线运输畅通、运量增长的情况下增建第二线,施工与运输相互干扰,给建设带来很多困难。

因此,郭维城在国务院召开的会上说:

如果不打通大瑶山,仍然采取沿武水修复线的方案,施工干扰太大,衡广线800万吨运量就会减少一半。打大瑶山,我不但对技术有保证,还可以对法律负责。

国务院考虑到:衡广复线建成后,会在在设计技术、质量安全和效益等方面都取得比较突出的成绩。衡广复线建成后,这段铁路的运输能力将逐步提高到每年3000万吨以上,从而可以大大缓和京广铁路南段的运输紧张状况,对于适应改革、开放、搞活的需要,保证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湖南、广东两省以至华南地区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国务院同意了郭维城的提议。

1982年,具有8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的16种大型现代化隧道施工机械,分别从瑞典、意大利、西德、美国、日本等国相继运来,400多名新型的技术工人很快培训出来了。

引进的大型机械经过消化、吸收,与国产设备成龙配套,形成破岩、装运、支护三条流水线,工人们驾驶着新设备,向古老的地层开战了。

第2章 万里要求加快铁路复线建设

1985年12月10日至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万里深入衡广铁路进行现场办公,并且到大瑶山工地慰问施工队伍。

万里在现场办公会议上决定:

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加快衡广铁路复线的建设,限期完成,只准提前,不得拖延。

全长2300公里的京广铁路,是纵贯我国南北的主要大动脉。

1975年,第四勘测设计院开始勘测衡广铁路复线,初步设计文件于1977年2月完成。

同年11月,铁道部进行了初步设计鉴定,1978年完成定测并进行施工设计。

1978年5月,隧道工程局施工队伍陆续进入广东境内坪石至乐昌段进行施工筹备。

衡阳至广州段自1978年正式开工以来,由于投资不足等原因,建设进度比较缓慢。

1979年初,第五工程局进入衡广复线工地,首先在湖南境内由北至南陆续进行施工准备。

1980年,衡广复线停工缓建。但在这时,随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方针之后,客货运量是急剧增加,衡广段既有铁路越来越不能满足需要了,已经成为南北大动脉卡脖子最厉害的地段。

1981年4月,万里、吕正操带领国家有关部委决策者南下视察,亲临衡广。

万里在全国最大限制口坪石口一带下了火车,他在长满杂草的路堑上不停地走着,不停地思索着。

后来,万里强调说:

衡阳到广州这段复线,我们缺乏远见,修晚了,是计划不当,搞得很被动。

当年11月11日,正式批准全国最长的大瑶山隧道全面开工。

自1978年至1985年,原铁道部长郭维城、刘建章、陈璞如,副部长黎光、布克、李轩等先后来衡广复线和大瑶山工地检查指导工作。

为解决衡广铁路复线建设速度问题,万里于1985年12月10日专程来到广东。当天下午,在广州召开了衡广复线建设现场会议。

出席会议的有铁道部部长丁关根,水电部部长钱正英,国家计委副主任黄毅诚,广东省委书记林若、省长叶选平,湖南省委书记毛致用、省长熊清泉,以及衡广沿线各市、地、县负责人等。

万里传达了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的批示:

这是我们祖国南北大动脉,尽快建成,早日发挥经济效益,这是我们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是人民的迫切要求。我们各级干部都要树立全局观念,为这个复线的建设开绿灯,必要的时候要牺牲局部的利益来服从全局的利益。

会议听取了铁道部关于衡广复线建设情况、存在问题及今后建议的汇报。围绕着如何加快衡广复线建设速度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大家一致赞成中央领导提出的方针,要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建设速度,确保衡广复线于1988年底前通车,1990年前完成整个配套设施的建设。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广东、湖南两省各级党委、政府表示一定要在投资、施工安排、材料供应、征地拆迁及供电等方面给予保证。

会议决定:

成立衡广铁路复线建设领导小组,由铁道部部长丁关根任组长,另外还有副部长孙永福、广东省副省长匡吉、湖南省副省长俞海潮、国家计委重点二局局长丁俊彦。

万里在现场办公会上讲话说:

这个会开得很好,大家认识一致:

第一,这个工程建设期限以1988年为界,要下定决心,在保证质量情况下,只准提前,不能再拖。

第二,人、财、物、地、运,都要给予保证。钱要给够,材料要拨足,地方要开绿灯,在征地拆迁等方面给予方便,谁都不能借机敲竹杠。这是全局观念的问题。

第三,铁道部门要千方百计降低工程造价。

第四,广州市要在仓储、公路交通、水运等方面搞一个系统工程,及早作好准备,以适应复线修成后给这个大的过路城市提出的要求。

第五,领导小组要协助解决重大问题,要敢于解决问题,不要搞官僚主义。

要加强党的领导,加强政治思想工作,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和中华民族的志气,党、政、军、民,中央和地方团结合作,多快好省地建成衡广复线。

同日,中央、国务院领导在广州召开衡广复线建设现场办公会议时,决定成立衡广铁路复线建设领导小组,负责解决建设的重大问题:

组长:铁道部长:丁关根

成员:铁道部副部长:孙永福

广东省副省长:匡吉

湖南省副省长:俞海潮

国家计委重点二局局长、丁俊彦

现场办公会议结束之后,万里连夜乘火车赶到粤北山区。

11日上午,万里又冒雨乘汽车深入到大瑶山隧道工地,他边视察工地的建设情况,一边会见铁道部隧道工程局的先进人物,还慰问了正艰苦奋战在第一线的施工队伍。

万里还头戴安全帽,深入到隧洞中,察看混凝土衬砌的工作情况。

万里还来到掌子面,登上四臂钻孔的台车,和工人们一起交谈,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广大工人解答有关问题。

这对广大工人是莫大的鼓舞,纷纷表示要加快速度,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希望。

离开工地前,万里挥笔题写了四个大字:

开路先锋

以此勉励广大职工把大瑶山隧道建设好。

第3章 铁道部加快部署复线建设

1985年12月13日,根据万里的谈话精神,铁道部对京广铁路衡广段复线工程重新作了安排。决定采取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办法,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以最快的速度,确保这一段复线工程1988年底基本建成,尽早发挥投资效益。

衡广复线工程,包括衡阳、广州枢纽,衡阳至广州增建第二线、郴州至韶关区段电气化等工程。

复线长度共526.6公里,自1978年开工以来,几经上下,建建停停。

1984年列入国家按合理工期建设的重点项目后,已经完成正线铺轨115公里,投产的有11个区间54公里,和郴州北运转场,广州枢纽的部分工程,使衡广段输送能力有所提高。但由于年年投资不足,除全长14.295公里的大瑶山双线隧道外,全线工程进展缓慢。

为了确保衡广段复线工程尽快建成,铁道部采取了以下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强有力的指挥机构,全面领导复线建设工程,组织实施工程承发包及设计、施工和路内外协调等工作。

2、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增调部分施工队伍和机械设备,加快施工进度。

3、对受飞来峡水库影响104公里改线地段,加快设计速度,采取分批交付设计资料的办法,力争明年初进行施工准备,争取早日开工,早日修通,尽快形成能力。

4、按照运输需要,对未开工地段的设计,再组织一次检查,能省则省,能减则减,能缓建的生活房屋、生产设备则缓建,节约投资,降低造价,对这一段复线工程实行投资包干责任制。

5、合理安排施工,编制好施工组织设计,尽量做到交叉作业、平行作业,加快施工进度,努力缩短工期。

12月16日,在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温家宝的安排下,地质矿产部副部长夏国治、总工程师张宏仁、水文地质司司长家开清等专家,专程来到铁道部,帮助审查大瑶山隧道的水文地质资料,共同探讨安全通过断层的办法。

丁关根,孙永福及铁道部基建部局局长蒋才兴和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这次会议。

丁关根说:“中央领导同志对衡广复线,特别是大瑶山隧道的建设很关心。万里同志在现场办公回京后,再次提出要把隧道的地质情况搞清楚,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尽快打通大瑶山隧道。现在,有了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加上地质矿产部、水利电力部等部门的大力协助,我们对尽快建成衡广复线铁路就更有信心了。”

铁道部基建总局、第四勘测设计院、专业设计院的工程技术人员,详细介绍了大瑶山隧道的水文地质和施工情况:

大瑶山隧道全长14.295公里,是我国目前最长的双线铁路隧道,也是衡广复线铁路通车的关键工程。

从1980年11月开工后,经过隧道局职工的艰苦奋战,已经打通12公里,但剩余的2公里多地段,位于断层带,涌水严重。

班古坳竖井从1985年4月11日被淹后,至今未能恢复生产。如何安全地通过断层带,高质量、高速度打通大瑶山隧道,已经成为加快衡广复线铁路建设的关键和制约工程。

地质矿产部的领导和专家们在听取情况介绍后,他们一致表示,要把地质资料带回去研究,立即抽调一批专家,协助铁道部攻关,为早日建成这条南北交通大动脉出力。

经过协商,双方决定组织一批专家,到大瑶山隧道现场踏勘,专家们将于近日起程。水利电力部也将派出专家,前往大瑶山隧道协助攻关。

12月24日至25日,铁道部在北京召开了加快衡广复线建设工作会议。

讨论研究了加快建设步伐确保1988年底建成,力争提前通车的措施,制订了加快衡广复线建设的施工计划。

会议期间,担任衡广复线建设任务的广州铁路局、第五工程局、第二工程局、隧道工程局、大桥工程局和第四勘测设计院的领导,详细汇报了各自的初步安排和具体措施。

参加会议的部机关各有关业务局,表示要急衡广之所急,想衡广之所想,认真做好服务工作,保证前方施工顺利进行。

与会者一致表示:

有党中央的英明决策,有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有湘、粤两省人民做后盾,开绿灯,我们充满必胜的信心,决心全力以赴,奋战3年,确保按期,力争提前完成这一光荣而艰巨的建设任务。

为了加强领导,铁道部成立了衡广复线建设指挥部,坐镇韶关,代表铁道部进行现场指挥。

各参战单位也要由负责人挂帅,组成强有力的指挥机构。

指挥部领导成员有:

指挥长:由铁道部副部长孙永福兼任

副指挥长:原第五工程局局长:刘大椿

广州铁路局局长:杨其华

铁道部基建总局副局长:周振远

广州铁路局副局长:靳林

会议结束的时候,孙永福和铁道部总工程师屠由瑞都讲了话:

各参战单位要树立全局观念,增强光荣感、责任感和紧迫感;要搞好施工组织设计,合理组织施工。

特别要抓好控制工期的重点工程和区段的施工,运输急需和控制运能的区段要优先安排;要制定创优规划,实行安全责任制,确保优质安全;要组织技术力量,现场复核有关技术标准和设计方案,努力改善设计;要加强施工管理,实行招标、议标和投资包干。

坚决制止敞口花钱,努力节约一分钱,一分地,做节约的模范,千方百计降低工程造价;要加强政治思想工作,两个文明一起抓,两个成果一起拿,加快衡广铁路建设,修出一条优质路,锻炼出一支好队伍。

第4章 中央领导视察衡广复线工地

1987年3月5日至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李鹏来到衡广复线建设的大瑶山、南岭隧道考察。

李鹏代表国务院向战斗在大瑶山、南岭隧道和衡广复线全线的全体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

李鹏说:

经过全线广大职工的艰苦努力,衡广复线工程取得了很大进展,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采取了许多新的施工技术,克服了许多困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丁关根主持召开的衡广复线各参建单位负责人座谈会上,李鹏对铁路基建工作提出4点要求:

1、铁路基本建设要注重经济效益,特别要着眼于社会经济效益,把建设投资重点放在投资省、成效快的关键线路上,走挖潜改造的路子。国家关于加快建设衡广复线的战略决策是正确的,这个钱花得值,能很快收到投资效益。今后,哪个地方经济效益高,就在哪个地方修路。

2、铁路基本建设要贯彻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在大瑶山隧道的全线施工中,建设单位结合自己的特点,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现代化设备以及施工管理办法,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在安全、质量等方面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们应该推广。

3、在基建施工队伍中,既要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又要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物质奖励和按劳分配要搞得更加合理,方法不要太复杂,分配档次要适当拉开,太平均了,起不到积极作用。只有这一点还不够,要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艰苦奋斗、勤俭建国,使人们重视荣誉奖励,从中受到鼓舞,得到尊敬。

4、铁路基建队伍的建设,应该有一个长远规划,搞好队伍的基地建设。目前基建战线已经出现了在计划指导下的竞争局面,这是一件好事。铁路基建队伍要有适应这种形势的措施,要做到施工队伍精干,精兵强将上第一线,也要建立自己的生活、教育、生产的基地。

早在1986年3月19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吕正操在韶关看望五局的200多名干部,并于20日视察了正在紧张施工的大瑶山隧道。

在五局韶关工作会议上,吕正操勉励五局拿出大战成昆线的威风,早日完成衡广复线的建设。

在大瑶山工地值班室里,吕正操仔细询问了隧道的施工和职工家属的生活等情况,他不顾自己已经80多岁的高龄,坚持来到距洞口7100米深处的掌子面,冒着密集的裂隙水,观看液压凿岩台车的钻孔作业情况。

吕正操还同大家一起在洞口合影留念,并挥笔为隧道建设者题词,提出了热切的希望。

1987年3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习仲勋在衡广复线大瑶山隧道工地考察时,向隧道建设者们致以亲切的问候和敬意。

习仲勋对建设者们说:“你们辛苦了!你们作出了很大成绩,有功于全国人民!预祝你们圆满完成任务!”

习仲勋由中共广东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许士杰等陪同,在大瑶山隧道出口端工地考察时,他再三嘱咐施工人员:“越是接近胜利,越要依靠科学,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

1988年10月30日,国务委员邹家华在铁道部部长李森茂、副部长孙永福、广东省副省长匡吉等陪同下,视察了即将全线贯通的衡广复线。

当天下午,邹家华来到大瑶山隧道9号断层治水现场,听取了攻关小组采用科学办法排堵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情况,并和攻关小组的专家及隧道建设者合影留念。

邹家华勉励建设者再接再厉,向党和人民交出一条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大瑶山隧道。

邹家华说:“对于在大瑶山建设中献出生命的职工,要立碑纪念,不要忘记他们;对工程作出贡献的广大职工要大力表彰。”

当晚,邹家华主持召集部、省有关领导开会,共同协商解决了电气化铁路用电、重点桥隧守护及征地拆迁等全线双通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10月31日,为了进一步落实国务院领导的指示精神,李森茂在韶关复线建设指挥部召开了参战单位领导干部会议。

李森茂说:“胜利在望并不等于胜利在握。搞好一项工程和打仗一样,冲刺的时候会遇到很多困难,要努力克服,千万不能麻痹大意。”

李森茂向参战单位提出要求:

紧紧围绕双通目标,继续发扬团结协作、拼搏精神,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力争早日开通。

继续抓好收尾配套工程。

认真总结建设中的乡土观念。衡广复线是在运输非常繁忙的情况下修建的,施工中做到了运量不减,而且每年都在递增;思想政治工作很有成效,达到了修路育人的目的。把这些经验总结出来很有意义。

要表彰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特别是那些献身的职工。要很好地总结他们的事迹,以激励后人。

衡广通途:衡广铁路复线建成通车 - 第一卷 中央决策与规划
目录

阅读本书,两步就够了......

第一步: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扫一扫

第二步:用掌阅客户端扫描二维码

扫一扫

不知道如何扫描?

×

正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