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组建中财委 第1章 宣布陈云为中财委主任

周恩来说:“各解放区财经工作不能再搞‘联合政府’,要搞统一政府,取消办事处,成立中央财政经济部,并建立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货币。”

陈云说:“安下地盘试一试,只能根据实际情况办事。”

陈云说:“我叫陈云,小个子,身体不好,两个月感冒一次。过去好比是在上海永安公司门前摆小摊做小生意的,现在让我当大公司经理,做大买卖,不知道能不能胜任。”

1949年10月19日,在中南海勤政殿里,中央人民政府第三次会议在毛泽东主持下召开。

这次会议主要讨论通过政务院及其所属各委员会,各部、院、署、行的负责人,同时任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署和中央人民政府办公厅等机构的负责人。

中央人民政府的各组织机构至此全部建立起来。

在这次会上,正式宣布政务院及其所属各委员会、各部、会、院、署、行的负责人。

毛泽东宣布:任命陈云为政务院副总理、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薄一波为重工业部部长兼财政部部长;马寅初为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原来,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解放战争尚在进行,由于各解放区处于彼此分割的战争形势下,财政经济工作还基本上是各自为政。

随着华北各解放区连成一片,中央决定在阜平县成立华北各解放区财政办事处,这是一个各解放区带“联合”性质的财经机构。

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到西柏坡后,周恩来提出:

各解放区财经工作不能再搞“联合政府”,要搞统一政府,取消办事处,成立中央财政经济部,并建立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货币。

中央财政经济部在当时简称中财部,由董必武任部长,薛暮桥任秘书长,南汉宸负责筹建中国人民银行,准备发行全国统一的货币,即人民币。

由于当时董必武年迈,加上不久后担任新成立的华北人民政府主席,中财部实际上由周恩来直接领导。

在此期间,中央财政经济部在统一财经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例如发行统一的货币,调剂地区间的财力、物力等等。但由于尚处于解放战争时期,经济工作总的进展不大。

1949年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的一年,同时又是解放区财政经济困难的一年。

由于帝国主义长期侵略和掠夺,国民党政府的腐败统治,加上长期战争的破坏,到了1949年,财政枯竭,投机倒把猖獗,城乡交通阻隔,原材料匮乏,产品滞销,工人失业,正常经济活动受到严重破坏,并出现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的局面。

面对困难局面,即将成立的人民政府急需成立一个统一的财经领导机关来统筹领导全国财经工作。

北平和平解放后,党中央决定把中财部和华北财政经济委员会合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在当时简称中财委,统一管理财经工作。

1949年3月,周恩来主持起草《中央关于财政经济工作及后方勤务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

中央应即成立财政经济委员会,首先与华北财政经济委员会合并,并加入东北、华东、西北、华中各区财政经济工作负责人为委员,依靠华北政府的各部及其直辖的各省市,进行业务工作。

中央要成立的这个中央财经委员会,实际上就是全国财经工作的“司令部”。

中央组建中央财经委员会,其目的是想使我党原来因“山头林立”而分散的财经工作,能有一个统一的领导机构,能够在全国统筹的基础上,促进新中国经济建设工作的全面展开。

中央同时还决定,由陈云任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主持全国财经工作。

在这次中央人民政府第三次会议上,不仅宣布成立财政经济委员会,同时还宣布由原东北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陈云任主任,薄一波、马寅初为副主任。

由陈云任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是中央早就计划好的最合适人选。

这是因为由于历史原因,当时在党内,熟悉经济工作的领导干部非常缺乏,陈云是为数不多的懂得经济工作的重要领导人。

对于陈云,薄一波曾说:

陈云同志是新中国财经工作的卓越领导人。1942年,他主持陕甘宁晋绥5省联防财经办事处,工作很出色。解放战争时期,他主持东北财经委员会的工作,顺利实现了东北全区财经工作的统一管理,较早地把经济稳定下来。党中央和毛主席任命他为中财委主任,是再合适不过了。

因此,在打算组建中央财经委员会时,周恩来提议调陈云到中央负责全国的财经工作的建议,立即获得毛泽东的批准。

1949年2月6日,毛泽东致电东北方面:

请陈云来中央一叙。

几天后,陈云赶到当时作为中共中央所在地的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经过与中央书记处成员商谈后,他决定立即到中央主持全国财经工作。

随后,陈云回东北安排工作交接。

由于当时全国的经济形势已非常紧迫,陈云受命之后,甚至连即将在西柏坡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都未及参加,即匆忙折返东北,准备交接东北的工作,然后走马上任。

然而,东北的工作也是千头万绪,一时不可能交接完毕。东北解放较早,土地资源丰富,工业基础好,又靠近苏联,这对东北的经济发展都是极有利的条件。而且,当时,中央也已确定了“抓住华北,依靠东北,支援前方”的方针,陈云也想在离开东北以前,尽量多了解一些东北的情况,为东北经济的发展制订一个好的计划,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因此,利用这段时间,陈云几乎走遍了东北的各大城市和工厂,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与此同时,他领导东北财委开始制订1950年东北经济发展的计划。

这边,东北的工作,陈云一时无法脱手。但另一边,中央的经济工作却不能“一日无主”了。

4月10日,正在东北主持经济工作的陈云接到中央的电报:

速来中央工作。

陈云读过电报有些犯难:东北经济刚刚稳定,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自己又在制订东北地区当年的经济计划,5月初还要向东北局作报告,他感到简直脱不开身啊!

陈云当时决定推迟南下,待完成报告后再起身。为此,他向中央做了说明。

4月10日,中共中央致电东北局:陈云应速来中央工作。

在4月30日,周恩来又发电报催促:

陈云及早动身入关。

中央两次发电报,陈云不得不改变计划。5月3日,陈云致电中央:

由于正向东北局报告今年东北经济计划,东北局今日起讨论,故5月10日前可到北平。

没几天,中央第三次来电,催促陈云立刻进北平。这样,陈云不得不迅速结束在东北的工作,起身入关。

5月7日,陈云电告中央:

9日一定离沈阳赴北平。

陈云的一贯作风是谨慎、稳健,他进关前,有人问他:“进关以后怎么办?”

他说:“安下地盘试一试,只能根据实际情况办事。”

5月14日,陈云抵达北平。

第二天,陈云便赶赴香山中央驻地,会见朱德、刘少奇等人,与他们讨论建立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的事宜。

陈云在香山与刘少奇等中央领导讨论了数十天。

5月31日,刘少奇根据香山会议讨论研究的结果,起草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关于建立中央财政经济机构大纲(草案)》,这个草案经周恩来、毛泽东修改、审定后,便向全党发出。

《大纲》指出:

由于人民革命战争正在取得全国范围的胜利,为了尽可能迅速地和有计划地恢复与发展人民经济,以供给目前战争需要及改善人民生活,立即建立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并陆续建立若干中央财政经济部门,作为目前中央的财政经济机构。

《大纲》还就中央财经委员会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工作职责及与地方财经机构的关系等方面做了规定。

中财委作为党在经济战线的统一领导机构,其地位就被正式确定下来了。

民生大计:新中国经济战线的第一大战役 - 第一卷 组建中财委 第1章 宣布陈云为中财委主任
目录

阅读本书,两步就够了......

第一步: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扫一扫

第二步:用掌阅客户端扫描二维码

扫一扫

不知道如何扫描?

×

正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