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诚信故事1

前言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华夏自古是礼仪之邦,历来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当炎黄诚信结盟,天下归一,华夏部族联盟日益强大,在我们炎黄子孙的血管里,自来流淌着“诚信”的血液!在商代青铜器铭文中,“信”是一个会意字,由“言”和“身”构成。我们远古先民在造这个字时赋予了它“以言立身”的隐含语义,而这正是后世思想家们把诚信当作一个人“立身行己,应事接物”的根本原则的渊源。从西周开始,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具有人伦关系,把这种人伦关系确定下来并运用到人们全部活动中去的规范就是“礼”;而把贯穿其中的精神加以提炼而成的思想叫做“仁”;在《国语·周语上》有“礼所以观忠、信、仁、义也……信所以守也”。此后,“信”不断发扬光大,成为儒家着重倡导的行为道德规范之一。孔子把“信”作为仁的重要表现,要求“做事而有信”、“谨而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孟子认为“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孟子·尽心下》),把自身确实具有善德称为“信”。墨子也极讲“诚信”:“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老子把“诚信”作为人生行为的重要准则,他说:“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六十三章》)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信,诚也。”宋代著名的理学家周敦颐更是把“诚信”提到“五常之本,百行之源”的高度。诚信一直以来成为中国古代主流儒家思想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本原则,成为中国人耳濡目染、代代相传的行为准则。

在现代语境中“诚信”即是诚实守信之意。所谓“诚实”,就是真实不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对自己,表里如一地注重道德修养;对他人,开诚布公,无所隐瞒。所谓“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说话算数,讲信誉,重信用,履行自己应承担的义务。诚实和守信两者意思是相通的,是互相联系在一起的。诚实是守信的基础,守信是诚实的具体表现,不诚实很难做到守信,不守信也很难说是真正的诚实。“诚”,强调的是事物的本来面目,对个人来说,就是要求他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按自己的良心做事,做到表里如一。“信”,从字形来看,合人与言,乃言而有信之意。言说是人们的交往方式之一,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语言行为。因此,“信”是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应该有的品质。

诚信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千百年来中国人做人的基本操守。然而曾几何时,当市场经济的大潮把某些人性的贪欲冲刷出来时,拜金主义一度在某些人的灵魂深处严重撞击着我们的道德底线:食品安全的背后是食品掺假,缺失的是商业的诚信;看到跌倒的老人不敢扶起,是怕被讹诈,呼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基本信任;某些大学生毕业后不归还银行的无实物抵押且无息的助学贷款,背弃的是青年学生抵押给银行的信用;某些党员干部贪污腐化,背弃了入党时对党的誓言,抛弃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承诺……

当我们失望于这些缺失诚信的事实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无数勤劳善良的中国人民的心灵并未被商品社会的物欲侵蚀,他们信守承诺、诚实做人,恪守中华民族的诚信传统,彰显了炎黄子孙的人性之美,捍卫着当今社会的道德准则,为我们做出了良好的榜样。例如,辽宁省本溪市本溪满族自治县南甸镇滴塔村村民、道德模范武秀君就是当今时代一诺千金的典范。武秀君夫妇从事建筑施工生意多年,凭借诚信经营,树立了良好的商业信誉。2002年,武秀君的丈夫赵勇因车祸去世,留下巨额债务。武秀君在承受着失去丈夫的巨大痛苦的同时,没有忘记诚信,顶着家庭和债务双重压力,走上了代夫还债之路,最终一一还清了欠款。山东省济南市港沟镇神武村村民刘延宝一家祖孙四代人坚守1948年对部队首长的承诺,六十三载诚心守护五位当年在济南战役中牺牲的解放军战士在神武村的墓园,谱写了一曲忠义守信的赞歌。这样的诚实守信的故事就在我们身边,就发生在无数普普通通的中国人身上。

当今时代,社会道德、人的可信度的提高,重在自省、律己,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只有每个人都真实地作为社会一分子做好了,社会诚信美德的形成才有基本的前提。社会是由千千万万个个体组成,如果每个人都是可信的,这个社会就应该是可信的,但是很多人却认为社会不可信,其原因是什么呢?既然社会由人组成,那么原因应该还是在个人,尤其在于很多人的社会责任感还不强。如果每个人都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孝敬父母,尊师爱幼,持仁义礼,智信律己,做任何事不仅为自己想,也为整个社会想,那么社会的诚信度一定会提高。

在中国古代,无论三皇五帝、圣贤哲人,还是僧侣信众、平民百姓,都给我们留下许多诚实守信的故事。本书从《史记》到《清史稿》二十五史等典籍中选取了最具代表的中国古代历史人物诚实守信的故事,分为“三皇五帝篇”、“诚信为人篇”、“诚信为官篇”、“诚信外交篇”、“诚信爱情篇”和“诚信经商篇”。让我们把双眸转向孕育诚信美德的中华传统文化,重温圣贤先哲关于诚信的教导,阅读千百年来那些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熠熠生辉的诚信故事。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鲜明地将“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适时地反映了时代对诚信美德的呼唤、社会对诚信的高度重视和渴求。希望读者通过本书的阅读,能够受到传统美德的熏陶,树立诚实守信的价值观,从而弘扬中华传统诚信美德,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神农

舍身尝百草,神兽助诚信

我国的医家有这样一个行医传统,为了证明自己药店的药货真价实,通常在柜台上放一尊獐狮的石雕。这獐狮到底为何物,为什么和医家的诚信行医相关?这得从神农与獐狮的故事说起,而要讲这个故事,还得先讲神农尝百草。

炎帝神农是我国上古时代姜姓部落的首领,号烈山氏或厉山氏,与黄帝是两兄弟。炎帝成长于姜水(今陕西姜水)流域,长成后,身高八尺七寸,龙颜大唇。因以火得王,故为炎帝,世号神农,建都山东曲阜。由于他的功绩显赫,亦尊为人皇。

上古时代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刚刚开始,生产工具又十分简陋,在恶劣的自然环境面前,原始先民们生存十分艰难,茹毛饮血,风餐露宿,常受野兽袭击和疾病的困扰。因此,怎么生存和发展,对原始先民们来说,是时时刻刻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急迫的问题。

神农从小就喜欢与草木为伴,三岁就知道栽种一些植物用来食用,长大后更爱种草植木,观察研究各种草木的生长、开花、结籽等现象。当时人们为了采集更多的食物,又担心误食有毒之物,总是让一个人先尝,安全无毒后,其他人才吃。神农往往就是第一个尝食的人,因此,受到氏族成员的拥戴。无论山上、水中、路边、地里生长的植物,神农都要采来亲自品尝,并记下其特性,比如有的酸、有的甜、有的苦、有的辣、有的涩、有的麻,有的吃了兴奋、有的吃了头晕、有的吃了清醒、有的吃了欲困、有的吃了添力、有的吃了拉稀、有的吃了耳聪目明、有的吃了胃胀脸肿……由此他逐渐积累了许多植物特性的经验和知识。

在解决人们食物来源的同时,神农尝百草时逐渐发现,草木因有酸甜苦辣等各种味道,人们吃了之后身体会有不同的反应:味苦的草,咳嗽不止的人吃后咳嗽立刻减轻不少;味酸的草,肚子有病的人吃后肚子就不疼了……由此,神农发现草木还有治病的功效。为了更好地给部落族人治病,他开始更有目的地去尝试各种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采取、性味、功用和毒副作用等各种情况。

神农尝百草是十分辛苦和危险的事,不仅会在山林里遭受毒蛇、野兽的袭击,还会面临不曾食用过的草木的毒性伤害身体甚至危及生命的情况。神农尝草时常常一天之内几十次中毒,最多时一天中毒达七十多次,被毒素折磨得死去活来,痛苦万分,有时又意外地发现中毒后食用其他的草木可以缓解症状。在多次的中毒、解毒的过程中,他逐渐发现很多草木的根、茎、叶、花、果各具不同的药性。

世上的草木品种数也数不清,神农为了加快尝草的速度,增加尝草的安全性,他改进了寻找药物的方法,制作了一种工具“赭鞭”,据晋代干宝所著《搜神记》第一卷载:神农以赭鞭鞭百草,尽知其平毒寒温之性。这个赭鞭如同我们现在用的一张检验酸碱性PH试纸,草木经过赭鞭一打,它们有毒无毒,或苦或甜,或寒或热,各种药性都自然地显露出来。神农就根据这些草木的不同赋性,给人们治病。他在成阳山上,曾经使用赭鞭,发现不少疗效显著的草药,如甘草可以治疗咳嗽,大黄可以治疗便秘等等。神农利用这个办法采集草药为人治病,医好了很多受病痛折磨的人。因此,神农被世间传为神医。

部族里的生活越来越好,人们的健康状况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人口也逐渐增多,许多周围部族也逐步归附,神农把许多小部族融合成为一个更大的部族,他也成为一个伟大的部族领袖。

神农虽然被尊为领袖,但他却没有停止为部族成员尝草治病,依然不断地坚持在山里寻找更多的药物。有一次,神农捉住了一只奇异的动物——獐鼠,又叫獐狮。它周身像水晶般透明,能吃百草和百虫,各种药性均可通过观察它吃药后的肺腑、经络的状况而一目了然。有了这只识别药性的活“仪器”,神农可以从药草进入獐狮体内的行动路线,判断出药草的药性:如果药通心则医心病,药通胃则医胃病……人们说这是神农跋山涉水,尝遍百草,找寻治病解毒良药,甚至差点为此丧命的举动感动了上苍,于是上苍派出在昆仑山上修仙的一只獐狮来帮助他。自从有了獐狮,神农识药再也不用发愁了。一天,獐狮吃了巴豆,腹泻不止。神农把它放在一棵青叶树下休息,过了一夜,獐狮奇迹般地康复了,原来是獐狮吸吮了青叶树上滴落的露水解了毒。神农摘下青叶树的青叶放进嘴里品尝,顿感神志清爽、甘润止渴。神农教人们种了这种青叶树,就是现在的茶树。这就有神农架民间传唱的“茶树本是神农栽,朵朵白花叶间开。栽时不畏云和雾,长时不怕风雨来。嫩叶做茶解百毒,每家每户都喜爱”的山歌。

神农过去只尝百草,而对鸟、兽、虫、鱼能不能当药无法断定。有了獐狮的帮助,神农开始用动物入药治病。在动物入药上,獐狮给他的帮助最大,最后却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一天,神农在山中发现了一条黑虫,一遇动静它就蜷成一团,像颗圆溜溜的黑珠子,咕噜噜地滚下山去。神农从未见过这种怪虫,十分好奇,拣了一个放在手心把玩,并递给獐狮试服。獐狮闻了闻,龇了龇牙,不愿吞食。神农便把“黑珠”塞进了獐狮的嘴里,獐狮只好小心翼翼地嚼了嚼,就赶快吐了出来。谁知这虫的毒汁仍迅速进入獐狮的肠胃,霎时间獐狮遍体发黑,口吐白沫,神农急拿解药灵芝草喂食也无济于事。獐狮望着神农,落泪而亡。神农亦悲痛万分,懊恼不已。

原来那“黑珠”名叫“滚珠虫”,又称“滚坡虫”、“千脚虫”,身有剧毒。在湖北省房县神农尝百草的神农架北坡桥上乡杜川村山区,从此流传着“獐狮什么都不怕就怕坡上滚地虫”的说法。后来行医人为了纪念獐狮帮神农尝百草以救天下苍生,并为了证明自己药店的药货真价实,通常在柜台上放一尊獐狮的石雕,表明自己店里的药是经过獐狮尝试过了,肯定灵验,所以就有了“药不过獐狮不灵”的说法,也告诫医生千万不可滥用错用药物!这个医俗至今在鄂西北地区特别盛行。

神农痛失獐狮,寻找药物的工作变得更加艰难,虽然他面临着随时可能中毒而亡的危险,但他从不放弃尝草寻药。一次,他在品尝一种攀缘在石缝中开小黄花的藤状植物时,把花和茎吃到肚子里以后,没有多久,就感到肚子钻心地痛,好像肠子断裂了一样,痛得他死去活来,满地打滚。最后,神农没有能顶住,被这种草毒死。神农虽然被毒死,却用他的生命发现了一种含有剧毒的草,人们给它取名叫断肠草。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断肠草也叫钩吻,能破积拔毒,祛瘀止痛,杀虫止痒。断肠草在现代医学中能辅助治疗肝癌、食道癌、胃癌等消化系统肿瘤及淋巴肉瘤、骨肉瘤、皮肤癌等,也治风湿痹痛、疖疮肿毒、疥癣、皮肤湿诊等病。神农用他的生命,换来了无数子孙的健康,他是伟大的,是当之无愧的华夏始祖。

神农为了民众的自我牺牲精神,为后人所传颂。神农尝百草更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獐狮是他在医学和药学实践中第一个用于科学实践的动物,是中药学第一只极为灵敏的实验动物,尽管有些神话色彩,但这种科学思想和方法无疑是正确的。这是一种科学的诚信。

炎帝 黄帝

诚信结盟,四海归一

1972年在郑州市北郊大河村,人们在仰韶文化遗址房基内发现了一件精美的双连壶彩陶,这个6000多年前先民们制作的彩陶壶是用泥质红陶做成,由两个形体相同的壶并列而成,腹部连接相通,红衣黑彩,器表磨光,两壶两侧各附一耳,圆腹平底,器表布满平行线条,纹饰简洁明快,古朴大方。这个双连壶是个酒具。6000多年前先民们为什么要制作这个壶呢?

据专家推测,这个酒壶是礼仪用品,为部落间结盟时领导者对饮所专享,以象征和平友好。这个壶问世于炎黄时代,它向人们讲述了炎黄结盟的故事。

上古时代,黄帝和炎帝都是“有熊国君”少典氏的后裔,他们的母亲叫附宝,有峤氏之女,是少典国国君的妃子。附宝生有二子,长子是炎帝神农氏,次子就是黄帝轩辕氏。炎帝长于姜水,故以姜为姓;黄帝成于姬水,则以姬为姓。

刚出生的轩辕,额骨的中部隆起,像太阳,这就是所谓“日角”。轩辕有龙的相貌,传说他的手脚也似龙爪龙趾;还有的说他有四张脸。更奇异的是,轩辕刚出生就咿呀说话,不久就会走路了。到十岁左右的时候,他就离开寿丘,到处拜师学艺,通访名山大川,成年后成为一名勇士,后来被推举为部落首领,称为黄帝,率部迁徙到陕西北部定居。后来黄帝由洛水南下,东渡黄河到达涿鹿(今河北涿县),修德振兵,日渐强盛,附近部落纷纷归附,成为中原一霸。

轩辕的哥哥神农定居清姜河畔教民稼穑,栽种五谷,并驯养野生动物以充长年食用。每日清晨,族民们驱赶着野牛、野马四处放牧,开始尚能安居乐业,但到后来由于刀耕火种、辟地开荒,牧草日见稀少,大家只好划线为界,互不相扰。虽然如此,仍免不了明争暗夺,甚至致死人命。神农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决定易地迁居,一行人沿着渭河东行抵达黄河,又沿黄河来到了太行山东麓。这里地广人稀,到处是丰盛的水草,适于牲畜繁养,又有肥沃的平原宜于农耕,加之当时风调雨顺,物产丰富,很快,族内便呈现出一派升平景象。

不料南方九黎族长蚩尤,为扩大疆域,亲率部族大举北伐。这蚩尤原是姜姓旁门支系,其祖父当年因争夺猎物而伤人性命,被炎帝判罚十张虎皮。蚩尤从此怀恨在心,带着七十二弟兄逃往南瞻部洲,征服了当地土著,以田中野草为姓,改姜为苗,娶妻生子繁衍生息,家族兴旺,慢慢又成九个部落。蚩尤生得铜头铁额,四目六臂,又有移山之力、呼风唤雨之能,成年后将九部合一,号为“九黎”,征服了附近各小氏族后,大张旗鼓向北挺进,一路上攻山占川,志在讨伐炎帝。

炎帝闻知蚩尤北来,急忙传令各部严阵以待。一日,蚩尤身披斑斓虎皮,头戴双角铜盔,手执铜刀于阵前叫战,炎帝披挂相迎。双方刚一照面,便刀斧相交。蚩尤刀如翻江,好似凶神恶煞一般。炎帝用的是石刀石斧,怎能和铜刀对阵?没几个回合,炎帝便败下阵来。

炎帝起兵在于自卫,无心与蚩尤决一胜负,尽管士卒不少,兵至万余,也仅在于反击。蚩尤琢磨透了炎帝的心思,越发咬着炎帝不放,不断发动攻势。炎帝从黄河以南逃至黄河以北,蚩尤尾追不放,誓灭炎帝。

炎帝的部众死伤大半,军队统领夸父被蚩尤活捉,不知生死。炎帝派人八方打听,得知夸父愤恨他的仁慈之心和懦弱无能,为保全被俘的千余名父老兄弟,投降了蚩尤。炎帝听了,失魂落魄。他仰望茫茫云天,问苍天为何不公,为什么自己仁德天下而没有好报。

这时候,麦氏、稻氏、黍氏、寂氏、姜大、姜二、姜三、姜四、姜五、姜六、姜七等将佐和各部落酋长一齐赶来,见炎帝未开口,一齐跪下。泪流满面的炎帝,自知失态,赶忙擦干泪水,欲扶众人站起,谁知众人皆双手扶地,谁都不站。炎帝叹了口气,望着伏地垂首的将佐和酋长,痛心地说道:“诸位兄弟,你们赤胆忠心跟随着我,我没有保护好你们,致使一半兄弟死伤在山林,暴尸山川,血和泪教训了我,我仁武天下,苍天又不容我。难道我的行为违背了天道吗?天下称我炎帝是太阳,难道我这轮太阳要西落山林了吗?”

众将佐和酋长忠诚的目光凝视着炎帝,千言万语尽在其中了,彼此相望,久久无语。麦氏打破了沉默劝炎帝说:“如此荒野之地,岂能久留?不知炎帝如何打算?”炎帝沉吟一声,并没答话,皱皱眉,嘴唇颤动了几下。麦氏又说:“炎帝,兄弟们再三议论,还是迁回到南方去吧!”炎帝对众将佐和酋长说道:“蚩尤无道,天道不容。黄帝大势必兴,天下让黄帝,不可让蚩尤!”众人吃了一惊,七言八语询问,炎帝果断说道:“那蚩尤狂暴无比,野心吞天下,必穷追灭我,尔后必定再与黄帝争天下。我们为何不向黄帝求援,联合黄帝共灭蚩尤?”

炎帝于是将求援信交给姜五,让虎氏部落酋长陪同他一起寻找黄帝。一日,黄帝与三公六将聚议练兵兴邦之事,驿站使者飞马来报,得知炎帝被蚩尤北逐,已死伤近半。大将风后说道:“黄帝,以我之见,炎帝与蚩尤水火不容,虽与黄帝有隙,毕竟为同胞兄弟。如今炎帝屡战屡败,节节北逃,惨败至此,炎帝仇恨蚩尤,亟待报复。若黄帝联合炎帝同抗蚩尤,岂不是更好?”另一员将领天乐补充道:“风后所说有理合情,如果炎、黄联合,前后夹击,其势更大;即使炎帝不同意共同对抗蚩尤,也不会把刀尖指向黄帝的。”黄帝倾听众见后,果断说道:“风后所说炎黄联合抗蚩尤极是,不知哪位愿意出使炎帝?”说话间炎帝使者姜五和虎氏部落酋长正好赶到,姜五一边呈上炎帝的求援信,一边道:“炎帝、黄帝同为龙的传人,炎、黄本兄弟,炎帝愿黄帝一助,共灭蚩尤。这是炎帝的希望啊!”黄帝慷慨应允道:“兄弟本一家,炎、黄共为龙,炎帝有难,黄帝怎能置若罔闻?炎帝求助,黄帝义不容辞!”

黄帝于是率大军,威风凛凛,晓行夜宿,浩浩荡荡向西南方进发。在涿鹿,黄帝大军遇见了一路北征的蚩尤,双方一场恶战。适逢浓雾、大风、暴雨天气,很适合来自南方多雨环境的蚩尤族开展军事行动,但对适应晴天环境作战的黄帝族并不利。黄帝初战告败。黄帝整军休整并派信使急速回去请九猿妹,九猿妹率善于雨雾天作战的玄女族士兵,乘蚩尤族得意之时向其进攻,黄帝随后协力,打败蚩尤部队,并擒获了蚩尤。

而此时却不见炎帝。原来炎帝那日被蚩尤打败后,虽派姜五去求救于黄帝,佐臣麦氏却劝炎帝往泰山逃跑,不要停下来等黄帝驰援,一则担心黄帝不来帮他,二来蚩尤与黄帝一战,二者必胜其一,蚩尤胜利了依然继续追讨炎帝,黄帝胜利了恐怕也会乘胜灭炎帝统一天下。炎帝举棋不定,麦氏继续道:“炎帝啊,不要再被你的仁德迷住了眼睛。快逃到蚩尤和黄帝都找不到你的地方去吧,去开荒种地艺五谷,休养生息,开辟一个仁德的天下。”麦氏之见引起争议,有的赞成,有的竭力反对,有的缄默不语。炎帝不相信哥哥会手足相残,但还是对众人说先躲起来。

黄帝不见炎帝,战胜蚩尤的喜悦减了一半,有人伺机劝黄帝说:“何不以不见炎帝为理由,乘机活擒炎帝?若能成功,天下归一大功告成。”风后听了连忙反对,对黄帝说:“炎帝也是一方大王,虽力不及黄帝,但艺五谷而天下有谷果腹,尝百草而医百姓,仁德天下,可见炎帝非寻常之人。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蚩尤不得人心,虽称霸一时,今被活擒待毙。仁者当立,立者当仁。今黄帝大势立于天下,不必生杀炎帝之心,应施炎帝予仁德,以诚信使炎帝于大势之下归附黄帝,不动刀枪、不杀一人便可天下归一。”风后所见,使黄帝倾服,于是决定与炎帝结盟共治天下,叫人去寻找炎帝。

躲起来的炎帝也派人打探消息,听说黄帝邀请自己结盟,便决定去涿鹿见黄帝。麦氏极力反对。炎帝的妻子听訞说:“炎帝是一方之王,天下不可没有炎帝。炎帝、黄帝皆为龙的传人,兄弟共祖。今大势已定,天下归一,炎帝应与黄帝诚心结盟。”炎帝重重点头,连声说是,率部向涿鹿赶,行至邙岭东端与来寻找炎帝的黄帝相遇,两大部落握手结盟,决定举行盛大仪式。

两部旌旗猎猎,号角悠悠。兵士们手执各色兵器,雄赳赳,气昂昂,与旌旗相间,站满了广场四周。广场北端搭起蓝色篷帐,篷帐中摆上一张书案,案上摆着两个双连壶和刻好的盟约竹笺,书案两侧端坐着气宇轩昂的轩辕黄帝和面含喜色的神农炎帝。篷帐前一丈远的地方,立着四脚鼎,鼎中插着立柱纹香。

三通鼓响,六道号声过后,篷帐外侧的人群中走出了司仪官伶伦。伶伦来到书案前,面朝广场人群,背对轩辕、神农二氏,展开竹简,高声朗唱两族盟约。约曰:“轩辕神农兮,结约结盟;后世子孙兮,同族同宗;繁衍生息兮,无止无穷;百业千行兮,均起均隆。”

伶伦宣读完毕,广场上的人群欢呼不已。又一通鼓响,黄帝内大臣仓颉宣读了结盟典章:“我轩辕、神农,立中州之土,建华夏之邦,故我部落之名,谓华夏部落联盟。八方人等,推轩辕氏为人间共主,天下之帝,因大地乃上苍所赐,大地苍黄,故尊轩辕为黄帝,摄行天子事,有不尊者,天下共诛之,有大逆者,枪戟戮之。追封盘古为开天辟地之祖,女娲氏、伏羲氏、神农氏为我华夏三皇。蚩尤氏如肯束甲来朝,率部归顺,则以结约之仪相待,尊帝号。反之,则以叛乱之酋而诛之。民禁偷盗抢劫斗杀,吏禁欺压卡索贪拿,官禁勾结欺瞒贿赂,军禁违令、反叛、谋逆。如有相违,依危害之情,加以课税、劳役、体罚、斩首之刑……”

仓颉宣读典章完毕,轩辕黄帝和神农炎帝一起走出篷帐,来到鼎前,将鼎中香烛抽起,双手举过头顶,复举三下,又插入鼎中,然后双双跪下,对天祷告曰:“苍天浩浩兮,佑我中华;大地茫茫兮,润物如花;日月炯炯兮,光泽万家;妖魔颤颤兮,遁入泥沙。”

炎黄二帝结盟后,信守盟约,天下归一,华夏部族联盟日益强大,子孙称作炎黄子孙。可见我们中华民族的血管里自来流淌着诚信的血液!

仁德远扬,诚信广布

舜是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帝之中的最后一帝,他不仅继承了先帝的业绩,且具先帝之德之能。舜,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

舜在20岁的时候,名气就很大了,他是以孝行而闻名的。又过了十年,尧向四岳(四方诸侯之长)征询继任人选,四岳推荐了舜。尧将两个女儿嫁给舜,以考察他的品行和能力。舜不但使二女与全家和睦相处,而且在各方面都表现出卓越的才干和高尚的人格。尧得知这些情况很高兴,赐予舜絺衣(细葛布衣)和琴,赐予牛羊,还为他修筑了几个谷仓。

舜得到这些赏赐,让继母和同父异母的弟弟象很是眼红,他们想杀掉舜,霸占这些财物。象让舜修补仓房的屋顶,却在下面纵火焚烧仓房。舜用两只斗笠作翼,从房上跳下,幸免于难。后来,继母又让舜掘井,井挖得很深了,继母和象却往井里填土,要把井堵上,将舜活埋在里面。幸亏舜事先有所警觉,在井底旁边挖了一条通道,从通道穿出,躲了一段时间。继母和象以为阴谋得逞,象说这主意是他想出来的,分东西时要琴,还要尧的两个女儿给他做妻子。象住进了舜的房子,弹奏舜的琴。这时,舜回来了。象大吃一惊,嘴里却说:“哥,我以为你遭了难,正在思念你呢!”舜也不放在心上,一如既往,孝顺父母,友爱弟妹,而且比以前更加诚恳谨慎。这些都让尧帝看在眼里,记在心头,他更加觉得舜是难得的贤明能干的人。

这时的尧帝,年事已高,但他并没有急于传位给舜,而是先封侯,让舜入朝为官,委以重任,参与政事,管理百官,接待宾客,经历各种磨炼,处理许多棘手的政务。特别是让舜完成一个特殊的任务:在民众中宣扬推行父义、母慈、弟恭、子孝等道德规范。舜做得得心应手,很有办法,很有成效,很得尧的赞赏。这样舜又整整辅尧二十年,尧又对舜言传身教,舜的才干使尧帝十分满意。舜真正具备了一个做帝王的才干,尧帝这才把王位禅让给了舜。

舜称帝后,他施政的道德教育更有力、更系统、更规范化了。在用人上,他重用有道德的人。有人给舜说,有高阳氏与高辛氏,各生了八个儿子,由于他们教子有方,这十六个人都很讲孝道,品德高尚,而且有治国的才干。舜帝说:“天下能兴,用人是最当紧的,用了有道德的人,就能治理出一个好的天下,用了缺德的人,民众就要跟着倒霉。”因此,舜帝重用了尧帝时未曾启用的德才兼备的人。他还分了不同的部门来管理国事,让稷管农业,皋陶管法律,契管教育,伯益管山川林泽,特别是重用禹作为自己施政的得力助手,同时主管治水。好人办好事,他们功绩突出,很得民众爱戴。舜帝不仅会用人,且用人有规范、有标准。《尚书·皋陶谟》记载舜制定了“九德”:“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前后每两字组成一“德”,如其中的“宽”指宽宏,但过于宽宏,不把握分寸,就会没有威严;与之相同,“柔”也应有度,“柔”指和柔、柔顺,如果一味地强调这一点,就会“植立”,难有建树。如此等等。这些德行也为后世所遵行,具体要求人们宽厚而不失威严,柔顺而不失主见,随和而不失庄重,具有治世能力而又谨慎认真,驯服而不失刚毅,正直而不失温和,宽大简洁而不忽略小节,刚正果敢而实事求是,坚强而不失良善。可见,诚信自古被中华民族视为基本美德。

舜帝想,仅仅制定标准与规范还是远远不够的,这些标准与规范必须让每个臣子、每个百姓都知道。因此,他用了各种办法,把制定的律条传播下去。舜帝很有音乐天赋与才能,他懂得如何用诗歌、音乐来把自己的主张宣教下去。他对夔说:“教导年轻人是最要紧的,年轻人的道德好了,天下才能长久地好下去。年轻人容易骄傲,容易走邪道,要教他们一定做一个正正道道的人,做一个有礼貌、讲道德、有诚信的人。你把咱们定的律条编成歌,让他们唱,让他们记住,让他们照着去做。”夔按照舜帝的意见,不仅编歌编舞,还亲自参加演奏,吸引了不少人都来参加。尤其是年轻人,唱着、跳着,大家都陶醉了,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舜帝时,由于农业的发展,五谷丰登,需要器皿盛装。因而制造陶器作坊慢慢多了起来,但仍然不能满足销售。于是,一些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的陶器便充斥市集,坑害百姓。有人将这一情况反映给舜,要求发布法令,狠治这些投机取巧人。舜想,治罪是可以的,但不是唯一的好办法。他主张,治假先要唱真,惩邪先要扶正,以诚信之德处理此事才是治本之法。

于是,舜帝选了多位制陶巧匠,来到河滨,选择优质陶土,开办了一个很大的陶器作坊。舜帝对工匠要求很严,从取土、配料、制坯、烧结、出窑、检验、出售,每一道工序都有详细规定,谁也不允许走样。哪一道工序出了问题,都有明确惩罚。宁可少出活,也不许出粗品、劣品,废品更不允许了。舜帝自己还亲自参加制作,示范给工匠看。因此,舜帝开办的陶器作坊,出的陶制器皿,不仅质地坚硬、精美光亮、棱角分明,而且质高价低,名气越传越远,陶坊也越办越大。近处百姓购换,远处的百姓也跋山涉水前往买货;不仅普通百姓来买,连有的陶匠也来买。这样一来,舜帝制作的陶器供不应求,劣质陶器很少有人去买,渐渐地没有了市场,迫使他们有的设法提高自己的质量,有的则关门停业。

舜帝为了体察民情,规定五年一次外出巡查,最有名的有两次。五岳之首泰山一带,在舜的那个古老年代,就是中华大地的一块宝地,是东方最繁华的地方。那里居住的东夷族,是当时华夏民族中数一数二的大部族。舜帝出巡,决定首先到东夷族那里去看一看。

这一天,舜的一队人马出发了。然而,东进不如南发,南渡黄河,是一马平川的中原大地,而东进一步就必须跨越巍峨的太行山。三天赶路,已人困马乏。有人建议,东夷族那里不要去了,改道向南。舜帝说:“东之东,东之重,事有急缓,先急后缓,山再高,路再险,也不能改变先去东夷的决定,出巡时制定的计划,不能随意改变。”

在舜的决心与鼓励下,一队人马历时十天终于跨越巍峨太行,眼前呈现一片平原大地。大家信心足了,眉开眼笑,人不歇足,马不停蹄,星夜兼程,继续向东挺进。

这一天,一行人来到今山东菏泽一带。这里土地肥沃,稼樯茂盛,物阜民康,舜的一行人马便住下来歇息了数日。离开前,有位老臣请求舜帝留他在菏泽长久住下来,这样可以把黄河中游发达的耕作技术在这里传播开去,又可以把这里的先进文化传回去。舜帝认为可取,答应了这个请求。

舜帝一行人马到达泰山,舜帝一看,这里山清水秀,真是一块风水宝地。东夷首领对舜帝到来先是有点漫不经心。过了数日,听下边禀报了舜帝给本部族教耕帮织的动人事迹和人品,东夷首领既感动又佩服,觉得舜所在黄河中游农耕就是比东夷先进,天下之兴,在和不在抗。于是,东夷人杀猪宰羊,盛情接待了舜帝一行人马。东夷成为舜帝管辖之下的东部最富有的一个部族。

年事已高的舜帝,住在禹为自己营造的鸣条行营中,心里却放不下黎民百姓。舜帝决定南巡。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舜帝带领几名老臣、几名仆从,从鸣条出发,南渡黄河,经中原大地,向江南进发。毕竟是上了年纪,舜帝的体力已大不如从前;加之一生操劳,到了晚年,人老病就多了。开始,日行百里,后来八十里、六十里、五十里,行一日,息半日,舜帝的体力日渐不支。一天,因雨中受寒,舜帝病倒了,身边的人劝说,还是回行营为好。舜帝说:“风寒小病,不是大事,休息几日就会好的。”娥皇、女英两位夫人每日精心照料夫君。有的地方官和老百姓听说舜帝病了,也纷纷赶来看望,有的送医送药上门,也有的劝舜帝不要南下了,就地住下也可。舜帝不肯,说江南偏远之地,有些地方至今还不懂农耕,他一定要去。娥皇深知丈夫的脾性,她附耳给劝舜帝的人说:“不要再劝了,他从来就说到做到,他要办的事情,不会半途而废。”果然,舜帝休养数日后病情好转,挣扎起身,又继续过长江,向南进发。

这一天,舜帝一行人来到苍梧一带。那里,主要居住的是三苗人部落。舜帝带诸位老臣,走村串户,访问百姓。他亲眼看到,有的地方人仍住在山窑土洞里,阴暗潮湿,病倒的很多。舜帝便教他们营造土屋,改变居住条件。有的以兽皮为衣,又脏又厚,夏天热得要命,舜帝便教他们学习织麻,改变服饰。有的以人代牛,不懂牛耕,舜帝便教他们耕作技术,发展农业……三苗人对舜帝的英明早有所闻,这下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一个深冬的黄昏,积劳成疾、年事过高的舜帝病逝在苍梧。这一年是公元前2203年。“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五十摄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尧崩,年六十一代尧贱帝位。”舜帝德高望重,英明无比,惠及后人,万人敬仰。中华民族文明史,起始于尧舜,特别是舜,正如《史记·五帝本纪》中所说:“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诚信是中华文明古国贯穿于整个历史发展过程的一条美德红线。一个不讲诚信的人就会被人们唾弃,一个不讲诚信的民族将无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个民族就可能走向衰亡。

周公旦

周公三吐哺,诚信扶幼主

西周的时候,有一位大政治家叫周公。其实“周公”二字,是指周代的爵位。周公他不姓周,而姓姬,名旦。因为国君赐给他们的“封地”在周,按规矩才改姓的周,所以,也称周公旦。他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又因为他死后的谥号为“文”,历史上也有称他为周文公的。

姬旦周公的一生经历了商末周初这样一个王朝更替的重大历史时期,他为西周王朝的建立做出了卓越贡献,他忠诚不贰辅佐周成王的故事为后世所传颂。

商朝末年,商纣王昏庸无道,荒淫无耻。他修建了一座叫做“酒池肉林”的娱乐场所,里面藏满了各种鸟兽、狗马等稀奇古怪之物。纣王和他的宠妃妲己,还有一些贵族幸臣们,整日泡在里面,过着荒淫无度的生活。商纣王更是个暴君。他残害忠良,三个辅政大臣都被他剁成了肉酱,就连时称“大贤人”、他的亲叔叔比干规劝和批评他,也被他挖心,看看这个“大贤人”是不是真的“心有七窍”。他的另一个叔叔箕子眼看形势不妙,在大街上装疯卖傻,但还是躲不过去,被他关进了监狱。就这样,纣王把国内政治搞得一片混乱,众叛亲离,老百姓怨声载道。

西周国作为商王朝属下的诸侯小国,在周文王时,就曾几次兴兵,讨伐纣王。经过几番较量,虽然没有大获全胜,但还是取得了不小的成效。商朝的许多部落、方国都纷纷投奔了周文王,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局面。当然,这其中也不乏周公的谋略和智慧。

文王死后,周公的哥哥姬发继承了王位,史称周武王,他以周公为最主要的得力助手,在召公、毕公等帮助下,公元前1048年,周武王在孟津举行声势浩大的誓师仪式,大会天下诸侯,发动了灭商的实战演习,同时还不断地派人刺探商纣的情报,开展强有力的政治攻势,大批商王朝的贵族、大臣纷纷叛商奔周。誓师大会后,武王在周公等人的帮助下,决定在牧野与商纣王决战。公元前1046年,武王统率战车三百辆,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渡过孟津。二月甲子凌晨,武王在商郊牧野集众誓师,周公撰写了誓词《牧誓》,痛斥商纣王只听妇人(妲己)之言,不祭祀祖先天地之神,连自己同祖兄弟都不进用,反而重用四方逃亡的罪人,让他们暴虐百姓,导致天怒人怨,招致天下大乱。周公申明自己是躬行天罚,宣布作战纪律,鼓励战士勇猛杀敌。大战中,周公手持大斧,他的弟弟召公手持小斧,保护着武王,率军冲杀。纣王好不容易强行征召来的七十万奴隶,一到两军阵前,却纷纷倒戈,反而引领周军杀向了纣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前徒倒戈”的故事。

经牧野一役,商军大败,纣王逃回朝歌后自焚而死。第二天,周公捆绑着大钺,召公捆绑着小钺,在武王左右,向上天和殷民宣布纣王罪状,正式宣布殷商灭亡,周朝取而代之,武王为天子。

周朝立国之初,民心不稳,殷商贵族残余势力又蠢蠢欲动,周公便辅佐周武王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安抚民心。当年,人们特别重视祭祀,非常崇拜神灵,周公便通过举行隆重的祭祀大典,告诉殷商余贵和百姓,纣王的毁灭是天帝的旨意,是他咎由自取,得到了殷民的认可。周公还大释天下,优待纣王的子孙。他册封纣的儿子武庚禄父为殷侯,留在殷都。武庚毕竟是纣的儿子,周公当然也要有所防范,所以便把自己的三个兄弟管叔、蔡叔和霍叔派去监视他,史称“三监”。

周朝初定,周公立了大功,武王把少昊的旧址曲阜一带分封给了他,封为鲁公。但周公并没有亲自去他的封地享受荣华富贵,而是留下来继续佐助武王料理朝政,等他的儿子伯禽长大后,才派伯禽代他到鲁国去做国君。

就在周朝百废待兴之际,武王却因国事操劳过度突然病倒,而且病得很重,朝中震动很大,人心浮动,担心江山不稳。为稳定人心,姜太公和召公二人只好用占卜的办法预测吉凶。周公却不把国家命运寄托于占卜,做出了一个令群臣谁也想不到的决定,他设置了三个祭坛,面北而立,捧着玉璧、玉圭,以自己的生命作抵押,向太王、王季、文王祷告,并命史官宣读他已撰写好的册文,册文的大意是:你们的长孙武王姬发,如今积劳成疾了。倘若你们三位神王在天上生了病,要人去帮助,那么姬旦愿意代替武王姬发担当这个责任。我姬旦这个人特有心计,又多才多艺,最擅于侍奉鬼神了。而你们的武王姬发却没我这个本事啊,他已经在天帝的宫廷里接受了使命,广有四方,因而能够安定你们在天下各地的子孙,四面八方的百姓也无不敬畏他。只要不让他失落了天降的大命,你们先王的神灵也就永远有了依托、有了归宿了。如今我从大龟上接受命令,如果你们答应了我的请求,我就将玉璧玉圭献给你们,如果你们不答应,那我就将这两件宝贝收藏起来,不给你们了。也许是被周公的赤诚感动,武王的病情一时有所缓解。周公则把册文藏进了用青铜封缄的柜子里,并下令任何人不准说出去,更不能让武王知道。今天我们看来,觉得这种祈祷是好笑的,可是对三千多年前相信天命鬼神的周人来说,那是十分真诚无私的。

武王在临终前愿意把王位传给有德有才的周公,并且说这事不需占卜,可以当面决定。周公涕泣不止,不肯接受,并发誓辅佐太子姬诵继承王位、管理朝政,武王郑重地说:“那我就把姬诵拜托给你了。”说完便气绝身亡了。

武王死后,年幼的太子姬诵继位,史称周成王。周公担心别有用心之人听到武王去世的消息后反叛,便挺身而出,承担起了辅佐成王治理国家的大任。

周公尽心国事,虽然属于自己的时间很少,可他任劳任怨。但是渐渐地,他感觉到身边的人有些不大对劲,即使是成王在同他说话时也目光游离,言词闪烁。这是什么原因呢?周公虽有疑问,但忙于政事也就没有在意。

一天,召公和姜太公向周公提出要到封地去。周公大吃一惊,忙问二人原因。二人答:“外面早已议论纷纷,说你独揽大权,只等有朝一日自立为天子。既然如此,我们还留在此地干什么?”周公一听,悲从中来,这话如果别人说,他可能只觉气愤,但是出自这二人之口,他就非常伤心了。他流着泪向召公和太公表明了心迹,第二天又为15岁的成王举行了“冠礼”仪式,然后将一切事情安排妥当,带着几名随从离开了镐京。

不久,周公查明,制造谣言的是他的亲兄弟,三监中的管叔鲜和蔡叔度。这二人为什么造此谣言呢?原来对于周公代理朝政,管叔鲜满心不服,因为他是文王的三儿子,而周公是四儿子。他认为,按“兄终弟及”的习惯,辅佐成王的人应该是自己而不是周公,再加上别人都有封地,自己和两个弟弟只轮上个监视人的差事,越想越不甘心,便和蔡叔度一起四处散布流言。

纣王的儿子武庚见周室内讧,忙侍机做反叛的准备,和东夷首领以及一些边远小国加紧联系,周密筹划反叛之事。年轻的周成王得到消息不禁心烦意乱。也不凑巧,镐京一带连降暴雨,淹没了很多地方。无奈的成王决定到祖庙祈祷占卜。无意间,成王发现了周公藏在祖庙柜子里的那篇祷词,上面记录着他甘愿以自己的性命代替武王的性命、情愿为国为民奉献一生精力的话。成王感动极了,知道自己错怪了周公,忙将周公召回,请他重理朝政。

而此时管叔鲜和蔡叔度决定会同武庚起兵造反,一些小国也加入到反叛的行列之中。对于此次叛乱,周公早有准备,奉命回王室后,他授权姜太公征讨所有不服周朝管辖的各个诸侯国,自己则带领一部分人马,对付“三监”和武庚。

三年后,周公终于平定了叛乱并将武庚斩首。管叔鲜见大势已去,无颜见周公,上吊自杀。周公念蔡叔度、霍叔处无知,只把他们流放贬职。

周公东征之后,觉得镐京在西边,要控制东部的中原地区很不方便,于是周公就把东征时俘虏的那些“殷顽民”全部西迁,在今天的河南洛阳建了一座城池,取名“成周”,又叫东都,将首都镐京称为“宗周”;同时又在成周西面三十里处修了一座城,叫王城,用于管辖成周。他派了八个师的兵力驻守成周,并昭告那些“殷顽民”必须安心谋生,否则,统统杀死。这样就大大巩固了西周政权。

制服了那些殷商顽民,周公还吸取了商朝小邦林立的教训,为了加强对广大被征服区域的控制,他进一步扩大分封制,利用这些诸侯控制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强有力地维护了西周王朝的统治。

周公不仅治国有方,通过“制礼作乐”规范国家制度,而且治国有德,勤勉诚信,兢兢业业。周公送他的儿子伯禽代他去鲁国赴任,临行前,他告诫伯禽:“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又是成王的叔叔,地位虽高,但我却丝毫不敢怠慢国事。有时正洗着头呢,都要三次把头发捧起来去接待来访的大臣;正吃着饭呢,有贤臣造访,只好把碗放下,一顿饭要吃吃停停。就这样还害怕失去天下的贤才呢,你到了鲁国万不可傲慢哪!”周公的贤德,为后世所敬仰,曹操的《短歌行》中就有“周公吐辅,天下归心”的千古名句。

周公还特别注重培养成王的诚信美德。周成王小的时候,有一天和弟弟叔虞在宫中的一棵梧桐树下玩耍。忽然,一阵秋风吹来,梧桐树上的叶子纷纷飘落。风过后,地上留下了许多梧桐叶。成王一时兴起,便从地上捡起一片梧桐叶,用小刀切成一个“圭”(当时大臣们上朝时手中握的工作牌),将它送给了叔虞,跟他开玩笑说:“我要封给你一块土地,喏——你先把这个拿去吧!”叔虞听到成王这么说,欢欢喜喜地拿着这片用梧桐叶做成的“圭”,跑去将此事告知周公。听了叔虞的话,周公立刻换上礼服,赶到宫中去向成王道贺。成王不解地问:“叔叔,你为什么要特地穿上礼服,赶来向我道贺呢?”周公面带微笑地对成王说:“我刚刚听说,你已经册封了你的小弟弟叔虞。发生了这样的大事,我怎能不赶来道贺呢?”“哦——那件事啊。”想起此事的成王,忍不住哈哈大笑说:“刚才,我只不过是和叔虞闹着玩而已,不是真要册封他呀。”成王的话刚说完,周公便收起笑容,正色对成王说:“无论是谁,说话都要以‘信’为重;你身为天子,说话更是不能随随便便,当作是在开玩笑一样。如此,你才能得到人民对你的信赖呀!倘使你总是不顾信义,任意将自己说出口的话视为玩笑,这样,你还有资格做一国的天子吗?”周公之言,令成王深感惭愧,成王于是兑现诺言,将叔虞册封于唐地。

周公辅佐成王执政七年后,见朝政已稳,一天上朝时他便对众臣说:“我代理朝政已有七年,如今成王已长大成人,我已经完成了他父亲拜托给我的事情,了却了先王的心愿。从今天起,他要亲理朝政。如有不服者,从严惩处!”

周成王一时有点不知所措,急忙跪下来求周公继续代理朝政,可是周公说:“做人岂能言而无信,我答应你父亲的事情就不能反悔!”周公既然心意已决,众人劝他已全无用处,随后他便离开镐京去了洛邑。

在国家危难的时候,周公不避艰辛挺身而出,担当起辅佐幼年成王的重任;当国家转危为安,走上顺利发展之路的时候,毅然功成身退,这种无畏无私和诚信的精神,始终被后代称颂。

此后,周公每次与成王见面都要对他讲一些为君的道理,劝谏他做个明君。他的话都被史官记录下来,并整理成册,一篇为《无逸》,一篇为《立政》。二者均被收入《尚书》中。

周公到了洛邑,继续操劳国事,终于积劳成疾,不久就离开了人世。死前,周公对成王说:“我死之后一定要把我葬在成周(今河南省洛阳县东北),我永远做成王的臣子。”周公死后,成王将他葬于文王墓旁边,成王说:“这表示我不敢以周公为臣。”

周公光明正大、诚实守信的美德为世人传颂,全国各地都设祠纪念这位被后世奉为天下第一圣人——“元圣”的周公。至今,在洛阳市劳动人民公园附近还有一座周公庙,以纪念周公一生不朽的功勋。

伯夷

白薇压珍馐,诚信齐日月

中国有六座山都曾经叫首阳山,但只有甘肃省渭源县境内的首阳山从未改过名字,此山位于渭源县东南34千米的莲峰乡享堂沟,海拔在2186—2509米之间,因其列群山之首、阳光先照而得名,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首阳山的名气,不仅因其风光秀美,更是因其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数千年来,首阳山流传着两个古人采薇而食、后又饿死在山中的故事。这两个人是谁呢?他们为什么会饿死山中?他们的故事为什么会流传千古呢?

这两个人就是伯夷和叔齐,他们是商朝末期孤竹国国君的两个儿子。孤竹是辽西、冀北一带一个丸小诸侯国,是在商朝建国之初分封而立的。据《辽史·地理志》记载,孤竹国的封地,大约包括现在唐山以东的迁安、迁西、滦县、卢龙、昌黎、秦皇岛一带地区。孤竹国的国君墨胎膝下有三子,长子伯夷,次子公望,三子叔齐。兄弟三人谦让互敬,孝悌两全。伯夷敦厚仁义,深得国民的爱戴;叔齐聪明伶俐,墨胎对他宠爱有加;公望又名伯僚,虽为异母所生,但他与哥哥和弟弟亲密无间,不分亲疏。

到了商纣王帝辛统治时期,远离朝歌的孤竹国,政局也慢慢起了变化。商纣王能言善辩,勇武超人,可以徒手与猛兽格斗。但他刚愎自用,听不进大臣的进谏,到了统治后期,更加骄奢淫逸、喜怒无常,嗜杀好酒、沉溺于女色之中,以至于天下百姓及各路诸侯对他强烈不满。孤竹国的国君墨胎预感商纣王的暴行将导致政局动荡以致国家灭亡,自己年迈体衰,难以应付这动荡的局面,深感压抑和不安。为应乱世之变,墨胎决定立叔齐为储君。墨胎驾崩后,众臣民要按先君遗诏立叔齐为君。可是叔齐却说:“长幼有序,伯兄在先,怎轮到我为君王呢?王兄伯夷仁义敦厚,应当为君。”伯夷却坚辞不受,说尊父命应立叔齐为君。二人互让不就,众臣左右为难。于是伯夷偷偷离开了京师,叔齐见兄长离开,也紧随而去。国人无奈,只好立公望为君。

当时西伯侯姬昌因受商纣王猜忌而被纣王囚禁在羑里。被解除囚禁后,姬昌从羑里回到自己的故国称王,周文王在国内潜施仁政,广布道义,礼贤下士,使天下有德有才之士望风而归,国力也迅速增强,百姓安居乐业,诸侯均称他为“受命之君”。到了文王晚期,周之国力已如日中天,赢得了天下诸侯的拥戴。

此时,远在辽东过着艰辛流浪生活的伯夷、叔齐听说周文王颁布了一种“善养老”政策(大概类似于今天养老院的一种古代社会福利政策),兄弟俩感慨文王的仁德,于是决定前往周文王统辖的地方,打算在那里安度晚年。

然而,当孤竹国的这两位年迈的王子流浪到周的地界时,他们听到的却是周文王不幸去世、周武王姬发继任国君的消息。有一天,兄弟俩正在周的都城丰邑城外乞讨,忽然遇到一大队威风凛凛、络绎不绝的军队正出城赶往殷商的大路。军队的最前面,八个身强力壮的士兵抬着一个白色大轿,里面坐着的,竟是一尊木雕的周文王像。一打听,他们才知道是周武王与姜太公率领的周朝大军,正要前去讨伐商纣王。周武王是个大孝子,遇有大事,都要把文王的木雕像抬在前面,以表明自己是谨遵遗命的。看到这种情形,伯夷和叔齐对周武王的行为大失所望,他们认为武王此举有失忠孝仁义、谦和礼让的先王之道。

就在人们兴高采烈地欢送周武王大军伐纣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伯夷和叔齐这两个须发皆白的老流浪汉,突然拨开人群,冲到队伍前面,拉住了周武王的马嚼子。还没等周围的卫兵反应过来,他俩横眉怒目,对着武王大声呵斥道:“嗨!你父亲死了不好好安葬,反而抬着他的像出来动刀动枪,这难道算得上孝吗?你作为商朝的臣子,如今以下犯上想要杀死纣王,难道这也称得上仁义吗?”武王听了伯夷、叔齐的这番话,非常生气,下令手下将二人拿下。武王左右的将士正要动手,武王身边的姜子牙急忙劝阻说:“大王息怒,这二人虽出言不逊,但他们是孤竹国君的儿子,大家都知道他们是互让君位的贤义之人,不可杀害,就随他们去吧!”武王听从了姜子牙的劝阻,就让左右将士放开他们,叫他们离开。

伯夷、叔齐苦心劝诫武王,却差点因此送了性命,他们觉得又羞愧又委屈,惊吓之余感叹道:“当今天下黑暗啊,周国德坏礼衰,如果我们投奔周国,岂不是玷污了我们的名节?不如避而远之,以保我们的节操。”二人便离开周地,狼狈沿渭河西上,进入了当时未入周朝版籍的戎羌之地。

这天,二人走到一座山的脚下,听当地人说,此山是最先见到太阳的山,所以叫首阳山。他们在路上听从朝歌方向来的人说,周武王与姜太公率领大军,与盟津会上的八百诸侯一起东伐商纣。经牧野之战,商纣派出迎战的大军临阵倒戈,周武王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于是,统治中国六百年之久的商王朝土崩瓦解,纣王也自焚而死。周武王取得了天下,建立了周朝,四方诸侯纷纷归顺。天下太平,海内称庆,社会气象为之一新。而伯夷和叔齐却呼天抢地,一边为纣王悲伤,一边为不能为纣王尽忠而深感羞耻。他们发誓永做殷商的遗民,隐居首阳山而不出,更不再吃周朝的一粒粮食。

不久,他们从山外带来的粮食就吃完了,叔齐问伯夷:“兄长,粮食已吃光了,我们今后该如何生活?”伯夷望着弟弟,想了半天才说:“我们到山里寻些野菜充饥吧。”两个王子,哪里认识什么野菜,在山里找寻半天,也一无所获,倒是累得精疲力竭,瘫倒在地。这时,远处传来一位女子的山歌:“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歌声婉转优美,这首歌后来被孔子搜集整理后编进了《诗经》。通晓音律的伯夷、叔齐,一下子被这优美的歌声吸引,寻声望去,只见一位美丽的山姑正提着篮子在采野菜。二人站起身来,向那女子走去,他们向女子施礼后,问她在采什么,女子说:“我采的是薇菜啊,我们当地人也叫它野豌豆,它的嫩茎和叶可做菜,种子可以做粮食。”二人一听,赶紧从女子篮子里抓起一把仔细辨认,高兴地说:“苍天啊,我们兄弟二人有救了。”看到他们虽衣衫褴褛,却又气质不俗,女子不解地问:“你们为什么流落到此啊?”二人告诉了她缘由,女子知道这是两位在山中避难的王子,对他们十分敬重和照顾。兄弟二人常常一边采薇,一边唱歌:“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祖兮,命之衰矣!”从此二人在女子的指点下,认识了不少野菜,以此充饥,暂时解决了基本的食物问题。

春去秋来,转眼到了冬天,山里的野菜越来越少,大雪封山,伯夷、叔齐已有几天没吃的了,他们只好再去找那山姑,想从她那里知道哪里还能找到充饥的野菜。山姑告诉他们冬天已无什么野菜可采,而且忍不住提醒他们现在这山已经是周朝的地界了,并叹气说:“你们发誓不吃周朝的粮食,可现在这山里的一草一木都已经是周朝的了,你们可怎么办呢?”二人一听,一下子陷入绝望,发誓不再出去采食野菜了。不久,他们便饿死在首阳山。

伯夷、叔齐死后,当地人把他们埋葬在首阳山。他们“义不食周粟”、“采薇而食之,饥饿而死”的故事,深深打动了古今不少贤达志士,于是便把他们的故事到处传诵。孔子、孟子尊称伯夷、叔齐为圣贤,历朝历代对伯夷、叔齐尊崇之至。秦汉时期,当地百姓就在首阳山重修伯夷、叔齐之墓,并修建庙宇,凿洞塑像,举行祭祀活动。

伯夷、叔齐墓地庄严肃穆。墓前有石碑,石碑正中是清代陕甘总督左宗棠篆书“百世之师”和楷书“有商逸民伯夷叔齐之墓”的碑文,两边的对联是“满山白薇,味压珍馐鱼肉;两堆黄土,光高日月星辰”,横额是“高山仰止”。在墓地后面的山崖下,修建有供奉伯夷、叔齐的清圣祠大殿。殿内供奉的是由雕塑家何鄂女士根据唐代著名画家李唐《采薇图》而塑造的伯夷、叔齐像。殿门口有一副笔墨拙朴的对联:“几根瘦骨头支撑天下,两张饿肚皮包罗古今。”

渭源首阳山自伯夷、叔齐隐居后而出名,千百年来,凭吊、祭奠伯夷、叔齐者络绎不绝,且延续至今。象征高风亮节的夷齐祠也遍及全国,传诵着中华民族知礼守义的故事。

曾子

诚信日三省,教子不食言

曾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山东平邑县)人。曾参十六岁拜孔子为师,他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作为孔子晚年重要的弟子之一,曾参对孔子的学说领悟较深,能得其要旨,他重视仁德,提倡孝道,主张自我反省。孔子的孙子子思,就是曾参教导培养出来的,子思又传于孟子,使儒学进一步发扬光大,世人便称曾参为曾子。

曾子每天都要“三省吾身”。三省的其中一省就是要反省自己与朋友交往是否做到了忠心诚实。曾子不但以诚待友,在教育子女方面也是十分注重诚信,并且以身作则。

曾子少年时母亲就去世了,继母十分凶狠,对曾子十分苛刻,百般虐待。家境本来就穷,再加上继母的无情,曾子不堪继母的折磨,小小年纪就逃到卫国靠卖苦力为生。他天性纯孝,当得知父亲去世后,便赶回鲁国,对上了年纪的继母以德报怨,十分孝顺,这使他的孝名远播。齐国曾用厚礼相聘,想封他为上卿大夫,但他为了不使年迈的继母受到冷落,不肯到齐国任职,丧失了一个大好的从政机遇。从此,曾子一直没有出仕为官,过着清贫的生活。

一天,曾子的妻子打算出门去集市卖自家织的布,儿子又哭又闹,嚷着要跟着去,妻子就对儿子说:“乖孩子,你在家好好玩,妈妈去集市把纺的布卖了,一会儿就回来。”儿子仍然哭闹不止,抱着妈妈的腿不放。妻子抱起儿子,看着他瘦弱而发育不良的身体,一股酸楚之情涌上心头——家里已经半年多没沾荤腥了。她亲亲儿子说:“孩子你听话,在家好好玩儿,一会儿妈妈给你买猪肉回来吃。”儿子一听说有肉吃,立刻就答应好好在家里等妈妈回来。

妻子到集市上卖完布,本要去肉铺买肉,可想到家里婆婆近日有病,还需要请郎中抓药,只好买了些蔬菜,把钱余下请了郎中回家为婆婆看病。妻子回到家里,儿子很高兴地去妈妈的菜篮里找猪肉,结果发现只有青菜没有猪肉,于是号啕大哭。妻子告诉儿子,她忘记买猪肉了,下次再给他买,但是儿子还是继续哭,说妈妈不该骗他。

曾子回到家后了解到事情的缘由,十分难过和自责,连饭也没吃,就独自回房思过。他越想心里越不安,一方面觉得对不起儿子,好久没有让孩子吃上肉了;另一方面,更担心会因这件事教坏了儿子,让儿子染上不诚信的毛病。但是天色已晚,集市早已经散了,还能到哪去买肉呢?妻子在旁边一边织布,一边安慰他说:“小孩子哭一哭,闹一闹,我已经哄他睡下了。孩子睡一觉,明天起来啥都忘记了。你何必放在心上,自寻烦恼呢?”这时,猪舍传出一声声小猪的叫声,这是家里唯一一只小猪,一家人都指望把它养大后,卖个好价,贴补家用。曾子听到猪叫,到厨房去拿刀准备杀自己家的小猪。妻子见状,连忙拦住曾子说:“你要干什么?我还指望把猪喂大后,卖了把我们早已漏雨的房子修整下,你也有几年没有添件新衣了。小孩子哄一哄就好了,你至于这样认真吗?”但是曾子严肃地告诉妻子:“孩子幼小的心灵是非常纯洁的,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做父母的如果欺骗孩子,孩子就会认为说谎话骗人是无所谓的,转而就会欺骗别人,这就等于父母在教孩子欺骗人。另外,父母欺骗了孩子,父母在孩子心目中就失去了威信。以后,孩子就不再会相信父母,就会听不进父母的教诲。这样,就很难把孩子培养成才,后果不堪设想。”

妻子听了曾子一席话,后悔自己不该欺骗孩子。于是她和曾子一起动手磨刀杀了自己家的小猪,烧了一锅香喷喷的猪肉。夫妻俩先端一碗给卧床的继母,然后才叫醒儿子,让他起来吃猪肉,儿子非常高兴,一边吃,一边向父母投去信任的目光。夫妻俩看着这一老一少吃得津津有味,自己却没动一下筷子。

一天晚上,曾子的儿子刚刚睡下,又突然爬起来,从枕头下抱起竹简向外跑。曾子问他做什么,儿子说:“这是我从小伙伴那里借来的书,我答应今天还回去,再晚也要还给人家,不能言而无信。”曾子望着儿子远去的背影,宽慰地笑了。

魏国乳母

舍身取诚信,守义护王子

战国末年,秦国多次攻打魏国,两国关系恶劣。可是,当魏国小王子的乳母死去之后,秦王却用最隆重的礼节,用猪牛羊三牲来祭祀乳母,并且加封乳母的兄长为大夫,这是为什么呢?这还得从两国交战、魏国溃不成军说起。

当时天下被诸侯们分割得七零八散,他们各据一方,干戈相见,争霸称雄。魏国建都开封,魏惠王有勇有谋,能征善战,在他统治时期,魏国占了秦国许多地方。秦国打了败仗,失了国土,和魏国结下冤仇。

秦国到了秦孝公在位期间,因重用商鞅实行变法,国家很快强盛起来。公元前225年,秦王嬴政认为有实力与魏国较量了,便派王贲攻打魏国,想要和魏国决一雌雄,报仇雪恨。王贲有勇有谋,熟读兵书,用兵布阵,得心应手。他带领秦兵,一路拼杀,攻州克县,锐不可当,很快就兵压开封。开封城墙修得又高又厚,层层设防,易守难攻。王贲围住开封,天天在城外叫骂,激魏惠王出兵交战。魏惠王自知眼下敌强我弱,不能硬拼,一面固守城池,一面悄悄派出使臣,向他国求援。王贲连连强攻,连连惨败。部下将士一提攻城就心怵胆怯。王贲无计可施,郁郁寡欢,骑马闲游散心。他来到黄河堤上,看着波涛滚滚的黄河水到了一个拐弯处,却突然涌进了一条人工开挖的河渠。一条妙计涌上心头——水攻开封。此时秦王嬴政又派人来催问攻城一事。王贲派人回奏秦王,保证如期拿下开封。王贲把大军撤到黄河大堤上,选拔五百精兵引黄河水灌城。三个月后魏国的城墙被泡酥了,轰然崩塌,魏军无力抵挡,秦军一路向魏国王宫杀来。

此时此刻,魏国王宫一片混乱,文臣武将们有的冲出去阻止秦军,有的则各自逃命,嫔妃们有的夺路而逃,有的悬梁自尽。魏王瑕此时还有些英雄气概,他召集众王子,准备率王子们作最后一搏。但他不忍让最小的王子也玉碎身亡,他要为魏国留下一点血脉,于是把小王子和他的乳母叫到身边,让孩子给乳母跪下,恳求她保住魏王室的唯一血脉。危急之时,乳母只简短而果断地对魏王说:“主公放心吧,只要奴婢有一口气,一定要守护王子,为魏国留下一支血脉。”说完乳母背着魏王子,从暗道出城了。

秦军真称得上虎狼之师,他们个个身着软铠,把砍下的敌人头颅挂在腰间,不断地冲杀上来,魏王瑕和他的王子们被秦军逐一诛杀。可是当秦军一一清点人数后,却发现还有一个魏国王子没有抓到。他们把魏王的宫室掀了个底朝天,就是没有找到这个王子的踪迹。秦军只好收兵回朝,王贲先向秦王禀报了战功,大事渲染诛杀魏王瑕及其王子的情形,炫耀自己以水攻城的妙策。就在秦王对王贲连连称赞,并准备给予嘉奖时,王贲却忐忑地告诉秦王还有一个魏国王子漏网了。秦王知道只要魏国小王子不死,就有魏国的忠臣,或者是别国的君王,拥立小王子为魏国的新君,那么,秦、魏两国势必要再次陷入苦战。于是秦王便派人在魏国贴出告示:“有抓住魏国王子的,赐金千镒,如果有敢藏匿的,则株连九族。”

却说小王子和乳母从暗道出城后,开封已是火光冲天,杀声四起,望着火海中的皇宫,主仆二人抱头痛哭,但危情不容他们久留,两人抹抹眼泪,又急急忙忙逃往乳母的老家。魏国小王子自幼吸吃乳母的奶水长大,跟乳母感情深厚,乳母是一位忠诚而慈爱的人,她对幼主既有母爱又有忠心。当国家破亡时,那些大臣们多成为卖国求荣之辈,没有几个值得相信的,唯独从小抚养小王子长大的乳母成为小王子的信任和依靠。乳母的兄长知道小王子躲在妹妹家,也跑来帮忙。三个人一起逃到了乡间。乳母把小王子秘密地藏起来,兄长负责为他们传送情报。

魏国的奸细一直紧盯乳母的行踪,在乳母老家发现她后,就威胁她说:“如果知道小王子的行踪,说出来就可以得到千金的赏赐,可要是隐藏小王子却会招来大祸。你是小王子的乳母,小王子年幼,不认识其他人,一定会来找你吧?”乳母镇定自若,坦然回答:“我不知道小王子在哪里,就算是知道,我宁可一死,也不会把小王子献给秦军的。”

魏国的奸细更加确定乳母知道魏国小王子的下落,就恐吓她说:“小王子又不是你亲身的儿子,如果你隐瞒不报,很可能你的亲生儿子、你的兄长以及所有的家人都会被杀,这样做值得吗?”乳母说:“我只是一个卑贱的宫女,可是王妃却把小王子交给我抚养,我是为了王妃和大王抚养小王子,怎么能够去加害小王子呢?我听说,一个勇敢的人是不害怕死亡的,一个忠义的人是不会背叛自己的主人的。我虽然卑贱,也绝不会贪生怕死,背叛做人的基本原则。”

奸细把魏国乳母的回答禀告给秦王,秦王深思良久,决定放长线钓大鱼,顺藤摸瓜。他下令,不要为难乳母,让她能够自由行动。但是,一定要秘密跟踪,只要紧紧跟随乳母,就一定会发现魏国小王子的下落。

自从魏国的奸细来过之后,乳母和其兄长更加小心谨慎,害怕小王子落入秦国魔掌,知道自己在当地已经住不下去,兄妹二人连夜带着小王子逃到山里。秦军发现乳母逃进深山,便生一计,他们抓了乳母的儿子,妄图用乳母之子引诱威逼她交出小王子。乳母和其兄长并不上当,于是秦军杀死了乳母之子。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秦军封锁了进山的所有道路,不准任何人进山,并派大队人马搜山,妄图把他们三人冻死饿死在山里。果然,三个人很快没有了粮食,乳母之兄长只好让妹妹守护小王子,自己冒险出来采摘野果野菜。搜山的秦军发现了乳母的兄长,没有惊动他,他们尾随着他,希望能找到小王子的藏身之处。乳母兄长发现了秦军,他一边高声呼喊,一边向小王子藏身的相反方向奔跑,想把秦军引开。秦军渐渐地包围了他,他拔出剑来,与秦军拼杀,但终因寡不敌众,负伤就擒,秦军对其用尽各种酷刑,但他始终也没说出小王子的下落。

兄长被抓后,乳母与小王子生存就更加艰难了。看着饥饿的小王子,乳母只好小心地走出藏身的山洞去寻找食物,很快,就被附近秦军发现了。乳母急忙带着小王子逃走,慌不择路,他们逃到一片沼泽,被秦军团团围住,秦军张弓搭箭,要求乳母交出小王子。可是,乳母知道秦军早就下令,见到小王子,只要死的,不要活的。她紧紧抱住小王子不肯松手,于是秦军乱箭齐射,乳母身中十二箭而亡。小王子却因为被乳母用身体遮蔽而未被射死。

秦军抓魏国小王子回去后,秦王决定立小王子为新任的魏王,实质是把魏王控制于股掌之中。

魏国乳母死后,秦王用最隆重的礼节,用猪牛羊三牲来祭祀乳母,并且加封乳母的兄长为大夫。魏国乳母守义护幼主的故事,一直流传下来,成为诚信的典范。

郑庄公

黄泉母子见,孝悌诚信全

在河南新郑市区南关有座闻名于世的望母台,紧邻连接新郑市区和郑平的三里岗公路,台高约9米,底周约60米,夯土筑成。为什么此台被称为望母台?那是因为这里数千年来流传着一个感人的郑庄公黄泉见母的故事。

郑庄公,姬姓,名寤生,是春秋时期郑国第三代国君,公元前743年至公元前701年在位。郑庄公一生功业辉煌,在位期间,分别击败过周、虢、卫、蔡、陈联军及宋、陈、蔡、卫、鲁等国联军,可谓战绩显赫,使得郑国空前强盛,就连当时的大国——齐国也跟着郑国东征西讨。郑庄公集忠孝、仁义、诚信、礼仪等传统美德于一身,又是一个有战略眼光、精权谋、善外交的政治家。这也是他在春秋列国纷争中能小霸中原的重要原因。

据《左传》记载,郑庄公的父亲是郑国国君郑武公,母亲是申侯之女武姜。郑武公十四年(公元前757年),怀孕的武姜即将生产,一天武姜腹痛临盆,胎儿胎位不正,宫里的接生婆吓得冷汗都出来了,也亏得接生婆有经验,孩子总算是生下来了,但孩子是脚先头后出生的,寤生之名即由此而来。武姜是一只脚迈进了鬼门关,差点就为生孩子而丢了性命,因此对生下来的寤生很是厌恶,一直不喜欢他。郑武公十七年(公元前754年),武姜又生少子叔段,因生产时是顺产,姜氏很宠爱叔段这个儿子。

武姜一心想让叔段继承君位,所以常常不厌其烦地在郑武公面前夸奖叔段,想要武公立他为世子。但郑武公是一个很有主见的国君,他没有听从武姜的意思,而是按老规矩立长子寤生为世子;只把共城封给叔段,当时人们称他为共叔段。

后来武公去世,寤生当了国君,号郑庄公。武姜想立叔段为国君的心愿落空,心中大为不满,叔段更是心生嫉恨,母子二人挖空心思窃取各种权利。庄公元年(公元前743年),武姜要求庄公把制邑(今郑州市荥阳汜水镇)作为叔段封邑。庄公知道制邑是有名的军事重地,怎么能封给叔段,但又不能直接拒绝母后,因此推说父亲曾有遗命,制邑不许分封。武姜很生气,但又不死心,又提出要庄公把京城封给叔段。庄公不忍再拒绝母亲,只好同意了。

叔段到京城后,号称京城太叔。依仗着母亲撑腰,叔段不思尊君治民、知恩图报,而是招募勇士,加固城垣,囤积粮草,训练甲兵,扩充自己的势力。

叔段在京城的反常举动引起了人们议论,大夫祭仲对庄公说:“凡属都邑,城垣的周围超过三百丈,就是国家的祸害。所以先王规定,封邑大的不超过国都三分之一,中的不超过五分之一,小的不超过九分之一,现在京城不合法度,您怎么能容忍呢?”庄公无奈地说:“母亲要这样,我能怎么办呢?”祭仲说:“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不如及早给叔段安置个地方,不要让他再发展蔓延。一旦蔓延就难以对付了。蔓延的野草尚且难除,何况是您受宠的兄弟呢?”庄公说:“多行不义必自毙,你就随他吧。”

庄公一次次退让,助长了叔段篡国称君的野心。不久,叔段竟命令西部和北部边境同时听命于他;接着,又把京城附近两座小城也收入自己的管辖范围。大夫公子吕对庄公说:“一个国家不能听命于两个国君,主公究竟打算怎么办?您如果要把君位让给太叔,下臣就去侍奉他;如果不让,那就请除掉他,不要让老百姓生二心。”庄公很平静地说:“他是我弟弟,随便他吧。”公子吕气得连连摇头,不知如何是好。

还是祭仲看出了其中的玄机,悄悄对公子吕说:“主公才智这么高,不可能没有应对之策,有些事他是不便明说的,我们静观其变吧。”公子吕这才若有所悟。

一天晚上,庄公在寝宫秘密召见公子吕。庄公说:“太叔段虽然很猖狂,但还不是叛乱,若此时兴师问罪,母亲必然出面阻止,到那时不但事情解决不了,还要担个不孝之名。所以只能等他叛乱时才可采取行动。”一听此话,公子吕说:“既然主公知道他要叛乱,何不事先试他一试呢?”于是他附耳给庄公献上一计。

第二天,朝廷的人都说主公要出朝很长时间。姜氏得知此事,立即决定五月初五举事,并写密信通知太叔段。不料送信人被公子吕的伏兵截住。庄公看过信后,重新把信封好,另派人把信送给太叔段。太叔段马上写了回信,约定五月初五袭取郑都。回信同样交到庄公手里。庄公看过信后便带部分军队去了廩延。公子吕调拨了两百多辆战车,埋伏在京城附近,又派一队武功高强的将士,假扮商人混进京城。五月初五,太叔段亲率久经训练的全部兵马出了京城。这时混进京城的士兵立即抢占城门,并放火为号,公子吕轻而易举地占领了京城。进了京城后,公子吕出榜安民,细说庄公仁德,同时对百姓的利益丝毫无犯。百姓开始拥护庄公。

太叔段见京城失事,无法再进攻郑都,更无法攻回京城,只好在城外驻扎下来。太叔段的士兵大部分是京城人,当他们得知家人安然无恙,也无心再为太叔段卖命,没几天,就跑得差不多了。

太叔段见军心已变,廩延又被庄公占领,共城的百姓也不拥护他,走投无路,拔剑自杀。庄公在乱军之中找到了叔段的尸体,抱着叔段的尸体大哭,说:“这不是我想要的结果,这不是我的本意。”人们在太叔段的行装中找到姜氏写给他的信,交给庄公。庄公怨恨母后不该这样怂恿叔段,让他们二人手足相残,于是将此信及太叔段回信放在一起,让祭仲交给姜氏,并让姜武离开国都,去城颍(今河南临颍西北)。庄公发誓说:“不到黄泉,绝不再和她见面。”

姜氏见到信知道事情败露,又得知小儿子已死,悔恨交加,便照祭仲的安排去了颍地。

但武姜毕竟是自己的母亲,郑庄公又是个孝子,所以不久就后悔起来。长时间见不到母亲,心里很难过。他常常想,弟弟已死,母亲身边没有亲人,自己怎能忍心呢?他一方面思念母亲,另一方面又不愿违背誓言,自己是一国之君,说出的话怎能随便更改呢?于是,他就叫人修筑了一座高大的土台,思念母亲时,就登台向城颍方向眺望。后来人们就把这夯土台叫“望母台”。

颍地的地方官颍考叔看出了庄公的心事,决定为庄公化解这一难题,于是求见庄公。庄公留他一起吃饭,并赐羊肉给他。颍考叔将羊腿的好肉包起来,恭恭敬敬地放在一旁。庄公不解,便问他原因。颍考叔说:“我家贫穷,老母亲常常吃不到肉,主公赐我这样的好肉,我怎忍心自己吃呢?”庄公听了这番话,联想到自己已很久未见母亲,眼泪不知不觉掉下来。颍考叔装作毫无所知的样子问他为什么伤心。庄公便将矛盾心情告诉了颍考叔。

颍考叔说:“我有一个办法,能圆满地解决此事。人们所说的黄泉,就是地下泉水,并不一定只有死人才能到黄泉。如果让人挖一个地道,在挖出泉水的地方建一个地宫,你到那里去,然后再请她出来,这样不是既尽了孝心,又不违背誓言吗?”

庄公听了非常高兴,于是将此事交给颍考叔去办,颍考叔很快将事情办好,于是把姜氏接到地宫内,然后请庄公去拜见母亲。庄公来到地宫,跪在母亲面前说:“孩儿不孝,这么久没有伺候母亲,请母亲恕罪。”姜氏又惭愧又感动。她扶起庄公,母子二人抱头痛哭。庄公十分感慨地说道:“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从此母子感情更甚从前。

程婴

忍辱为诚信,取义护遗孤

春秋晋灵公时,晋国有两位重臣,一位是文臣赵盾,对朝廷忠心耻耿,另一位是武臣屠岸贾,他和赵盾不和,一心想害死赵盾。

屠岸贾挖空心思,设计陷害赵盾,栽赃赵盾是刺杀晋灵公的主谋。晋国国君中了计,以为赵盾是奸臣,晋景公三年(公元前597年),下令将赵盾全家包括仆人三百多人全部杀了。屠岸贾率兵将赵家团团围住,杀掉了赵同、赵括、赵婴齐等全家老小。只有赵盾的儿子赵朔和儿媳妇庄姬公主没有被杀。后来屠岸贾又假传灵公之命,逼迫赵朔自杀。当时只有赵朔的妻子庄姬因为是晋成公的姐姐而躲过此劫,但她也被屠岸贾囚禁在皇宫里。

赵朔在自杀前,对他的两个门客程婴和公孙杵臼说:“我死后,你们一定想办法保住我的儿子,日后让他为我报仇,除掉屠岸贾那帮祸国殃民的坏蛋。”两人郑重地答应了。

当时庄姬已经怀孕了,不久就在皇宫里生了一个儿子,就是后来的赵氏孤儿。庄姬希望儿子长大后能为赵家报仇雪恨。屠岸贾知道公主生了孩子,就派人守住宫门,想等孤儿满月时把他杀死,以除后患。

程婴和公孙杵臼估计屠岸贾不敢加害庄姬,但孩子却时时处于危险之中。程婴是郞中,为了救出赵氏孤儿,就背着药箱假装来给公主看病。他把婴儿藏在药箱里,想偷偷地把婴儿带出皇宫,可是在宫门口,却被守门的将军韩厥搜出来了。韩厥也是个义士,他很同情赵盾一家,就放走了程婴和孤儿,自己拔剑自杀了。

说来也巧,程婴有一个与赵氏孤儿一样大的儿子。程婴用药箱把赵朔之子偷带出宫后,就把他带回自己家跟儿子一块养。屠岸贾很快发现孩子不在宫中,就到处搜查,查了近一个月,没有查到。他恼羞成怒,一定要斩草除根,下令:如果三天内没有人交出赵氏孤儿,就把晋国所有一岁以下、三个月以上的婴儿都杀死。

中华好故事精选集(共7册) - 中华诚信故事1
目录

阅读本书,两步就够了......

第一步: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扫一扫

第二步:用掌阅客户端扫描二维码

扫一扫

不知道如何扫描?

×

正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