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王庚年苏志武

党中央明确提出,要构建覆盖广泛、技术先进的现代传播体系,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相称的国际传播能力。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指示精神,加快推进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尽快形成国际舆论传播新格局,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与中国传媒大学联合编撰了“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系列丛书”。丛书包括《国际传播发展战略》、《世界主要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国家传播战略》、《国际传播概论》、《新媒体传播》、《中国新闻报道》、《国际新闻报道》、《国际传播策划》、《国际危机传播》、《母语传播概论》、《国际传播史》、《国际传播受众研究》等分册。

编撰本套丛书,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党中央关于增强国际传播能力的战略要求加快我国国际传播理论建设。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国际传播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少差距。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综合国力的优势,几乎垄断和主宰了国际舆论话语权。建立国际传播新秩序与建立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同样迫切和任重道远。影响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快速提高的因素很多,除了资金投入较为不足、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技术装备相对落后、体制机制有待创新等原因外,我国国际传播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国际传播理念相对陈旧,国际传播运营方式较为简单,对国际传播规程了解甚少,国际传播知识相对不足等因素,也严重制约了我国国际传播能力的超常规提高和国际传播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因此,在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优先加快我国国际传播队伍建设和国际传播理论建设。本套丛书的编撰,正是提升包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内的我国国际传播机构的人员素质和整体实力的重要举措。

其次,中国国际传播事业的快速发展亟须培养一支高水平复合型国际传播人才队伍。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作为我国专门从事国际传播的传媒机构,自2005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抓改革、求创新、谋发展,紧紧围绕构建现代国际广播体系、打造现代综合新型的国际一流媒体战略目标,努力贯通事业发展和产业经营两个机制,积极推进由单一媒体向综合媒体转变,由传统媒体向现代媒体转变,由对外广播向国际传播转变,实施全新的办台理念和传播宗旨,在技术装备、语种建设、“走出去”工程、新媒体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国际传播能力和舆论竞争力显著提升,为党和国家中心工作,营造了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然而,国际传播是一项长期复杂的战略工程,需要成千上万的有识之士为之奋斗。国际传播又是一项知识技术含量很高的专业工作,它需要从业人员既要有满腔的爱国主义热情,又要有扎实的外语、新闻、国际政治、新媒体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人才,尤其是高水平复合型国际传播人才的不足,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国际传播事业的大发展。我们期望,通过本套丛书的编撰,一方面为中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提供较为实用的教程;另一方面也借此对国际台近年探索取得的实践成果进行理论总结,并与国内外同行交流共享。

最后,中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需求的迅猛增长与教材建设相对滞后的矛盾月益突出。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国际社会了解中国的愿望日益迫切。加强中国国际传播,既是党中央的战略部署,也是我国各传媒机构的重要责任。在新形势下研究学习国际传播的热潮正在蓬勃兴起。许多高校和科研院所纷纷开设了有关国际传播专业课程。中国传媒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是中国国际传播教学领域的学术重镇,在国际传播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培养了大批国际传播优秀人才。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套系统的关于国际传播方面的规范教程,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国际传播人才,特别是高水平复合型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与中国传媒大学,一个是新闻传播领域的重要实践机构,一个是新闻传播人才的重要培养机构,后者为前者输送了大批新闻传播人才,前者为后者提供了重要实践平台,而且是后者的重要研究对象。本套丛书的编撰,既把中国传媒大学多年研究的优秀成果展现出来,转化为国际传播生产力,又弥补了我国国际传播领域此类专业教程的空白。

本套丛书在编写过程中把握四个原则:

理论性原则。国际传播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由于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国际传播的环境与条件各不相同,其国际传播理论也各有差异。本套丛书全面介绍了世界各国主要媒体的国际传播理论,系统总结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中国国际传播机构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集中体现在《国际传播发展战略》、《世界主要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国家传播战略》、《国际传播概论》等书中。

前瞻性原则。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传播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从平面媒体到电子媒体再到新媒体,无不是技术革命的产物。当前,国际传播领域正在发生一场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这场变革以互联网及其新的传媒业态的出现为标志,迅速改变了原有国际传播手段、方式、环境和格局。跟踪、研究国际传播新变化,不仅是国际传播事业的需要,也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需要。《新媒体传播》、《国际传播史》等书全面介绍了当前国际传播特别是新媒体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对未来新媒体发展的总体走势做了前瞻性的探讨。

规范性原则。本套丛书使用对象主要为国际传播专业的学生和媒体从业人员,在编写体例上,严格按照教科书的要求编撰,简洁明了、通俗易懂。书中使用的各种概念尽可能统一规范,各项数据来自权威机构发布的最新信息,各种译名按规范要求进行编译,各分册之间相互照应,避免重复和交叉。各分册每章都附有思考题和相关参考书目,以方便读者学习使用。

实用性原则。国际传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本套丛书在编写中尽可能照顾到各类读者的不同需求,既有世界主要媒体的情况介绍,也有中国相关媒体的发展概况;既有国际传播的理论总结,也有中外国际传播的经典案例。特别是《中国新闻报道》、《国际新闻报道》、《国际传播策划》、《国际危机传播》等书,操作性、实用性很强,对于相关从业人员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本套丛书是中国传媒大学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传媒机构的上百位专家学者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为丛书的编辑出版付出了辛勤努力。丛书在编撰过程中,参考了学术界、理论界的有关研究成果和数据资料,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由于时间仓促,资料有限,丛书难免有疏漏之处,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王庚年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长,苏志武系中国传媒大学校长)

导论

国际传播就是信息在国家之间的传递。国际传播的概念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广义的概念认为“国际传播的简单定义是指超越各国国界的传播,即在各民族、各国家之间进行的传播”。[1]而狭义的概念认为,国际传播是“以国家社会为基本单位,以大众传播为支柱的国与国之间的传播”。[2]根据这两个不同的定义,国际传播的历史也不相同。就广义的概念而言,国际传播可以认为是有国家以来就存在的事物,而就狭义的概念而言,国际传播则有具体的要素规定,其中两个关键要素是国家社会和大众传播媒介。因此,国际传播是指在近代国家和大众传播媒介这两个事物产生之后的产物。在本书中,我们采用了狭义的概念,认为国际传播是在19世纪中期才开始出现的事物。在此之前所发生的,只是古代国家之间偶然的、局部的、并没有成为普遍现象和主动行为的信息交流活动。

从1835年哈瓦斯社成立算起,国际传播到今天已经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了,不过,对于国际传播的研究历史并不长。从国外来看,国际传播的最初研究起源于美国,是从大众传播学中衍生出来的一个分支学科。上个世纪60年代末,国际传播作为一门学科在美国得到了承认。1971年,位于华盛顿的美利坚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率先开设了国际传播硕士学位课程。70年代以后,国际传播研究开始国际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大众传播协会于1978年设立了国际传播分会。随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出版了多种报告。80年代以后,国际传播的研究热潮开始出现,一直到现在热浪不减。从国内来看,传播学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引入我国的,国际传播研究起步则更晚,基本上可以说是上个世纪末才出现、新世纪以来得到发展的学科。

我国的国际传播研究尽管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较快。在我国,国际传播的基础有适应我国实际的对外传播学。早在1988年,段连城就出版了《对外传播学初探》,探索了这一学科的体系,直至今天,对外传播学一共出版了十余本著作,六千多篇文章。在国际传播方面,我们也出版了三种版本以《国际传播学》命名的图书,有关国家形象、国际媒体、软实力与全球传播等的数十种著作,相关论文上万篇。不过,尽管研究成果不少,但是以国际传播为一系列的书则没有,另外,虽然我们有对外传播史的研究,但缺少国际传播史的书,关于这方面的专门研究,都被分散在国际传播学的有关章节和各种论文中了。本书就是这种集中研究的一种尝试。

关于历史的研究有几种不同的方式。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历史分为通史和各种各样的专门史,例如研究不同国家的国别史,研究不同时代的断代史,研究不同活动的专史:经济史、法律史、战争史、文化史等等。本书属于一种专门史,但是在具体的方式上,本书采取了一种与一般通史或国别史不同的结构,并不是通史结构、国别史结构,或者是通史加国别史的结构。具体说来,本书是以历史的发展为主线,依据国际、国家和媒体集团这三个层次来进行表述的。本书共分六章,其中前三章从国际层次来研究国际传播,第四章从国家层次来研究国际传播,第五章从媒体集团的层次来加以描述,最后第六章又回到国家层次,专门研究中国国际传播的历史。

从国际的层次研究国际传播,是为了从总体上了解和把握国际传播的宏观历史特点。在前三章中,我们介绍了国际传播的起源。我们认为,尽管在人类的古代时期,随着国家的出现,也同时出现了国家之间的信息交流,但是这种交流数量不多,频次低,信息量不大,而且手段落后,只有在完整意义上的近代主权国家和大众传播工具出现之后,真正意义上的国际传播才开始出现。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是国际传播的起源时期,国际传播的发展既促进了国际社会的出现,其本身也是国际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由民间自发出现的国际传播,随着国家和国际体系的发展,到一战时期已经成为国家的主动行为。从一战到冷战结束是国际传播的现代发展期,这一时期,无论是国际传播的性质和目的,还是国际传播的作用和功能,无论是国际传播的媒体,还是国际传播的体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是国际传播的当代发展期,在国际传播向全球传播的转变过程中,其特点又一次开始转变。不过,作为国家软实力的国际传播,在当代国际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则是一个明显的事实。

国家是国际传播的主体,或者说,国际传播的重要特征和功能,是国家这个国际关系主体本身特征和功能的演化与发展。从国家的层次上研究国际传播,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国际传播的发展特点。在本书第四章中,我们选择了八个传播比较发达的国家,希望从其国际传播历史中,找出一些特点和规律。

我们说国家是国际传播的主体,但是传播的载体和实际运营者则是媒体。大众媒体发展的水平和程度,直接影响到国际传播的各个方面。在当代社会,媒体(特别是跨国传播集团)的发展,已经成为国际传播中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成为国际传播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而能否拥有技术领先、覆盖广泛、影响力大、传播水平高的媒体,也成了一个国家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体现。在本书第五章,我们选择了五家顶级国际媒体集团作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了国际传媒集团的发展之路,希望对我国媒体的国际化发展提供借鉴。

在本书的第六章,我们又回到了国家的层次,对我国的国际传播历史进行了总结和梳理。作为第三世界国家,我国国际传播的开始时间较晚,始于20世纪20年代。我们把中国国际传播近百年的历史分成了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前的国际传播、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国际传播、改革开放以来的国际传播。其中改革开放以来的当代国际传播,是我们介绍的重点。在本章的最后,我们还探讨了中国国际传播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

除了本书结构的特色之外,我们在写作上还考虑了平、实、准的原则。所谓“平”是指观点、语言要平,尽量采用学术界通用的观点,避免激烈的评论,不需要论文那样出奇出新,不挑起争论;所谓“实”是指内容要实,避免空话、套话,语言简练;所谓“准”是指事实、数据、年代、人物等关键因素一定要准确,说法不一的采用权威说法,避免引起疑义,这些是编写教材的特殊要求。在具体写法上,每章开始有一小段总结,概括本章的主要内容与特点;下面是节;节下面根据具体情况分级讲解;每章后面附有思考题,以方便读者的进一步学习和思考。希望这样的结构和写作特点,能对大家理解国际传播的历史有所帮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国际化。我在一本书中曾经表述过,我们可以以三段论来概括这一过程:20世纪的最后20年是中国与世界的初步接触时期;21世纪的前20年是中国与世界的深度接触时期,这个过程是以中国加入WTO和获得奥运举办权为起点的;后20年则是中国真正融入世界、找到自己位置的时期。当然这一过程也可能提前。目前我们正处于这个过程的中段。毫无疑问,国际化是需要国际传播的,崛起的大国需要良好的国际环境。我们也希望这本书,对中国的国际化进程,有小小的促进作用。

[1]〔美〕罗伯特·福特纳著,刘利群译:《国际传播——全球都市的历史、冲突及控制》,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5~6页。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37页。

国际传播史 - 总序
目录

阅读本书,两步就够了......

第一步: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扫一扫

第二步:用掌阅客户端扫描二维码

扫一扫

不知道如何扫描?

×

正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