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五礼

古代以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合称五礼。另又指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五等人之礼。

报喜

在中国的传统民俗中有许多报喜的礼俗。早在先秦时代,生男孩叫“弄璋”之喜,生女孩叫“弄瓦”之喜。璋是朝臣佩戴的美玉,瓦是纺织机上的器件,以此表达对生男生女的祝愿。在湘西地区,女婿要备上酒、肉、糖、鸡到岳父家报喜。如果提公鸡,表示生男;提母鸡表示生女;双鸡则表示双胞胎。生孩子除报喜之外,还要在自家门口挂出生子的标志。在晋北地区,生男孩在门外贴一对红纸剪的葫芦,生女则贴一对梅花剪纸。东北满族人家生子后,生男在门口悬挂小弓和箭,祝孩子长大精于骑射;生女挂红布条,象征吉祥。

满月

婴儿出生一个月后,要为婴儿举行满月礼,又叫弥月礼。生子满月,值得庆贺;产妇出月,也应该纪念。在民间,满月礼多有馈赠,一般是婴儿的女性长辈送礼,并多是小孩的礼物。在清代的宫廷和民间曾有礼仪叫“添盆”,到满月的时候,亲戚和宾客盛集,在盆中烧了香汤,撒钱于汤水,这是一种独具特色的馈赠礼仪。在绍兴一带,外婆家送的礼物中必有圆镜、关刀和长命锁。圆镜照妖,关刀驱魔,长命锁保命。

剃胎发

满月除了亲朋送礼贺喜和主家设宴款待客人以外,还有剃胎发的习俗。剃胎发也叫“铰胎头”“落胎发”。剃胎发也有一定的规矩,在许多地区,满月剃头需舅舅来参加,舅舅没来,需以一个蒜臼表示。在山东郯城,婴儿剃头是请邻家三个年轻姑娘手持剪刀在小孩头上比画三下,然后由小孩的母亲铰发。一些地区有时要在婴儿的额顶留发,叫“聪明发”,脑后要蓄“长根发”。婴儿的胎发又称“血发”,除了要留一些表示对父母的孝敬外,有的地区将胎发用红布包好,缝在小孩枕头上,有的则把胎发用彩线缠成团,挂在床头辟邪。

百日礼

婴孩出生一百天,要做百日礼。明代沈榜《宛署杂记》说:“一百日,曰婴儿百岁”。现今在西北、中原一些地区称百日礼为“过百岁”,而在北京则称之为“百禄”。

举行百日礼在设宴请客方面与过满月基本是一样的,不过最有特点的是“百家衣”和“百家锁”。百家衣是集各种颜色的碎布头连缀而成的;百家锁是金或银、镀金或镀银的佩戴物,上面有文字或图案,文字多是“长命富贵”一类祝福的吉语。和百家衣一样,百家锁是集百家金银打造或是由许多人家集体送的,都是祝福婴孩长命百岁的象征物。

抓周

抓周也叫“拈周”“试周”。其方法是在小孩周岁这天,摆好各种象征物品,随其抓取,以此来试验小儿将来的志趣、喜好等。这种以象征物来测卜孩子的志趣、前途和将来的事业的方法,并没有什么科学的道理,可信度也相当低,但注重这种传统的父母家人,对婴儿所选择的物件,还是比较在意的。

抓周的仪俗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抓周是周岁礼的主要内容,在一些地区还要在孩子周岁时祭拜祖先和神灵,亲戚朋友送礼。

六礼

中国的传统婚嫁礼俗最突出、最典型的是“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于汉时盛行,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纳采:即俗称的“说媒”“提亲”。纳彩就是将彩礼送到女家,表示求婚。纳采的礼物一般用雁,象征恪守信义,并以此表示儿女已是谈婚论嫁之时。后来纳采的礼品大大丰富了,如合欢、鸳鸯、嘉禾、羔羊等。女方若不同意,可拒绝收礼。

问名:女家收下了礼物,双方相互探问待婚男女的姓名、年龄、生辰、籍贯、三代等,以便对对方有一个初步了解。

纳吉:通过“批八字”、算命相来进行。如八字不合,婚即止;如八字合,则派人通告喜讯,故名“纳吉”。

纳征:又叫“纳聘”“纳币”,也就是俗称的“下彩礼”。纳征的时间,一般定于新娘正式过门前一天。

请期:指“请吉日将迎”。即男家下聘后,又派媒人“请”女方家长择定吉日成婚。婚期的确定一般是请巫师依据双方出生年月日时来卜算宜于嫁娶的佳期。

亲迎:结婚时男方必须亲至女家以礼迎娶,故称“亲迎”。六礼中,亲迎是整个婚礼过程的高潮,迎亲的队伍往往十分庞大,场面壮观,喜庆色彩浓郁。

茶礼

茶在中国各族彩礼中都有着特殊的意义。明代许次纤在《茶流考本》中说:“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结婚以茶为礼,取其不移志。”古代婚姻中讲究“三茶六礼”,“三茶”指订婚时的下茶、结婚时的定茶和入洞房时的合茶。这说明,茶在婚礼中已不是一般的日用礼品,而成为代表整个婚礼、彩礼的必备礼品。至今,在我国的许多农村,依然把订婚、结婚称为“受茶”“吃茶”,把订婚的定金称为“茶金”,把彩礼称为“茶礼”等等。

红盖头

新娘蒙红盖头的习俗,源自神话传说。天下最初只有女娲兄妹二人。为了繁衍人类,兄妹只得配为夫妻。女娲为了遮盖羞颜,“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扇与苫同音。苫者,盖也。以扇遮面,终不如丝织物轻柔、简便、美观。因此,执扇遮面就逐渐被红盖头蒙头代替了。

花轿

轿子大约从唐朝开始出现和使用。南宋孝宗曾为皇后制造一种“龙肩舆”。这种舆上面装饰着4条龙,用朱红漆的藤子编成坐椅、踏子和门窗,内有红罗茵裤、软屏夹幔,外有围幛和门帘、窗帘。可以说,这是最早的“采舆”(即花轿)。这以后,历代帝王都为后妃制造采舆,而且越来越华丽。

用轿子娶亲这种仪式出现在宋代,并逐渐发展成为民俗。这时,婚礼中的亲迎已改在早晨进行,新郎要披红插花,所以新娘坐的轿子也改成鲜艳的花轿。

交杯酒

我国上古时期新婚夫妇有“共牢”“合卺”的风俗。共牢,即举行婚礼时,新婚夫妇共吃祭祀后的同一份肉食,象征自此以后夫妻尊卑相同;合卺,即新婚夫妇各用一爿瓜瓢喝酒漱口,表示自此以后夫妻相爱相亲。合卺发展到宋代演变成喝交杯酒。王彦辅在《麈史》中记载:“古者婚礼合卺,今也以双杯彩丝连足,夫妇传饮,谓之交杯。”据说喝完交杯酒后,要“掷杯于地,验其俯仰”,“盏一仰一合,俗谓之大吉”;后来干脆“以盏一仰一覆安于床下,取大吉利意”。

掠夺婚

掠夺婚是以强行“掠夺”的方式达到成婚目的的一种婚姻仪式。它是在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的历史阶段中产生的,《易经》中就载有我国先秦时期的掠夺婚。我国云南的景颇族、傈僳族和傣族都还留有掠夺婚的习俗。一般夺婚之前,男女双方已有爱情关系,相互约定时间和地点,男子抢夺时,女子装出呼救的姿态,通知家人和邻里营救,这时男子或设法逃走,或把女子抢走,再派媒人正式向女家求婚,付出一定的彩礼。

赘婚

“赘婚”是男嫁女娶、夫从妻居的婚姻形式。它在远古社会由对偶婚向一夫一妻制个体婚过渡时期就出现了,它是贫困家庭让自己子弟到女家从事无偿劳动,以换取妻子的婚姻关系,即所谓“家贫无有聘财,以身为质”。唐宋时,未婚女子娶夫称赘婿;寡妇娶夫称“接脚婿”,或“招夫”。元代的“赘婚”有两种:一是终身在妻家作赘,赡养女方父母,称“养老”;一是有年限地到女家服役,称“出舍”。我国南方的壮、瑶、傣等少数民族都实行过“赘婚”,在有些山区,至今还普遍存在“赘婚”的习俗。

古代媵、妾制

媵、妾制是古代统治者的一夫多妻制。媵制的起源很早,它是原始社会族外婚向对偶婚演变中的一种过渡形式,即一个女子出嫁,须同姓娣侄和奴仆随嫁。春秋时期各国统治者都实行媵制,战国以后,媵制渐渐衰落。后世有妻死,由妻妹续弦的婚俗,就是媵制的遗风。

妾是指未经明媒正婚的女子,先秦妾来源于被掠夺的女奴、罪犯的妻女和贫家出卖的妻女。后代的宫女、富家的婢女都是先秦妾的余脉。

少数民族婚俗

阿昌族婚俗——偷鸡头与抬锅盖

藏族婚俗——情卦和抢帽子

傣族婚俗——卖鸡肉找对象

景颇族婚俗——花草树叶做情书

侗族婚俗——踩脚后跟试情意

满族婚俗——秤杆揭盖头

哈尼族婚俗——隔墙谈情与牛粪抹衣

维吾尔族婚俗——五阶段成婚

苗族婚俗——草标密码和揉耳朵示爱

锡伯族婚俗——闹洞房解衣扣

蒙古族婚俗——骑马迎亲与抱木枕头

瑶族婚俗——串情人咬手背

彝族婚俗——泼水迎亲和摔跤婚礼

壮族婚俗——隔街相望找情人

赫哲族婚俗——婚礼上吃猪头猪尾巴

普米族婚俗——逮新娘和锁媒人

基诺族婚俗——耳朵里插鲜花

门巴族婚俗——舅舅试新郎

京族婚俗——踢沙折枝试情意

独龙族婚俗——饮茶定亲

裕固族婚俗——马踏新房射新娘

保安族婚俗——三天不吃男家饭

德昂族婚俗——赠烟盒、撒大米茶叶

鄂温克族婚俗——驯鹿与神像

塔吉克族婚俗——撒面粉、喝盐水

布朗族婚俗——偷女婿和偷新娘

仡佬族婚俗——盘郎和过门要换三双鞋

土族婚俗——水泼接亲客

达斡尔族婚俗——说亲先吃闭门羹

柯尔克孜族婚俗——捆绑成夫妻

纳西族婚俗——冷水淋头和酥油贴脸

东乡族婚俗——新郎偷厨和戏公伯

拉祜族婚俗——宴席结婚不办离婚办

畲族婚俗——考厨师和调新郎

傈僳族婚俗——恋爱暗号多又多

土家族婚俗——香袋和哭嫁歌

哈萨克族婚俗——姑娘追和啃羊骨

朝鲜族婚俗——踩麻袋和推木雁

黎族婚俗——爱你多深,咬你多深

布依族婚俗——浪哨对歌和丢花包

佤族婚俗——杀鸡看卦和侧卧谈恋爱

白族婚俗——树枝探缘、草鞋定亲

寿桃

民间寿礼中经常要送个寿桃,这个风俗起源于一个传说。

孙膑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据说,孙膑18岁就离家到千里之外的云蒙山拜鬼谷子为师学习兵法,这一去就是12年。一日,孙膑猛然想起今年母亲该过七十大寿了,而自己12年未报母亲养育之恩,心中顿觉羞愧不安,于是向师父告假回家探母。鬼谷子欣然应允,并摘下一个桃给孙膑,作为送给他母亲的生日礼物。孙膑马不停蹄地朝家赶,终于在母亲生日这天到达家中。老母亲正为多年没见着孙膑伤心着呢,听家人禀报说少爷回来了,不禁喜出望外。孙膑拜见母亲后,便将师傅送的桃捧到母亲面前。母亲接过桃,就吃了一口,立刻容颜大变,白发变成了黑发,昏花的两眼变得十分明亮,掉了的牙又重新长出,脸上的皱纹一扫而光。原来这个桃是仙桃。

人们听说了这件事后,也想在父母生日的时候,送上鲜桃祝寿,让自己的父母长寿健康,多享几年福。但是鲜桃并非一年四季都有,于是人们就用面粉做成寿桃,蒸熟了作为送给父母的寿礼。这个风俗慢慢传遍了中原地区,一直流传到今天。

寿面

生日吃寿面的习俗源于西汉年间。相传,汉武帝崇信鬼神又相信相术。一天,汉武帝与众大臣聊天,在说到人的寿命长短时,他说:“《相书》上讲,人的人中长,寿命就长,若人中1寸长,就可以活到100岁。”大臣东方朔听后大笑起来。众大臣莫名其妙,都怪他对皇帝无礼。汉武帝问他笑什么,东方朔解释说:“我不是笑陛下,而是笑彭祖。人活100岁,人中1寸长,彭祖活了800岁,他的人中就长8寸,那他的脸该有多长啊?”众人闻之也大笑起来。看来想长寿,靠脸长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想个变通的办法表达一下自己长寿的愿望。脸即面,那“脸长即面长”,于是人们就借用长长的面条来祝人长寿。渐渐地,这种做法又演化为生日吃面条的习惯,称之为吃“寿面”。这一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悬棺葬

“悬棺葬”就是利用木桩或天然岩缝把棺木悬置在悬崖峭壁之上,或者把棺木放在天然或人工凿成的岩洞之中的一种葬法。古代主要分布于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在当地称之为“挂岩子”。悬棺的形制主要有船形和长方形两种。

福建的悬棺葬历史最为久远,大约在夏代以前就出现了,遗存下来的只有武夷山的千仞绝壁上的一处。至今保存最多、最集中的是四川省的珙县麻糖坝的悬棺。台湾高山族的阿美人到现代还实行悬棺葬。

殉葬

殉葬就是用人或物陪葬。早在原始社会,人们便习惯于把随身使用的工具、武器以及生前喜爱的日用品和死者埋葬在一起。奴隶社会时期,常常将奴隶杀死或活埋,用来殉葬。封建社会里,妇女则成为殉葬的牺牲品。在《西京杂记》的记载中,周幽王的坟墓有100多名女子陪葬。秦代人殉制发展到极点,最为残酷。汉以后,人殉作为一种制度,已不存在。明初曾一度恢复人殉,到明英宗时废止。在古代殉葬礼制中,物殉是一种普遍现象,崇尚厚葬,历代不绝。

稿葬

亦作“藁葬”,用稻、麦类的秸秆编成的草苫子裹住尸体埋葬,是穷人的葬法。

墓志

墓志是放在墓中刻有死者传记的石刻。置墓志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民俗礼制,其作用与立于土表的墓碑基本相同,但墓志因在下放棺前埋于墓中,更易保存。

我国最初的墓志没有固定的形式,有的上圆下方,类似墓碑,但多数是方形的。我国现已出土的墓志石刻中,最早的是东汉延平元年(106年)的《贾武仲妻马姜墓志》。隋代以后,墓志的形制、文体逐渐定型。一般由两块尺寸相同的正方形石板组成,上石叫志盖,下石称志底。志盖上刻有死者的姓氏、籍贯和官衔等等,志底则刻其生平事迹。“志”多用散文体叙死者生平事迹,“铭”多用韵文,是对死者的赞扬、悼念或安慰之词,也有二者兼用的,称墓志铭。

烧纸钱

每逢清明或其他一些纪念日,人们去祭奠已故的亲人时,尤其是老人们,总要烧一些纸钱。烧纸钱的来历有这么一个传说。

汉朝时期,有个姓尤的秀才,寒窗苦读十几年终未能获取功名,于是向蔡伦学习造纸。蔡伦死后,尤秀才继承蔡伦的造纸术,并且比蔡伦更胜一筹,造出的纸又多又好。但当时用纸的人很少,造出的纸卖不出去。为此,尤秀才茶饭不思,没几天,竟闭上眼睛死去了。左邻右舍知道后,都过来帮助料理丧事。尤秀才的妻子哭着对大伙说:“家境不好,没有什么可以陪葬,就把这些纸烧给他做陪葬吧。”于是,专门派一个人在尤秀才的灵前烧纸。到了第三天,尤秀才突然坐起来,嘴里还不停地叫着:“快烧纸,快烧纸。”所有在场的人都被吓坏了。尤秀才却说:“我真的活了,是烧的这些纸把我救了。这烧的纸到阴曹地府就变成了钱。我用这些钱还了债,赎了罪,阎王老爷就把我放了回来。”这件事传出后,一位有钱的老员外对尤秀才说:“我用金银陪葬,不比纸值钱得多吗?”尤秀才说:“金银只能在阳间使用,不能带到阴曹地府去。不信,打开棺材看一看,陪葬的金银保证分毫没动。”员外听了点头称是,并买了尤秀才家大量的纸。于是,买纸的人一下子多起来,尤秀才的纸供不应求。其实,这是尤秀才和他妻子设下的一个计策,为了多卖一些纸,才上演了这出死而复生的戏。从此,给死人烧纸的风俗便一直流传了下来。

披麻戴孝

过去,送葬的亲人(如儿女)一般要穿一身黑衣服,再用一只麻袋弄成披风样式,从头顶披戴到腰间,这种打扮被称为“披麻戴孝”。有关它的由来有这么一个传说。

从前,一位老婆婆有两个儿子,儿子成家后都不孝敬老娘,为了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反哺之情,老婆婆想出了一个办法。她把两个儿子叫到床前说:“我死后,不需你们花什么钱,用破草席把我一卷,埋了就行。不过你们要从今日开始,天天看看屋后面槐树上的乌鸦和树林里的猫头鹰是怎样过日子的,直到我闭了眼为止。”

兄弟俩经老娘一提醒,出工收工时便不由自主地注意了起来。原来,乌鸦与猫头鹰都是很细心地喂养自己的孩子,这些小家伙总是张大嘴巴,嗷嗷待哺。当小乌鸦长大后,妈妈飞不动了,就让它待在家,衔来吃的填在它嘴里,等小乌鸦老了,又有自己的孩子喂养它,反哺之情,代代相传。而猫头鹰却不一样,妈妈老得不中用了,就把妈妈吃掉。兄弟俩越看越内疚,渐渐地改变了对老母的态度。可偏偏这个时候,她老人家过世了,兄弟俩后悔莫及。为了记取乌鸦与猫头鹰善恶孝逆的教训,安葬那天,他们模仿乌鸦羽毛的颜色,穿一身黑色衣服,模仿猫头鹰毛色,披一件麻衣。

从此以后,这个风俗就逐渐流传开来。有些地方的百姓比较穷,穿不起一身黑衣服,就裁一条黑布戴在胳膊上。

坟墓周围种柏树的由来

在我国北方野外的墓地上,人们常常能看到一簇簇绿绒似的柏树,民间俗称坟柏。每当严冬,荒芜的原野上点缀着星罗棋布的坟柏,颇有激励后人奋发图进的生气和肃穆庄严的景象。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杜甫的《蜀相》一诗道出了坟墓周围种柏树的由来。史书记载,公元234年,当时正值三国鼎立,蜀国军师诸葛亮率兵伐魏,在五丈原与司马懿隔渭水对峙,病死军中。诸葛亮以身殉职后,遗体葬在定军山。刘禅亲自下诏,在墓地种54株柏树,象征诸葛亮终年54岁,以表彰他的赫赫战功及表示其永垂不朽。那些坟柏在这里生长了1700多年,至今仍有22株活着。后人仿效此法,于是坟柏在民间流传开来。

春联

贴春联,是民间庆祝春节的第一件事情。每到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在大门两边贴上崭新的春联,红底黑字,稳重而鲜艳,表达对新年的美好愿望。

张贴春联的风俗由来已久。对联源于古代的桃符。五代时后蜀宫廷开始在桃符上题写联语。后主孟昶曾题道:“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据说,这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后,曾令各家贴对联。清代,贴春联的习俗更为盛行。桃符为大红纸张所书写的春联所取代了。

门神

传说唐太宗有一天生了病,梦中听到“鬼”叫,睡卧不宁。大将秦叔宝和尉迟恭知道后,全身披挂,手执兵器,侍卫门旁。当夜唐太宗便没有再做噩梦了。后来,民间将两员大将的容貌画下来,贴于门上,用以驱魔避邪。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守岁

在中国,每逢春节,有除夕“守岁”的习俗。人们把每年农历最后一天的夜晚叫除夕,并把它作为长一岁的界日(指虚岁),而这个晚上又是旧岁辞去、新年到来的一夜。人们举家欢庆,彻夜不眠,围坐守岁,辞旧迎新,以求新的一年里大吉大顺。这一习俗即所谓除夕“守岁”。据记载,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尧舜时代,就有了庆贺新年的风俗,“守岁”也随之应运而生。南北朝时期的诗人徐君倩曾留下这样的诗句:“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髹钗重,为待晓光催。”北宋时期的苏轼也说过:“酒食相邀为别岁,至除夕夜达旦不眠为守岁。”

在除夕之夜,还有不少文人墨客以“守岁”为题材即兴赋诗,抒发感慨。其中,唐代诗人高适的七绝《除夜作》颇为有名。诗云:“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压岁钱

在我国历史上,很早就有压岁钱。最早的压岁钱也叫压胜钱,或叫大压胜钱,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是为了佩戴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

唐代,宫廷里春日散钱之风盛行。当时春节是“立春日”,是宫内相互朝拜的日子,民间并没有这一习俗。《资治通鉴》第二十六卷记载了杨贵妃生子,“玄宗亲往视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之事。这里说的洗儿钱除了贺喜外,更重要的意义是长辈给新生儿的辟邪驱魔的护身符。宋元以后,正月初一取代立春日,称为春节。不少原来属于立春日的风俗也移到了春节。春日散钱的风俗就演变成为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清《燕京岁时记》是这样记载压岁钱的:“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到了明清时,压岁钱大多数是用红绳串着赐给孩子。民国以后,则演变为用红纸包一百文铜钱,其寓意为“长命百岁”。给已经成年的晚辈压岁钱,红纸里包的是一枚大洋,象征着“财源茂盛”“一本万利”。货币改为钞票后,家长们喜欢选用号码相联的新钞票赐给孩子们,因为“联”与“连”谐音,预示着后代“连连发财”“连连高升”。

总而言之,压岁钱代表着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它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

贺年片

贺年片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它是从名片演变而来的。古时候把名片叫做“名刺”。东汉王充所著《论衡·骨相篇》就有记载:“韩生谢遣相工,通刺倪宽,结胶膝之交……”其中所说的“通刺”即是名片。到了宋代,互赠贺年片就很盛行了。贺年片发展到清代康熙年间,开始用红色硬纸片制作。当时更时兴一种拜年,将贺年片装到锦囊中送给对方,以示庄重。

现代贺年片上印着精美的图文,则是受外国的影响。

舞狮

舞狮为我国民间喜庆节日的传统习俗,大约始于汉代以后。中国原不产狮子,《后汉书》载汉章帝时月氏国(西域的一个小国)贡狮子,当时叫“狻猊”。从那时人们便把雄健、威武的狮子视为吉祥、勇敢的象征,又模拟狮子的形象和动作,逐渐形成狮舞,庆典喜日以此为乐,并驱魔避邪,故有“避邪狮子”之称。唐代宫中已有盛大狮舞表演,叫“太平乐”或“五方狮子舞”。明清时期,狮舞更广泛流行,且花样更多,形成了许多流派。

舞龙

舞龙来源于对图腾的崇拜。龙,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它蛇身、鹿角、鹰爪、马脸,浑身金灿灿的,两鬓宛若飘带。在民间传说中,它是消灾降福的“龙王”;雕刻在宫殿建筑上,它是帝王政权的象征;在工艺图案中,则是一种美丽的装饰。

舞龙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宋人吴自牧著的《梦粱录》中,记述了南宋临安(今杭州)元宵灯节的情景:“……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之状。”以此算起,舞龙距今也有800多年的历史了。人们所以要舞龙,与古代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中对自然现象缺乏科学认识有关。他们认为龙是管雨的,就用舞龙来祈求神龙,以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文身

文身是由绘身发展而来的永久性装饰。它分为痕身和黥身。痕文是在身上的某个部位做成一定形状的伤疤。澳大利亚人的痕文是用贝壳片或石片在皮肤上雕割而成的,常制作在人的胸部和腹部。伊里安岛上的巴布亚人习惯用火在皮肤上烫刺痕文。恩贡贝人常用刀在面部割许多伤口,再塞入刺激性的物品,使其长出许多肉瘤。在大洋洲波里尼西亚的众多群岛中,人们则喜欢黥文。他们全身黥墨,以至躯体上除瞳孔外的任何可见部分均遭损毁。复活节岛人用弧形线条装饰前额、耳轮和双臂。南太平洋一带的马克萨斯人甚至连舌头也刺纹。南非班图族的马卡拉卡部落,姑娘在出嫁前胸部和腹部都要扎4000个针眼,再将一种黑色液体注入伤口。

握手

“握手”的产生可追溯到人类还在“刀耕火种”的原始年代。那时,在狩猎和战争时,人们手上经常拿着石块或棍棒等武器。如果遇见陌生人,大家都无恶意,就要放下手中的东西,并伸开手掌,让对方抚摸手掌心,表示手中没有藏着什么武器。这种习惯一直延续下来,并演变成在分别、会晤或有所嘱托时以示亲近。

脱帽礼

脱帽礼来源于中世纪的欧洲。当年,由于作战时与敌短兵相接,肉搏而战,头部容易受到袭击,因而不得不戴上笨重的盔甲。士兵们到达安全地带就脱下头盔以减轻负担;同时,到别人家里去,来者为了表示自己不是敌人,就首先把头盔掀开,露出自己的面孔。这种习惯发展到近代,就成了脱帽礼。

接吻礼

接吻,在西方夫妇、情人间是较为流行的礼节,是性爱的一种外在形式。关于接吻礼节的由来,比较流行的说法有两种:一说接吻始于古罗马帝国。因为古罗马严禁妇女饮酒,当男子外出归来时,要先闻一闻妻子口中有没有酒味,假如无酒味,丈夫就要亲昵地吻上一口,这就是由“闻”到“吻”的过渡。以后相沿成习,成为夫妇见面时的第一道礼节。对这种传说,意大利民俗学家雅可·罗蒂曼则持否定观点。他游历列国和非洲15个原始部族群聚居区,借助现代科学检测手段,对接吻人当时的动机、心态、神经感受、性器官分泌物和血液循环变化等,进行分析研究。他以翔实的可比数据证明,接吻是智慧生命性冲动的一种本能,是传达爱情的信息和媒介。

碰杯

碰杯的礼仪来自古希腊。据传说古希腊人认为:人们喝酒时,鼻子能闻着香味,眼睛能看到酒色,舌头能尝到酒味,唯有耳朵例外。于是,他们想出个好办法,即在饮酒前先互相碰一下杯子,让这种清脆的响声传入耳中。

干杯

据说“干杯”一词起源于16世纪的爱尔兰,原意为“烤面包”。当时的爱尔兰饮酒者常有这样的习惯,将一片烤面包放入一杯威士忌酒或啤酒中,以改善酒味和消除酒的不纯性。直到18世纪,“干杯”才有今天的含义,并且发展成祝酒颂词。

蜜月

公元6世纪时的爱尔兰有个叫克尔特郡的部落。部落首领有个女儿爱丽丝。爱丽丝天生丽质,既美丽又大方,王公贵族的公子们纷纷向她求婚。爱丽丝爱吃蜜糖,那些向她求婚的王公贵族就纷纷挑选上等的蜂蜜送给她。

后来,爱丽丝爱上了一位年轻英俊、温柔而英勇的王子。于是,她叫人把那些送来的蜂蜜酿成了香甜可口的蜜酒,等到结婚那天用来款待所有的来宾。但是蜜酒多得婚宴上都没喝完,这对幸福的夫妻又喝了一个多月才喝完。新婚佳期,王子和公主,喝着香甜的蜜酒,生活充满幸福和温馨。因此,他们将新婚的第一个月称为“蜜月”。后来,人们便用这个词来表示结婚之后夫妻共同度过的第一个月。

日本茶道

日本茶道发展至今,主要分为里千家、表千家和武者小路千家3大派,其中里千家影响较大。日本茶道有一定的礼仪规范,要求幽雅自然的环境。比较讲究的日本家庭,在花园里建有3间相通的精致小屋:茶室、客人休息室和煮茶室。室内陈列桌、椅、茶几,并饰以花瓶书画,显得幽雅、肃静。饮茶的时间有朝茶(上午7时)、饭后(上午8时)、消昼(正午12时)和夜话(下午6时)4种。客人先到休息室,后由主人带领在茶室门口洗手、脱鞋,再进入茶室。宾主入茶室后,互相鞠躬寒暄。在主人煮茶时,客人到室外花园散步。主人准备好后,客人返回茶室饮茶。主人将绿茶粉放入古色古香的茶具内,以沸水冲泡。第一杯茶敬首席,然后再敬其他客人。主人敬茶是用左手掌托茶杯到客人面前,客人接过后举到额前,然后才饮。品茶间宾主互相谈论茶道方面的事,互祝身体健康,事业顺利。当客人辞退时,主人跪坐门口送别。

武士道

武士道是指日本封建武士的道德规范。早在日本平安朝末期(公元10世纪),日本的封建武士领主相继兴起,纷纷形成封建武士集团。他们豢养着大批家臣家兵,上尊下卑,等级森严。为了控制和管理武士,封建领主制定了名目繁多的道德规范。所谓武士道,即由此而来。明治维新以后,政府强调皇军必须恪守武士道信条。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强调武士“忠勇”,以善于杀伐为“荣”;要有自我牺牲精神,甘为主人卖命。武士为了殉主子之死,或者为了挽回他打败仗而招致的耻辱,必须勇于剖腹自杀,以表示对主子的绝对忠诚。

决斗

决斗盛行于中世纪的欧洲,尽管各国君主先后严加禁止,但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才在欧美各国消失。欧洲的决斗风尚由来已久。早在欧洲中世纪初期,决斗成为法官办案时辨明是非而获取证据的手段之一。这种荒谬的事情,在欧洲延续了1000多年,直到16世纪初才被取消。司法决斗被禁止以后,为名誉而进行的私人决斗又蔓延欧洲,成为欧洲中世纪后期的社会风尚。一般来说,在决斗中一方受伤见血,便可要求停战,然后双方握手言和。但也有许多尚武观念十足的贵族,以决斗为乐,到处寻衅,在决斗中把对手杀死。在欧洲历史上,许多有名人物,在荣誉感的驱使下都参加了决斗,如哲学家蒙田、笛卡儿,还有许多小说家和诗人,普希金和莱蒙托夫便是死于决斗。

不同地区国家商人的习俗

东南亚:在讨厌谈生意时,跷起二郎腿,把鞋底朝向人家。

中东:当你正在谈话时,会有人突然闯进来。这是一种古老的阿拉伯习惯,表示“共同听政”。

南美:不谈当地政治问题。谈判时爱穿深色服装,准时赴约。谈话亲热,可把嘴凑到对方的耳边。

伊斯兰国家:不谈政治问题,也不谈论国际石油政策。吃饭时,不能喝酒。斋月里在伊拉克见不到酒,在沙特阿拉伯不但见不到酒,还见不到烟。做客要带礼品,不要问女主人身体如何。

澳大利亚:交易喜欢在小酒店进行。饭钱支付分明。

西班牙:在饭店吃饭时,用吹口哨来招呼饭店招待员是可行的。而印度的商人则相反,用吹口哨来招呼招待员是不行的。

德国:做客或看朋友要送鲜花,但不要送红玫瑰,因为红玫瑰是送给情人的。

瑞士:与德国有点相同,做客或看朋友可送鲜花,不同的是:红玫瑰也可以送,可以送一到两束,但不能送三束,因为送三束意味着送情人。

挪威:如果做得完美无缺,客人应在出席宴会的第二天送一份礼品给主人。

希腊:饮酒不能干杯,如果一饮而尽,杯子空空视为很不礼貌,但如果酒杯内的酒多过半杯,也被视为不礼貌。如果女士过25岁还未嫁人,他们会十分好奇地追问未嫁的原因,甚至愿意做媒。

小费

流行于西方社会的小费制度,源于18世纪的英国伦敦。那时,当地酒店的餐桌上一般都摆着写有“to insure prompt service”(保证服务迅速)的碗。顾客落座后,将少量零钱放入碗中,就会得到服务人员迅速而周到的服务。后来,这种做法演变成感谢服务人员而付给的报酬。上面几个英文单词的头一个字母联起来,就成了“tips”(即小费)。付小费的方式很多,可以放在菜盘酒杯下,可以塞在服务员手中,也可以将付款后找回的零钱留给服务员做小费。

生日吹蜡烛

过生日要吹灭插在蛋糕上的蜡烛,这一做法最早始于古希腊。古希腊月亮女神阿耳忒弥斯的崇拜者们在庆祝月亮女神生日时,在圣坛上摆上插着蜡烛的甜蜜蛋糕。后来,古希腊人在孩子的生日蛋糕上插上燃着的蜡烛,并增加了吹蜡烛的内容。他们相信,燃烧的蜡烛具有隐秘神奇的力量,如果孩子有一个心愿,并且一口气吹灭所有的蜡烛,他便可以如愿以偿。这一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剪彩

剪彩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美国商人有一种古老的习俗:新店开张前,清晨打开店门并横系一条布带。这样既可防止开张前被闲人闯入,又可引人注目、招徕顾客。布带取走,宣告商店正式开张。1912年有个叫威尔斯的商人在美国圣安东尼奥市的华狄密镇开了一家大百货公司。按照传统风俗,清早便在门前横系一条布带,等待正式开张的时刻。威尔斯10岁的小女儿牵着一条狗匆匆走出店门,无意中碰断了布条。顾客以为公司已经开张,于是蜂拥而入,争先恐后地购买货物,给开张之日迎来了大吉大利。后来威尔斯在其第二家百货公司开张时有意让其幼女碰断布带,果然开张大吉。于是人们纷纷仿效,得到大为推广。后来,布条被五彩缤纷的彩带取而代之,人们在开张时刻用剪刀郑重地剪断彩带,“剪彩”因而得名。

降半旗

降半旗,是当今世界上通行的一种志哀方式。一个国家的重要人物逝世,通常都要把悬挂在旗杆上的国旗下降到距顶端1/3或一半处,表示对死者的哀悼。

降半旗志哀方式,据说是1612年由英国海船“哈兹·伊斯”号首创的。哈兹·伊斯海船在北美北海岸探寻通向太平洋的航道时,船长不幸遇难。为了表示对船长的敬意和哀悼,船员提议下半旗。后来,发生不幸事故的船只也都效仿,下半旗志哀的方式便逐渐流行开来。首先采用这种志哀方式的是英国,随后,其他国家相继仿效,成为世界各国通行的志哀方式。

以物传情

希腊:在马其顿地区,姑娘们以身上服装的颜色表示其身份:穿白花边上衣者是已婚,穿浅紫色花边上衣的是寡妇,而穿紫色花边紧身衣的属未婚,是男青年追求的对象。

英国:约克市的女子对男人求婚的答复采用“交通信号灯”方式,即穿着不同颜色的紧身衣向男子示意:黄色表示有一半希望,绿色表示同意,红色表示不同意。

缅甸:卡钦族的青年男女,用卷烟表示爱慕之情。把点着的烟送给对方,表示爱情似火,递过一支半空半实的卷烟,表示“我已看中了你”。卷烟上缠着的各种颜色表示交往的分寸和程度,缠绿色表示“对你有点意思”;缠蓝色表示“希望见面”;缠黄色表示“非常想念你”;缠白色表示“只限一般交往”;缠黑色表示“我不爱你”。如果在卷烟上缠着头发,则表示希望经常见面。

斯里兰卡:男青年的求爱方式是剪下自己的头发送给姑娘。

荷兰:未婚女性在卧室窗台上置一盆玫瑰,以招揽求婚者前往。

德国:一份青年画报曾汇编了以邮票表示爱情的10种方式:如邮票上端向下表示“我很爱你,但又怕向你倾诉衷情”;邮票的上端向右向左分别表示“我怕失去你”或“盼望再次见到你”;两张邮票斜着对贴表明“我想单独和你在一起”等。

西班牙:女性善于用扇子表达感情。当她打开扇子,把脸的下半部遮起来时,就是说:“我喜欢你!”如果把打开的扇子顶着下巴,就等于说:“争取下次早些见面吧!”如果将扇子时开时合,意思是说:“我真想念你!”如果把扇子翻来翻去,或把扇子收起来,甚至重重地往桌子上一摔,那就说明你的求爱遭到了拒绝。

订婚戒指

世界上第一个把戒指用做订婚信物的人是奥地利麦士米尼。1477年,麦士米尼在一次公开场合认识了一位叫做玛丽的公主。她的美丽容貌和优雅举止使麦士米尼倾倒。麦士米尼虽然知道玛丽早已许婚于当时的法国王储,但是为了赢得她的爱情,他命人专门打造了一枚珍贵的钻石戒指,送给玛丽。面对这只精雕细刻、闪闪发光的钻石戒指和麦士米尼的热烈追求,玛丽终于改变了初衷,与麦士米尼幸福地结合了。从此,以钻石戒指作为订婚信物,便成为西方人士的一种传统。

婚纱

婚纱起源于欧洲的服饰习惯。新娘所穿的连衣裙款式,下摆曳地的白纱礼服,原来是天主教徒的典礼服。在古代欧洲一些政教合一的国家,人们结婚必须到教堂接受神父或牧师的祈祷和祝福,这样才算合法婚姻。新娘穿白纱礼服是向主表示虔诚与纯洁。

离婚异俗

乌干达的卡拉莫贾人离婚时,妻子趴在地上任凭丈夫朝背上泼水,进行“净身”仪式。接着女方将聘金退给男方,男方也退还女方一条公牛。男女双方的婚约就此正式解除。

几内亚岛上的巴布亚布族,妻子要与丈夫离婚,只要把几头猪退给丈夫家里就行。

印度尼西亚的马布尔族,新婚夫妇如果30天内不能和睦相处,妻子必须赔偿丈夫在结婚时所花的全部费用,并赔上聘礼的3倍,随即离婚。

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科里亚克人离婚很简单,只要夫妻中止同居生活,婚姻关系即告解除。子女全归女方。

南美火地人,妻子变节往往受到严厉的处分。但妻子受到丈夫虐待时。她可以回到父母家里去。如果要离婚,一般要等第一个孩子出生后。

北美大陆的易洛魁人,丈夫如果冒犯了妻子,妻子就可和他离婚,而且丈夫既不能带走儿女,也不能带走财产。

结婚周年纪念

1周年:纸婚

2周年:棉婚

3周年:皮革婚

4周年:丝婚

5周年:木婚

6周年:铁婚

7周年:铜婚

8周年:陶婚

9周年:柳婚

10周年:锡婚

11周年:钢婚

12周年:麻婚

13周年:花边婚

14周年:象牙婚

15周年:水晶婚

20周年:搪瓷婚

25周年:银婚

30周年:珍珠婚

35周年:珊瑚婚

40周年:红宝石婚

45周年:蓝宝石婚

50周年:金婚

55周年:翡翠婚

60周年:钻石婚

70周年:白金婚

每天学点礼俗常识 (涨姿势系列丛书) - 第一部分
目录

阅读本书,两步就够了......

第一步: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扫一扫

第二步:用掌阅客户端扫描二维码

扫一扫

不知道如何扫描?

×

正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