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揭开糖尿病的神秘面纱

认识糖尿病

什么是糖尿病

每个人的血液中都含有葡萄糖,因为生命活动需要葡萄糖来提供能量,但是,如果人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太高,并且长期超过正常的水平,我们就称之为糖尿病。通俗地讲,糖尿病是胰腺分泌的胰岛素不足或不能有效控制血糖而导致血糖值升高的一种疾病。

糖尿病的英文名称是Diabetes Mellitus(简称DM),有甜性、多尿的意思。中医称糖尿病为消渴症,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中就记载了“消渴症”这一病名。而且在早期医学文献中还记载了消渴症患者的尿是甜的,具有口渴、多饮、多尿、多食等临床特征,后期患者往往表现为疲乏、消瘦,故名“消渴”,并且提出营养过度及肥胖与糖尿病的发病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然,古人对糖尿病的认识与糖尿病的本质还有一定差距,直到1869年德国医生朗格汉斯发现人体胰腺存在“胰岛”,可以分泌胰岛素,这才拉开了糖尿病近代研究的序幕,人们对糖尿病的认识才有了明显的进步。

1921年,加拿大医生班廷等首次成功地从动物胰腺中提取出胰岛素,许多年轻的糖尿病患者的生命得以挽救。班廷医生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他的生日——11月14日被联合国定为世界糖尿病日(2007年起,正式更名为“联合国糖尿病日”)。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糖尿病的认识逐渐加深。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而导致的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这种代谢性疾病的主要特点是人体内糖类、脂肪、蛋白质三大产热营养素代谢紊乱。最主要的表现是尿中有糖以及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过高。糖尿病严重时会发生水电酸碱平衡紊乱,引起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如果这种病情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还会导致脑、心脏、神经、眼和肾脏等重要器官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残疾或死亡。

糖尿病的发病率有多高

糖尿病是一种以糖代谢失常为主要特征的常见慢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也被称作文明社会的“退化性疾病”。糖尿病的死亡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病症和癌症,居第三位,俨然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吃饭更香了,吃得更多了,动得更少了,体重更重了,压力更大了,血脂更高了,血糖也更高了……原本感觉“身体倍儿棒,吃饭倍儿香”的人,突然被告知“你得了糖尿病”。正是越来越丰富的物质生活导致糖尿病患病率不断升高,而且愈演愈烈。

从国际糖尿病联合会公布的最新报告得知,目前全世界大约有2亿多人患有糖尿病,而且,糖尿病病人的人数在世界各地迅速增加。亚洲糖尿病患病人数约占全球同类患者总数的61%。地中海、中东、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的糖尿病发病率大大增加。在这些地区,约有20%的成年人正受到这种疾病的威胁。

根据最新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的糖尿病人数已超过了印度,跃居世界第一,成为糖尿病患病人口第一大国,达9240万人!糖尿病前期的患病人数达到了1.48亿,每10名成年人中就有1名患有糖尿病,并且还有16%的人口处于患病边缘。这个数字与美国11%的患病率已十分接近,并超过了其他西方国家,包括德国和加拿大。

在过去的15年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日渐欧美化,摄入了大量高热量、高脂肪的动物性食物,加上体力活动的减少和人口的老龄化,我国20岁以上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已达9.7%。糖尿病已成为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无症状糖尿病病人也与日俱增。据报道,无症状的糖尿病病人占糖尿病病人总数的52.84%。这些患者没有意识到糖尿病引起的口渴和尿频现象,不知道自己已经患病,如不及时治疗,有可能会发展为失明、肾功能衰竭和神经损伤等严重后果。而且,有20%以上的老年人糖尿病易被误诊,致使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研究表明,自1922年发明胰岛素注射疗法以来,糖尿病的治疗领域内并没有太大的进展。如果再无突破,到2025年,全世界将有数亿人患上这种疾病。一个严峻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如今糖尿病不仅仅对老年人产生威胁,患者的年轻化已经越来越明显。

面对如此严峻的事实,我们该如何做呢?为了促使年轻人重视疾病预防,日本厚生省决定把“成人病”改为“生活习惯病”,其用意就是要促使年轻人及早预防这些疾病。中西医学专家一致认为,糖尿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要想正常地生活,延长寿命,改变不良生活方式至关重要。因此,一定要注意生活方式的科学化。同时,不要用以往的观点单纯地认为糖尿病只有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症状。要做到定期检查,以便尽早发现,及时治疗,避免病情加重,这样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血糖与尿糖是怎么回事

糖尿病患者经常会听医生提到“血糖”这个词。那么,什么是血糖呢?

血糖是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简称,它是为人体提供能量的主要物质。糖的种类有很多,但血糖只指存在于血液中的葡萄糖。血液中葡萄糖以外的糖类,不能叫做血糖。而其他糖类,只有在转化为葡萄糖并吸收进入血液后才能称为血糖。碳水化合物在胃、小肠中被分解为葡萄糖,然后进入血液。血液中的葡萄糖在胰岛素的帮助下进入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产生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这就是血糖的主要代谢途径。

血糖的来源主要有三条:其一,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通过消化分解变成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成为血糖(尤其是餐后血糖)的主要来源。其二,人体的肝脏储存有肝糖原,空腹时肝糖原可以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以供人体所需。其三,蛋白质、脂肪等可通过糖异生作用转变成葡萄糖进入血液。

血糖的去路主要有四条:第一,血糖进入全身组织细胞中,彻底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大量能量,满足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这是血糖的主要去路。第二,变成肝糖原、肌糖原,储存于肝脏和肌肉中,以备必要时再转化为葡萄糖。第三,转变为脂肪储存起来。第四,通过磷酸戊糖途径转变成其他糖类物质。

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被称为“血糖浓度”。血糖浓度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为毫克/分升(mg/dl),为旧制单位;一种为毫摩/升(mmol/L),为新制单位。两种单位的换算系数为18。将以毫摩/升为单位的血糖值乘以18,就可得到相应的以毫克/分升为单位的血糖值。反之,以毫克/分升为单位的血糖值除以18,将可得到以毫摩/升为单位的血糖值。举个简单的例子,120毫克/分升换算成以毫摩/升为单位的数值时,需要除以18,即120毫克/分升÷18≈6.67毫摩/升。也就是说,毫摩/升×18=毫克/分升;毫克/分升÷18=毫摩/升。

血糖来源不足(如饥饿)及血糖消耗过多(如运动量太大或降糖药服用过量等),就会导致低血糖,出现心慌、颤抖、饥饿等症状,如果不及时处理,可导致昏迷甚至死亡。人体所有细胞所需的糖都由血液来输送,所以维持血液中糖的恰当的浓度是很重要的。

尿糖则是指尿中的糖类,主要是指尿中的葡萄糖,偶有乳糖尿、戊糖尿、半乳糖尿等。糖尿病的得名最初就是因为尿糖的发现,但是内涵却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已经不再把糖尿病简单理解成尿里含糖,实际上,健康的人尿里也偶见尿糖,而糖尿病的诊断依据则是血糖。正常人的肾小球滤液中也含有一定量的葡萄糖,但绝大部分被肾小管重吸收到血液中,故正常人排泄的尿中只含极微量的葡萄糖,一般的方法测不出来,所以正常人尿糖应该为阴性,或者说尿中应该“没有”糖。

正常人只有当血糖超过8.9~10毫摩/升时,糖才能较多地从尿中排出,形成尿糖。所以说,血糖的高低决定着尿糖的有无。血糖在8.9~11.1毫摩/升,尿糖应为(±);血糖在11.1~13.9毫摩/升,尿糖应为(+);血糖在13.9~16.7毫摩/升,尿糖应为(++);血糖在16.7~19.4毫摩/升,尿糖应为(+++);血糖高于19.4毫摩/升,尿糖应为(++++)。

尿中是否出现葡萄糖取决于三个因素:血糖浓度、肾小球滤过率(肾脏对血糖的滤过能力)以及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尿糖与血糖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当血糖迅速升高的时候,尿糖往往呈阴性,也就是检测不出尿糖。这是因为人体升高血糖的应激,使人体处于节约血糖的状态;当血糖保持在很高的状态,不再继续升高时,尿糖可能呈现严重阳性,这是因为人体回收血糖的冲动缓解;当血糖升高开始逐渐缓解,尿糖呈阳性,这个时候是人体在释放血糖。

如何判定糖尿病病情的轻重

糖尿病病情的轻重及风险评估是患者及其家人都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大部分患者甚至一些非专科医生也不是十分清楚。很多人往往片面地把血糖高低作为评价病情轻重的唯一标准,而忽视了同时并存的多种危险因素,尤其是并发症的有无、轻重。

轻型糖尿病

轻型糖尿病的表现是:胰岛素分泌功能没有完全丧失,有一定量的内生胰岛素,即胰腺分泌胰岛素相对不足。多数患者只需用饮食疗法,有的需口服降血糖药物,少数人需用胰岛素治疗。这类患者在感染及创伤等应激情况下,为了预防酮症酸中毒,可选用胰岛素治疗,停药后,一般不会出现酮症酸中毒及昏迷等。轻型糖尿病多见于II型糖尿病。

符合以下几点的糖尿病患者,无论性别、年龄、病型及病程如何,均可划为轻症糖尿病:其一,血糖长期保持稳定,无低血糖发生。其二,无任何急慢性并发症。其三,体重正常,生活起居自如,能正常工作。

重型糖尿病

重型糖尿病的表现是:胰岛功能趋于衰竭,胰腺分泌绝对不足。胰岛功能严重衰竭。这种患者通常血糖波动较大,有明显的酮症倾向,口服降糖药物往往无效,必须用胰岛素替代治疗。这类患者对胰岛素敏感,停药后病情会迅速恶化,在24~48小时内即发生酮症酸中毒。重型糖尿病多见于I型糖尿病。

关于重型糖尿病,以下几点必须牢记在心:第一,I型糖尿病通常比II型糖尿病的病情要重。第二,出现心、脑、肾、眼、神经等部位病变及肢体坏疽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者,其病情较重。第三,多次发生急性代谢紊乱(如酮症酸中毒、乳酸性酸中毒)或反复出现急慢性感染(如结核等)者,均属重型糖尿病患者。第四,血糖反复波动或居高不下者,其病情较重。第五,胰岛B细胞功能严重衰竭者,其病情较重。

病情不稳定的糖尿病

糖尿病有时表现为病情不稳定,血糖波动大,低血糖现象频繁发生,对胰岛素及影响病情的各种因素十分敏感,常在严重低血糖后出现高血糖,即苏木杰氏反应,并且极易出现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病情的轻重是相对而言的,两者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即便是病情较重的患者,通过系统的正规治疗,也可以延缓病情的恶化。那么,究竟该如何判断糖尿病病情的轻重呢?

归纳起来,在判断糖尿病病情轻重的众多指标中,最为重要的指标就是两条,即血糖、血压、血脂等各项指标的控制情况以及有无并发症。病情的轻重是互相转化的,轻症患者若不能坚持正规治疗,将各项指标控制在基本正常水平,病情就可能由轻变重,而即便是病情较重的患者,通过系统的正规治疗,病情完全有可能好转,至少可以延缓病情的恶化。

糖尿病的危害有多大

糖尿病在全世界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健康问题。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由此而导致的各种并发症,它们真正称得上是无孔不入、无恶不作,使患者从头到脚、从里到外、从肉体到精神都无一幸免,对患者造成多方面、终身性的严重影响,令患者付出沉重的代价。

侵害患者的身体

持续的高血糖会在不知不觉中侵蚀患者全身的大小血管及神经,引起体内各组织、器官的病变,导致各种严重的急慢性并发症。

急性损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及乳酸性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严重急性并发症,可危及生命。急性并发症往往来势汹汹,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救治,死亡率很高。

慢性损害: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十分严重,这一问题目前已引起全球医学界的高度重视。如今,慢性并发症越来越多,已成为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首要因素。

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增高,可引起全身多个系统的代谢障碍,导致大血管和微血管的病变。早期症状并不明显,易被忽视,若任其发展,晚期可能出现严重的心、肾、眼、神经等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性心脏病、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糖尿病性肢端坏疽、糖尿病性肾病以及神经病变等。

掏空患者的腰包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被专家们称为21世纪的流行病。用于糖尿病治疗的费用已经给患者本人及其家庭、工作单位以及国家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一项国外的调查资料显示,美国2002年直接和间接用于糖尿病防治工作的费用已达1320亿美元,加上各项资源包括劳动力上的耗费,这笔开支相当惊人。我国2002年对17个省会城市的调查显示:当年糖尿病治疗费用为188.2亿元人民币,约占卫生事业支出的4%;普通糖尿病患者人均花费3726元,有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人均花费高达13897元。世界卫生组织预计,2006年~2015年间,中国对糖尿病、心脏病和中风的预防和治疗将至少消耗政府558亿美元。

损害患者的精神

糖尿病造成的不适和治疗措施给患者带来的精神和肉体上的痛苦,是非糖尿病患者难以体会到的。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具有高度致残性,严重者会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极大不便。对健康和经济两方面的担忧,给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糖尿病患者在生活和饮食上也是非常痛苦的,健康人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喝什么就喝什么,想不锻炼就不锻炼,而糖尿病患者必须要控制饮食,强迫锻炼,还要吃药打针。为此,患者将会失去很多生活乐趣,过着一种苦行僧似的生活。

在种种不适及无限期的折磨下,糖尿病患者在精神上要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出现精神不振、烦躁易怒等不良情绪都是在所难免的。

减短患者的寿命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报告称,糖尿病患者的数量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目前全球每年约有380万人死于糖尿病并发症。报告指出,在大部分发展中国家,35~64岁的成年人每10人中至少有1人死于糖尿病,糖尿病已经成为大多数国家居民早逝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糖尿病可使患者寿命平均缩短10年。

因此,多关注一些糖尿病的防治知识,及时发现糖尿病,正确有效地治疗糖尿病,尽量减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危害,是每一个糖尿病患者、患者家属以及糖尿病防治工作者应尽的义务和神圣的职责。

为什么会得糖尿病

谁是导致糖尿病的元凶

糖尿病是一种与遗传有关的内分泌代谢疾病,由于体内外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致使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越来越多的人面临着糖尿病的威胁,面对这一严峻现实,人们不禁要问,这些患者的胰岛为什么会出现胰岛素分泌不足呢?目前医学界认为,糖尿病的发生主要与下列几方面因素有关:

其一,遗传因素。大量调查研究发现,在糖尿病患者亲属中,糖尿病患病率要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尤其是II型糖尿病的遗传倾向比I型糖尿病更为明显。

其二,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导致糖尿病的外部因素,饮食结构不合理、热量摄入过剩、体力活动严重不足,以及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过大等原因都促使糖尿病的队伍空前壮大。

其三,感染与免疫因素。这是I型糖尿病发病的主要原因。

上述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体内的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糖尿病。由此可知,将患糖尿病的原因简单归结为“糖吃多了”的说法,显然没有充分的科学根据。同时,对于糖尿病患者数量的激增,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也难辞其咎,一些人甚至认为糖尿病人数的激增是社会生活方式变革的沉重代价。

糖尿病与遗传的关系

在糖尿病患者中,以体内携带糖尿病遗传基因的人居多。也就是说,糖尿病病人的子女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更易患糖尿病,这种遗传因素的影响已基本得到证实。

糖尿病发病率在血缘亲属与非血缘亲属中有显著差别。前者发病率明显高于后者,说明糖尿病有遗传倾向。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单卵双胞胎糖尿病患病率比双卵双胞胎明显升高。但是单卵双胞胎患病率也并非100%,说明除遗传因素以外,还须有其他因素的参与,糖尿病才能显露出来。

调查中发现,若父母都是糖尿病患者,那么遗传给子女的概率是5%左右,若双亲中只有一人是糖尿病病人,则下一代得糖尿病的概率更小,而且常常是隔代遗传。专家认为,糖尿病的遗传关键在于糖尿病的易感性。

一般认为,糖尿病隐性遗传常隔代或隔数代遗传,糖尿病患者遗传给下一代的不是疾病本身,而是容易罹患糖尿病的体质,临床上称之为糖尿病易感性。糖尿病易感者对胰岛素的适应能力很差,极易发展为糖尿病,而且家族中可能有多人同时患病。

引发糖尿病的遗传因素纷繁复杂,一般情况下,多个遗传基因异常同时发生才会形成易感糖尿病的体质。不过,有些糖尿病是单个遗传基因变异导致的,与外部环境无关。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都带有数种糖尿病易感基因。现在,遗传基因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被普遍认为是影响糖尿病发病的因素,各国专家学者也正在对此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但是,究竟哪种基因对糖尿病的发病起决定性作用,仍然是个未知数。

有的糖尿病患者体内只带有一种糖尿病易感遗传基因,但由于此基因的作用力强,即使没有外部环境的影响,也会患糖尿病。我们将这种情况称为“单基因突变糖尿病”。在单基因突变糖尿病患者中,大部分是与胰岛素分泌相关的遗传基因发生变异,其中以年轻患者居多。此外,还有线粒体基因变异,这种基因变异会引发感音性听力障碍、视神经萎缩、心脏传导障碍、心肌炎等。

不可否认,遗传基因确实容易引发糖尿病,那么,具有易感糖尿病体质的人就一定会患糖尿病吗?事实并不是这样。在易感糖尿病体质的人群中,一生与糖尿病无缘的大有人在。相反,父母并无糖尿病,但由于自身不良的生活方式导致患糖尿病的情况也并不罕见。和遗传因素相比,生活方式的变化、饮食结构的改变、劳动环境的变化、应激状态的增多等情况对糖尿病的发病影响更大。

糖尿病易感基因的定位是医学界的一个难题。迄今为止,国际上共报告了23个糖尿病易感基因,我国也报告了几个候选易感基因。医学界正试图对糖尿病基因进行精细定位,等到完成基因精细定位后,研究就可进入基因克隆阶段,即找到糖尿病基因并以它为“模式”,从而熟悉各类糖尿病基因的功能。

用基因疗法彻底根治糖尿病并非痴人说梦,那些由单基因突变引起的糖尿病将率先成为实现这一梦想的突破口,前景值得期待。我们相信,随着现代医学对基因研究的日益深入,我们对基因与糖尿病发病关系的研究成果将更加清晰准确,糖尿病的预防措施也会不断拓展和完善。

肥胖会导致糖尿病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吃大喝的人多了,开车的人多了,随之而来的就是胖子多了,这就为代谢综合征埋下了隐患。现代医学调查表明,有60%~80%的成年糖尿病病人都比较肥胖,而且生活条件比较优越。

据调查显示,中度肥胖者的糖尿病发病率约比正常人高出4倍,极度肥胖者则高出约30倍。国内调查发现,超重组的糖尿病发病率是标准体重组的2.68倍。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糖尿病发生的概率也随之增加,这已成为目前公认的一般规律。

肥胖与糖尿病息息相关,这一点毋庸置疑。在我国古代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就有这样精辟的论述:“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消渴就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糖尿病。这种关系在《景岳全书》中被阐明得更加透彻:“消渴病,其为病之肇端,皆膏粱肥甘之变,酒色劳伤之过,皆富贵人病之,而贫贱者少有也。”

人们饮食过量或营养过剩,而体力活动却大量减少,以致饮食产生的热量超过身体的需要,从而引起肥胖(超过标准体重的20%)。肥胖俨然已经成为糖尿病的重要诱因之一。肥胖者体内脂肪总量增加,而脂肪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并且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

肥胖的人体内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呈现紊乱状态,长期进食过多又迫使胰岛B细胞不断处于分泌状态,从而导致高胰岛素血症。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即腹部体脂分布过多)是发生糖尿病和糖耐量减低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肥胖者组织细胞的胰岛素受体减少,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弱,所以造成了胰岛素的相对不足,进而难以维持正常的糖代谢。在这种情况下,会使肌肉及脂肪组织变得对胰岛素不敏感,以致无法纠正血糖过高的状态而最终引发糖尿病。

肥胖不仅使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而且还会影响胰岛的分泌功能。由于脂肪细胞会分泌一种妨碍胰岛素作用的物质,因此,肥胖还会降低胰岛素的作用。这种因肥胖而使胰岛素不能完全发挥作用的状态被称为“胰岛素抵抗”。

此外,医学研究证明,身体发胖有碍健康。特别是年龄在40~45岁的人,体重每增加0.5千克,死亡率就增加1%,而低于正常体重15%的人,死亡率最低。肥胖不仅是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之一,也是其他许多疾病发病的重要诱因。可以说,肥胖是健康的大敌。过度肥胖使心脏负担增加,从而很容易患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等。肥胖者的死亡率比体重正常者要高80%。

因此,提倡饭要吃七分饱,饮食种类要多样化,以谷类为主,副食也应合理控制,注意膳食平衡。平时尽量不吃或者少吃油炸食物及富含油脂的干果类(如瓜子、核桃、花生),豆制品也要适量食用,千万不能迷恋保健品。同时,要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努力减肥,这对于改善胰岛素抵抗、促进血糖和脂肪的充分代谢是十分重要的。

心理应激是糖尿病的诱因

中外学者研究表明,精神因素在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精神刺激、精神紧张及情绪波动等各种应激状态,都会引起激素的大量分泌,可诱发或加重糖尿病病情。这是因为精神因素扰乱了大脑皮质的正常机能活动,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指挥失灵和对抗胰岛素的物质,如生长激素、去甲肾上腺素、胰升糖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不良情绪和精神因素也是糖尿病的重要致病元凶。

在糖尿病治疗中,医生一般都会建议患者尽量减轻应激状态。应激是人体对外部刺激(应激源)的一种反应,也是视觉与听觉等对外部刺激的反应的统称。

研究发现,生活中的变化是一种应激源,它需要个人的再适应。应激源有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应激源如考试、睡眠障碍等;慢性应激源如离异、丧偶、亲人死亡、失业、收到患不治之症的消息等,慢性应激源持续时间较长,其所引起神经免疫指标的改变较持久。凡是最近经历过重大生活事件者,都比较容易出现躯体或精神方面的问题。

现代医学研究还发现,心理压力过大或突发创伤等均会引起某些应激激素的增加,如不及时调整,同样可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当人处于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时,会抑制胰岛素分泌,长期受不良情绪影响,会使胰岛素分泌不足的倾向被最终固定,进而导致糖尿病。

不具备糖尿病体质的人若仅是受到精神压力,是不会发生糖尿病的。原本就是糖尿病体质的人,若经常受到重大压力,其体内潜伏的糖尿病便可能发作。所以精神压力成为糖尿病的诱因之一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已患糖尿病的人,若其承受的精神压力一直居高不下,未能缓解,其病情便会进一步恶化。这种情形在I型糖尿病患者身上特别明显。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会因精神压力而导致糖尿病,只有这种情绪反复刺激、持久作用于机体时,才有可能诱发糖尿病。

繁忙并不代表精神压力。不论多么繁忙,只要心情愉快,能够胜任工作而不感到痛苦,也不至于成为精神压力。所以,糖尿病人要放宽心,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难以排解时,应及时找专科大夫就诊,避免加重病情。

高淀粉、高糖、高脂肪饮食因素也会诱发糖尿病

谨防吃出糖尿病!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II型糖尿病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吃出来的,那些堆积在人体腹部的脂肪与糖尿病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美国科学家认为,经常吃高淀粉和高糖食物的人,在40岁后患II型糖尿病的危险大大增加。研究结果显示,高纤维性饮食可降低人体对胰岛素的需求,而少食粗纤维食物者则极易患糖尿病。

工作压力过大,饮食起居没有规律,随心所欲地进食各类高淀粉、高糖加工食品,长此以往,腹部的脂肪越堆越厚,体内过剩的能量在转化为脂肪的同时也转化成甜蜜的毒素,使细胞受体这把锁“生锈”,从而导致血液中的糖不能进入细胞产生能量,于是II型糖尿病便靠近你了。

通过对65000名糖尿病病人进行长达6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在排除了吸烟、饮酒、年龄和家庭病史等因素的影响外,其中有915名糖尿病病人,究其原因,多与长期摄取富含碳水化合物而缺少粗纤维的食物有关。

研究人员认为,常吃精白面包、土豆等淀粉和糖分含量高的食品,会使人的血糖浓度增加,使分泌胰岛素的胰腺负担加重,并逐渐发展成II型糖尿病,其患病率比对照组增加2.5倍。

高碳水化合物与糖尿病的发生可能并无明显的关系,也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高脂肪饮食与发生糖尿病有直接关系,但长期大量进食高脂肪食物,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的脂肪会堆积在皮下组织,进而引发肥胖,而肥胖则是诱发糖尿病的原因之一,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说,高脂肪饮食也是糖尿病的诱因之一。

另外,长期食用精制面粉、精制蔗糖这类碳水化合物食物,发生糖尿病的概率将增加。因谷物精制后,蛋白质、微量元素及某些维生素有所丢失,而恰恰是这些微量元素,如锌、镁、铬等,对胰岛细胞功能、胰岛素生物合成及体内能量代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环境和生活方式与糖尿病息息相关

外界环境的刺激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与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息息相关。

糖尿病是一种富贵病,跟生活方式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甚至被称为“世纪疾病”。I型糖尿病和II型糖尿病的发病都与外界环境有关,特别是II型糖尿病与外界环境因素的关系更为密切,所以被称为“生活方式病”。随着生活习惯的欧美化,II型糖尿病的患病率正在逐渐增加。

有外国专家认为,糖尿病是生活环境病,根据对糖尿病发生率和死亡率的统计可知,糖尿病在不同职业间有着显著差异。相关资料显示,学生与学龄前儿童的患病率最低(年龄可能也有一定影响);患病率最高的是知识分子和白领,分别为11.85%和10.4%(可能与生活条件较好、体力活动较少有关);农民和牧民患病率较低,分别为4.2%与4.9%(可能与高强度的室外体力劳动及生活条件比较艰苦有关)。

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许多人的生活方式发生急速转变,出现进食过量、缺乏运动及社会心理压力大等变化,这都促使糖尿病大量发病或者一些带有糖尿病基因的人提早发病。

在南太平洋上坐落着一个面积仅有二十几平方公里的美丽岛国——瑙鲁,岛上取之不尽的鸟粪为这个仅有1万多人口的国家赚取了上亿美元的外汇。建房资金由政府提供,教育、医疗、用电全部免收费用。居民们只需付一点点钱便可过上豪华舒适的生活。他们所吃的食物主要是从超市购买的加工食品和罐头,豪饮啤酒成为岛上的风气。就在这样一个天堂般的国度,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发病率却居世界首位,国民平均寿命只有50多岁。

由此可见,舒适安逸、大吃大喝的生活习惯,虽然可以给人们带来快乐,却无形中夺走了人们最宝贵最重要的东西——健康。

生活方式的转变对人体健康有着普遍的影响。除了糖尿病,还有许多人因为无法吸收大量能量、缺乏运动而出现多种代谢异常,导致心脑血管等相关疾病的发生。从这点来说,一定要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的改变是药物治疗的基础,如果患了糖尿病,生活方式不改变,药物治疗效果也不会好。轻度的糖尿病人如果改变了生活方式,也有可能不用药物治疗。

缺铬元素也会引发糖尿病

微量元素铬与糖尿病的关系非常密切。动物实验已经证明,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可引起糖尿病。人体每天所需的微量元素种类很多,由于我们日常饮食结构不同,导致我们身体或多或少缺乏某一种或几种微量元素。如果人身体长期缺乏某种微量元素,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铬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人体许多生理功能的完成,尤其是对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起着重要作用。科学研究发现,铬是胰岛素合成的一个必需的辅助因子,铬能使胰岛素的活力发挥出来,在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中是必要的。

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就有人提出了三价铬是葡萄糖耐量因子(GTF)的中心活性成分。1959年,美国科学家发现,铬是调节人体糖代谢、维持血糖正常所必需的微量元素。胰岛素调节血糖浓度的作用就受到铬的支配,血铬在人体内形成一种特殊物质,而胰岛素只有在这种物质的作用下,才能维持血糖的平衡。

1969年,默茨等人总结了三价铬的生理功能,并且提出铬是胰岛素发挥作用的一个必需辅助因子,缺铬使胰岛素的活性受到抑制,葡萄糖在血中的运转速度受到影响,造成糖耐量异常。长时间缺铬会最终发展成为糖尿病。

缺铬的老年人易发生糖尿病,患糖尿病后又容易引起缺铬,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糖尿病患者控制饮食,饮食过于精细,使食物中正常铬成分降低;二是糖尿病人多尿,使铬随尿排出增多。因此维持铬在体内的储存以及多从食物中摄入铬,也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措施。

科学工作者对GTF铬的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无机铬可降血糖,但必须转化为生物活性铬,才能产生降糖效果,而生物活性铬富含于粮食胚芽以及部分原植物中。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多数食物中只有微量的铬,再加上人体利用铬的能力很差,铬缺乏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当人们由吃小麦全粉改吃精面粉时,铬丢失了40%,吃精白米时,铬丢失了75%;当人们由吃红糖改吃白糖时,铬丢失了92%。因此,糖尿病发病率居高不下的情况愈演愈烈。

铬多存在于发酵菌、动物的肝肾及牡蛎和啤酒中,粗粮、牛肉、酵母、黑胡椒也是铬的良好来源。这就需要多食粗制食物,以保证人体内铬的含量。

自身免疫、病毒感染与糖尿病的关系

有研究报告指出,伴有免疫疾病及反复病毒感染也可能诱发糖尿病。有5%~10%的糖尿病患者因自身免疫异常而发病。一些医学专家认为,在II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中,炎症因子可能是致病的重要因素。

炎症因子与氧化应激、脂肪内分泌、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引起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结构与功能的障碍,从而导致II型糖尿病。炎症学说的提出为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和开发预防糖尿病的新药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一般正常人不会发生自身免疫异常,但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常同时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恶性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桥本甲状腺炎、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及重症肌无力等,这使他们比一般人群的发病率高出6倍。

意大利科学家马·特鲁科和乔·斯塔西在研究糖尿病病理时发现,当人体免疫系统出现病变、免疫能力下降时,胰细胞内即出现一氧化氮,它能触发细胞表面的一种分子受体,造成细胞死亡,使其无法产生胰岛素,由此引发糖尿病。

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等,都会使胰岛组织及细胞发生炎症,遭到破坏,引起机体免疫异常,使胰岛素分泌功能减弱,从而导致糖尿病,特别是青少年糖尿病的发生。

糖尿病的发病季节以秋季最多,而春季最少,起病季节和柯萨奇病毒感染的流行季节相关。除了病毒感染能引起幼年型糖尿病外,几乎所有的感染对各型糖尿病均有影响,尤其是化脓型感染,能使隐性糖尿病变为显性,使原有的临床糖尿病病情加重,甚至可导致血糖明显升高,发展为酮症酸中毒,此时必须用胰岛素治疗。

年龄、性别与糖尿病的关系

随着年龄的增长,糖尿病的患病率呈急剧上升的趋势,即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年龄越大,患糖尿病的概率越高。

从全国调查结果来看,无论男女,20岁以下人群患糖尿病的概率最低,仅为0.02%~0.04%,30~40岁人群患病率升高幅度高达2.0~4.44倍,而据报道,55~64岁这一年龄组的患病率达7.1%,一般60~70岁时达最高峰。另外,90岁以上老人糖尿病的患病率也较高,达3%~6.7%。

糖尿病为何特别“偏爱”老年人呢?首先,与生理改变有关。老年人体内的器官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萎缩,各种功能日趋减退。其次,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老年人离退休后,无工作压力,社会活动相对减少,因而吃得好,休息多,活动少。若长期处于这种“收入多、支出少”的状态,必然导致营养、热量过剩,再加之机体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降低,故容易患上糖尿病。

研究还发现,糖尿病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其比例为4:1,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其一,女性体力活动较男性要少得多;其二,女性到了40岁以后比男性容易发胖;其三,女性平均寿命比男性略长。

2004年,一项在12个国家进行的6000余名妇女的糖尿病调查结果正式公布。调查显示,II型糖尿病较常见于60~74岁这一年龄段,发病率为13.3%,而同样年龄段的男性发病率只有11.8%。而且,糖尿病对女性的危害远远大于男性。中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已接近1亿人,居世界第一,中国女性糖尿病患者比例大约在45%左右。

同时,女性发生糖尿病并发的心脏疾患的可能性是男性的2倍,心脏病发作后,较男性更容易死亡。女性较男性更易发生糖尿病并发症,如糖尿病昏迷等。

激素、药物与糖尿病的关系

在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中,不仅有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不足,而且也有胰高血糖素的相对或绝对过多。

众所周知,体内能使血糖下降的唯一激素便是胰岛素,而由胰岛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则是对抗胰岛素作用的主要激素。当胰高血糖素浓度增高时,可导致血糖升高。

服用糖皮质激素以后,血糖显著升高、失控,显然,病人血糖的这种变化与服用糖皮质激素有很大关系。那么,激素为什么会导致血糖升高呢?这是因为,糖皮质激素属于胰岛素拮抗激素,可以增强肝脏中的糖原异生,促进肝糖原分解,抑制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导致血糖升高,加剧高血糖状态,使病情恶化。如长期使用超治疗量的糖皮质激素,可引起类固醇性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因病情需要必须加用糖皮质激素时,均应调整降糖药物的用量,并密切监控血糖。

使血糖升高的激素有很多,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泌乳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性激素等。当然,也有不少人认为在糖尿病发病机制中仍以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为主要因素,而胰高血糖素等使血糖进一步升高,属于次要因素。

有些药物,如苯妥英钠、胰高血糖素、噻嗪类利尿药、避孕药以及阿司匹林、消炎痛等止痛退热药,均能影响糖代谢,引起葡萄糖耐量减低或高血糖,敏感者甚至可引发糖尿病。噻嗪类利尿药如氢氯噻嗪可引起糖耐量异常和亚临床糖尿病,口服避孕药也可能诱发糖尿病。

体质、体型的差异也与糖尿病密切相关

现代人的祖先出现在地球上,是从约6万年前与饥饿奋战的时期开始的。为了生存,他们必须四处奔走,否则就无法取得食物。也正是这种特殊的奔走方式使他们在觅食的过程中锻炼了体质。但是,继承了这种体质的我们所生活的现代社会,可以说是和饥饿时代完全相反的饱食时代,是每一天都在忙碌的我们忙得连走路的时间都快没有了的时代,这种差异是产生糖尿病这种生活方式病的根本原因。

美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科学家日前公布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大腿短的女人与她们的同伴相比更容易患糖尿病。对美国白人女性来说,大腿长度比女性平均大腿长度短1厘米,其患糖尿病的概率就增加19%。这一结论是对具有不同种族和文化背景的8700名男女进行调查后得出的。

研究结果表明,短腿女性更容易出现胰岛素缺失,作为调节血糖的重要激素,胰岛素缺失往往是糖尿病的先兆。

项目研究的专家指出,他们在具有不同种族背景的男性和女性身上都发现了大腿长度与糖尿病发病率所呈现的这种反比关系,但当研究人员把其他相关因素都考虑进去后,才发现这种关系在美国白人女性和拉丁美洲女性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

他们在研究中获得的相关数据支持了这样一个假设:一个人的早期发育状况决定着其成年后患某些慢性疾病的概率。

研究人员普遍认为,大腿长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看做是一个人孩童期甚至是胎儿期发育状况是否良好的重要标志。

糖尿病的四种类型

糖尿病的分类方法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1999年,日本糖尿病学会根据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将糖尿病分为四大类:I型糖尿病、II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以及妊娠糖尿病。目前普遍采用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分型建议。

此外,科学家们根据血糖浓度的高低和胰岛素的使用情况将糖尿病的发展过程分为正常、糖耐量异常、糖尿病三个阶段。然后又进一步将“糖尿病”分为三个阶段:不需要胰岛素治疗的阶段,需要使用胰岛素调节血糖浓度的阶段,需要使用胰岛素来维持生命的阶段。

有人认为,与现行的糖尿病分类方法相比,1999年以前使用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分类方法更加简明易懂。

糖尿病的分类有着深远的意义,因为不同的糖尿病类型,发病原理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一般来说,糖尿病常用的分型依据有以下几种:

其一,胰岛素抗体系列。

对整个糖尿病群体来说,阳性对诊断I型糖尿病有明显的意义。可是由于检验设备存在差异,患者抗体滴度的窗口期不同,还有部分I型糖尿病抗体就是阴性,部分II型糖尿病抗体也可以是阳性。对具体的某个糖尿病患者来说,抗体阴性不能排除是I型糖尿病,阳性不能肯定是I型糖尿病。胰岛素抗体系列并不能作为判断的绝对标准。

其二,胰岛素C肽功能试验。

以前将此作为分型依据,将胰岛素C肽功能低下的患者定为I型糖尿病。现在随着该实验的广泛应用,我们发现了很多空腹血糖很高的II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C肽功能明显低下,此时甚至有酮体。可是经过一段胰岛素强化治疗以后,胰岛素C肽功能恢复,有一些还可以停用所有药。开始时定为I型糖尿病,最后改为II型。所以,该方法也不是金标准。

其三,其他就是临床指标,如年龄、体重、症状、酮体、家族史等等。

现在糖尿病圈内有个流行的观念:重治疗,轻分型。因为分型困难的病例主要是胰岛素C肽功能低下、血糖较高的那部分人,其治疗原则上就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随着血糖得到控制,胰岛功能恢复,改用口服药可以良好控制的是II型,无法停用的是I型,或是胰岛素C肽功能受到持续性损害。分型的目的是预测和指导治疗,把糖尿病防治工作做到最好。

I型糖尿病

I型糖尿病,又名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DDM)或青少年糖尿病。I型糖尿病是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免疫紊乱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胰岛细胞受到损伤,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的。大多数情况下,这类患者的胰岛素分泌量不足,要通过注射胰岛素来弥补。I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总数的5%。I型糖尿病发病年龄较早,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患者往往起病急,“三多一少”症状比较明显,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许多患者都是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I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B细胞自身抗体检查多呈阳性。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I型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与II型糖尿病颇为相似。例如,在中青年阶段发病,起病慢,开始阶段“三多一少”症状及酮症倾向均不太明显,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有效,但是这种患者的胰岛功能衰竭很快,一般情况,发病半年后就会出现口服降糖药继发失效及自发性酮症酸中毒,胰岛B细胞自身抗体检查呈阳性,专家们将这种类型称之为成人迟发性自身免疫糖尿病,俗称为“1.5型”,属于I型糖尿病的一个特殊类型。

I型糖尿病临床症状

I型糖尿病起病较急,约有三分之一I型糖尿病患者于起病前有发热及上呼吸道、消化道、尿路或皮肤感染症状;I型糖尿病患者容易患各种感染,尤其是呼吸道及皮肤感染;多饮、多尿、多食、易饥,但体重减轻,消瘦明显,疲乏无力,精神委靡,视物模糊。I型糖尿病幼儿在自己能控制小便后又出现遗尿,常为糖尿病的早期症状;长期血糖控制不满意的I型糖尿病患儿,可能于1~2年内发生白内障。晚期I型糖尿病患者因微血管病变导致视网膜病变及肾功能损害。

I型糖尿病的病因

一是遗传因素。

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显示,遗传缺陷是I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这种遗传缺陷表现在人体第六对染色体的HLA抗原异常上。目前亲子鉴定用的就是HLA抗原血型。I型糖尿病有家族性发病的特点,如果你的直系亲属患有I型糖尿病,那么与无此家族病史的人相比,你更容易患上此病。

二是自身免疫系统缺陷。

在I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如胰岛细胞抗体(ICA抗体)、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等。这些异常的自身抗体可以损伤人体分泌胰岛素的胰岛β细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

三是环境因素。

包括病毒感染、预防接种疫苗、地理、气候、婴儿期牛奶喂养、毒素以及应激等在内的环境因素,它们均可促使I型糖尿病发病。

四是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也可能是诱因。也许听起来使人感到惊奇,为什么科学家怀疑病毒能引起I型糖尿病?

这是因为I型糖尿病患者发病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常常有过病毒感染,而且I型糖尿病的“流行”,往往出现在病毒流行之后。那些引起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的病毒以及能引起脊髓灰质炎的柯萨奇病毒家族,都可以在I型糖尿病中起作用。

3~4岁和11~12岁为I型糖尿病的发病高峰年龄

I型糖尿病患者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5%,其中青年患者所占比例较大。

在未满18周岁的人群中,每1万人中有2人发病,每年大约有5000人发病,其中儿童所占比例较大。在3~4岁和11~12岁两个年龄段,糖尿病的发病率最高。

I型糖尿病一旦发病,如不进行治疗,可能会在短时间内急剧恶化,甚至有出现糖尿病昏迷的危险,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II型糖尿病

II型糖尿病,也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90%以上。II型糖尿病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据统计,日本的糖尿病患者中,有90%以上为II型糖尿病(I型糖尿病患者约占5%,其他类型约占5%)。据相关资料统计,中国的II型糖尿病患者数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90%~95%。II型糖尿病多见于体型超重或肥胖的中老年人,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但近年来儿童、青少年中II型糖尿病发病呈上升趋势。

II型糖尿病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却大打折扣,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可能处于一种相对缺乏的状态,可以通过某些口服药物来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

II型糖尿病临床症状

II型糖尿病多数起病缓慢,“三多一少”症状较轻或不典型,早期也可以没有任何不适症状,较少出现酮症。多数患者在饮食治疗及口服降糖药治疗后可稳定控制血糖,但病程较长、已出现胰岛功能衰竭的II型糖尿病患者,同样也需要补充胰岛素来控制血糖;II型糖尿病是经过很长时间逐渐发展起来的。由于在患病初期没有自觉症状,因此大部分人并不知道自己是何时患病的,他们往往是在体检或检查其他疾病时偶然发现的。

II型糖尿病的病因

一是肥胖。

II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肥胖症。特别是有些肥胖病的人多余脂肪全部集中在腹部,他们比那些脂肪集中在臀部与大腿上的人更容易发生II型糖尿病。

二是年龄。

年龄也是II型糖尿病的发病因素之一。有50%的II型糖尿患者多在55岁以后发病。年纪大的人容易患糖尿病,这也与年纪大的人容易发生肥胖有关。

三是现代的生活方式。

II型糖尿病属于生活方式病,它是由饮食过量、缺乏运动、肥胖以及年龄增长等因素,使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或机体对胰岛素的感受能力降低引发的。

肥胖症和II型糖尿病一样,在那些饮食和活动习惯均已“西化”的美籍亚裔和拉丁美洲人中更为普遍。II型糖尿病不同于I型糖尿病,其患者的胰岛β细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正常工作。

II型糖尿病固然有遗传因素,但与过量饮食、缺乏运动及过量饮酒等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如被诊断为II型糖尿病,首先应该检查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因为II型糖尿病患者往往都存在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

II型糖尿病患者中高龄者居多

调查研究显示,大部分糖尿病患者为II型糖尿病,而且成年之后,特别是中老年以后患病的情况较多。尤其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较高,65岁以上的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约为15%,大约占糖尿病患病者总数的35%。

有报告表明,II型糖尿病的老年患者与正常人相比,出现血管障碍及肾功能障碍等危及生命的疾病的概率更大。男性患病后平均寿命为9.4年,女性为13.5年。特别是70岁后,II型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会升高。

因此,如果被诊断为糖尿病,一定要及早向医生咨询,在医生的指导下改善生活方式,这一点非常重要。

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是指在妊娠期发生或由于妊娠而诱发的糖尿病。它是由于妊娠期间雌激素、孕激素等胰岛素的拮抗激素分泌增加,导致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该病多发生在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高龄的孕妇中。

全球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为1%~14%,我国的妊娠糖尿病发病率约为7%。

妊娠糖尿病对母婴均有不良影响,孕妇本人易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羊水过多、难产、产后出血等,孕育的胎儿则容易流产、死亡、早产。

大多数情况下,这种糖尿病是暂时性的,产后会自然恢复正常,但也存在数年后再患糖尿病的可能性。

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容易控制,多数患者通过饮食治疗与运动治疗即可控制血糖,部分患者要用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患者不宜口服降糖药。随着分娩结束,多数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可恢复正常,但有近四分之一的患者若干年后会发生永久性糖尿病。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II型糖尿病发病趋势升高并呈现年轻化,另一方面,不少孕妇吃得多且精,而活动少,这是妊娠期得糖尿病的重要原因。

妊娠糖尿病相关的致病因素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前胎有巨婴症,过去有不明原因的死胎或新生儿死亡,羊水过多症及孕妇年龄超过30岁等。若孕妇具有以上危险因素之一,更应重视妊娠期间糖尿病的筛检。

糖尿病常见问题答疑

多吃糖就会得糖尿病吗

要想弄清这个问题,关键要从这个“糖”字入手。要看看这个“糖”是多糖、双糖还是单糖。

糖类按其分子结构的简繁程度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常见的双糖有蔗糖、麦芽糖和乳糖,常见的多糖有淀粉、糖原和食物纤维。

如果是多糖类碳水化合物,多吃些是不会引起糖尿病的,但如果是白糖、红糖或冰糖等单糖与双糖,或葡萄糖等单糖,多吃确实会引发糖尿病。在摄取单糖类后,血糖容易上升,故有低血糖症状时,应补充单糖类食物来急救。但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平时应减少摄取这类食物,以免影响正常的血糖值,含单糖类的食物包括蔗糖、蜜饯及甜点等。

研究表明,大量摄取单糖、双糖对身体有很大害处,一是可导致肥胖,增加患糖尿病的危险,二是会使许多隐性糖尿病患者迅速转化为显性。有些糖尿病患者没有什么明显症状,空腹作血糖、尿糖检查也往往正常,若不查餐后血糖根本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此种状况下如果大量摄入单糖、双糖或输入葡萄糖,就会迅速演变为显性糖尿病。

如果家族中有糖尿病病人或是身体肥胖,则应该少吃点儿糖。此外,老年人属于糖尿病高危人群,年龄越大越容易患病,所以老年人应尽量少吃糖和甜食。

日常饮食中,我们可以适当选择一些适合糖尿病病人的甜味剂。甜味剂主要包括:

木糖醇

木糖醇味甜而吸收率低,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不需要胰岛素的参与。吃木糖醇后血糖上升速度远低于食用葡萄糖后引起的血糖升高。

甜叶菊糖

甜叶菊糖是从一种甜叶菊中提取出来的甜味剂,甜度比蔗糖高300倍,食用后不会增加热量的摄入,也不会引起血糖的波动。

氨基糖

氨基糖是由苯丙氨酸或天冬氨酸合成的物质,是一种较新的甜味剂,甜度很高,但对血糖和热量的影响不大。

血糖升高就一定是糖尿病吗

高血糖是糖尿病的主要特征之一,但体检时发现血糖高于正常值时可不要随随便便就给自己戴上“糖尿病”的帽子。因为糖尿病虽然表现为血糖升高,但并不是所有的血糖升高现象都是糖尿病造成的。

血糖升高不一定就患有糖尿病,有很多因素可以使血糖浓度升高。

其一,饥饿时和慢性疾病患者体力下降时,糖耐量可能会减低,再进食可使血糖升高。

其二,服用一些影响糖代谢的药物像糖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剂、阿司匹林、消炎痛、速尿、女性口服避孕药等,都会引起一过性的血糖升高。停药后,血糖会很快恢复正常。

其三,当进行中度或者剧烈的体育运动时,肝脏中储存的葡萄糖会释放出来,同样会使得血糖升高。

其四,发生应激状态下的急性感染、脑血管意外、烧伤、创伤、心肌梗塞等情况,此时胰岛素拮抗激素,如肾上腺髓质激素、生长激素(这些激素都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等分泌增加,而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从而使血糖升高。

其五,肝炎、肝硬化等各种肝脏疾病引起肝糖原储备减少时,会出现餐后血糖一过性升高。

其六,血糖水平在早晨4~8点之间明显上升,妊娠期、月经期等血糖浓度也会升高。

因此,体检时如果发现血糖上升,一定要排除上述引起血糖升高的因素,千万不要未经医生确诊就随便服用降糖药。

糖尿病前期应该吃药吗

很多患者,检测空腹血糖是正常的,但进行餐后血糖检测或接受糖耐量试验后,会发现血糖明显超过正常人,这种介于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之间的状态就是糖尿病前期,也叫糖耐量受损。在这种情况下要不要吃药呢?

这样的患者如果放任自流,往往会发展成糖尿病。研究表明,空腹血糖高会损害全身的微血管,引起视网膜、下肢、肾脏、神经等部位的病变,此时只要把空腹血糖降到7毫摩/升以下,就能有效预防病情恶化。

餐后血糖高则会伤害全身的大血管,特别是心血管。很多研究表明,餐后高血糖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关系密切。有研究表明,体重减轻1千克,糖尿病前期发展为糖尿病的风险就能减少16%。

如果能将餐后血糖控制住,有三大好处:一是有效控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二是降低糖尿病前期发展为II型糖尿病的风险,三是降低患者的心血管风险,而这点是最重要的。

过去,医生会指导患者改变生活方式,比如节食、运动等等,但如今,医生会告诉患者,在改变生活方式的同时应尽早吃药。

既然糖尿病前期就要积极治疗,该如何用药呢?阿卡波糖是目前唯一应用于糖尿病前期的药物,已经在27个国家获得批准。有多个研究证据表明,使用阿卡波糖治疗,糖尿病和心肌梗死等发生率明显降低,是唯一有心血管收益证据的降糖药物。

阿卡波糖安全性好,肝肾负担小,不增加体重,不产生低血糖,在中国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糖耐量异常者有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就要服用阿卡波糖。这里所说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史、肥胖、吸烟以及50岁以上等。如果有些糖耐量异常患者身上的危险因素不止一个,那就更要服药了。

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是什么

糖尿病是“百病之源”,会给患者带来很多麻烦。许多患者不能正视现实,总希望能找到彻底根治糖尿病的方法,四处打探偏方、秘方,急不择医。轻则贻误病情,浪费钱财,重则危及生命,造成严重后果。

鉴于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因此需要坚持长期治疗,即使血糖控制不理想,也要坚持饮食治疗及运动治疗,并定期到医院复查。

控制糖尿病是一场持久战,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五驾马车”——糖尿病知识教育、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以及自我监测,没有其他捷径可走。所谓能够根治糖尿病的灵丹妙药概不可信。

糖尿病知识教育

糖尿病患者首先要学习糖尿病知识,懂得疾病防治方法。

饮食治疗

合理的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糖尿病患者应在规定热量范围内做到平衡膳食。

运动治疗

运动降低血糖,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轻体重。运动要定时、定量,贵在坚持。

药物治疗

在饮食及运动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药物治疗,包括口服药物治疗和胰岛素治疗。

自我监测

要重视病情监测,特别是自我血糖监测,定期检查各项指标,了解病情,指导治疗。

控制糖尿病要采取综合治疗,只有“五驾马车”并行才能有效控制疾病。糖尿病虽不能根治却完全可以控制。通过正确治疗,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基本上和健康人相同。关键是要正确对待糖尿病,掌握有关防治知识,在医生的监督指导下做到“五个坚持”:坚持情绪稳定,坚持饮食治疗,坚持运动锻炼,坚持科学用药,坚持定期监测。这是目前控制糖尿病的必由之路。

20~30岁这一年龄段的年轻人也会患糖尿病吗

现在,20~30岁的糖尿病患者已不少见。有的虽然还没有明确症状,但“将军肚”已经预示他离患糖尿病不远了。

为什么糖尿病开始“青睐”20~30岁的年轻人呢?不是糖尿病主动找他们,而是他们“自投罗网”。

看看他们的饮食习惯,看电视时不停地吃零食,对垃圾食品情有独钟,抱着碳酸饮料当水喝(过多甜饮);为了减肥,光吃菜、不吃饭;应酬频繁,心理压力过大,导致生糖加快,不知不觉之中已经投入了糖尿病的“罗网”。

年轻人大吃大喝的情景随处可见。有人把大吃大喝引起的肥胖症、糖尿病、高血脂(血脂紊乱)、高血压、脂肪肝、痛风等称作现代“富贵病”。

如果是你很细心的人,也许你会察觉到现在的年轻人在“发福”,其实这种“发福”,可能正在向现代“富贵病”迈进。当中国女性腰围超过80厘米,男性腰围超过90厘米时,就可能有代谢综合征的存在,需要到医院进行尿糖、血糖的检测。

糖尿病患者能享有与正常人一样的寿命吗

对糖尿病患者生命的最大威胁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它的并发症。糖尿病患者的寿命长短决定于糖尿病控制的好坏及合并症的严重程度。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许多糖尿病患者因为长期坚持正确的治疗和监测,直到70岁甚至80岁以上还在享受生活的例子。所以说,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能不能长寿,而是如何才能做到长寿。

糖尿病固然可怕,但我们没有必要“闻糖色变”。若糖尿病患者不认真治疗,长期控制不好,合并症越来越多,则会丧失工作及劳动能力,寿命就会缩短。反之,若能长期认真治疗糖尿病,使血糖长期稳定,合并症就有可能推迟出现,糖尿病患者可以与正常人一样参加工作及其他社会活动,就可以与正常人享有同样的寿命。

要做到健康长寿,掌握科学方法十分重要。首先,要做到正确对待糖尿病,保持乐观、宽厚、豁达的心态,不自暴自弃。其次,长期坚持正确的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使体重、血糖、血压和血脂保持基本正常的水平,时时记得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第三,对糖尿病进行系统的监测,如果有控制不佳或者并发症发生的情况,能及时发现,尽快请专家指导,及早有效地予以治疗。

目前,我国不仅能够大批量生产治疗糖尿病的主要药物胰岛素及各种降糖药,而且我国还有历史悠久的传统医药。随着医药工业的蓬勃发展,不久的将来更有可能在中国传统医药的基础上研制一批降糖降脂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新药。这些都为糖尿病患者的长寿创造了有利条件,只要糖尿病患者坚持长期合理的治疗,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那么糖尿病患者也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得享天年。

糖尿病患者如何科学就医

定期去看专科门诊是糖尿病治疗中的常规项目。怎样才能做到既看好病,又省时省钱呢?糖尿病患者如何科学就医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大有学问。

糖尿病患者到医院就诊时,为提高效率,患者在每次看病前还应适当地做一些“功课”:

首先,要明确就诊目的。此次到医院看病重点要解决哪些问题,是要明确糖尿病诊断与分型,了解各项指标的控制情况以及有无并发症,调整治疗方案,还是咨询有关饮食、运动、用药方面的细节问题……把要解决的问题都事先写在纸上,以免就医时遗忘。

其次,要作好就诊前的准备。把以往的病历资料、化验检查结果、病情监测日记(包括血糖监测记录、用药情况记录以及饮食运动记录等)备齐带好,让医生对此前的诊治情况有个充分的了解,为医生分析判断病情、调整用药提供参考。

第三,注意就诊程序和时机。选择门诊患者较少的下午就诊,这样有利于与医生多交流。

第四,简明扼要地向医生介绍病情。把自己的症状、目前用药以及治疗效果等情况概括地向医生介绍清楚,为了便于自己介绍得更清楚,可以事先把内容在纸上列出来。

第五,该作的检查一定要作。“检查不是治病,开药才是治病”,这显然是一种错误认识,看病只肯花钱买药,不肯花钱检查、化验更不可取。事实上,检查是为了准确诊断,只有准确诊断才能正确治疗。盲目吃药,不对症下药,只会花钱害自己。

第六,根据实际情况要合理安排复诊的频率。如血糖、血压、血脂等各项指标是否控制达标,是否出现并发症,近期病情有无加重等等,尽可能做到心中有数。如果各项指标控制良好,复诊时间可以适当延长;如果病情控制不佳,就需要及时复诊,以免延误诊治。

第七,常规开药列好清单。每月常规开药时,患者最好将自己的用药情况详细列单写清,包括药物名称、剂量、剂型等,以防遇到不了解自己病情的医生漏开、错开处方,增加麻烦。

第八,不必每次都看专家门诊。常规性复诊开药,选择一位普通专科医生就可以;糖尿病治疗方案的制订以及药物的调整,最好请经验丰富的专家级医生看诊;首次就诊或出现特殊情况时,选择专家还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您怀疑自己得了某些急慢性并发症,更应该就诊于糖尿病专家。

糖尿病患者应遵循的“七戒”

万事都要把握好一个“度”,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更应该谨记在心。对待糖尿病,既不能放任不管,也不能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此,向糖尿病患者提出以下“七戒”:

一戒节食过度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对于降低血糖、控制体重十分重要。饮食治疗不等于“饥饿疗法”,过度节食或偏食,将会导致营养不良、贫血、热量不足、饥饿性酮症,降低身体的抵抗力。正确的饮食疗法是在满足患者生理活动所需的前提下,适当限制食物的总热量,同时要保持营养平衡。饮食治疗不能搞“一刀切”,对明显消瘦或妊娠期的糖尿病患者,应适当放宽饮食控制。

二戒减肥过度

我们都知道,肥胖是导致糖尿病的因素之一,通过减肥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但是也并非越瘦越好,应当以符合标准体重为宜。过于消瘦会导致营养状况恶化,身体抵抗力下降。而且,消瘦者由于肝糖原储备降低,对低血糖的自我调节能力下降,使低血糖的危险性增加。

三戒降糖过度

糖尿病患者往往比较担心高血糖的危害,事实上,低血糖也同样危险。轻度低血糖表现为心慌、出汗、头晕及瘫软无力,重度低血糖则会导致意识障碍、昏迷甚至死亡。此外,长期低血糖,还会导致智力障碍甚至痴呆(尤其是老年人)。

四戒运动过度

运动疗法对糖尿病患者益处多多。但要注意运动方式以及强度,并且要循序渐进,不能盲目运动,否则将会适得其反。糖尿病患者在开展运动锻炼之前,有必要做一次全面体检,听取专业医师的指导意见。

五戒忧虑过度

经常失眠,心理压力大,整日忧心忡忡,沉浸在焦虑悲观与自怨自艾中不能自拔……这些是很多糖尿病患者的通病。长此以往,糖尿病患者心理包袱很重,导致血糖升高或波动。尽管目前糖尿病尚不能根治,但只要保持良好心态,控制得好,同样可以享受幸福人生。因此对于糖尿病,要既来之则安之,以平常心对待。焦虑不安不仅于事无补,相反还会引起血糖的升高和波动,不利于病情的控制。

六戒大意过度

有些患者存在侥幸心理,觉得就是血糖高点儿而已,自己身体没啥不舒服,不妨碍吃喝,就对此满不在乎,把医生的嘱咐当做耳边风,既不用药,也照样大吃大喝。还有些患者,开始很重视,时间一久,觉得没什么大事,就逐渐放松了警惕,擅自停药,随心所欲地进食。殊不知,糖尿病往往是秋后算账,到那时候,恐怕吃后悔药也来不及了。因此,糖尿病患者即便病情不重,也万万不可大意,否则只会自食恶果。

七戒依赖过度

糖尿病患者的过度依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过于依赖医生,二是过于依赖药物。事实上,糖尿病的良好防治,既不是医生单方面的事,也不是单凭药物就能解决的,它需要医患(包括患者家属)双方的共同配合,同时也需要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的配合。它不是完全被动地接受就能达到的,而是需要患者积极主动地参与。所谓最好的医生是自己就是这个意思,那些过度依赖医生与药物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糖尿病到底能不能根治

众所周知,一旦被诊断为糖尿病,就意味着需要进行终身治疗。面对糖尿病这一挥之不去的阴影,我们真的无能为力了吗?糖尿病真的不能根治吗?

到目前为止,医学界还没有找到彻底根治糖尿病的良方。也就是说,人一旦得了糖尿病,暂时没有治愈的可能。

糖尿病患者希望摆脱病魔的心情无比迫切,这恰恰为某些企业某些人提供了可乘之机。如果有人说能根治糖尿病,那肯定是在夸大其词,糖尿病病人及家属千万不要轻信而随意终止正规治疗,以免延误病情,甚至酿成大祸。

有些糖尿病病人的病情很轻,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血糖可以降至正常,甚至不用药也能将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之内,但这并不意味着糖尿病已被治愈,如果放松治疗,糖尿病的症状就会卷土重来。所以,糖尿病病人要作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

糖尿病不能治愈,这是国际糖尿病联合会在发表的年度通报中反复强调的。就目前的医学技术而言,人类尚未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办法,所以,患者必须清楚地知道,要尊重科学、长期治疗才能抵御糖尿病给人体带来的更大危害。

虽然目前的情况是这样,糖尿病患者也不应该陷入绝望的泥潭,而应该振作起来,以乐观的心态对抗病魔。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全新的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也被逐渐发现与应用。其中,自体干细胞移植就是典型代表。尽管该项技术刚刚起步,尚处于研究阶段,远期效果及安全性有待于进一步检测,但它毕竟使我们看到了彻底根治糖尿病的一丝曙光,前景值得期待。

糖尿病自我管理一本通(居家自疗保健系列) - 第一章 揭开糖尿病的神秘面纱
目录

阅读本书,两步就够了......

第一步: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扫一扫

第二步:用掌阅客户端扫描二维码

扫一扫

不知道如何扫描?

×

正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