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心理学概论——心理学的重要概念

第1章 与心理学不期而遇

什么是心理学

说起心理学,一股神秘莫测的感觉便会传遍人们的全身。人们会想起许多所谓诡异的东西来试图勾勒心理学的大概模样:魔术?算命?意念控制?乾坤大挪移?黑洞……哈佛专家告诉我们,这都是对心理学错误的理解。

很多人认为,心理学看不见、摸不着,离生活很遥远。哈佛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其实存在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虽然它看起来很神秘,但我们每天都会用到它,可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业余心理学家。当你才三四岁的时候,已经会揣摩别人的心思了,你懂得怎样把玩具藏起来让其他小朋友找不到,你甚至还会略施小计,提供错误的线索误导他们。妈妈生气的时候,你能从她的神情和语气上判断出来,而乖乖地停止胡闹;一旦发现妈妈雨过天晴,你就又提出你的小要求了。作为父母,则知道如何正确地实施奖惩以纠正你的不良行为,使你养成良好的习惯。上述这些现象都是基于对他人心理的观察和推论。也就是说,每个正常的人都能对他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感情、思维和行为进行一定程度的推测。

心理学“Psychology”一词源于古希腊语,意即“灵魂之科学”。在希腊文中,“灵魂”也有呼吸的意思。古希腊人认为人的生命依靠呼吸,呼吸一旦停止,生命就完结了。随着心理探索的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由灵魂改为心灵,心理学也就变成了心灵哲学。在中国,人们习惯认为思想和感情来源于“心”,又把条理和规则叫做“理”,所以用“心理”来总称心思、思想、感情等,而心理学是关于心思、思想、感情等规律的学问,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包括的范围很广,凡是与人有关的东西统统包含在里面。因此,从人的身体功能、大脑机制、神经结构到人的记忆、思维、决策的制定、语言的发展,都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沟通的技巧,工作压力,心理机能衰退,大脑机制有病变或人际关系不良,不能适应这个社会,这些行为都属于心理学范畴。

现代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的科学,但一般人对它常有很大的误解。“你是学心理学的,那你说说我现在在想什么?”当有人得知你是心理学专业的时候,常常会好奇地提出这样的疑问。其实心理活动并不仅仅是指人当下的所思所想,它包含更丰富的内容,而心理学家也无法一眼看穿你的内心。

哈佛专家指出,人们通常所说的心理学,是指研究人的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与周围事物相互作用,必然有这样那样的主观活动和行为表现,这就是人的心理活动,或简称为心理。心理活动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由客观事物引起、在头脑中产生的主观活动。心理活动是一种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可称为心理过程。人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各自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特点,各人的心理过程都表现出或大或小的差异。这种差异既与各人的先天素质有关,也与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有关,这就是所说的人格或个性。心理过程和人格都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心理学还研究人的个体的和社会的、正常的和异常的行为表现。动物心理学研究动物的行为,不仅是为了认识动物心理活动本身,也有助于对人类心理活动的了解。在高度发展的人类社会,人的心理获得了充分的发展,使他攀上动物进化阶梯的顶峰。心理学是人类为了认识自己而研究自己的一门基础科学。

自有人类文明史以来,就有学者开始了对人的心理的探讨与研究,但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还是19世纪的事。今天,心理学已是具有100多个分支学科的庞大科学体系了,诸如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商业心理学……都是心理学庞大科学体系中的成员,而且随着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心理学的分支学科还会继续增加。

西方心理学的起源

哈佛告诉学子,每个人的心理活动因为时间、地点、情绪、感受等诸多方面的影响而有所不同,所以才有了千人千面、千面千心的说法。在几千年前,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就已经意识到了人的内心存在着十分奇特的感受与变化。它因耳朵、眼睛等外在器官获得信息的不同而产生各异的现象。

进入中世纪,人们对自我心理的感应更多的将其理解为神支配下的行为,直到文艺复兴时期,心理学才从宗教附属品的地位独立出来,建立了较为科学的方法论体系。这一时期,欧洲各国产生了各种心理学派,诸如英国的联想主义心理学、法国的理性主义心理学,等等。这些心理学派虽然较中世纪的神学观点进步了一大截,仍然是以哲学的观念和理论来解释心理现象。

最早提出联想主义心理学的是英国生理学家哈德烈,他认为人的内心和大脑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他看来,人的感觉器官接触到具体事务便会产生感觉,这时候,如果人的内心能将这种感觉长时间地记忆下来,就会产生新的“感觉观念”,通过联想组成较为复杂的情感观念。为了能更好地解释联想心理学产生的生理学基础,哈德烈还提出了神经振动学说。

法国哲学家笛卡儿是理性主义心理学的鼻祖。他认为人的知识并不取决于外在的经验,而是来源于个体的理性思想。他主张用理性来审查一切,提出了“普遍怀疑”的口号,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真正使心理学摆脱宗教的束缚,以独立的姿态出现在学科领域的是德国生理学家冯特。

1858年,冯特成为德国著名生物和生理学家赫尔曼·冯·赫耳姆霍兹的助手。在当助手的这段时间里,冯特为他的学生开设了第一个科学教授心理学的课程。他为这门课程专门写的讲义后来被编辑为《人类与动物心理学论稿》。因为创造性地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解释心理现象,1864年,他被提升为助理教授。

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实验心理学研究室,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它的建立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正式确立起了自身的地位。

冯特的心理学研究主要着眼于对人类意识的分析。他认为人们之所以有复杂的心理活动,是源自简单的心理活动,而简单的心理活动则首先取决于意识的显现,感觉、感情和意象便是意识的具体表现。

作为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冯特的心理学研究已经从哲学式的探索人的内心情感转变为大量运用自然科学的手段,采取实验的方式,对人类心理各个层面的现象进行研究。他从人的感觉、感情和意象入手,进行观察,加以分析。在心理学里,这种研究方法被称为“内省法”,后人又称其为“构造主义心理学”。

冯特将“内省”分为“空想的内省”和“科学的内省”。前者是指“内部知觉”,后者是指“实验的自我观察”。冯特认为前者对科学地理解和研究心理学没有任何帮助,而实验才是解开人类心理奥秘的终极途径。他采用实验的方式对心理分析的结果进行补充和完善,建立起了完整的心理学实验规范。

随着心理学研究的深入及其领域的扩展,冯特的心理学体系逐渐引发了心理学界的广泛争论,随着这种争论的持续,由冯特开创的现代心理学开始出现了流派层出的热闹现象,心理学世界开始出现“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心理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那么,心理学与生活到底有无关联,有什么样的关联呢?

哈佛心理学家指出,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做一件事、每说一句话,都受到一定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活动的影响和制约,尽管有时候我们觉察不到。说一个人发脾气、闹情绪,这就是一种心理活动;说一个人洋洋得意、意气风发,这就是一种心理状态;说一个人品行不好、思想消极,这其实就是在做心理学研究了。

心理学能够指导我们的生活,越是复杂的生活,越要懂得心理学的道理才行。懂得运用心理学管理自己,我们的生活才会幸福,才有意义,我们的学习、工作才会有所成就,我们和他人才会友好互助地相处。

人的心理和人的生活是相互影响的。人一降生,就是带着心理能量来的,虽然这种能量是潜在的和不成形的。同时,一定的生活环境便会将这个刚出生的小家伙一下子包围起来。生活环境的差异对人的早期的心理发展有着深远的、导向性的影响。

如果一个人出生在一个暴力家庭,他的心理上就会发展不健全,可能会成为一个性格古怪、情绪反常、十分叛逆的人,他可能早早辍学,不愿回家,讨厌家庭,讨厌社会,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同样是他,如果出生在一个和睦幸福的家庭,他的心理就会健康地发展,自小懂得关爱和帮助别人,懂得尊敬长者,懂得好好学习,珍惜家庭温暖——他将来会有一个幸福的人生。不同的生活环境造就人不同的心理;有不同心理特征的人会选择不同的生活道路。因而,我们可以说心理学与生活互相影响。

哈佛专家指出,在生活中,心理学有着极其广阔的应用范围:

领导者和管理者学习和掌握劳动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知识,能够有助于企业管理的合理化,改善劳动者的心理状态和人际关系,加速掌握生产技术,促进生产技术革新,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教师掌握了有关教育心理学知识,就能够根据人的认识活动过程的特点和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和牢记已学的知识、技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概念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消费心理学能够有助于营销人员了解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和动机,了解消费者的购买决策的产生及其个性的差异,通过采用适当的促销手段去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此外,医学心理学知识有助于医护人员正确了解心理因素在疾病中的作用,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不断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运动心理学能够有助于掌握运动员活动的心理特点、运动知觉和运动技巧,培养运动员良好的情绪和意志品质,从而取得优异的成绩;军事心理学能够有助于军事人员的选拔和训练,加速掌握军事技术,锻炼顽强的意志和优秀的性格特征,从而提高军事素质和战斗力;艺术心理学能够有助于培养艺术知觉和表象,陶冶艺术情操和美德,提高艺术创造力和艺术鉴赏力。

心理学知识对个人自我教育也有重要作用,它可以有助于自己分析和了解自身的心理特点,从而做到自觉地、正确地组织和调整自己的学习和各项有益身心的活动,克服消极心理,发展积极的心理品质。

心理学的应用还有很多,此处不一一赘述。

认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哈佛心理学家指出,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有很多,但主要有五种:观察法、测验法、实验法、调查法和个案法。

1.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观察法一般适用于下面的条件:对所研究的对象出于多种原因无法进行控制的情况,以及研究对象在控制条件下会发生质的改变,或由于道德伦理等因素不应该对之进行控制的那些行为。

观察法的缺陷是:在自然条件下,事件很难按我们预想的情形重复出现,因此,对某种现象难以进行重复观察,而观察的结果也难以进行检验和证实;在自然条件下,影响某种心理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用观察法得到的结果,往往难以进行精确分析;由于对条件未加控制,观察时可能出现不需要研究的现象,要研究的现象却没有出现;观察容易“各取所需”,即观察的结果容易受到观察者本人的兴趣、愿望、知识经验和观察技能的影响。

为了避免观察的主观性和片面性,使观察时能够获得正确的资料,在使用观察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观察必须要有明确的研究目的,对拟观察的行为特征要加以明确界定,做好计划,按计划进行观察。

(2)观察必须是系统的,而不是零星偶然的。

(3)必须随时如实地做好记录。严格地把“传闻”与“事实”、“描述”与“解释”区分开来。如果能用录音机、录像机做记录,则效果更好。

(4)应在被观察者处于自然状态的情况下进行观察。

2.测验法

测验法是指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作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使用测验法可以了解个体或团体的心理特征,探讨心理特征与外界因素的关系,比较不同个体或团体之间的心理差异。

用标准化的量表来测量心理特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用的测量工具应满足研究目的的需要。

(2)主持测验的人应具备使用测验的基本条件。如口齿清楚、态度镇静,了解测验的实施程序和指导语,有严格控制时间的能力,并严格按测量手册上载明的实施程序进行测验等。

(3)应严格按测验手册上载明的方法记分和处理结果。

(4)测验分数的解释应有一定的依据,不能随意解释。

实施测验时要注意两个基本要求:即测验的信度和效度。信度是指一个测验的可靠程度。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有效地测量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它可以通过对行为的预测来表示。为了保证心理测验的信度与效度,一方面要对某种心理品质进行深入的研究。如我们对智力或性格的了解越深入,那么相应的量表就会越完善。另一方面,在编制心理量表时要注意严谨性和科学性。只有按科学程序严谨地编制出来的心理量表,才可能有效而可靠地测量出人们的心理品质。

3.实验法

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称为实验法。在实验法中,研究者可以积极地利用仪器设备干预被试者的心理活动,人为地创设出一些条件,使得被试者做出某些行为,并且这些行为是可以重复出现的。这是实验法与观察法的不同之处。

研究者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到三类变量:第一,自变量。即实验者控制的刺激条件或实验条件。第二,因变量,即反应变量。它是实验者所要测定和研究的行为和心理活动,是实验者要研究的真正对象。第三,控制变量。即实验中除自变量外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为了避免这些变量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需要设法予以控制。总之,采用实验法研究个体行为时,主要目的是在控制的情境下考察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因此,实验法不但能揭示问题“是什么”,而且还能进一步探求问题的根源“为什么”。

4.调查法

调查法是以提问题的方式,要求被调查者就某个或某些问题作出回答的方法。调查法可以用来探讨被调查者的机体变量(如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经济状况等)、反应变量(即他对问题的理解、态度、期望、信念、行为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研究的需要,可以向被调查者本人做调查,也可以向熟悉被调查者的人做调查。

调查法可分为问卷法和谈话法两种方式。问卷法是指采用预先拟定好的问题表,由被试自行填写来搜集资料进行研究的方法。问卷法可以同时搜集许多人对同类问题的资料,比较节省人力和物力。问卷的发放可以通过邮寄的方式进行。这种方法的潜在问题是:问卷回收率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被调查者有时可能不认真合作,而使问卷的真实性受到影响。谈话法是指研究者根据预先拟定好的问题向被调查者提出,在面对面的一问一答中搜集资料,然后对群体的心理特点及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和推测。谈话法一般不需要特殊的条件和设备,比较容易掌握。但是由于访谈对象有限,加上被试可能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有可能会影响资料的真实性。

5.个案法

个案法是收集单个被试者各方面的资料以分析其心理特征的方法。通常收集的资料包括个人的生活史、家庭关系、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等。根据需要,也常对被试者做智力和人格测验,从熟悉被试者的亲近者那里了解情况,或从被试者的书信、日记、自传或他人为被试者写的资料(如传记、病历)等进行分析。

个案法要求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例如,通过个案分析,可以了解电视台的不同节目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也可以了解家庭破裂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等。个案法有时和其他方法(如观察法、传记法、测验法等)配合使用,这样可以收集更丰富的个人资料。用个案法研究儿童的心理发展,在现代心理学中曾起过重要的作用。

个案法的优点是,能加深对特定个人的了解,从而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个案法的缺点是,所收集到的资料往往缺乏可靠性,而研究的结果也可能只适合于个别情况。因此,个案法常用于提出理论或假说,要进一步检验理论或假设,则有赖于其他方法。

人的心理活动是非常复杂的,因此,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不能只采用一种方法,应该根据研究的需要,灵活地选用几种方法,使之共同发挥作用,以便相互补充,使研究收到更好的效果。

消除误解,才能学好心理学

心理学能了解大家认为不可知的“心”,这让许多人觉得心理学很神秘,也因此对心理学产生了种种误解。哈佛心理学家认为,排除对心理学的误解是学好心理学的前提,所以这里让我们看看这些误解都是哪些。

误解一:心理学家知道别人在想什么。

很多人觉得心理学家和算命先生差不多,能够看透一个人的心,认为“研究心理”就是揣摩别人的所思所想。

其实,心理活动并不只是人在某种情境下的所思所想,它具有广泛的含义,包括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绪和意志等。心理学家的工作就是要探索这些心理活动的规律,心理学家通常是根据人的外显行为和情绪表现等来研究人的心理,也许他们可以根据你的外在特征或测验结果来推测你的内心世界,但再高明的心理学家也不可能一眼就看穿你的内心,除非他有超感知能力。

误解二:心理学家会催眠。

很多人对催眠术感兴趣,觉得它很玄妙,再加上几部颇有知名度的“心理电影”的误导,例如日本恐怖片《催眠》,让人们觉得心理学家能催眠。

其实,催眠术只是心理治疗的一种方法,也不是所有心理学家必然会的“招牌本领”。它只是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在心理治疗中使用的方法之一。

误解三:心理学家的研究对象是变态的人。

很多人都说他们走进心理咨询室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可能还有过思想斗争:“去还是不去?人家会不会认为我是精神病?朋友知道了会怎么看我……”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很多人对心理学的看法:去心理咨询的人都是“心理有问题”的人,心理有问题就是变态;心理学家只研究变态的人,所以与心理学有干系的非专业人士都不正常。

其实,大多数心理学研究都是针对正常人的。有些人把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混淆了。精神病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精神病学家主要从事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的治疗,他们的工作对象是所谓“变态”的人,即心理失常的人。而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普遍的人。

误解四:心理学就是解梦。

这种误解的产生同样和弗洛伊德分不开。对于多数了解心理学的人来说,解梦是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最吸引人的部分。这是因为人们总是喜欢挖掘自己和别人内心深处的秘密,而梦被当做透视内心世界的一扇天窗。由于弗洛伊德对于心理学家的“代表性”,许多人把弗洛伊德的理论等同于梦的分析,进而使解梦成为心理学的代名词。好莱坞的电影与此也是脱不了干系的,例如《最后分析》,是很多人对心理学的最初了解的来源。《爱德华大夫》是好莱坞第一部涉及精神分析的作品,票房成绩斐然,使精神分析题材类电影盛行。这部影片的中心内容就是解梦,其中有一句经典台词,也是许多人以为的心理学家的口头禅:“晚安。做个好梦,明天拿出来分析一下。”

其实,解梦只是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所使用的心理治疗技术之一,仅仅是心理学热带雨林中的一株树木而已,不能等同于整个雨林。

误解五:心理学知识=一般常识。

有不少人对心理学家所做的事情不屑一顾,认为他们花很长时间而得到的研究结果只不过是一些人尽皆知的常识。我们认为这样的评价是不公平的。心理学知识不是一般常识,它所研究的范围远远超出了一般常识所能回答的问题。

误解六:心理学就是心理咨询。

很多人将心理咨询等同于心理学。这是一种误解。心理咨询只是心理学的一个应用分支。心理咨询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认识和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困扰,更幸福地生活下去。心理咨询的对象可能是一个人,也可能是一对夫妇、一个家庭或一个群体。通常,心理咨询是面向正常人的,咨询者虽然有各种心理困扰,但并不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如果是严重的精神疾病,那就要交给临床心理学家或精神病学家来处理了。

第2章 打开感知觉的天空

感觉是触摸世界的通道

感觉是由某种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引起的,感觉器官这种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称为感受性。但是哈佛专家特别指出,并非任何刺激物都能引起感觉。例如,人们无法看到落在皮肤上的灰尘,也无法感觉到它的重量。又例如100克的重量加上1克,是不能引起原来重量感觉的改变的,一定要使重量增加到3克或者更多,才能觉察到重量的改变。感觉所能觉察的刺激物的最小差别量叫做差别感觉阈限。如刚才提到的3克就是感觉阈限,与之相应的感受性,叫做差别感受性。

来看一个关于差别感受性的小故事。

从前有个国王,国王有个小公主,最受国王喜爱。国王总嫌小公主长得太慢。这天,他派人找来了一个医生,命令医生:“你给公主一种药,让她吃了马上长大。办到了,我重重赏赐;办不到,我就杀了你。”医生寻思了一阵,说:“这种药我从前有过,只是年深日久,早已用完。不过,我可以立即去找。只是用这种药,必须遵守一个条件:在我去找药期间,你必须同公主分开,相互不能见面,不然,公主就是吃了这种药,也不见效。”

国王虽不愿和女儿分开,可他巴望着公主快快长大,也就答应了。医生到远方去找药,一去就是12年。医生把带回的药给公主服了,然后领着她去见国王。大殿里,一个长得高高大大又十分美丽的姑娘站在国王面前。国王拉着公主的手,从头看到脚,乐得合不拢嘴。国王连声夸奖医生有本事,还赏给他很多珍珠宝贝。

故事中的那位国王,因为每天都和心爱的小女儿在一起,小女儿的一点点变化没有达到他的感受阈限。因此对小公主的成长变化的差别感受性就很小。那位医生改变了刺激国王视觉的时间和空间模式,使得刺激超过了国王的感觉阈限,随之差别感受性也增强了。所以12年后,国王感觉公主一下子长大了。试想12年公主一直在国王身边,也还是正常生长,但国王也还会总感觉自己的孩子长不大。

大家都有过这种经历,离开父母到异地求学,几个月后父母见了你第一句话往往是:“你长大了。”其实并不是这几个月我们一下长大了,是长期以来我们都在成长,只不过一直在父母身边,他们的差别感受性很低。不仅对人,对事物也一样。在外工作的人们不常回家,每当回家就感叹:“家乡变化好大啊!”这也是时间长差别感受性增强的结果。

感觉的适应,即在同一刺激物对感觉器官的感受性变化的现象。感觉适应可以使感受性降低,任何感觉都会有适应性变化。这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很多,我们人类的嗅觉比较容易发生感觉适应的状况,譬如房间里一直插着玫瑰百合等香味浓烈的花,时间久了就不觉得有多香了。

除了嗅觉,视觉、听觉、味觉、触压觉等都有适应性。视觉的适应性的集中表现就是暗适应和明适应。生活中,大家都有这种体验。

譬如你和朋友一起去电影院看电影。你们是阳光强烈的下午去的,刚走进影院,你们先感觉黑乎乎一片,什么也看不见,过了片刻,你们渐渐看清了影院里排排的座位,最终可以看清排号找座位了。你可知道,这正是你的视觉现象之一——暗适应。这种身处黑暗中,双眼对暗照明逐渐应适的过程,就叫暗适应。

反过来,电影结束后,你从黑乎乎的影院走到大街上,一下感觉光线很刺眼,不得不眯起眼睛,直到几秒之后才可以慢慢睁开眼睛。这就是所谓的明适应。这种从暗处突然进入亮处,双眼逐渐对亮光的适应过程,就叫光适应。暗适应是一个较缓慢的过程,大约需要30分钟,有时甚至需要近一个小时;而光适应则是一个很快速的过程,通常不到一分钟就可完成。

与视觉相比,听觉也有适应性。试想这个情节,你在屋内专心看一本小说,屋外突然有人在施工,一开始你觉得很烦,后来却发现好像又能专心看书了,耳朵好像这外面的声音不敏感了,这正是听觉的适应性的表现。

家庭主妇在烹饪过程中由于连续品尝,到后来做的菜愈来愈咸,这是味觉适应的结果。

触压觉的适应也很明显。当我们安静地坐着时,觉察不到衣服的接触和压力,实验证明,只要经过3秒钟左右,触压觉的感受性就下降到约为原始值的25%。

哈佛心理学家认为,适应能力对于我们感知外界事物,调节自身行为,具有积极意义。

感觉剥夺,与世隔绝下的特殊状态

我们每个正常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感觉,可是一旦感觉消失了会怎样呢?那就来看看这个感觉剥夺实验吧。

在一个完全隔音的房间中,有一张狭小的床,被试者遮住眼睛,戴上手套,除了吃饭与厕所之外,全部时间都躺在那些柔软舒适的床上。被试者每天可以得到20美元的报酬。当时大学生打工的收入一般是每小时50美分,因此一天20美元对当时的大学生来说算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

这些被试者许多都在两三天后辞职不干了,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这些参加实验的人们差不多在半天之后就慢慢开始变得心情低落,开始为了寻求刺激而唱唱歌或是自言自语。随着实验继续进行,他们会开始变得思维迟缓,产生幻觉或幻听,四天之后则出现手发抖,走路无法走成直线等症状。所以他们不得不退出。而且,这些曾经参加过感觉剥夺实验的人开始对以前完全没有兴趣的股市行情的广播产生了兴趣,而且变得很容易相信那些以前根本不会相信的事情。

哈佛心理学家指出,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更可以了解到,为了保持人正常的精神状态,人用自己的感觉感受外部世界是相当重要的。

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它作为我们认识周围世界的工具,每时每刻都在发挥着作用。感觉提供给我们外界的信息,让我们知道物体的颜色、形状、气味等,从而使我们开始了解这个自己所生存的世界;它还让我们知道自己的饥饿、寒冷等身体状态,从而使我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机体状态来调节自己的行为,如饥择食、渴择饮。感觉还保证了人与环境之间的信息平衡。如果信息超载或不足,都会破坏人与环境之间的信息平衡,从而给人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

比如,雷达监测员和长途司机,因为工作枯燥,长时间没有变化,就容易处于轻微的感觉剥夺状态。这会导致他们看见实际并不存在的、莫名其妙的东西,而引发事故。有时,高层住宅里的人在一个毫无声响的房间里独处,会突然感觉到强烈的不安。在南极考察的队员,如果长时间只看雪地的白色,不看其他颜色,容易得雪盲症。这也都是感觉剥夺造成的生理失调。

可见,丰富的感觉刺激对维持我们的生理、心理功能的正常状态是必需的。

感觉有时也会说谎

看过雨果的长篇小说《悲惨世界》的人也许会记得这样一段情节:马车夫商马第被警长指认为前苦役犯冉阿让而押上了法庭,而冉阿让的狱友们也一致指认其就是冉阿让。这时,已化名为马德兰的真正的冉阿让挺身而出,这才避免了冤案的发生。

在法庭对案件的审判中,许多情况下法官和陪审团都是依照目击者的证词和物证来进行判断的,人们普遍认为目击者的证词是正确和可靠的。但哈佛心理学家研究后认为,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目击者有不同的描述,因而目击证人的证词的可信度值得怀疑。由于证词一般是证人在相隔一段时间后对所发生事件的回忆,因而事实上它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可靠。人们往往会以自己的方式解释所经历过的事或人,并且很难把实际发生过的事和自己经过推理而认为理所当然发生过的事区分开来。这种记忆扭曲现象有时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如在1998年,美国曾根据当事人的指证而判一个名叫约翰·史密斯的人犯有抢劫罪。然而5年以后真正的罪犯落网了,他名叫迈克·史密斯,与受冤者的相貌极其相似,又为同姓,因此造成了这一冤案。

同时,哈佛专家研究发现,目击者对事件的回忆会因为提问方式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例如,在一项研究中,让被试者看一部关于一起撞车事故的影片,然后要求被试者对事故中车辆的行驶速度作出判断。结果发现,当问题是“车辆在冲撞时的速度是多少”时,被试者对车速的判断超过65千米/小时;而当问题是“车辆在接触时的速度是多少”时,被试者对车速的判断只有50千米/小时。一周之后,主试官要求被试者回忆在事故中车窗玻璃是否被撞碎了,事实上影片中的车窗玻璃并没有被撞碎。结果是,以“冲撞”字眼被提问的被试者中有33%的人回忆说车窗玻璃被撞碎了,而在以“接触”字眼被提问的被试者中,比例只有14%。显然,在提问时不同的字眼改变了被试者对目击事件的记忆。

还有实验也证明了同样的问题。研究者给被试者看一段一辆白色跑车疾驰在乡间公路上的影片,然后对他们进行提问。研究者对一些人问道:“经过农舍的白色跑车时速大概是多少?”对另一些人问道:“白色跑车时速大约多少?”几天后再同样地问他们另一个问题:“你有没有看见公路旁的农舍?”结果,在前次提问中提到过“农舍”的那一组人中有17%的人做了肯定的回答,而在另一组人中只有3%的人回答有。

这些研究和实验证明了:一个人回忆时,如果向他提供某些似乎是真实的信息,便会影响他的看法,甚至会使其“看见”了某些实际上并未发生的事件。因而现在法庭已开始注意到防止“诱导性问题”的出现,这也是法律心理学为现实生活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证明,证人的话有时极不可靠。有这样一个实验:西德哥廷根的40名观察力敏锐的心理学家正在开会,突然一人冲进会场,后面一个黑人手持短枪紧追而入,两人便搏斗起来,持续20秒钟之久,之后听到外面一声枪响,两人仓皇而逃。主持会议者要求各位学者立刻写下目击报告,然后同现场拍摄的录像核对。结果一人错误率10%,14人错20%~40%,12人错40%以上,13人错50%以上。一半以上的报告掺有臆造的虚假情节。黑人光头,但9/10的人或者说头戴便帽,或者说戴高帽子;黑人穿黑色短衫,有人说成是红的,有人说成是咖啡色的,还有人说成是条纹的。

常言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那么,富有观察力的心理学家目睹良久,印象极深且又立刻回忆,为什么还有如此惊人的错误率呢?有的可能是知觉选择问题,例如只注意黑人手中的短枪而未顾及其余情节;有的可能是由于搏斗激烈,使学者们眼花缭乱、看不清楚;有的可能是原来处于安静的“定式”,对突如其来的变化不知所措,等反应过来时,人已逃之夭夭,什么也没看见,等等。总之,原因是多方面的。

因而,在法庭上,我们不能仅凭证人的证词来判案,要认真考虑证词的可靠性和真实性,这样才能避免冤案的发生。

错觉,失真扭曲的知觉反应

你能准确分辨出下面4个图形中a与b两条直线,哪条更长吗?

你也许会说,这是一个老掉牙的问题,谁都知道它们一样长。是的,它们的确一样长,但这真的是你“看”出来的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在你的眼里,b一定长于a,纵然在你清楚地知道它们之间其实毫无区别。

哈佛心理学家指出,有时候人们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错觉,即我们的知觉不能正确地表达外界事物的特性,而出现种种歪曲。例如,太阳在天边和天顶时,它和观察者的距离是不一样的,在天边时远,而在天顶时近。按照物体在视网膜成像的规律,天边的太阳看上去应该小,而天顶的太阳看上去应该大。而人们的知觉经验正与此相反,天边的太阳看上去比天顶的太阳大得多。

简单地说,错觉就是不符合刺激本身特征的错误的知觉经验。它与幻觉或想象不一样,因为它是对应于客观的和可靠的物理刺激的,只是似乎我们的感觉器官在捉弄我们。

关于错觉产生的原因虽有多种解释,但迄今没有完全令人满意的答案。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客观上,错觉的产生大多是在知觉对象所处的客观环境有了某种变化的情况下发生的;主观上,错觉的产生可能与过去的经验、情绪以及各种感觉相互作用等因素有关。

比较多的解释是从人本身的生理、心理角度出发,比如把错觉归因于是同一感觉分析器内部的相互作用不协调或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受到限制,提供的信号不一致。但是,外在因素同样也会引起我们的错觉。曾有一个实验,分别从富裕家庭和贫困家庭挑选10个孩子,让他们估计从1美分到50美分硬币的大小。实验发现,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比来自富裕家庭的孩子要高估钱币的大小,尤其是5、10和25美分面值硬币。而当钱币不在眼前,只靠记忆估测或者把钱币换成相同大小的硬纸板时,则高估情况会急速降低。这个实验形象地证实了在不同家庭环境中形成的态度和价值观对知觉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哈佛专家认为,错觉虽然奇怪,但不神秘,研究其成因有助于揭示客观世界的规律,可以消除错觉对人类实践活动的不利影响。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某些错觉为人类服务。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常利用人们的错觉来创造空间中比其自身看起来更大或更小的物体。例如一个较小的房间,如果墙壁涂上浅颜色,在屋中央使用一些较低的沙发、椅子和桌子,房间看起来会更宽敞。电影院和剧场中的布景和光线方向也被有意地设计,以产生电影和舞台上的错觉。通过控制错觉,人们可以获得期望的效果。

“度日如年”中的时间错觉

不知道你是否留意过,当你做喜欢的事情时,就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可以说是时光飞逝;当做一件不喜欢的事情时,便如坐针毡,觉得时间过得很慢,似乎都过了1小时了,可实际上才过了10分钟。这是因为你对时间的知觉出现了错误。我们对时间长短的感觉,会因在这个时间内所做的事而产生不同的错觉。

时间错觉是指对时间的不正确的知觉。哈佛心理学家解释说,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人们对时间的估计有时会不符合实际情况——有时估计得过长,有时估计得过短。一般来说,当活动内容丰富、引起我们的兴趣时,对时间估计容易偏短;当活动内容单调、令人厌倦时,对时间的估计容易偏长。

当情绪愉快时,对时间的估计容易偏短;情绪不佳时,对时间的估计容易偏长。当期待愉快的事情时,往往觉得时间过得慢,时间估计偏长;当害怕不愉快的事情来临时,又觉得时间过得太快,时间估计偏短。

此外,人们的时间知觉还具有个体差异性,最容易发生时间错觉现象的是儿童。

人们对时间的错觉容易使人想起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关于相对论,爱因斯坦有一个精妙的比喻,对它进行了简单而恰当的概括。他是这样说的:“当你和一个美丽的姑娘坐上2小时,你会觉得好像只坐了1分钟;但是在炎炎夏日,如果让你坐在炽热的火炉旁,哪怕只坐上1分钟,你都会感觉好像是坐了2小时。这就是相对论。”

和美丽的姑娘聊天,当然是甜蜜的体验,人人都希望它能长时间持续下去;相反,炎炎夏日,在炽热的火炉边烤着,分分秒秒都是煎熬,好像受刑,自然希望它赶快结束。也许正是因为自己的主观愿望和实际情况的比较,使我们产生了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时间错觉。

在一个时间周期内,人们往往感觉到前慢后快。比如,一个星期,前几天相对于后几天感觉慢,过了星期三,一晃便到了星期天。一段假期,前半段时间相对后半段显得慢,当过了一半时间,便觉得越来越快。哈佛专家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一段时间的前期,你觉得后面的时间还很多,不着急,就感到时间慢;越到后来,你越感到时间所剩不多,越感到着急,也就觉得时间过得快。

人一生也有这个规律,人在童年时代感到时间过得慢,因为你觉得以后时间还有的是。等年龄渐长,尤其过了30岁,就感到时间不那么多了,于是开始着急,也就觉得时间过得快了。

第3章 摸清记忆背后的心理玄机

我们是怎么记住事物的

有些东西,我们看过后经久不忘;有些东西我们虽然看过,但事后却怎么也回忆不起来……记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哈佛相关学者认为,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人的记忆能力,实质上就是向大脑储存信息,以及进行反馈的能力。人的大脑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每个神经细胞的边缘又都有若干向外突出的部分,被称作树突和轴突。在轴突的末端有个膨大的突起,叫做突触小体。每个神经元的突触小体跟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轴突接触。这种结构叫做“突触”。神经元通过“突触”跟其他神经元发生联系,并且接受许许多多其他的神经元的信息。神经元传递和接受信息的功能,正是大脑具有记忆的生理基础。有140亿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上面有3万个突触。这140亿个神经细胞之间联系的突触,用天文数字也难以表达。这样的结构特点,就使大脑成为一个庞大的信息储存库。一个人脑的网络系统远比当今因特网复杂。科学家认为,一个人大脑储存信息的容量,相当于10亿册书的内容,一个人的大脑即使每一秒钟输入10个信息,这样持续一辈子,也还有余地容纳别的信息。这就证明我们大脑的记忆的确惊人。

记忆甚至可以说是人生命的源泉,是人生理与心理的一种本质特征。人生是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而一切活力与创造力都离不开记忆这个源泉。失去了记忆人会失去许多属于“本能”的本领,就很难生活下去。

人类之所以能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而成为“万物之灵”,关键就在于人类具有卓越的记忆能力。正是依靠这些记忆能力,人类才得以学习、积累和应用各种知识、经验,才能不断地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

在生活中,我们发现,有些人的记忆非常好,看过的东西可以过目不忘,而有些人的记忆却比较差,学过的东西很快就忘了。

在谈到这种差别的时候,人们往往把他们归结为生理因素,认为脑袋大,前额宽的人记忆力就好,相反,记忆力就不好。其实,这种说法在科学上是站不住脚的。我们不否认,人的记忆力和生理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智力落后的人,首先是因为他们的大脑发育不正常,影响了学习和记忆的能力。但是,这和他们大脑的轻重、大小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脑神经发育正常、记忆力的生理因素就相差无几,但拥有正常记忆的人,记忆程度还是有差别。这就是记忆的心理因素造成的。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人们记忆上的差别呢?

心理学研究表明,影响记忆差别的心理因素主要是由心理倾向性和对记忆规律的掌握不同造成的。

所谓心理倾向性,是指人们对某一事物的兴趣、爱好和注意的程度。我们知道,注意是产生记忆的首要条件。不把注意力集中在所学的东西上,要产生良好的记忆是不可能的。比如,你可能说不出你住的楼房的楼梯有多少级台阶。这是因为我根本就没去注意它,并不是你记不住。几个人同时去参观一个展览会,回来以后让他们回忆展览会的情况,结果可能大不相同。造成这种差别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的兴趣爱好不同,因而注意的指向不同。所以,记忆的内容也就不一样。有兴趣的东西就看得具体,印象深刻,记得详细,不容易忘记。没有兴趣的东西,就会走马观花,甚至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因此,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心理倾向性对人的记忆活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除了心理倾向性以外,人们对记忆规律的掌握和运用不同,也是造成记忆差别的重要原因。我们知道,人就像一个信息加工器。当外界刺激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时候,这个加工器就开始工作起来。经过编码,也就是把刺激物的物理能量转化成感知和记忆系统所能接受的形式,人就把这个刺激信息贮存在自己的大脑里了。换句话说,就是记住了这个事物。比如,我们读一首诗,诗句的书面字符作用于我们的眼睛,转化为神经脉冲,传到大脑中枢,引起有关字符的感知觉,同时,过去已经贮存在大脑里的一些有关的信息也被激活,跟眼前的诗句建立起联系,再经过多次的诵读,多次地刺激,我们就把这首诗记在脑子里了。

你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刚看过的内容有些能够长时间地保存在你的头脑中,有些则很快在脑海中消失。心理学家将能够长时间保持的记忆称为长时记忆,而在不到一分钟就忘了的记忆叫做短时记忆。心理学家还发现有一种记忆的时间更短,不到一秒钟就会忘记,并把这种记忆叫做瞬时记忆。不到一秒钟就忘记,这还能称为记忆吗?对于这种记忆我们几乎没有感觉,但是为了完整地了解记忆的过程,还是有必要介绍一下。而且,在心理学家眼里,记忆是指所有曾在我们脑海中留下的痕迹,而不在乎其长短。

为什么看得清,却记不住

下班回家的路上,辛迪走在马路边上,突然,一辆卡车风驰电掣般从她身边驶过,竟把她刮倒在公路旁,她的头部、手脚都摔破了,司机却没有发现出了事故。她望了一眼车尾的牌号,可是没等她记住,卡车已经无影无踪了。总算万幸,没有出什么大问题,只是擦破了点皮。此刻,她想起一部小说曾描写过类似的情景,一位警察被一辆强行通过的汽车撞倒了,他躺在地上只是抬头看了一眼远去的汽车,便一动不动,待其他民警赶到时,他说出了汽车牌号就闭上了眼睛。

一些电影中曾有这样的情节:赌王向瞬间驶过的一辆距离约5米的巴士只投去匆匆一瞥,就记住了上面密密麻麻的数行广告语,从而使一旁原本将信将疑的青年心服口服。

这样的情节当然是荒诞的,如果也给你那么一点时间(不超过1秒),向你出示一份共约4行的材料,你能记住多少呢?4个字?7个字?还是10个字?可以肯定,你记住的不会超过6个字(或符号)。大量的心理学资料证明,无论在一次特定的呈现中共有几个字,我们一般都只能报告4~5个而已。即使让你看一辆路过的汽车的车牌号,你可能看得清清楚楚的,但不等你把它们记下来,那辆车就走远了。

如果不是电影、小说夸张,便是警察、赌王他们确有“特异功能”。哈佛研究者认为,就一般人而论,一目十行、过目不忘是不可能的。前面的事例中,为什么辛迪没有记住卡车的车牌号呢?她明明已经看到车牌号了啊。

1960年心理学家斯伯林通过巧妙的实验设计,为我们解开了这一现象的答案,并且确认了一个新的记忆阶段——感觉记忆阶段。

斯伯林的实验是这样进行的:同时向被试呈现3,4,6,9等若干个数字,呈现时间是50毫秒,数字呈现后,立即要求被试尽量多地把数字再现出来。实验结果是,当呈现的数字数低于4个时,被试可以全部正确地报告出来;当数字增加到5个以上时,被试的报告开始出现错误,其正确率平均为4.5。这个结果使斯伯林设想,在感觉记忆中所保持的信息可能比报告的多些,只是由于方法的限制未能检查出来,于是他设计了另外一种方法。

呈现时间仍为50毫秒,其中每排字母都和一种声音相联系,如上排用高音、中排用中音、下排用低音。要求被试在字母呈现后,根据声音信号,对相应一排的字母作出报告(局部报告法)。由于三种声音的出现完全是随机安排的,因此被试在声音信号出现之前不可能预见要报告的是哪一行。这样,研究者就可以根据被试对某一行的回忆成绩来推断他对全部项目的记忆情况。

实验结果表明,当视觉刺激消失后,立即给予声音信号,被试能报告的项目数平均为9个,这比采用整体报告法几乎增加了一倍。由此,斯伯林认为,存在一种感觉记忆,它具有相当大的容量,但是保持的时间十分短暂。由于时间短暂,感觉记忆又被称为瞬时记忆,它是记忆的起始阶段。

大家也许已经注意到,我们上面特别指出是视觉的瞬时记忆。瞬时记忆在存储的时候是以原来的方式存放在我们的感觉器官上,最多在我们的感觉皮层上留下痕迹,还没来得及加工,所以会受不同感官的性质所影响。比如,视觉的瞬时记忆时间不超过0.5秒,听觉的瞬时记忆时间则是2秒左右。我们可以同时看到很多东西,但是我们是不能一次听很多声音的,所以,听觉的瞬时记忆容量会比较小。

那么,瞬时记忆到底有什么用处呢?也就是说我们为什么需要瞬时记忆?你现在可能正坐在靠椅上,眼睛不自觉地扫描着每一行字。你知道你正在看什么,同时你也能隐隐约约感觉到周围的动静。你听得见翻书的声音,你感觉得到靠椅的舒适,你还能估计今天的温度跟昨天差不多,说不定你还闻到了早上刷牙后留下的清香……所有这些感觉在你看书时都是存在的,只是你在书上投入太多的注意而几乎没有意识到它们。但是如果有人突然推门进来,你可能会不自觉地抬起头,或者你已经从脚步声中听出来者是何人,为何事而来,总之你是停下手中的书了。

这说明你确实随时都意识到周围的变化的,瞬时记忆的作用就在于它暂时保持了你接受到的所有感官刺激以供你选择。我们需要它,因为在判断周围环境的刺激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并选择对我们有意义的刺激的过程需要时间,而且这段时间不能太长,否则,我们就可能丢失下面更重要的信息。

打完电话就把刚才的号码忘了

在日常生活中,你可能有过这样的体会,给陌生人打电话,你先看一下电话号码,然后再拨电话,等你打完电话后,你已经想不起所打的电话号码了。这种记忆持续的时间不会超过一分钟,这段时间刚好可以拨完一个电话。一般来说,你经常拨打的一些电话号码你都会记住,如家中的电话、办公室的电话。但是,手机号码则不同,虽然只多了三四位数字,却比普通电话号码难记得多。为什么呢?哈佛专家解释说,这是因为此时你的记忆只进入了短时记忆阶段,短时记忆是信息从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之间的一个过度环节。

很早以前人们就注意到类似的现象。19世纪,苏格兰的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如果你将一把小圆球向地上扔去,你就会发现你很难立即看清6个以上,最多也不会超过7个”。1871年英国经济学家和逻辑学家威廉·杰沃斯说,往盆子里掷豆子时,如果掷上3个或4个,他从来没有数错过;如果是5个,就可能出错;如果是10个,判断的准确率为一半;如果豆子数达到15个,他几乎每次都数错。

如果读者有兴趣的话,可以找个人做下面这个简单易行的实验。一个人读下面的数字,另一个人努力记住所听到的数字,听完后按听到的顺序将数字写出来,看看最多能正确记住几个数字。注意,读数字时声音不要变调,前后要一致,读两个数字的时间间隔控制在一秒钟左右,如果不能准确控制时间的话,可以在读完一个数字后默念一下自己的名字,然后再读下一个数字。比如,要念469这一串数字,你先读“四”,然后默念自己的名字,再读“六”,再默念自己的名字,再读“九”。念的时候从个数少到个数多的数字,记的人要等念完一串数字后才能动手将自己记住的按顺序写下来。每两串长度一样的数字都能记得正确无误才能进行下一组实验,直到这个人对某一长度数字不能完全记住为止。这样,我们就能知道他的短时记忆广度。

试试看,你能记住多少?

假如你的记忆力像一般人那样,你可能回忆出7个数字或字母,至少能回忆出5个,最多回忆出9个,即7±2个。

这个有趣的现象就是神奇的7±2效应。这个规律最早是在19世纪中叶,由爱尔兰哲学家威廉·汉密尔顿观察到的。他发现,如果将一把弹子撒在地板上,人们很难一下子看到超过7个弹子。1887年,M.H.雅各布斯通过实验发现,对于无序的数字,被试能够回忆出数字的最大数量约为7个。而发现遗忘曲线的艾滨浩斯也发现,人在阅读一次后,可记住约7个字母。这个神奇的“7”引起许多心理学家的研究兴趣,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心理学家用字母、音节、字词等各种不同材料进行过类似的实验,所得结果都约是“7”,即我们头脑能同时加工约“7”个单位的信息,也就是说短时记忆的容量约为“7”。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米勒教授发表了一篇重要的论文《神奇的数字7加减2:我们加工信息能力的某些限制》,明确提出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即一般为7,并在5~9之间波动。这就是神奇的7±2效应。

但是实验中采用的材料都是无序的、随机的,如果是熟悉的字词或数字,这样短时记忆还是只能容纳7个吗?例如“c—o—o—p—e—r—a—t—i—o—n”,这个字母序列已经有11个字母,如果学过英语的人听到这个序列很快就能明白这是个词,意思是“合作”,并能很好地回忆出来,这不是违背了短时记忆的“7±2”效应了吗?不是的,这恰恰是神奇“7±2”中存在的另一个奇特的现象。因为短时记忆中信息单位“组块”本身具有神奇的弹性,一个字母是一个组块,一个由多个字母组成的字词也是一个组块,甚至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把小一些的单位联合成为熟悉的、较大的单位,而且对知识的熟悉程度还会对它产生影响。

例如“认知心理学”5个字对于不懂心理学的人来说是5个组块,对稍懂心理学的人来说是两个组块(认知、心理学),而对专业心理学学生、心理学家来说这5个字就只有一个组块。但不论人们储存的组块是什么,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个组块。这就启示我们,组块可以把许多个别的信息单位结合成较大单位,组块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超越短时记忆容量限度的方法,是提高记忆效率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有“永恒的记忆”吗

短时记忆尽管比瞬时记忆强些,但记忆时间也比较短。显然,记忆停留在这个阶段是用处不大的。那么,短时记忆怎样才能转入长时记忆呢?哈佛专家解释说,这中间有一个媒介,就是复述。如果我们对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不断复述,就可以使信息进入长时记忆,能够在头脑里保存几分钟、几天,甚至终生不忘。长时记忆是指存储时间在一分钟以上的记忆,信息的来源大部分是对短时记忆内容的加工,也有由于印象深刻而一次获得的。

哈佛专家指出,长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有两种基本形式,即再认和回忆。

再认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们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回忆是人们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或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再认与回忆没有本质的区别,但再认比回忆简单和容易。从个体心理发展来看,再认比回忆出现的时间要早。孩子在出生半年之后便可再认,而回忆的发展却要晚一些。再认和回忆有时会出现错误,发生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接受的信息不准确,对相似的对象不能分辨,有的错误则是由于情绪紧张或疾病的影响。

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有组织的知识系统。这种有组织的知识系统对人的学习和行为决策有重要意义。它使人能够有效地对新信息进行编码,以便更好地识记,也能使人迅速有效地从头脑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以解决当前的问题。例如,我们知觉事物、理解语言和解决问题等,都需要提取头脑中各种有关的信息。知识系统的组织程度不同,提取的速度不同,知觉、语言理解和问题解决的速度也就不一样。

事实证明,这种有系统、有组织的知识系统,对正确的回忆是很有帮助的。这就好比我们在图书馆里查找和提取书籍一样,图书摆放得越是有条理,查找起来就越方便,相反,放得越杂乱,提取就越困难。事实上,在记忆贮存中,系统地组织本身就是提取材料的线索。所以记忆是有规律的,掌握这些规律的人就会有好的记忆,反之,记忆的效果就会比较差。

如果有原子笔、橘子、狼、狗、苹果、铅笔、猫、钢笔、梨一组词,让你记忆一会,并默写下来,结果会如何呢?

你肯定会把铅笔、原子笔、钢笔放在了一起,橘子、苹果、梨放在了一起,狼、猫、狗放在了一起……研究表明,即便是记一串彼此毫无联系的单词,人们也会试图对它们进行组织,这证明记忆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各种有意义的信息在长时记忆中可能是以命题或概念网络的方式组织的。比如,我们都知道鸟这个概念,它属于脊椎动物。我们还知道自然界中各种鸟的类型。它们构成了网络上一个个结点,概念与概念间的从属关系把一个个结点连接起来。于是,知识、日常生活经验就在长时记忆中以一张张网络保存下来。当我们从长时记忆中提取信息时,结点就被激活了。激活作用也可能借助网络,沿着结点间的通路,从已经激活的部分向未激活的部分扩散。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常常在回忆起某个人、某件事的一部分信息后,会不由自主地回忆起与这个人、这件事有关的其他信息。

我们知道短时记忆保持的时间是一分钟以内,而长时记忆是指保持时间超过一分钟,可能是一小时、一天、一个月甚至一生。有人甚至认为进入长时记忆的内容除非出现特殊事故,如脑损伤,否则是永远不会忘记的。这一点显然与我们的经验有差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不管一个人的记忆力有多好,他总有忘事的时候。按照经验,这些结论可能会被认为是草率的。其实,临床实验的证据表明:当我们在记忆某些事情时,我们的大脑皮层的某一部位或某些相关组织发生了永久性的变化。

一个很著名例子就是加拿大神经外科医生潘菲尔德(Penfield)在1936年给一位十几岁患癫痫病的女孩打开脑壳,用微电极刺激大脑的不同皮层,当刺激到大脑某一部位时,女孩发出了恐怖的尖叫,手术激发她回想起童年时期发生的一件可怕的事情,而且仿佛又置身于当时的那种情景,女孩忍不住喊叫起来。

关于刺激大脑某部位引发某种体验的报道很多,其实,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常发生类似的事情。比如,你突然怎么也想不起一件事情,于是你暂时把它搁在一边不去费那劲了,然而一次你到某个地方,参加了什么活动,碰见了某人,只要这些场合中有某些东西与先前“忘记了”的事件有一定联系,你可能就会想起来。这些有联系的东西相当于记忆的线索,忘了的事件就是隐蔽的秘密,你就像是侦探一样,抓住这些线索,顺藤摸瓜揭开秘密。

不要等墙倒塌了再来造墙

人的大脑是一个记忆的宝库,人脑经历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和情绪,练习过的动作,都可以成为人们记忆的内容。例如,英语学习中的单词、短语和句子,甚至文章的内容都是通过记忆完成的。但记忆的保持是非常难的,因为我们的大脑要经历遗忘。哈佛专家普遍认同这一观点:遗忘和保持是矛盾的两个方面。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者提取时有困难就是遗忘,如识记过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再认和回忆时发生错误。

遗忘有各种情况,能再认但不能回忆叫不完全遗忘。在我们读书时经常有这种感觉,很多内容非常熟悉,但就是回忆不起来。我们读了大量的书,觉得底蕴很深,结果在考试的时候,发觉见了熟悉,但让自己默写下来,却有些困难。不能再认也不能回忆叫完全遗忘。完全遗忘在患有失忆的人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对自己过去所有的事情都记不起来了,在电视上我们经常看到,患有失忆的人连自己的亲人是谁都不认得了。一时不能再认或重现叫临时性遗忘。对于这一点,考试怯场最能说明问题,本来平时学习成绩很好,考试时却突然大脑一片空白,什么都想不起来了,结果考砸了,考完后可能又重新回忆起来了。永久不能再认或回忆叫永久性遗忘。永久遗忘在生命里更是经常发生了,比如,小时候的一些事情,我们小的时候可能会记得,但长大以后也许记不得了,也没有心情去记了,便是永久的遗忘了。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滨浩斯最早研究了遗忘的发展进程,他受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纲要》的启发,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对记忆进行了实验研究。

艾滨浩斯创造了一些无意义音节,如zup、rif、bik等,使用这些音节作为记忆材料,就避免了人在记忆过程中过去知识经验的影响。而且,因为没有意义,也就避免了联想记忆的作用。艾滨浩斯将几个无意义音节排成一列,让参加实验的人反复学习这样一系列的无意义音节,直到能够按音节的排列顺序回忆出这一系列音节为止,记下完全记住所用的学习次数。然后有计划地让他们在某段时间后回忆学习过的一系列音节(每次回忆都使用不同的音节系列),看看他们还记住多少。但艾滨浩斯不是简单地统计还能回忆几个音节,而是采用一种更巧妙而又准确的方法来计算还记得多少,他让参加实验者重新学习不能完全回忆的无意义音节系列,直到能够再次完全回忆为止,记下重新学习的次数。将第一次学习的次数减去重新学习的次数再除以第一次学习的次数,最终结果就是还保留下来的百分比。用公式表示如下:

R=N—n/N×100%

其中R——记住的百分比

N——第一次学习的次数

n——重新学习的次数

艾滨浩斯用这种方法对记忆做了系统的研究,得到不同时间间隔记忆所保持艾滨浩斯的百分比。

下表记录了他的一些研究结果。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很快,以后逐渐缓慢。例如,在学习20分钟之后遗忘就达到了41.8%,而在31天之后遗忘仅达到78.9%。根据这个研究,他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他还将实验的结果绘成曲线,这就是著名的艾滨浩斯遗忘曲线(如下图所示)。图中竖轴表示学习中记住的知识数量,横轴表示时间(天数),曲线表示记忆量变化的规律。后来很多人重复了他的实验,所得结果和艾滨浩斯的结论大体相同。

艾滨浩斯遗忘曲线

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这个规律就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最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间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观察这条遗忘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

而且,艾滨浩斯还在关于记忆的实验中发现,记住12个无意义音节,平均需要重复16.5次;为了记住36个无意义音节,需重复54次;而记忆六首诗中的480个音节,平均只需要重复8次!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凡是理解了的知识,就能记得迅速、全面而牢固。不然,死记硬背是费力不讨好的。因此,比较容易记忆的是那些有意义的材料,而那些无意义的材料在记忆的时候比较费力气,在以后回忆起来的时候也很不轻松。因此,艾滨浩斯遗忘曲线是关于遗忘的一种曲线,而且是对无意义的音节而言。对于与其他材料的对比,艾滨浩斯又得出了不同性质材料的不同遗忘曲线,不过它们大体上都是一致的。

俄国伟大的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不要等墙倒塌了再来造墙。”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遗忘曲线应用的精髓:及时复习。遗忘规律要求我们学习之后要立即进行复习,加强记忆,并且以后还要再复习几次,但复习的时间间隔可以逐渐增加。比如学习的第一天后进行第一次复习,三天后再复习一次,下一次的复习则可安排在一周之后,以此类推。不管间隔时间多长,总之要在发生遗忘的时刻及时复习,克服遗忘。

艾滨浩斯遗忘曲线是艾滨浩斯在实验室中经过了大量测试后,产生了不同的记忆数据,从而生成的一种曲线,是一个具有共性的群体规律。此遗忘曲线并不考虑接受试验个人的个性特点,而是寻求一种处于平衡点的记忆规律。

但是记忆规律可以具体到我们每个人,因为我们的生理特点、生活经历不同,可能导致我们有不同的记忆习惯、记忆方式、记忆特点,所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艾滨浩斯遗忘曲线。规律对于自然人改造世界的行为,只能起一个催化的作用,如果与每个人的记忆特点相吻合,那么就如顺水扬帆,一日千里;如果与个人记忆特点相悖,记忆效果则会大打折扣。因此,我们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寻找到自己的遗忘规律,在大量遗忘尚未出现时及时复习,就能收到巩固成绩的效果。

第4章 解读人的需要和动机

家有娇妻,男人为什么还要偷腥

德雷克和朋友道森在酒吧里聊天。

德雷克说:“结婚这么多年了,我也想尝尝新鲜刺激的。”

道森说:“那就去吧,我在精神上支持你。”

德雷克说:“万一我老婆知道了怎么办?我老婆虽然美得像天使,脾气却是暴躁得很,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道森说:“知道了再说。”

没过多久,德雷克便和公司年轻的女会计经常性地出入于小旅馆。10天后,道森打来电话,向他诉说自己不幸的遭遇,原来道森也背着自己的妻子在外面有了情人,但前些天却被老婆发现了,老婆闹着要离婚,家里已经是鸡飞狗跳。

“喂,我说,你外面找的那个模样怎样?”相对于道森的苦处,德雷克对那个女人更感兴趣。

道森不屑地答道:“我挑的人怎么会差?不过有一点让我有些遗憾,她脖子上有个黑痣。”

“黑痣?”德雷克的心突然一阵紧缩,挺直腰板,表情严肃地问道,“是不是痣上还有两根毛?”

道森惊讶地问:“你怎么知道?”

德雷克狠狠地说:“那是我老婆!”

这无疑是一个荒诞剧,两位想偷腥的朋友互相偷到了对方的头上。为什么故事中的男人家有貌美如花的娇妻,也无法阻挡其“偷腥”的“特殊嗜好”呢?

哈佛专家指出,男人的这一嗜好主要源自人的内心需求。正如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的那样,是人在其成长过程中必须得到满足的需求。马斯洛认为,在最基本的需求得到满足后,更高层次的需求会变得强烈。而没有得到满足的需求让人们的行为产生更大的驱动力。这就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这个理论认为,人类的生活首先是生理的需要,其次是安全的需要,之后才有爱与归属的需要。相较于女性,男性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人的内心深处都有追求更高层次满足的欲望,比如工作得到表扬,希望新买的衣服受到大家欣赏。只是我们并没有感觉到它的强烈而已。男人容易出轨,或是说在内心渴望一种激情,期盼能有一段艳遇。

当然,不管心理学分析能对男人偷腥做出怎样的“合理性解释”,男人出轨终究不是什么具有道德和良知的行为。事实上,婚姻生活就像坐过山车,有高潮迭起,也有平缓低落,如何保持婚姻生活的新鲜度和默契感,使激情更长久,让生活更快乐,也是每个男人和女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哈佛心理学家建议,不管有什么重要事务——工作、前途、父母,都必须将配偶摆在首位,将时间和精力首先放在夫妻关系上,然后才顾及其他方面;夫妻间应从为对方做些体贴的小事情开始,不断培养和巩固爱恋之情,赋予已趋平淡的生活新的意义;夫妻应了解什么是婚姻生活中破坏性的交流沟通方式,必须避免为恶性争吵所困扰。要能识别导火点,不去有意触犯,也避免无意触犯。

五个玩牌的小孩为何心思各异

动机是为实现一定的目的而行动的原因。动机是个体的内在过程,行为是这种内在过程的表现。各种动机理论都认为,动机是构成人类大多数行为的基础。

哈佛心理学家认为,需要是人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动机是推动人们活动的直接原因。人类的各种行为都是在动机的作用下,向着某一目标进行的。而人的动机又是由于某种欲求或需要引起的。

人的动机来源于需要,需要激发人的动机。

葛礼夏、阿尼雁、阿辽夏、索尼雅和厨娘的儿子安德烈,一面等他们回家,一面坐在饭厅里桌子四周玩“运气”——孩子们在赌钱。赌注是一个戈比。

他们玩得正起劲。就数葛礼夏脸上的神情顶兴奋——他打牌完全是为了钱。要是茶碟里没有戈比,那他早就睡了——担心赢不成的那份恐惧、嫉妒,他那剪短头发的脑袋里装满的种种金钱上的顾虑,不容他安安静静地坐着,安住他的心思。

他妹妹阿尼雁是一个8岁的姑娘——也怕别人会赢——钱不钱,她倒不放在心上。对她来说,赌赢了,是面子问题。

另一个妹妹索尼雅——她是为玩牌而玩牌——不管谁赢了,她总是笑,拍手。

阿辽夏——他既不贪心,也不好面子。只要人家不把他从桌子上赶走,不打发他上床睡觉,他就感激不尽了——他在那儿与其说是为了玩“运气”,还不如说是为了看人家起纠纷,这在打牌时是免不了的。要是有人打人,或者骂人,他就十分高兴。

第五个玩牌的人是厨娘的儿子安德烈——自己赢了也好,别人赢了也好,他都不关心,因为他全副精神注意着这种游戏的数字,注意着那不算复杂的原理,这世界上到底有多少不同的数字呢?它们怎么会算不错?

葛礼夏、阿尼雁、阿辽夏、索尼雅与安德烈每个人的需要不同,导致他们玩牌的动机不一样,所以不同的需要决定了不同的动机。

哈佛心理学家指出,不是所有的需要都能转化为动机,需要转化为动机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第一,需要必须有一定的强度。就是说,某种需要必须成为个体的强烈愿望,迫切要求得到满足。如果需要不迫切,则不足以促使人去行动以满足这个需要。

第二,需要转化为动机还要有适当的客观条件,即诱因的刺激,它既包括物质的刺激也包括社会性的刺激。有了客观的诱因才能促使人去追求它、得到它,以满足某种需要;相反,就无法转化为动机。例如,人处荒岛,很想与人交往,但荒岛缺乏交往的对象(诱因),这种需要就无法转化为动机。

按心理学所揭示的规律,欲求或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支配着人们的行为。当人们产生某种需要时,心理上就会产生不安与紧张的情绪,成为一种内在的驱动力,并驱使人选择目标,并进行实现目标的活动,以满足需要。需要满足后,人的心理紧张消除,然后又有新的需要产生,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为何饥肠辘辘时难以自我实现

哈佛心理学家认为,需要是人们对必需的客观事物的一种情感倾向的取舍,它是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动力。由于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不同,人对客观事物存在着不同的情感倾向,且随之产生不同的心理变化和外部表现。能满足或者符合人的需要的事物,就会产生肯定的情感,或褒奖,或喜爱,或积极地支持;反之,则会产生否定的情感,或贬斥,或厌恶,或消极地反对。根本的原因是看其是否符合需要。

当一个人饥饿难忍时,他一心所想的就是如何寻找食物,而不会顾及其他事情。在这个时候,其他需要无论是安全感也罢,爱欲也罢,或争强好胜也罢,都显得无关紧要。然而当他对食物和水的需要已经获得满足之后,该需要就不再位居中心地位而其他方面的需要就可能变得更为重要。这些现象为一个关于人类动机的理论提供了部分事实依据,该理论就是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该理论在心理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马斯洛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需要引起的,他把人类所有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从生理的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关系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一直到自我实现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排列为阶梯状,如图。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生理需要,即人对食物、空气、水、性和休息等的需要。它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

2.安全需要,是人对生命财产的安全、秩序、稳定免除恐惧和焦虑的需要。这是人在生理需要获得相当程度的满足之后,随之而来的新的要求。这种需要主要是免于生命危险,避免基本的生理需要被剥夺。

3.爱和归属的需要,是人要求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的需要。在前两个层次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归属关系和爱的需要遂成为强烈的动机,即希望归属或被赋予一定的社会团体,成为群体中一员。爱也是一种归属,包括爱与被爱两个方面。

4.尊重的需要,包括自我尊重和被他人和社会尊重。这种需要若得到满足,就会感受到自信、价值和能力,反之,则会产生自卑和失去信心。

5.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人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完善自己,实现自己理想的需要。这是一种最高层次的需要,是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才赋的心理需要,也是一种创造和自我价值得到实现的需要。所谓“自我实现”即追求自我理想的实现。用马斯洛的话来概括就是:音乐家必须演奏音乐,画家必须绘画,诗人必须写诗,这样才能使他们感到最大的快乐。是什么样的角色就应该干什么样的事。我们把这种需要叫做自我实现。

这五种需要都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这些需要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

马斯洛认为,需要的层次越低,它的力量越强,潜力越大。随着需要层次的上升,需要的力量相应减弱。在高级需要出现之前,必须先满足低级需要。只有在低级需要得到满足或部分得到满足以后,高级需要才有可能出现。例如,当一个人饥肠辘辘,或为自己的安全而感到恐惧时,他是不会追求归属或爱的需要的。因此,在从动物到人的进化中,高级需要出现得较晚。所有生物都需要食物与水分,但是只有人类才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看到了高级需要与低级需要的区别,要满足高级需要,必须先满足低级需要,但他并没有把两者绝对对立起来。他认识到在人的高级需要产生以前,低级需要只要部分地得到满足就可以了。他还认识到,在人类历史上,那些为实现理想和事业胜利,而不惜牺牲一切,甚至自己生命的人,是不考虑自己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的。同样,一些虔诚的宗教信徒,他们忍受着低级需要的缺失,过着贫穷和困苦的生活,以此来实现他们更完善的潜能。

此外,个体对需要的追求也表现出不同的情况,有人对自尊的需要超过了对爱的需要和归属需要。他们只有在感到非常自信并觉得有价值时,才会追求爱与归属的需要。

一心想考好成绩却偏偏发挥失常

动机除了具有激活和维持行为的功能以外,它与行为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哈佛心理学家认为,同一种行为可能有不同的动机,即各种不同的动机通过同一种行为表现出来;不同的活动也可能有同一种或相似的动机。例如,在同一个班级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可能是各种各样的。有的学生希望成为优等生,在班上拔尖,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称赞;有的学生为了不愿辜负父母、亲友的期望;有的学生是在英雄、优秀人物的影响下,希望学好本领,将来有一番作为;有的学生没有明确的动机,上学只是为了混日子等。这些不同的动机都表现在同一种学习行为中。学习动机不同,学习效果也会不一样。另外,同一种动机,也可以产生不同的行为。例如几个人都想休息,但有的去剧院,有的去散步,有的去划船等。

哈佛专家同时指出,在同一个人身上,行为的动机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有些动机占主导地位,称主导动机,有些动机处于从属地位,称从属动机。例如,一个学生的主导学习动机是学到真才实学,能有所建树,但是,同时他也有成为优等生、实现家人期待的愿望,这些动机则处于从属的地位。主导动机和从属动机的结合,组成个体的动机体系,推动个体的行为。所以,个体的活动往往不是受单一动机的驱使,而是由他的动机体系所推动的。

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上,动机不足或动机过强都会影响工作效率。研究表明,成就动机强的学生比成就动机弱的学生更能坚持学习,学习成绩也更好。

洛厄尔曾选择两组成就动机强弱不同、其他条件差不多的大学生作为被试,通过实验比较他们的学习效率。实验任务是要求他们将一些打乱了的字母组成单词,如将字母w、t、s和e组成单词west等。结果表明,成就动机较强的学生在这种学习中取得较好的成绩,进步较快;成就动机弱的学生则没有明显的进步。

学习成绩的好坏有激发或削弱学习动机的作用。学习成绩好,满足了原有的学习需要,可以促进学习动机的增强;学习成绩差,原有的学习需要得不到满足,则会使学习动机受到削弱。

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也就是说,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一旦动机强度超过了这个水平,对行为反而会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如学习动机太强,急于求成,反而容易产生焦虑和紧张,干扰记忆和思维活动的顺利进行,使注意和知觉的范围变得过于狭窄,学习效率降低。在考试时动机过强的学生,一心想考出好成绩,但临场发挥时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过于担心考不好,结果往往不能充分发挥出真正的水平,甚至不及格,这便是动机过强反而降低了工作效率的典型例子。所以说,为了使行为效率提高,就应避免动机过强或过弱,而应使其处于最佳水平。当动机处于最佳状态时,在其他因素恒定的情况下,就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行为效率。

哈佛心理学家讲,各种活动都有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的最佳水平往往会因任务的性质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有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的趋势;而在比较困难的任务中,动机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这种现象是叶克斯和多德森(Yerkes.R.M&Dodson.J.D,1908)通过动物实验发现的。如图所示,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这种现象称为叶克斯—多德森定律。

另外,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还会因人而异,表现出个别差异。进行同样难度的学习活动,对有些人来说,动机强度的最佳点比较高,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动机强度的最佳点可能要低一些。

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适当调整自己的动机强度,使其达到最佳水平,这样才能使工作效率最高,也更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抢得火把的山匪为何没有走出山洞

动机与效果的关系也是十分复杂的,这里的效果是指社会效果。一般说来,良好的动机应该产生良好的行为效果;反之,不良的动机则会产生不良的社会效果,这就是动机与效果的统一。哈佛心理学家指出,在实际生活中,动机与效果不统一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如一个孩子想帮父母收拾一下屋子,但是不小心打碎了窗户上的玻璃或是撞碎了桌上的花瓶。从动机讲无可非议,却产生了不好的效果。因此,好的动机不一定能产生好的效果。对此,我们要认真分析,具体对待,不能一概而论。

有这样一个故事:很久以前,有个商人遇到了劫匪,劫匪把他赶到山洞里,并抢了他的钱,结果两人都在山洞里迷了路。

之后,两个人开始寻找洞的出口。在他们追逐时,并未细察,其实这个山洞极深极黑,且洞中有洞,纵横交错。两个人置于洞内,宛如身处一个地下迷宫。这时,劫匪又转回身来,商人想:“这下完了,看来这个劫匪还是要杀人灭口。”没想到,劫匪只是拿走了商人准备为夜间照明用的火把。

劫匪很庆幸,他点燃火把,就像点燃了生命之光。劫匪借着火把的亮光在山洞里行走。火把给他的行走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他可以看清脚下的石头,能看清周围的石壁,因而他不会碰壁,不会被脚下的石头绊倒。但是,劫匪走来走去,就是走不出这个山洞。为了避免在原路上重复,他把抢得的钱每隔一段路放一张,终于,所有的钱一张一张地都放完了,他多希望在他的路上再也不要看到它们。可是,他就是走不出这个山洞。最后,他终于绝望了,并因力竭而死在了洞里。

商人因为失去了火把,没有了照明,他在黑暗中摸索行走得十分艰辛,他不时会碰壁,不时被石头绊倒,鼻子被擦破了、脸被摔肿了。但是,正是因为他一直置身于一片黑暗之中,所以,眼睛能够敏锐地感受到洞口折射进来的微弱的光亮。于是他迎着这一束微弱的光摸索着爬行,最终逃离了山洞。

数日后,这个商人带了随从及火把、路标,再次走进了这个山洞,发现了劫匪的尸体,也看到了那一张张作为路标的钱,其中有的钱距离洞口并不远。

劫匪抢钱,目的在于过上不劳而获的好日子。正是这钱,使他进入了虎口一般的山洞。劫匪抢了钱财之后,返回身去抢火把,目的在于走出山洞,保全性命。可正是火把的光亮,倒使劫匪失了性命。劫匪的动机总是和目的不一致,每一次想法总以相反的结果出现。

上面我们讲了,不良动机导致结果变化的动机效果不一致,下面我们再看一个善良动机导致美好结局的动机效果不一致情况。

很多年以前,一个暴风雨的晚上,有一对老夫妇走进一家旅馆的大厅要求订房。但客房已满,服务生一脸无奈,但服务生看着两个老人可怜的样子,同情顿生,于是把自己的住房让给了老人。

第二天一大早,当老先生下楼来付住宿费的时候,那位服务生婉言拒绝了老先生,说:“我的房间是免费给你们住的,我昨天晚上在这里已经取得了额外的钟点费,房间的费用本来就包含在这里面了。”老先生说:“你这样的员工是每一个旅馆老板梦寐以求的,也许有一天我会为你盖一座旅馆。”年轻的服务生听了笑了笑。他明白这对老夫妇的好心,但他只当它是一个笑话。

又过了几年,服务生突然接到老先生的来信,并要他去曼哈顿,给他一个旅馆,服务生如约而至。老先生果真给了他一个旅馆,这家饭店就是美国著名的渥道夫·爱斯特莉亚饭店的前身,这个年轻的服务生就是该饭店的第一任总经理乔治·伯特。乔治·伯特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小小的善心换来的竟是一生的辉煌事业。

小伙子留老夫妇住宿,当时的动机只有一个,即帮人于危难之中。而面对老先生要付住房费时,就会有两个动机,一是收钱,获得经济上的回报;另一个是婉言拒收,塑造自己的人格。

小伙子用自己的善良动机打动了老夫妇,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小伙子的动机与效果并不一致,但这样的不一致带来了极大的成功。

哈佛最神奇的24堂心理课 - 第一卷 心理学概论——心理学的重要概念
目录

阅读本书,两步就够了......

第一步: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扫一扫

第二步:用掌阅客户端扫描二维码

扫一扫

不知道如何扫描?

×

正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