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学院岱蕾文学社
成员 150 帖子 72 + 加入 退出
扫一扫

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阿拉拉拉

阿拉拉拉

LV1 2016-11-19

【夜阑珊】

作者:阿拉拉拉

作品简介:当黎明的第一缕曙光射进小余的屋里时,也照进了小余的眼里、心里。看着东方残留的黑被阳光一点点击退,小余知道,东方乍白,夜阑珊……

1 票
  • 阿拉拉拉

    阿拉拉拉

    楼主 LV1 2016-11-19
    夜,是黑色的。它洒遍每一处有阳光的地方。二十岁的小余,似乎对每天夜的来临漠不关心,却又好像一直在倾听时间的脚步,期待着夜的漆黑悄无声息的覆盖这个喧闹的世界。
    “我是多余的”这句话十八年来小余信奉不已。农村有句中俗语“头生娇,末生疼,一苦苦到半生腰”,小余就是那个半生腰。小时候小余模糊的知道自己在家会妨碍到弟弟的出生,那时她朦胧的感觉到自己的多余,但小孩的天性让她没在这个问题上多花时间。然而10年后,再回到家中,小余的感觉便一下子鲜明了起来,尤其是当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饭的时候,爸妈姐姐和弟弟有说有笑而自己却插不上嘴只能埋头吃饭的时候,多余的感觉更加的强烈 。

    小余是很庆幸在姥姥家呆了10年的,十年无忧无虑的生活。姥姥家只有她一个未长大小孩,享尽了姥姥的疼爱。在那10年,小余的印象里是没有黑夜的,每天都是白生生的亮及欢快的笑:河里摸鱼,果园里偷果子、偷地瓜烤着吃、捉迷藏……那时姥爷总说:“再疯玩不 知道回家夜里就让老猫把你抓走”。所以,那时对黑有一种恐惧,天微暗是就乖乖回家,然后一夜好眠。回到家后,不知何时,小余不再像以往每当太阳快下去的时候就往家赶,而是慢慢悠悠的,好像是有意要让黑夜包围住自己,却不知道夜早已悄然地来到了她阳光明媚的 生命里。
    白经过无数的黑夜之后,小余渐渐地明白自己再也躲不过夜,无论是天黑之前乖乖回家,还是蜷缩在被窝里,漆黑的夜总是如约而至,暗淡她经历的每一段岁月
    小余知道自己是喜欢夜的,尤其是冬天的夜。那种彻骨的寒冷,似乎把自己任的大脑也给冻结住了,无法运转。这种喜欢是从回家后的一年半开始的吧,那个十二岁的下午。只记得羊圈塌了,小余爸想搭个简易的羊蓬。小余爸在四个角刨了四个坑,然后找了四个大梁,妈妈吃了午饭便去放羊去了,只剩下小余给爸爸帮忙。小余虽是有点胖胖的,但毕竟年纪小有没干过活, 力气不足,小余咬着牙使出吃奶的劲才勉强抬起了大梁,因为是倒着走,走到坑边时自然看不见,小余一脚蹋空便掉进了坑里,只听“咔”两声,一声是小余把梁扔掉的声音,一声是坑里小余脚扭的声音。小余爸显然是被吓了一跳,脸色铁青的对小余说:“怎么那么笨,白长那么大的个子,这点活都干不了"。小余没有吭声,也没说脚扭了的事 眼泪在眼圈里打圈最终也没掉下来,小余咬着牙接着干起来。直到帮妈妈做了饭,刷了锅。饮了羊,小余才回到自己的屋里,只是门关上的那一刻眼泪便簌簌的落了下来。那个夜里小余揉着自己红肿的脚看着外面漆黑的夜,内心一片荒凉就像外面的夜一样无边无际。
    小余以为夜很快就会过去,就像她扭了脚一样。可她估计错了夜的固执,它似乎不把人吞噬不罢休,许多人挨不过夜的黑暗纷纷倒下了,小余却仍在无边无际的夜里捱着,期待着夜的结束。
    “我是多余的”这一认知的坚定是在初二那年。那年因为经费原因小余家乡的中学被迫停止了,小余必须要到镇上的去上。班主任给提供了两所学校让同学们选择:一是镇一中 ,一是镇四中。小余想选一中,回家就把想法告诉了爸妈。小余妈还没说话,小余爸爸就说了:“一中那么好的学校你考的上吗?”小余听了没有吱声。邻居大爷正好在小余家玩,听了小余爸爸的话疑惑的问:“小余不是上初二吗,今年怎么该考了?”小余爸爸听了尴尬的说:“你自己决定就行,那不是一样。”说完就和大爷聊别的事去了。小余听得心里一阵发颤,好像听见了心门“啪”的一声紧紧地关上了,自己期待的曙光在也照射不进来。从那天起,邻居们都说小余更懂事了,更乖巧了。
    小余以为自己会这样生活下去,可是当阳光不期而至时,它的明亮让小余炫目。今年是小余和姐姐高考的年份,小余从小到大一直是在班里名列前茅,考上一个好大学不是难事,而姐姐则相反,她早就是破罐子破摔的样子了。小余一直都知道,家里根本供不起姐弟三人上学,为这家里早就负债累累的了,能够上到现在小余已经很感激爸妈了,同时她也知道自己的求学路真的到了尽头。可是,过年那天,一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的时候,小余爸爸因为高兴而多和了几杯,微醉的小余爸爸一边喝酒一边对姐弟三人说教:“你们三人,尤其是你们俩个”小余爸爸指着小余和她姐姐说“今年你们就该考大学了,好好学,好好地考。谁考得上谁就上,考不上就回来种地。你们要是有本事都考得上,你爸爸再没本事,家在穷,砸锅卖铁也让你们上。”小余其实是很爱读书的,她知道这是他唯一的出路,可一想到家里的情况,爷爷奶奶也多次旁敲侧击的劝她辍学,减轻家里的负担。可小余心里就是不舍,的,她对自己说“就在上一年,就一年”就这样一直拖着拖着一直拖到现在,她以为今年就到了尽头,可是突然听了爸爸的话,小余觉得就好像被拉到断头台的人突然被释放一样不可思议,小余那坚固的心一下子就柔软了起来。
    六月底,小余不出意料的取得了好成绩,被南方一所有名的大学录取了,姐姐则辍学回家了。9月1号是小余开学的日子,前一天一家人开开心心的为小余准备东西忙了大半夜。下半夜的时候小余怎么也睡不着,激动、兴奋、伤感、不舍的感情交织在了一起。当黎明的第一路缕曙光射进小余的屋里的时候,也照进了小余的眼里,心里。看着东方残留的黑被阳光一点点击退,小余知道:东方乍白,夜阑珊。
    回复

热门参赛作品

  • 1
    太多太少

    舒璃莫言丶珊

    我们之所以会心累,就是常常徘徊在坚持和放弃之间,举棋不定;我们之所以会烦恼,就是记性太好,该记的,不该记的,都会留在记忆里;我们之所以会痛苦,就是追求的太多;我们之所以不快乐,就是奢望的太多。不是我们拥有的太少,而是我们计较的太多。但作者还是要更新哟!!^o^

  • 2
    净土

    第陆天

    短篇小说,乡土气息,感谢各位的支持!

  • 3
    盖茨比与黛西

    常态

    用了三个晚上读了这本书。也许只有在夜深才有心无杂念的时候,才能舍弃那些让时间美妙流去而后慨叹良久的娱乐,而后禁得住思想的拷问。 小说其反映社会为根本是我一直都无法反驳的言论,就想是现实中的道理让你憋在心里,说出来多此一举。然而我们始终在剖彻社会,却忘了人性左右着社会,而社会创造且发展着人性。说这句话并不是为了兜圈子,而是让我们明白人性的重要。我们看书是是让我们暂且隔离此刻的社会,在以往的被岁月尘封的社会中寻找或迷失或消却的东西,在书中那一个个鲜明各异的人物中以旁观者的清醒审视那些已忘乎自己的丑态,进行不屑的嗤鼻的批判,而后与自己对话,仿佛在警告自己千万不要如此糊涂。如此,我们寻到了那或迷失或消却的东西。 一个故事的精彩不是那绚丽的文字,而是不参杂任何一点虚幻的东西硬塞到里面,显示出它的尴尬。真实的故事,真实的人物,真实的无奈与愤怒,真实人性是发展的。 黛西是书中最聪明的人也是最悲哀的人。她的聪明在于她始终看得清自己的利益,永远向着自己有利的一方前行。让我们从头说起,盖茨比早期与她确实是相爱的,然而这中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她认为盖茨比是个富豪的认识上;认识了汤姆,两人都不幸福,这一部分情节很有趣,他们尽力摆出一副仿佛让人看出他们很辛福的样子,达成一种微妙的平衡,即使在她知道汤姆另有女人之后,她都不想让这种平衡打破,以维护她最大的利益;与盖茨比再次相遇,了解到盖茨比是个极度富裕的人 表现出很大欢喜,于是下了决心翻脸,但是后来汤姆讲到盖茨比不过是个走私贩酒贩子,心有动摇,途中遇险,与汤姆合好;盖茨比死后,再无去信。她是聪明的,然而她的聪明造就她的悲哀,她失去了一个人最基本的原则与坚持,于是她失去了快乐。 她总是想要得到圆满,得到利益最大化,殊不知,有时失去是为了更长远的获得,是为了保存一个人身上本该体现的完整。有些东西不能失去,有些东西是为了让不能失去的而失去别的,这是一个选择,这个选择在黛西身上没有失去了价值,而那失去的是人性。

放大

确定删除该条回复么?

取消 删除

获取掌阅iReader

京ICP备11008516号(署)网出证(京)字第143号京ICP证090653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452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良信息举报:jubao@zhangyue.com 举报电话:010-59845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