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中医药大学杏林文学社
扫一扫

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楼台烟雨

楼台烟雨

LV1 2016-11-21

【曙光】

作者:楼台烟雨

作品简介:曙光
踏进这条街的第一步,他就听到了,听到人们低声的议论,或许还夹杂着咒骂,还有一些平日里伪善的人急于与他撇清关系,冲他吐着口水。该生气吗?这种事若放在别人身上,早该暴跳如雷了,最少也会狠狠赏给这些口无遮拦的人几个白眼。可他没有,他只是笑笑,把头昂得更高了。
老街是沉寂了许久的,因为他的到来,又恢复了往日的喧嚣,或者说更加喧嚣了。街道上站满了人,甚至连歇业多日的店铺也被砸开大门。大家都想挤到高处的露台上看个清楚。
他全然不顾别人的议论,好像这一切都不关乎他似的。他悠闲地走着,不,说是悠闲地踱步或许更确切些。若不是背后的尖刀抵得他生疼,他是愿意走得更慢些的。
一千九百七十六步。他记得,记得这老街的长度。他在这儿走过了几十年的光阴呵,每一寸石板都留存着他的脚印,他又怎么会忘。“崇仁堂”、“真味斋”······他喊得出每一家店铺的名字,他给每一个新生儿取名字,与老街的每只猫相熟,每个买花的小姑娘都愿意把最大最美的花放在他的门前。
谁家鸡蛋被偷了,谁家孩子又打架了,谁家要换一个新的大门,大家都愿意找他帮忙出主意。他每天忙得像个陀螺,可丝毫不觉得累。他是把老街当做自己的命了。
每踏出一步,就带出一个回忆。
三百零七步。
这胡家小孩,生得俊俏又乖巧懂事,很是讨人喜欢,他平日里进城总要给这崽子带点小零嘴回来。胡二娃呢?他拿眼睛细细搜寻着,终于在二娃的奶妈怀里发现了他。二娃被奶妈紧紧地抱着,好像一个不注意怀里这个可人的娃娃就要被他生掳走似的。二娃还在冲他笑呢,他也咧开干裂的嘴,挤出满脸皱褶地笑了。可看到他的目光定在这边,二娃的娘忙把二娃一把夺下,往人群的后面走去了。
“可怜的娃娃,被缚住了自由。”瞧,他到现在都还在替别人觉得可怜呢,可此时此刻确是没有人比他更可怜了。
四百五十九步。
老街最大的院落里住着镇里有名的富商,可这大院的主人好像不怎么喜欢他。
这李家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喜欢他的呢?大概是从他清理了李家占道的木材开始。那是高高的一堆桃木,堆放在公共的道路上,行人往来很不方便。“这可是从我爷爷的爷爷那辈就堆在这儿的,世世代代都这样,也没有人说过不行。”每次劝说总是换来这同样的一句话。其实大家早就怨声载道了,只是迫于李家的势力,都不敢贸然行事,于是这重任自然就交由他了。这堆从未用过的木材,在潮湿的空气中积满了绿色的苔藓,散发出阵阵霉气。多次劝说未果后他便决定动手了,他找人悄悄地把木材运走了。即使他付了补偿金,这家人还是愤怒了,从此处处施计与他作对。
唉,现在这宅子也成空壳了,李家老小现在不知正在哪儿受着批斗呢。想到这,他不禁摇了摇头,毕竟李家人跟他不一样,尝尽荣华没落才更能体味辛酸啊。
七百七十三步。
多日不见,这低矮的土地庙好像更加破败了,门口的供品也没了踪影,只剩几个残破的瓷碗。那野猫也顾不得怕人了,只望向他咪咪地叫着。
一千步。
他喜欢这个数字,整得让人舒服,丝毫不拖泥带水。这里伫立着街上唯一一所学堂,他便是这学堂里唯一的教书先生。之前重视知识的人好像并不多,学堂也是有一搭没一搭地开着,经他接手之后才终于有些人气了。他的学生有流着鼻涕的小娃娃,有抹着脂粉的歌妓,农闲时也来几个有着憨厚笑容的庄稼汉。他们那么不搭,却又奇妙地融合在一起,都是渴求知识的人呵。
他就像西方的传教士,把知识的种子四处播撒。
一千九百六十六步。
古旧的小木屋外挂着一块空白的牌匾,这书馆是他最爱的地方了。不大的屋子像只安静的猫一样蜷缩在街尾,灯光昏暗得刚好营造出温暖的氛围。
这家书馆贯穿了他全部的记忆。他好像从可以思考时就无可救药地爱上读书了。甚至在这敏感时期,大家连走路都恨不得离这书馆几丈远的时候,他仍旧像往常一样大摇大摆地走进去。
他离不开书。
一千九百六十七步。
他一直推崇那个西方诗人但丁说的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一千九百六十八步。
他依旧热爱阅读。
一千九百六十九步。
他觉得读书时自己像一只鸟,可以飞得很高很远。
一千九百七十步。
这个世界还是很可爱,春天有花夏天有树,秋有落叶冬有飘雪。
一千九百七十一步。
他的肉体被折磨,但灵魂还是坚贞不可摧。
一千九百七十二步。
就算站在全世界的对立面他也要追求思想的自由。
一千九百七十三步。
他渴求知识,前所未有的渴求。
一千九百七十四步。
是的,他顽固,他执拗,但他绝不迂腐。
一千九百七十五步。
他相信邪不压正。
一千九百七十六步。
走到老街的尽头了,他抬起头,整理好衣衫和笑容,准备好迎接前方的曙光。
他相信前方一定有曙光。

0 票
赞 5
举报举报 收藏收藏
  • 楼台烟雨

    楼台烟雨

    楼主 LV1 2016-11-21
    曙光
    踏进这条街的第一步,他就听到了,听到人们低声的议论,或许还夹杂着咒骂,还有一些平日里伪善的人急于与他撇清关系,冲他吐着口水。该生气吗?这种事若放在别人身上,早该暴跳如雷了,最少也会狠狠赏给这些口无遮拦的人几个白眼。可他没有,他只是笑笑,把头昂得更高了。
    老街是沉寂了许久的,因为他的到来,又恢复了往日的喧嚣,或者说更加喧嚣了。街道上站满了人,甚至连歇业多日的店铺也被砸开大门。大家都想挤到高处的露台上看个清楚。
    他全然不顾别人的议论,好像这一切都不关乎他似的。他悠闲地走着,不,说是悠闲地踱步或许更确切些。若不是背后的尖刀抵得他生疼,他是愿意走得更慢些的。
    一千九百七十六步。他记得,记得这老街的长度。他在这儿走过了几十年的光阴呵,每一寸石板都留存着他的脚印,他又怎么会忘。“崇仁堂”、“真味斋”······他喊得出每一家店铺的名字,他给每一个新生儿取名字,与老街的每只猫相熟,每个买花的小姑娘都愿意把最大最美的花放在他的门前。
    谁家鸡蛋被偷了,谁家孩子又打架了,谁家要换一个新的大门,大家都愿意找他帮忙出主意。他每天忙得像个陀螺,可丝毫不觉得累。他是把老街当做自己的命了。
    每踏出一步,就带出一个回忆。
    三百零七步。
    这胡家小孩,生得俊俏又乖巧懂事,很是讨人喜欢,他平日里进城总要给这崽子带点小零嘴回来。胡二娃呢?他拿眼睛细细搜寻着,终于在二娃的奶妈怀里发现了他。二娃被奶妈紧紧地抱着,好像一个不注意怀里这个可人的娃娃就要被他生掳走似的。二娃还在冲他笑呢,他也咧开干裂的嘴,挤出满脸皱褶地笑了。可看到他的目光定在这边,二娃的娘忙把二娃一把夺下,往人群的后面走去了。
    “可怜的娃娃,被缚住了自由。”瞧,他到现在都还在替别人觉得可怜呢,可此时此刻确是没有人比他更可怜了。
    四百五十九步。
    老街最大的院落里住着镇里有名的富商,可这大院的主人好像不怎么喜欢他。
    这李家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喜欢他的呢?大概是从他清理了李家占道的木材开始。那是高高的一堆桃木,堆放在公共的道路上,行人往来很不方便。“这可是从我爷爷的爷爷那辈就堆在这儿的,世世代代都这样,也没有人说过不行。”每次劝说总是换来这同样的一句话。其实大家早就怨声载道了,只是迫于李家的势力,都不敢贸然行事,于是这重任自然就交由他了。这堆从未用过的木材,在潮湿的空气中积满了绿色的苔藓,散发出阵阵霉气。多次劝说未果后他便决定动手了,他找人悄悄地把木材运走了。即使他付了补偿金,这家人还是愤怒了,从此处处施计与他作对。
    唉,现在这宅子也成空壳了,李家老小现在不知正在哪儿受着批斗呢。想到这,他不禁摇了摇头,毕竟李家人跟他不一样,尝尽荣华没落才更能体味辛酸啊。
    七百七十三步。
    多日不见,这低矮的土地庙好像更加破败了,门口的供品也没了踪影,只剩几个残破的瓷碗。那野猫也顾不得怕人了,只望向他咪咪地叫着。
    一千步。
    他喜欢这个数字,整得让人舒服,丝毫不拖泥带水。这里伫立着街上唯一一所学堂,他便是这学堂里唯一的教书先生。之前重视知识的人好像并不多,学堂也是有一搭没一搭地开着,经他接手之后才终于有些人气了。他的学生有流着鼻涕的小娃娃,有抹着脂粉的歌妓,农闲时也来几个有着憨厚笑容的庄稼汉。他们那么不搭,却又奇妙地融合在一起,都是渴求知识的人呵。
    他就像西方的传教士,把知识的种子四处播撒。
    一千九百六十六步。
    古旧的小木屋外挂着一块空白的牌匾,这书馆是他最爱的地方了。不大的屋子像只安静的猫一样蜷缩在街尾,灯光昏暗得刚好营造出温暖的氛围。
    这家书馆贯穿了他全部的记忆。他好像从可以思考时就无可救药地爱上读书了。甚至在这敏感时期,大家连走路都恨不得离这书馆几丈远的时候,他仍旧像往常一样大摇大摆地走进去。
    他离不开书。
    一千九百六十七步。
    他一直推崇那个西方诗人但丁说的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一千九百六十八步。
    他依旧热爱阅读。
    一千九百六十九步。
    他觉得读书时自己像一只鸟,可以飞得很高很远。
    一千九百七十步。
    这个世界还是很可爱,春天有花夏天有树,秋有落叶冬有飘雪。
    一千九百七十一步。
    他的肉体被折磨,但灵魂还是坚贞不可摧。
    一千九百七十二步。
    就算站在全世界的对立面他也要追求思想的自由。
    一千九百七十三步。
    他渴求知识,前所未有的渴求。
    一千九百七十四步。
    是的,他顽固,他执拗,但他绝不迂腐。
    一千九百七十五步。
    他相信邪不压正。
    一千九百七十六步。
    走到老街的尽头了,他抬起头,整理好衣衫和笑容,准备好迎接前方的曙光。
    他相信前方一定有曙光。
    回复

热门参赛作品

  • 1
    太多太少

    舒璃莫言丶珊

    我们之所以会心累,就是常常徘徊在坚持和放弃之间,举棋不定;我们之所以会烦恼,就是记性太好,该记的,不该记的,都会留在记忆里;我们之所以会痛苦,就是追求的太多;我们之所以不快乐,就是奢望的太多。不是我们拥有的太少,而是我们计较的太多。但作者还是要更新哟!!^o^

  • 2
    净土

    第陆天

    短篇小说,乡土气息,感谢各位的支持!

  • 3
    盖茨比与黛西

    常态

    用了三个晚上读了这本书。也许只有在夜深才有心无杂念的时候,才能舍弃那些让时间美妙流去而后慨叹良久的娱乐,而后禁得住思想的拷问。 小说其反映社会为根本是我一直都无法反驳的言论,就想是现实中的道理让你憋在心里,说出来多此一举。然而我们始终在剖彻社会,却忘了人性左右着社会,而社会创造且发展着人性。说这句话并不是为了兜圈子,而是让我们明白人性的重要。我们看书是是让我们暂且隔离此刻的社会,在以往的被岁月尘封的社会中寻找或迷失或消却的东西,在书中那一个个鲜明各异的人物中以旁观者的清醒审视那些已忘乎自己的丑态,进行不屑的嗤鼻的批判,而后与自己对话,仿佛在警告自己千万不要如此糊涂。如此,我们寻到了那或迷失或消却的东西。 一个故事的精彩不是那绚丽的文字,而是不参杂任何一点虚幻的东西硬塞到里面,显示出它的尴尬。真实的故事,真实的人物,真实的无奈与愤怒,真实人性是发展的。 黛西是书中最聪明的人也是最悲哀的人。她的聪明在于她始终看得清自己的利益,永远向着自己有利的一方前行。让我们从头说起,盖茨比早期与她确实是相爱的,然而这中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她认为盖茨比是个富豪的认识上;认识了汤姆,两人都不幸福,这一部分情节很有趣,他们尽力摆出一副仿佛让人看出他们很辛福的样子,达成一种微妙的平衡,即使在她知道汤姆另有女人之后,她都不想让这种平衡打破,以维护她最大的利益;与盖茨比再次相遇,了解到盖茨比是个极度富裕的人 表现出很大欢喜,于是下了决心翻脸,但是后来汤姆讲到盖茨比不过是个走私贩酒贩子,心有动摇,途中遇险,与汤姆合好;盖茨比死后,再无去信。她是聪明的,然而她的聪明造就她的悲哀,她失去了一个人最基本的原则与坚持,于是她失去了快乐。 她总是想要得到圆满,得到利益最大化,殊不知,有时失去是为了更长远的获得,是为了保存一个人身上本该体现的完整。有些东西不能失去,有些东西是为了让不能失去的而失去别的,这是一个选择,这个选择在黛西身上没有失去了价值,而那失去的是人性。

放大

确定删除该条回复么?

取消 删除

获取掌阅iReader

京ICP备11008516号(署)网出证(京)字第143号京ICP证090653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452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良信息举报:jubao@zhangyue.com 举报电话:010-59845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