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科技大学白屋顶诗社
成员 198 帖子 30 + 加入 退出
扫一扫

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i10****7402

i10****7402

LV1 2016-11-17

【别离】

作者:i10****7402

作品简介:《别离》以发生在杨雅琪一家人身上的别离故事为主要内容,第一节讲述了杨雅琪经历了爷爷的离世、远离家乡上大学是爸爸的依依不舍以及青涩早逝的恋情,让她真正懂得了珍惜。第二节杨雅琪妈妈回顾了杨雅琪外婆的去世,使她懂的了母爱的伟大。第三节,杨雅琪爸爸回顾了堂弟阿四的一次别离 让他明白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1 票
  • i10****7402

    i10****7402

    楼主 LV1 2016-11-17
    别离
    说起别离,杨雅琪一家人陷入了沉默……

    杨雅琪经历过三次刻骨铭心的别离,让她真正地懂了:人从出生起,就是在倒计时,见一次少一次,过一天就少一天。
    1999年,七岁的杨雅琪蹦蹦跳跳地从奶奶家离开,随着爸爸妈妈回城里上小学,那时的她脑海里幻想着妈妈描述的幼儿园,那里有很多小朋友,还有很多很多玩具,有她最最喜欢的芭比娃娃……她兴奋着,完全忽视了爷爷奶奶眼中的不舍,他们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挥着手说:“去吧,去吧,路上当心点。”而她也傻呵呵地坐在摩托车上冲着他们招手:“我只去五天,妈妈说星期六就放假了,要给乐乐(她在路边捡的小狗)洗澡哦。”爷爷奶奶点着头,朝她们挥挥手,催促着他们离开。“呜……”摩托车疾驰出去,身后冒出一股黑色的浓烟,模糊了身后爷爷奶奶的身影,乐乐随着摩托车跑了很久才停下来,“汪汪”了几声就消失在她的视野中。本以为五天就可以回乡下了,爸爸总是太忙没空送她回去,面对她的哭闹,爸爸总会变着戏法地买零食和玩具,轻轻松松地将她打发了。一个又一个五天过去了,以至于再见到爷爷,却是最后一面了。妈妈只说爷爷生病了,她以为只是感冒发烧而已,没想到当她拿着糖葫芦高高兴兴地走进病房时看到他竟躺在床上,活生生变了一个人似的,原本红润的脸庞苍白得瘆人,眼窝深陷,嘴唇发白,床头上面吊着四五瓶点滴。一滴一滴,刺进了她的心,她的眼眶莫名地湿了,她好想拉爷爷起来,好想跟他说她刚认识的好朋友,好想让他尝尝她最爱吃的糖葫芦,可是杨雅琪不知道该怎么跟他说,喉咙哽咽着,胸口像被打了一记闷拳,疼到说不出来。他张开口,泛白的嘴唇闭了又开,开了又闭,喉咙动了动,却什么声音也说不出来,他指了指奶奶,奶奶颤颤巍巍地从衣服里掏出一个手帕,打开是几十张十块,五十块,一百块。“老头子,你是说这个吗?”爷爷闭上眼睛,点点头,泪水不小心滑落。奶奶回过头对她说:“这是你爷爷打算留给你上大学的钱……他存了好久……”听到这里杨雅琪眼里的两颗泪珠再也忍不住了,重重地砸下来,伸出手小心翼翼地握住爷爷干瘦、苍老的手放声大哭。她不知道那天她哭了好久,可是再多的泪水也没能留住爷爷,在那个原本阳光明媚的午后,爷爷终究没能熬过去,永远地离开了她。后来妈妈告诉她,爷爷被检查出癌症晚期必须住院接受治疗,才不得不把她送走,爸爸妈妈怕她知道就一直瞒着她,不肯带她回家。那时的她并不能完全理解什么是永别,不能接受为什么好端端的一个人怎么说没就没了,之后的岁月她一直后悔当初离开他们。闭上眼,她的脑海里一直浮现着这样的画面:秋风萧瑟的乡间小路上,爷爷颤颤巍巍地拄着拐杖,伸长了脖子,踮起脚尖,远远的看着她越来越远,消失在视线里,秋风吹过,卷起无尽地落寞,爷爷奶奶瘦小的身子瑟瑟发抖……
    从那时起,她讨厌别离,受不了别人看着她的背影离开,所以每次和同伴分开,她都是让别人先走,她也不想让别人送她。因为她害怕,说好的再见,却是再也不见!她不愿爸妈再送她,因为她不想他们体会眼睁睁看着孩子的背影离去时独自落寞的感受。
    2012年杨雅琪来A城上大学,临走时千叮咛万嘱咐不要他们送,可在月台她还是看见了他:“爸,你别躲了,她看见你了。”爸爸有点扭捏地从柱子后走出来:“第一次出远门,别人都有大人送,她怕你心里不舒服。”虽然嘴上还是不依不饶地责怪他不应该来送她,但是她的心里满满的全是感动。她上了火车,他隔着窗户大声地说着话,她拼命地点着头,可是窗户隔音效果太好,她一个字也没听清,但是她知道,无非是让她好好照顾自己之类的话。他好像有很多话要说,然而火车却无情地徐徐开动起来。他随着火车一路跑起来,边跑边招手,但很快就被淹没在送亲友的人群中。她紧紧地贴着窗户向后张望着,却白茫茫的一片,什么也看不见。电话响起:“崽伢,在外读书要注意安全,不要到处乱跑,没钱就给她打电话,她马上给你打过去……”她捂住嘴巴,瞬间泪如雨下,喉咙像堵住一样说不出话,只是不停地点头:“嗯嗯……”经历过爷爷永久的别离,她知道父母的牵挂和不舍是那么伟大,即使倾尽所有,也难报答万分之一,能做的也只有尽可能让他们放心,才稍稍对得起那份厚重的爱。虽然在外地求学,但是她经常打电话回去,听听妈妈唠叨家长里短的事和爸爸聊聊抗战神剧。即使不在他们身边,她也想知道他们在干什么,过得怎么样。即使不能参与,她也想让他们知道她时刻关心着他们。
    2015年,杨雅琪和相恋两年的男友在汽车站说了再见,说好了老死不相往来,但当售票员催促他上车时,她的眼眶莫名其妙就湿润了,她下意识地拉住他的衣襟,嘴嘟囔了几下,眼泪就落下。他也红着眼眶帮她擦眼泪,可是越擦越多,就像打开了水龙头一样,不停地往外冒。“以后她不在你身边,你要好好照顾自己,你胃不好,记得按时吃饭,不要挑食,没她在,没人给你送夜宵,所以再难吃也要吃……”话没说完,他的声音却早已哽咽。她拼命地摇头,泣不成声。“你要听话,你这样她怎么放心!”他挣脱了她的手,头也不回地快步上了车。她好像被定在了那里,想追他,腿却迈不开,她知道今生和他是无缘了,可是心中却还是希望结果不要那么让人心碎。
    后来她上班了,再后来结婚了,只是时常一个人时会莫名叹气。一日,和大学同学偶遇,两人便坐在咖啡馆聊天。不知怎么的,聊到了她的初恋,知道了一些过往,手一滑,咖啡洒了满身。浑浑噩噩地掉下泪:如果再来一次,那时的她不会那么倔强地站在原地,然后一路哭着走回家,而是会义无反顾地追上车去,也许勇敢一次,也不以至于听到同学说他坐了十几分钟的车,哭了一路,下车回头来找她却发现她不在时,蹲在车站,哭得像个迷了路的孩子的时候,胸口像被打了一记闷拳,疼到说不出来。
    杨雅琪经历过三次深刻的离别,深深地懂得了:有时候别离,就是两条相交线慢慢变成了平行线,渐行渐远,也让她懂得珍惜,虽然她宁愿一辈子也不想懂得……

    杨雅琪妈妈摸了摸身上的毛衣,想起了那次痛彻心扉的别离。
    那年她八岁,看着邻家妹妹穿着新的红毛衣在她面前炫耀,她便嚷嚷着要妈妈也织一件。那时妈妈在工厂工作,每天八点上班,晚上五点下班,六点到家做饭、洗衣、给她检查作业…忙活到九、十点才闲下来等上夜班的爸爸回来。无疑,女儿的要求让妈妈为难,但也禁不住她的软磨硬泡,看着女儿闪着泪光的双眸,她缴械投降点头答应了。
    那年她十二岁,看着劳累了一天的妈妈笨拙地绕着毛线,她不忍心再让她织那件已经织了一半的毛衣了。可妈妈不让,妈妈小心翼翼地摸着那件织了一半的毛衣,骄傲地说:“好不容易我才学会了打毛衣,一定打一件给你,满足你的愿望!”说完高高地举起毛衣,左看看右看看,仔细端详着。看着妈妈手指上冒出的两颗大水泡,她心疼得捂着嘴呜咽着。
    那年她十五岁,母亲在工厂里连续加班后生了一场大病,医生说是太过劳累,建议多休息,家里人不让她干活,也不允许她织那件拆了两遍的毛衣,还偷偷地把针藏了起来。母亲总是叨叨着要织,病好之后,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针开心地织起毛衣来。那时,她正准备考高中,晚上她复习到十一、二点,母亲就陪着她织到十一、二点。有时候她遇上不会做的题,想问问妈妈,一扭头就看到妈妈垂着头,睡着了,手里还拿着针和线。这时她轻轻地想取出针和线,不料却弄醒了妈妈,妈妈总会拍拍额头,然后问她还要复习多久。那时她总是忍着泪摇摇头说复习完了。妈妈打着呵欠,捶捶腰说:“那就关灯,早点睡吧。”说完轻轻地带上门走了出去。泪,还是掉了下来,而她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上重点高中!
    那年夏天,她经历了焦急地等待,最后传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她考砸了。虽然成绩还不错,但是对要上重点高中的她来说,这分数简直是一支利箭深深地刺痛了她的心。好强的她一时间颓废下去,自信心一落千丈,沉默如影随形地陪伴她。
    一个下午,和煦的阳光照耀在妈妈身上,阳光中,她看到妈妈一针一线地努力织这那件被她织了又拆,拆了又织的毛衣。她伫立在那里,耳边回响着妈妈的声音:“退一步,海阔天空。”那时,她好像懂了什么。
    十八岁那年,她像所有少女一样崇拜潮流,对于那件老土的红色的毛衣早已失去了热情,但每当她想起那天妈妈好不容易织完这件毛衣后,兴高采烈地让她试穿,脸上露出自豪的笑容时,她的心总是不停地挣扎。但是,她终究提不起勇气穿上它出门,面对姐妹们漂亮的针织衫。所以,她一狠心将毛衣放进了衣柜。
    可这一放,时间就匆匆流去了好久。她毕业,工作,结婚。她都没有再想起过那件红色的毛衣。
    孩子出生后,当上外婆的母亲很高兴,总爱抱着宝宝,给他讲故事。“宝宝啊,快快长大,试一试我给你妈妈织的那件毛衣,你妈妈当初老缠着我,让我给她织,可织好了也没见她穿,是不是不喜欢啊,外婆不会织毛衣,织得是丑了点……”刚下班回家的她在门外愣住了,想起了当年的往事,眼眶红润,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
    噩耗传来,母亲心脏病复发,她想都没想立刻扔下工作跑到了医院。母亲的心脏病是遗传的,没法治,只能拖一天是一天,而今是最后的期限了吗?她不敢多想,匆匆跑到病床前,看到母亲虚弱苍白的脸,泪水夺眶而出。母亲见她来了,挣扎着要起来,伸出手,她立刻握上,心猛地一刺,多久没握母亲的手了?那双白嫩顺滑,经常抚摸自己的手,怎么变得如此粗糙?那双变出一道道美味的双手,怎么变得如此瘦弱无力?她紧紧地握着母亲,泪眼朦胧,母亲看着她,视线却停留在她刚买的针织毛衣外套上。她循着母亲的视线说:“等会儿,妈,我去找,等我!”说完不顾众人的呼喊匆匆跑回家。
    打开衣柜,她四处翻找,原本不抱希望的她被一抹红刺痛了双眼,那是一抹血似的红!
    飞快地跑到病床前,她举着毛衣哭喊着:“妈,妈,找来了,找来了!”母亲在女婿的搀扶下,撑着虚弱的身子,双眼弥漫着泪水,口微微张开,试图说点什么,伸出手——在碰到毛衣的那一刹,手虚弱地垂下。
    “妈——”响彻病房的是一声令人揪心的哭喊声,她跌坐在地上,绝望的泪珠在她苍白的脸颊上簌簌地滑落。丈夫流着泪拥着痛哭不已的她,带着哭音安慰她:“别哭了,你看,咱妈在笑呢,她在笑呢……”抬起泪眼,她看见病床上的母亲,虽然脸色苍白,但嘴角还残留着淡淡的微笑。她的心猛地一阵揪紧 ,任由泪水淹没。
    出丧的那天,天气出奇的冷,急风肆虐,落叶四处飘零,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半山腰上有一座新坟,分别站着一男一女,男人环着女人的肩膀,女人一身红毛衣,在秋色正浓的山上格外令人瞩目,女人笑着说话,嗓音已然嘶哑,脸颊上是如雨的泪珠:“妈,那里冷吗?你看,我穿上你给我织的红毛衣了,你看,漂不漂亮?不过我现在穿有点小了,妈妈,我还要你帮我织一件……”

    杨雅琪爸爸点起一支烟,在烟雾缭绕中眯着眼,想起了他的堂弟阿四。阿四算起来四十多岁了吧,打小脾气就很犟。做错了事,他爸爸拿竹竿往死里揍,他也不吭一声,坚决不哭、不认错!常常把他爸气得不行,直到打得他奶奶心疼,跑出来又哭又闹这事才了。可阿四呢,也不管疼“嘿嘿”几下就又嬉皮笑脸地跑出去瞎闹,打完又不长记性,没过几天又可以看见他被他爸拿着竹竿在门口打。因此村里人都说他是牛变的,天生牛一般的犟脾气!
    四十年来,因为这脾气,阿四得罪了不少人,丢了不少事,这不,到现在还没一份稳定的工作,老婆也因受不了他这牛脾气跟人跑了,只留下五岁的儿子乐乐跟着他受苦。
    今年杨雅琪爸爸给他介绍了一份工作,还不错,只是远了点,在浙江。
    阿四听了,紧皱眉头,猛地吸了口烟:“浙江?”吐了一口烟,“那乐乐怎么办?”大哥也挺为难地咬唇:“送寄宿学校吧,一个月回来一次,月末了就让他奶奶去接吧。”过了一会,阿四慢慢出声:“这……这好吗?”“那还能怎么样呢?呆在这里你又找不到好工作!就算你不为你自己想,你也得为乐乐想想吧,孩子还那么小就跟着你吃不饱穿不暖的,以后他还要读书、娶媳妇,还跟着你这样得过且过的混日子,他这辈子就被你给毁了!”大哥的话虽然难听,但字字都像针一样,狠狠地扎痛了阿四心里最柔软的地方。阿四猛地一脚踩灭了烟,泛红的眼眶泛着坚毅的光芒:“好,我去!”“跟孩子好好说说吧,他还那么小,怪可怜的。”大哥拍了拍阿四的肩膀。阿四没有说话,两人久久的陷入了沉默……
    五岁的乐乐很懂事,没怎么享受过母爱的他很依赖爸爸,可是跟着这个贫穷的爸爸,他没有过过一天好日子。他不像别的小朋友一样,去过很多地方,有吃不完的零食,有玩不尽的玩具。他的世界很小,没离开过这个村子,零食都是吃喜酒时的喜糖,玩具都是爸爸从不同地方捡回来的。
    所以他很奇怪:这几天爸爸怎么总是带他出去玩,还带他去吃电视上才看到的好吃的,还给他买了第一个新玩具——遥控汽车。
    孩子嘛,有好玩的就把烦恼和疑虑全抛在脑后了,开开心心地和爸爸玩了几天。可是今天爸爸却带他去了奶奶家。因为两家隔得远,所以乐乐没见过几次爷爷奶奶,一直多在阿四身后,对他们还比较陌生,有点儿害怕。
    一大家子和和美美地吃了一顿异常丰富的晚饭过后,正在寒暄时,一辆车停在了奶奶家门口。阿四掏出叮叮作响的手机:“喂?嗯……噢。”突然抬起头,望着乐乐,眉头紧锁,脸色很凝重, “好的,我就来。”
    不知怎么,乐乐下意识地抓住了阿四的衣摆。“乐乐,爸爸要去上班了,你乖乖的呆在奶奶家,爸爸很快就回来,好吗?”看着儿子这样,一向刚毅的阿四此刻竟眼眶泛红,声音沙哑。
    “不!”乐乐死死地攥住阿四的手,小嘴一撇,眼泪就出来了,“不要,我不要!妈妈也说很快回来,可是却再也没回来了!”
    “不哭,乖,爸爸真的很快就回来!爸爸跟你发誓好吗?”阿四看着儿子痛哭,无措地手忙脚乱帮他擦眼泪。
    “不,我不要,我就要爸爸!爸爸,你不要走!”乐乐猛地站起身来,用手紧紧地圈住阿四的脖子,声音都在颤抖。
    “不走,爸爸不走啊,乖,不哭了啊。”看着痛哭流涕的儿子,阿四心里一阵绞痛,嗓音已然嘶哑,还带着哭音。
    “嘀嘀嘀”屋外小轿车喇叭声响起。
    “不啊,不要走!”刚缓过来的乐乐仿佛是惊弓之鸟,马上又紧紧地圈住阿四的脖子,泪水再一次喷涌而出。
    “怎么又哭呢?乖,不哭,爸爸不走了。”阿四哭着拍了拍儿子的背,“不哭了啊,爸爸给乐乐买最喜欢喝的哇哈哈好吗?”说完给一旁正心疼得落泪的奶奶使了个眼色,“来,爸爸去买哇哈哈,给奶奶抱啊。”“乐乐乖啊,爸爸去买哇哈哈,乐乐最喜欢喝了,是不是呀?”奶奶试图抱出乐乐,却不料想乐乐依旧死死的圈住阿四,不停地哭着用脚踢开奶奶,哭声越来越大。
    “等他哭!阿四,你快过去,老让别人等,这不好!乐乐放在这里,你放心,我们会好好照顾他!等他哭,哭一下就好了!”一直沉默的爷爷突然大声喝道,神情十分严肃。在场的人都愣住了,奶奶趁机用力地抱出了愣住的乐乐,急忙说:“听你爸的,快走!”阿四猛地回过神,抽身而出,只见儿子拳打脚踢的在奶奶怀里失声痛哭。看着儿子,他痛苦地哭着,这时,爷爷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阿四一把抹去眼泪,捏紧的手指关节泛白,死死地咬住嘴唇几乎是冲出了家门,快速地上车后,喊了句:“快走!”然后始终低着头沉默着,车窗里倒映着他一抖一抖的肩膀,不一会就消失在黑色的夜幕中……
    奶奶家的窗户上还印着乐乐拳打脚踢,奶奶不停安慰的身影,从房里传来的哭声洪亮而绝望,引得周围的狗也“汪汪”地叫个不停,仿佛它们也在难过。
    第二天,阿四去了浙江,听说工作还挺顺利的,可是结果如何就不得而知了,只是那次离别的场面却让杨雅琪爸爸记忆尤深。

    湖南科技大学16级教育学院研究生宋卉
    18873218826
    回复

热门参赛作品

  • 1
    太多太少

    舒璃莫言丶珊

    我们之所以会心累,就是常常徘徊在坚持和放弃之间,举棋不定;我们之所以会烦恼,就是记性太好,该记的,不该记的,都会留在记忆里;我们之所以会痛苦,就是追求的太多;我们之所以不快乐,就是奢望的太多。不是我们拥有的太少,而是我们计较的太多。但作者还是要更新哟!!^o^

  • 2
    净土

    第陆天

    短篇小说,乡土气息,感谢各位的支持!

  • 3
    盖茨比与黛西

    常态

    用了三个晚上读了这本书。也许只有在夜深才有心无杂念的时候,才能舍弃那些让时间美妙流去而后慨叹良久的娱乐,而后禁得住思想的拷问。 小说其反映社会为根本是我一直都无法反驳的言论,就想是现实中的道理让你憋在心里,说出来多此一举。然而我们始终在剖彻社会,却忘了人性左右着社会,而社会创造且发展着人性。说这句话并不是为了兜圈子,而是让我们明白人性的重要。我们看书是是让我们暂且隔离此刻的社会,在以往的被岁月尘封的社会中寻找或迷失或消却的东西,在书中那一个个鲜明各异的人物中以旁观者的清醒审视那些已忘乎自己的丑态,进行不屑的嗤鼻的批判,而后与自己对话,仿佛在警告自己千万不要如此糊涂。如此,我们寻到了那或迷失或消却的东西。 一个故事的精彩不是那绚丽的文字,而是不参杂任何一点虚幻的东西硬塞到里面,显示出它的尴尬。真实的故事,真实的人物,真实的无奈与愤怒,真实人性是发展的。 黛西是书中最聪明的人也是最悲哀的人。她的聪明在于她始终看得清自己的利益,永远向着自己有利的一方前行。让我们从头说起,盖茨比早期与她确实是相爱的,然而这中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她认为盖茨比是个富豪的认识上;认识了汤姆,两人都不幸福,这一部分情节很有趣,他们尽力摆出一副仿佛让人看出他们很辛福的样子,达成一种微妙的平衡,即使在她知道汤姆另有女人之后,她都不想让这种平衡打破,以维护她最大的利益;与盖茨比再次相遇,了解到盖茨比是个极度富裕的人 表现出很大欢喜,于是下了决心翻脸,但是后来汤姆讲到盖茨比不过是个走私贩酒贩子,心有动摇,途中遇险,与汤姆合好;盖茨比死后,再无去信。她是聪明的,然而她的聪明造就她的悲哀,她失去了一个人最基本的原则与坚持,于是她失去了快乐。 她总是想要得到圆满,得到利益最大化,殊不知,有时失去是为了更长远的获得,是为了保存一个人身上本该体现的完整。有些东西不能失去,有些东西是为了让不能失去的而失去别的,这是一个选择,这个选择在黛西身上没有失去了价值,而那失去的是人性。

放大

确定删除该条回复么?

取消 删除

获取掌阅iReader

京ICP备11008516号(署)网出证(京)字第143号京ICP证090653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452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良信息举报:jubao@zhangyue.com 举报电话:010-59845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