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棠棣文学社
成员 674 帖子 87 + 加入 退出
扫一扫

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i10****9270

i10****9270

LV1 2016-11-22

【习一白及其周围若干事】

作者:i10****9270

作品简介:习一白在成为植物人的三年后苏醒。周围表姐、亲妹的琐碎事情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她没有失忆这种偶像剧的老梗,但她在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故事,也许是你们的故事。

0 票
  • i10****9270

    i10****9270

    楼主 LV1 2016-11-22
    一白是在早茶市上收到表姐的电话的,当时她正饶有兴致地看隔壁桌两人大声说话。虽说是看,却没有敢带正眼瞧,佯装忙着与同伴聊天、吃早点。心却牵连在吵架的两个妇女身上。吵架的其中一人为年长妇女,另一名为少妇。年长的妇女让少妇跟她回家,少妇不肯。少妇生活在县城里,经营着小商铺,有一儿一女,大女儿才上三年级。但她无法忍受她的丈夫,她丈夫会喝酒,喝完酒有时候会打她……但这又不是唯一的原因。后来,她跟着男人跑到了市里……现在,她母亲过来找她了,让她回去。她母亲也不简单,拿着少妇的儿女软硬兼施。少妇一时找不到措词反驳,说了几次‘你是要逼死我啊’。接着,又来了一名年轻女子劝说。茶市的顾客似乎都在与同伴喝茶聊天,实际上不少人都刻意减缓了说话的语速,留着第三只耳朵听这边的情况,有人总是有意无意地张望,窥视别人生活的人大有人在。 电话里的是棠娴表姐,善者不来,来者不善,一白还没发声,就听到表姐带着埋怨意味的劝说:一白啊,昨晚那人我见了,不大适合我。还有平常要多检查下自己的朋友圈,要多跟高自己一个lever的人接触。昨晚相亲之后到现在才给自己打电话,也难为棠娴表姐了,若依照她从前的性子,就是凌晨两点她也能用电话把一白吵起床,估计是看在她大病初愈的份上。棠娴是骄傲的。到现在三十出头的一生顺风顺水,从小上最好的小学、市里的重点中学,虽然高考栽了跟头,毕业后凭着父亲的关系也找到了安身立命之处。一白还记得高二的棠娴在周一升旗台上演讲的情形,她微抬起下巴,口中念出了一个个字,她的辅音咬得很轻,可能因为紧张而略带失真。一个个字符进入了一白的耳朵。那个时候,一白还在初一,与棠娴同校,却从来没有跟表姐在学校打过招呼。13岁时的敏感年纪,一白并不喜欢骄傲的人,因为那样会使得自己的自卑无处遁形,况且,她早已感到棠娴对自己的不喜。自卑的人也是骄傲的,你若不喜我也不爱。棠娴现在人生的第二个跟头是她的剩女身份。三十二岁的年纪承受着单身的压力。逢年过节也很少在家族里露面,这两年都是吃了顿饭就急匆匆地离开了,这些都是一白听母亲说的。一白的母亲热衷于做媒人,也愿意笼络棠娴表姐家,就问一白有没有认识相熟的人可以介绍。“有是有,只是怕她看不上眼。”一白是这样回答的。她并没有贬义的意思。 一白回家跟母亲提起了这事。“棠娴的个性孤傲,但本质还是可以的。现在还单着的多半是因为她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比较单一,周围都是女孩子。”母亲总是如此的定论。“你也会说她性子孤傲。她这性子我都不敢给她介绍人,每次说话好像是我跪着求她让她给机会似的……”一白坐在餐桌旁剥着虾皮,跟在厨房忙活的母亲说话。“哎呀!”母亲一声惊呼。“怎么了?”一白问。“你那盘是活虾!”母亲夺过盘子。“我来剥吧,你进里面帮我切个胡萝卜。”“你剥跟我剥还不是一样么。”“你以前不是不敢剥活虾的皮的吗,还是我来吧。”一白想起,以前自己从来不敢剥活虾的皮。她剥皮的习惯是先把虾头剥下,再剥壳。当剥活虾头的时候,一白左手的拇指跟食指能感觉到活虾在颤抖,它的尾巴会摆动,一白感觉自己在处死这只活虾,残忍而疼痛。现在一白看着已经被自己剥皮完毕的半盘活虾,变成死虾的它们安静地躺在那里,残忍而麻木。“以前是以前嘛……以前憎恨吃苦瓜的我昨天还不是把你煮的苦瓜肉盅给吃掉了。”她其实是变得宽容了吧,包容某种残忍和苦涩。“那是我做的好吃,经过我这两年的研发,我们家人都对此赞不绝口。有段时间你妹可是一回家就让我做这道菜。”母亲对她近两年的厨艺非常满意。“对了,一晴是今天回来吧?那晚上我们再加多个菜,白切鸡怎么样?” 一晴带着她同学泡泡回家住。这还是一白这三年来第一次见到泡泡,实际上跟几年前见到的没什么差别,从一套校服换到另一套校服。“哎呀,泡泡。你真是,真是越变越丑了。”一白嘴毒。泡泡愣了一下,她看到了昔日的一白姐。“一白姐,你真是一点都没变,还是那么丑。”说着,就笑开了。一晴和泡泡是多年的朋友,从小学到高一都是同班同学,往时髦地说,她们是闺蜜,但她们从不跟人介绍对方是我闺蜜,都是说这是我同学。她们认为‘闺蜜’是个矫情的词儿,反正班里都知道她们俩好,家里人都知道她们俩好,不然周末一晴也不会带泡泡回家玩。一晴跟泡泡性格互补,一晴静、泡泡动,但她们性子有本质的相似,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饭后在厨房切西瓜的时候,母亲吐露了她略微忧心的问题。那是关于一晴早恋的事情。她以为她爹妈心挺大,对此类问题都是随遇而安,毕竟当年她早恋的时候,他们都没怎么吭声。一白作为知心姐姐推开房间的门,两个小姑娘正猫在床上看电影。刚好碰到男女主人公亲吻亲热到床上的镜头,泡泡的眼神有点飘,一晴正犹豫要不要快进,然后作为大人的姐姐进入房间,两个小姑娘好像被抓到干坏事的样子,她们表情一致地抿着嘴。“这个演员的吻技挺好。”一白顺势坐下。拿起床头的《36密码》翻看。“习一晴,你还喜欢看悬疑小说?我记得你可是胆小得要死的。”“那是我的,一白姐。”泡泡说。一白点点头,她注意到,一晴张开又合上的嘴。“能不能借我看看?”泡泡不在意地说:“行啊,我刚看完。” 一白兴致高,很快看完了《36密码》,她注意到,末页有泡泡用铅笔写的‘3月16  @叶子’。叶是泡泡的名字。之所以注意到这个细节,是因为她妹妹一晴很喜欢这种写法——晴 ×月×@。同时一晴也会写:阴 ×月×日@。一白感到隐隐的忧患。熟悉的忧患。 棠娴并非很嫌弃一白给她介绍的人,只是她一向功利,势必要找一个条件能让她看得上的人。她今年已经掰了15个相亲对象了,有的是因为条件一般,有的是因为她的第一直觉很反感,有的是回绝她的。从三十岁开始,她觉得自己的压力大了起来,周末的日子不是在相亲就是走在相亲的路上。她有点羡慕一白,现在怕是没有人会对一白施加压力,毕竟她长期内还是病人。从小时候开始,她便不喜欢一白。一白身上拥有她没有的东西。印象深刻的是一件事情,13岁的棠娴在班里有一个小团体,小团体有五个人。前一天晚上,小团体的A跟B吵架了,具体的原因棠娴不记得了,但她记得其他人觉得这是A的问题,而周末B没有出席她们相约的游乐场之行,她带了8岁的一白。8岁的一白早已认识小团体里的所有人。那天A很照顾一白,应该说照顾所有人,话很多,活跃着团体里的气氛。回去的路上,只剩下棠娴和一白的时候,一白走着走着,突然对棠娴说:“姐姐,我替B姐姐难受。”棠娴顿了顿,8岁的一白还没学‘讨好’这个词,却敏锐地察觉到了A讨好的姿态。一白拥有棠娴期望的东西,关于她所缺乏的一丝灵气。她嫉妒这种灵气,她嫉妒一白。仿佛是上天有意要折损这丝灵气,一白三年前因为车祸生命枯竭,成为了植物人。一白的苏醒是奇迹,棠娴那么想。而醒来后的习一白仿佛把什么东西沉淀下去了,锋芒消失殆尽。棠娴一直并不清楚从前在另一座城市生活的一白发生什么事,为什么一向谨慎的一白会发生如此严重的车祸。很多人都说棠娴孤傲,但其实谁知道棠娴在孤傲地讨好别人。这种讨好的姿态是棠娴厌恶的,却又是不停在重复做的。高二的时候为了争取升旗下讲话的机会,她暗中筛选了班里有可能的人,其中有个女同学G的选中率很高。在选人前几周的大扫除时她刻意靠近G,向她示好。无意中的闲聊透露自己很想去国旗下讲话,那个时候他们班的风气还很含蓄,‘谦让’风气很流行,学生羞于说出自己想要什么。棠娴的话抢占了先机,同样地,她在班主任面前也故技重施。8岁的一白说出来‘我替她难受’的话仿佛是在说棠娴,所以棠娴讨厌一白,讨厌她的悲悯。也讨厌自己的讨好。只有一个人懂得她的讨好,第一次有人对她说:不用讨好我,你有能力,这个project是你的。有人懂她。棠娴收回了她的思绪,她看到了他。她的上司江子辉。棠娴向他挥挥手。
    回复

热门参赛作品

  • 1
    太多太少

    舒璃莫言丶珊

    我们之所以会心累,就是常常徘徊在坚持和放弃之间,举棋不定;我们之所以会烦恼,就是记性太好,该记的,不该记的,都会留在记忆里;我们之所以会痛苦,就是追求的太多;我们之所以不快乐,就是奢望的太多。不是我们拥有的太少,而是我们计较的太多。但作者还是要更新哟!!^o^

  • 2
    净土

    第陆天

    短篇小说,乡土气息,感谢各位的支持!

  • 3
    盖茨比与黛西

    常态

    用了三个晚上读了这本书。也许只有在夜深才有心无杂念的时候,才能舍弃那些让时间美妙流去而后慨叹良久的娱乐,而后禁得住思想的拷问。 小说其反映社会为根本是我一直都无法反驳的言论,就想是现实中的道理让你憋在心里,说出来多此一举。然而我们始终在剖彻社会,却忘了人性左右着社会,而社会创造且发展着人性。说这句话并不是为了兜圈子,而是让我们明白人性的重要。我们看书是是让我们暂且隔离此刻的社会,在以往的被岁月尘封的社会中寻找或迷失或消却的东西,在书中那一个个鲜明各异的人物中以旁观者的清醒审视那些已忘乎自己的丑态,进行不屑的嗤鼻的批判,而后与自己对话,仿佛在警告自己千万不要如此糊涂。如此,我们寻到了那或迷失或消却的东西。 一个故事的精彩不是那绚丽的文字,而是不参杂任何一点虚幻的东西硬塞到里面,显示出它的尴尬。真实的故事,真实的人物,真实的无奈与愤怒,真实人性是发展的。 黛西是书中最聪明的人也是最悲哀的人。她的聪明在于她始终看得清自己的利益,永远向着自己有利的一方前行。让我们从头说起,盖茨比早期与她确实是相爱的,然而这中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她认为盖茨比是个富豪的认识上;认识了汤姆,两人都不幸福,这一部分情节很有趣,他们尽力摆出一副仿佛让人看出他们很辛福的样子,达成一种微妙的平衡,即使在她知道汤姆另有女人之后,她都不想让这种平衡打破,以维护她最大的利益;与盖茨比再次相遇,了解到盖茨比是个极度富裕的人 表现出很大欢喜,于是下了决心翻脸,但是后来汤姆讲到盖茨比不过是个走私贩酒贩子,心有动摇,途中遇险,与汤姆合好;盖茨比死后,再无去信。她是聪明的,然而她的聪明造就她的悲哀,她失去了一个人最基本的原则与坚持,于是她失去了快乐。 她总是想要得到圆满,得到利益最大化,殊不知,有时失去是为了更长远的获得,是为了保存一个人身上本该体现的完整。有些东西不能失去,有些东西是为了让不能失去的而失去别的,这是一个选择,这个选择在黛西身上没有失去了价值,而那失去的是人性。

放大

确定删除该条回复么?

取消 删除

获取掌阅iReader

京ICP备11008516号(署)网出证(京)字第143号京ICP证090653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452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良信息举报:jubao@zhangyue.com 举报电话:010-59845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