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之花:波德莱尔作品菁华集
扫一扫

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123456

123456

LV11 2023-01-05
因为自身贮备不足,读来还是有一些吃力,只能说读完了,但读懂的好像并不多,以下是我一点点浅层片面的感悟吧。
这些诗篇读下来,我感受到的是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感受力。他能够在经验中,在体验中,沉浸,在写作之时,可以复原,尽可能的用语言文字还原他当时的感受,读来也有点震撼。想象力更是奇崛,诡异。他的想象无边无际,也正是如此,我常常需要反复诵读他的只言片语以求看到他的想象,这对我来说是有一些吃力的。
有了感受力和想象力,他的写作语言文学技巧,几乎便是自然流露了。通感,比喻,对比,夸张,无不以之为基础。而对于希腊神话,圣经中的人物,故事等也是信手拈来,运用自然。
此外,我感受很深的还是作者本人的心理,性格,状态。我不得不承认,我读他的文字的时候,是有一些局促,无所适从的。可能我当下的状态还算乐观积极,所以共鸣不算很多。能感受到的,可能是作者对当下现实的失望,对曾经的理想的失望转而背身而寻。向黑暗,向丑陋,向不堪去寻找,去发现。但是,我看到作者在描写这一面向的内容,却看不出作者在描写背后的情绪态度。我很难判断他是在赞扬,更多的是感觉他是在尽力还原。在努力的客观地把自己内心的想法记录下来。我看到的是客观的作者的心中所思所感,而作者本人好像并没有什么主动性在里面。他并不反抗,也并不张扬,好像正如作者自己所说,他只是命运的顺随者,随着命运的流向,自然的体验生命,而并不干涉生命本身。
他可能会获得极致的生命体验,但对于当下的我来说,我可能并不会选择这样的对待生命的方式。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我想怎样把握生命,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选择和取舍。没有优劣对错,都是顺心而行。
赞  
举报举报 收藏收藏

圈内热读榜

放大

确定删除该条回复么?

取消 删除

获取掌阅iReader

京ICP备11008516号(署)网出证(京)字第143号京ICP证090653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452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良信息举报:jubao@zhangyue.com 举报电话:010-59845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