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珍藏纪念版)
成员 34638 帖子 11711 + 加入 退出
扫一扫

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秋与余

秋与余

LV7 2022-05-02
“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

这句话来自连续两年位于纽约时报畅销书的榜首、全球销量近4000万的《追风筝的人》,作者卡勒德胡赛尼是一位美籍阿富汗裔作家。

故事就发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阿富汗首都喀布尔,那时候的喀布尔每年都会举办一次风筝大赛,主人公阿米尔和哈桑就是风筝大赛的种子选手。

风筝大赛的最高荣誉是割断所有风筝并且捡到最后掉落的风筝,当阿米尔和哈桑把最后一只风筝割断哈桑把拼命守护的风筝交给了少爷,阿米尔也因为这次比赛的胜利得到了期许已久的来自父亲的赞扬。

但事后,阿米尔已经无法面对哈桑,他选择了逃避,并栽赃赶走了哈桑。


战争开始了。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为了躲避战争,阿米尔随父亲移居美国,有一天他收到了一位旧友的电话,告诉他哈桑的儿子现在非常需要他,天性的懦弱让他犹豫了许久,毕竟当时阿富汗也并不太平,但旧友告诉他这是唯一一个可以做回好人的机会。时,阿米尔说,哈桑你一定要帮我捡回来呀,哈桑说,“为你,千千万万遍”。

但在途中哈桑却被几个大孩子霸凌,阿米尔在角落看到了,但他因为懦弱和极端害怕,最终没有选择站出来。

此时,尘封的一幕幕往事在阿米尔脑海里重现。

阿米尔毅然踏上了回到故土的路,也因此阿米尔知道了一个惊人的秘密,原来哈桑是父亲的私生子,悔恨与痛苦袭上心头。

最后阿米尔救出了哈桑的儿子、也就是自己的侄子——索拉博,并把他带回了美国。

在公园举办的风筝大赛中,阿米尔割断了所有风筝,当他奔向最后一只掉落的风筝时,对索拉博说出了当年哈桑对他说的那句话:为你,千千万万遍。

过去的错误无法弥补,未来只有加倍对身边的人爱,此时的阿米尔,也正在一步一步地完成自我心灵的救赎。

书中说:阿富汗有很多儿童,但没有童年。

前几天我看到一名旅行博主(抖音@耀阳环游记)的视频,在阿富汗,许多孩子四五岁就要出去工作贴补家用,擦鞋、卖袋子、卖风筝,有几个小女孩在下雪的冬天穿着凉鞋冻的瑟瑟发抖,看着真让人心疼。

但庆幸的是,还能在几个孩子脸上看到天真淳朴的笑容。

没有人喜欢战争,战争的苦果都只是普通百姓照单全收。

这本书出版在911事件之后,让人们看到了在战争之外的更加鲜活的、富有人情味的阿富汗,就像书中所说:他们妖魔化,你可以人性化。

书中的风筝是阿米尔和哈桑友谊的象征,也是阿米尔自我救赎的情感寄托。

卡勒德·胡赛尼把千千万万阿富汗人对和平的向往汇聚到这只风筝上,希望它有朝一日能真的把爱和希望重新带回这片原本美丽丰饶的“荒原”。

同样的,我们也应握紧自己手中的线,倚风或是疾行,总之,希望你我都能把握住自己命运的风筝。
赞  
举报举报 收藏收藏

圈内热读榜

放大

确定删除该条回复么?

取消 删除

获取掌阅iReader

京ICP备11008516号(署)网出证(京)字第143号京ICP证090653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452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良信息举报:jubao@zhangyue.com 举报电话:010-59845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