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板栗君
LV15 2018-04-19著名作家清秋子,携《明朝出了个张居正》空降板栗重磅上线!
他是千古权臣,也是家喻户晓的改革家。
他出身草莽,却是让人惊叹的少年才俊。
他一路披荆斩棘,终成明朝一代名相。
清秋子,多栖作家,在人物传记创作上更独树一帜,语言诙谐幽默,轻松自然。代表作有《明朝出了个张居正》、《武则天:从尼姑到女皇的政治博弈》、《魏忠贤:八千女鬼乱明朝》等。
一起来看,清秋子笔下的一代名相#张居正#如何玩儿转明朝职场,终于位极人臣,成就一世功业!
相信你对这本书一定有自己的想法和理解,那么就带话题#张居正#回复本帖,写下你的想法或书评吧~
【活动规则】
写书评、写想法
1)以#张居正#为开头回复本帖,撰写书评和想法。
2)可以评价本书,也可以是相关感悟,字数不少于20字。
3)每位用户仅可以获得一次书评奖励。
【活动福利】
1)活动期间,每天前10名的评论书友,每人可获得100阅饼。
2)活动结束时,点赞排名第一的精彩评论将获得1000阅饼,第二名获得500阅饼,第三名获得300阅饼。
【活动时间】
2018年4月19日-2018年4月26日
获奖名单将在活动结束后3个工作日内在本书圈公告贴中公布~
(PS:包容不同的观点,文明发言是基本的规范哦~)
如果喜欢我们的活动,支持清秋子《明朝出了个张居正》,记得点赞和分享哦~
有明一代,唯此一臣!
-
-
-
-
-
-
喜羊羊
LV23 2018-04-19#张居正#读这本书之前,我读过一些作者写的有关张居正的随笔,知道张居正这个人死后竟然被掘坟鞭尸,而且连累其家人,因此,我有一个很大的疑惑,即张居正的一生到底算不算成功呢?读清秋子这本书我是带着这样一个疑惑读的。读完后,我感到释然。我认识到对张居正的评价,若用不同的时间尺度和不同利益集团的角度来看,结果一定是不同的。从张居正推行的万历新政十年来看,张居正相继推出了吏治改革、财税改革、实物田赋改革、学政改革、还有公务消费等等改革,是达到他的目标。从张居正对万历皇帝以及内阁接班人的培养来看,是失败的。从而导致其死后剧烈的对改革的反弹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反弹也加速了明朝的灭亡。换句话说,张居正推行的万历新政实际并没有延缓明朝的灭亡。说到这里,真是一种悲哀。张居正一方面极有才华和志向,中进士后,那一批同年进士多沉迷于古文诗赋,以汉唐大家相砥砺,“而居正独夷然不屑也,与人多默默潜求国家典故与政务之要切者。”,将“户口、扼塞、山川形势、人民强弱、一一条列”,因此,一旦当政,无论是在边防,还是在政治、经济改革中,都能拿出办法,并见效。张居正饱读史书通晓历代吏治,但最终未能独善其身,张居正对自己人性中恶的一面并没有什么招来改善,对国家文化特别是人心的改善并没有什么贡献,他并不能真正做到胸怀天下,他始终为自己及集团的利益而斗争,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由此看来,改革,如果仅仅是制度性的,无论是经济的或政治的,如果没有牵动到人心的变化,这种改革在稍微长(也就多那么几年)一点的时间段来看,实际是没有有效性的。因此,真正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改革,一定要涉及到改善人心的文化改造。如果没有文化改革,形成有利于改善人心的文化习惯,单纯的政治、经济改革对国家和老百姓真的会产生什么实际的、长期的利益呢? -
-
-
-
-
-
轻澜
LV23 2018-04-19#张居正#张居正改革,简单说来就是经济上重新丈量土地,改善土地兼并严重的状况,颁布“一条鞭法”,将赋税和徭役合并,统一征收银两,这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明末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政治上严格考察官员政绩,辞陈用新;军事上任用戚继光等优秀将领,平外患固边防,并且大力训练军队,提升了不少明军的战斗力。我们可以看到,这番脱胎换骨一般的诊治,疗效很不错。官员队伍更新,官僚系统升级成功,强大的CPU带动国库的积银成函数增长,有钱了的大明帝国出门第一件事就是挺直腰杆,把以前欺负自己软弱而常来门口抢剩饭的邻居小倭一脚踹回他的蜗居。朝政又清明起来了!社会又繁荣起来了!张大人的所作所为用“力挽狂澜”来形容绝对不过分,他将一个萎靡困顿的帝国整出了一个崭新的辉煌时代。 -
-
-
好书畅读
LV39 VIP 2018-04-20#张居正#张居正被称为中国史上六大改革家之一,可只要梳理下明代历史,我们便会尴尬的发现:张居正各项主张似乎都是前人曾经说过、做过的.而他唯一超出前辈的地方,似乎只有他那将大明朝的官僚机器的运行效率驱赶到最大的严苛而已.事实上,张居正给我们的惊诧绝不止于此,他对朱元璋时代的行政效率和“富国强兵”发自内心的推崇更是令人惊叹.不得不说,这样一位敬天法祖的“改革”者诞生在明朝衰亡之际,能救一时已足见他非凡的能力了.我们绝非对张居正吹毛求疵,事实上在张居正督促下万历最初的十年,明帝国确实称得上“海清河晏,歌舞升平”.纵然其间出现了一些影响深远的错误也不是当时的张居正所能预料的,至于他的贪腐和权谋,在一个专制社会也委实不该苛求.不过,我们理解张居正不代表我们认同张居正的贪腐和权谋.至少在500年后的今天,想来国人们应该是有资格要求“循吏”们既能干又清廉的,不然这500年真的就“弹指一挥间”了. -
清秋子
LV5 2018-04-20#张居正# 感谢“掌阅”,感谢热心阅读拙作的各位朋友。《明朝出了个张居正》这部书,动笔于2006年10月,花费了四个多月时间完成。由于时间仓促,我的专业原也不是历史学科,所以这部书,与其说是一部人物史,还不如说是我在“接触”张居正之后的感悟。谢谢各位的包容,并未对本书有太多的责备。写这部书之时,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尚未到来,人们的心气还很高昂,社会中的很多问题还不是很紧迫。如今,当“掌阅” 再次推出这部书时,恰是一个历史的关键时刻。于此时,读此书,恐怕人们会有一些新的角度和更深层次的思考。当年写张居正传,着眼点是“做事的效率”,很为一些资源的白白耗费而着急。然而,秩序的建立、效率的提高乃至风气的肃清,在今日看来,都不是难事。为政者只要下了铁的决心,假以时日,一切都会上轨道。我后来注意到了另外一些事情。在写完这部书的十年间,我曾数度面临信心危机,因为发现了有一些崩坏,不是朝夕之间可以修复的。这就是人心,亦即伦理道德、价值观等等看似无形的东西。由于两种历史负面作用的交互影响,世俗群体目前的道德水准,是最堪忧的一件事。人们很难做到互信,也很难有真正的敬业精神。投机取巧成为谋生之道,古代的士大夫气已完全绝迹,民间的淳厚之风也荡然无存。“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海量涌现,且已有了为自己辩护的充分理由。认真做事、埋头苦干、诚以待人等等美德,成了“傻瓜”的代名词。这一现代化笼罩下的隐性悲剧,成因固然复杂,但是对古代传统的决然割断,是最重要原因之一。当着“士为知己者死”“士可杀不可辱” “匹夫不可夺志也”“望门投止思张俭”等等古语,已成了陈年幻影,当代人全然不知其践行起来的样子,则全体民众求真理、求公平、求幸福的愿望,难道真的可以实现吗?写作《明朝出了个张居正》时,这一层面的焦虑已有表现,但到了现在,似更为紧迫。我们在詈骂他人、詈骂利益集团、詈骂庞然大物时,可否想过,最该诅咒的东西,同时也一分不少地潜藏于自己的内心。国族之殤,未曾远去,它就潜伏在我们每个人的血液中。可感谢的,是时代已不再疯狂,否则,你们可以看到很多事情重演并有过之。那么,读史,或可使我们稍微清醒,所有的弊端,其实都是古已有之,而解脱之道,也可能是古已有之。我们与晚明世态,甚为相似。唯愿我们人人律己,将自己的本职做好,将自己的道德完善。所有好听的道德训诫,我们都懂,也都会说,但关键在于你要真心相信、真心去实践。汲汲于小利而坑害他人,指责他人背德而自己却随意毁坏规则,那么,我们这一时代的所有人对于幸福的渴望,都将是镜花水月。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