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业:清朝开国史(增订版)
扫一扫

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天涯远意

天涯远意

LV10 VIP 2023-12-14
一本读后值得深入思考的书,讲述了明末、清初,中国本族到异族统治嬗变的那段历史。
明朝何时开始衰落?许多中国历史学者都以“郑和七次下西洋”的结束,来标志明王朝的一蹶不振:腐化堕落的宫廷太监在1440年代的得势,对公共工程的建设在1448年黄河口决堤后的漠视,日长的苛税与同样日长的朝廷开支,以及在1470年代喧嚣一时的卖官鬻爵——所有这一切都显示了一个王朝的命运的决定性逆转。 比这更意味深长的是,一些历史学者甚至将远洋探险的终结看作中国文化本身的历史转折点。
清朝何时开始得到认可?祖母是一个明朝忠臣;父亲归顺于满洲;儿子是一个清朝忠臣。这是三代人的经历,也是中华帝国60年的历史。年来,对汉族同盟者的依赖曾是清朝的致命弱点。他们多次看到某些汉族同盟者的变易无常,对三藩的战争是同那些认为满族需要他们超过他们需要满族的叛逆者的最后较量。三藩之乱被平定后,主要因为大多数汉官愿意站在朝廷一边,康熙帝及其大臣才认识到清朝的建立并非“伪定”,而是中华帝国历史中又一鼎盛时代的真正开端。
清朝为何失败?那些最后用武力敲开了中国大门的欧洲人发现,清朝的统治不像想象的那么好。权力仍然高度集中,但行政管理网络的末端已开始同官僚系统的指挥中心脱节。甚至更糟的是,整个系统已放弃了它在清朝初年曾经有过的弹性。而可悲的是,正是17世纪清朝重建统治秩序的成功,使之在19世纪强大的外来干涉再次出现之时,难以作出制度上的选择。在清朝灭亡的最后时刻,整个政治结构也随之崩溃了。清朝的洪业终于被耗尽,帝国的秩序已无法恢复了。
在多尔衮、顺治帝和康熙帝奠定的牢固基础上,清朝统治者建起了一个疆域辽阔、文化灿烂的强大帝国。在此后的近两个世纪中,中国的版图几乎比明朝的领土扩大了一倍。因而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再没有真正的对手能够向清朝的统治挑战。然而,大清统治的和平却在另一方面付出了代价。中国缺乏竞争对手,故除了为征服相对落后的亚洲内陆人民、抵御哥萨克的侵扰及维持对东南亚和朝鲜的宗主权所需要的军事实力外,没有改进其军事技术的强烈愿望。并且,尽管清朝于18世纪建立了军机处,从而导致了清廷最高层权力的又一次集中,但雍正时期的财政改革却没能坚持几年,这些改革本来也许会为清政府提供日后在同西方的斗争中为更有效地征收人头税所需要的财政手段。因为清初统治者在运用相当进步但属传统类型的制度与技术以恢复政治稳定的过程中,获得了彻底的成功。权力高度集中而未得到彻底的合理化改革;君主的权威提高了,官僚政治的积极作用却下降了。过去的成功带来了守旧和自大,这些,正意味着未来的失败。
赞 2
举报举报 收藏收藏

圈内热读榜

放大

确定删除该条回复么?

取消 删除

获取掌阅iReader

京ICP备11008516号(署)网出证(京)字第143号京ICP证090653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452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良信息举报:jubao@zhangyue.com 举报电话:010-59845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