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成员 36632 帖子 10535 + 加入 退出
扫一扫

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我不是完美小孩

我不是完美小孩

LV16 VIP 2022-03-07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作者:罗伯特.戴博德
简介:
本书讲述了抑郁的蛤蟆先生在朋友的帮助下,去看心理医生,蛤蟆经过和心理医生苍鹭10次的心理咨询,每周一次,每次一小时的探讨,沟通,追本溯源,蛤蟆抑郁的原因。苍鹭逐渐的帮助蛤蟆打开心结,探索自我,认识自我,最后帮助蛤蟆重获新生,找到了自己。
这本电子书连续读了2次,越是深入的去读,越是能把自己带入其中,往事历历在目,正如蛤蟆一样回忆往事时所带来的愤怒,生气,难过,甚至是愧疚,让自己久久不能平复。读到第二遍的当晚,我失眠了一整晚,一整晚都在思考蛤蟆问的问题,以及苍鹭在引导下抛出来的问题。就像我的情绪,抑郁,悲观,自卑,自我厌弃,自我否定……就如蛤蟆所说:“我感觉自己好像没什么价值,我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活得像个笑话。”我不知道我为何会这样,它是怎么来的,有的时候明明一句很玩笑的话,却让我震怒,我不明白造成我现在这种状况的根源是什么,我的潜意识控制不住我爆发的抑郁的情绪。我觉得自己很差劲,事事不如人,尽管别人说我已经很优秀了,而我却真心的看不到自己哪儿优秀。这本书给了我答案,让我找到了事情的源头。成年后的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除了天生所具备的基本情感之外,还有一部分是由家庭环境造成的。我们出生之后最先接触到的就是父母,父母的行为态度对我们的成年后对待人和事的行为态度有直接的影响。回忆起小时候,我妈总是拿自家孩子和别家孩子攀比,长大了也是,她只要一出门,在外面听到谁家孩子怎么怎么的挣钱,怎么怎么的优秀,她就会很生气,回到家就会把往自家孩子上撒气,说很难听的话,说怎么怎么不上进,怎么怎么没出息,你看谁谁,人家多好,她会毫无顾忌的去表达她心里的愤怒,对于儿童的我听到那些话心里觉得又生气又愧疚,又无能为力,不知如何,无论怎么做她都觉得不好,她甚至都看不到你的好,我从小到大都是被否定的对象,无论我做什么她都看不上眼,宁愿相信别人,也不相信我,久而久之,我越来越自卑,越来越觉得自己没用,一无是处,可是心里又满怀着愤怒的情绪。“童年体验到的最强烈的情绪,不可避免地变成我们成年后经常的感受。”确实如此。父母的自我状态,对我以后的影响很大,我也无意识的去评判指责别人,抱怨,挑剔,……仿佛从自己身上找到了父母的影子。正如书中说:“处于父母状态时,我们表现得正如自己的父母。他们是我们最早的接触人,因此对我们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父母状态包含了自出生起,我们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所以价值观和道德观,还包含了对生活的评判标准,让我们借此判断是非对错。这些价值观来自父母,所以父母是最能左右我们行为的人。他们的言行塑造了我们童年的生活,也不可避免地对我们之后的人生产生影响。”我们无法去改变过去,甚至也无法去痛恨父母对自己造成的影响,他们的行为态度只是在他们以为正确的方式去教育孩子,他们潜意识里面并不觉得那是错误的。就像现在我和我妈偶尔去聊到过去她的教育方式的时候,她仍然觉得自己没有错,仍然是对的,正如她她只看到生活的不幸,婚姻的不幸,却不看不到有婚姻幸福的,有生活幸福的,她再用她看到的不幸去传达给孩子,以至于我现在恐婚,认为婚姻就是不幸的,认为生活就是不好的。在我们对生活的认知能力不够的时候,我们只会选择相信他们说的是对的,我们无法辩驳。
其实读完这本书,心里有很多想要表达却又表达不出来的心情,虽然我还没有完全去理清自己的思绪。总之这本书很值得一读再读。
赞 2
举报举报 收藏收藏

圈内热读榜

放大

确定删除该条回复么?

取消 删除

获取掌阅iReader

京ICP备11008516号(署)网出证(京)字第143号京ICP证090653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452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良信息举报:jubao@zhangyue.com 举报电话:010-59845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