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明史
成员 87 帖子 31 + 加入 退出
扫一扫

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顿悟

顿悟

LV38 VIP 2022-08-08
明亡于厂卫?作者太无知了
共11条回复
  • 向前走_一直走

    向前走_一直走

    LV37 2022-08-09
    “明非亡于流寇,而亡于厂卫”,这句话并不是作者原创,而是出自明末嘉兴生员沈起堂。“厂卫”的背后,代表的是独才专制的皇权。“亡于厂卫”,实际上就是亡于集权专制的封建制度,这话没毛病。
    回复
  • 顿悟

    顿悟

    楼主 LV38 VIP 2022-08-09
    这就是说清朝不是集权专制的封建制度了?没毛病吧?

    向前走_一直走:“明非亡于流寇,而亡于厂卫”,这句话并不是作者原创,而是出自明末嘉兴生员沈起堂。“厂卫”的背后,代表的是独才专制的皇权。“亡于厂卫”,实际上就是亡于集权专制的封建制度,这话没毛病。

    回复
  • 顿悟

    顿悟

    楼主 LV38 VIP 2022-08-09
    这么骗鬼的话你也信?呵呵!

    向前走_一直走:“明非亡于流寇,而亡于厂卫”,这句话并不是作者原创,而是出自明末嘉兴生员沈起堂。“厂卫”的背后,代表的是独才专制的皇权。“亡于厂卫”,实际上就是亡于集权专制的封建制度,这话没毛病。

    回复
  • 顿悟

    顿悟

    楼主 LV38 VIP 2022-08-09
    《浮生六记》中的沈复,却有一个史上最渣的弟弟沈启堂。他是沈复妻子芸早逝的元凶之一。就这么一个渣渣的人,人品有问题的人,你信他的话??呵呵!

    向前走_一直走:“明非亡于流寇,而亡于厂卫”,这句话并不是作者原创,而是出自明末嘉兴生员沈起堂。“厂卫”的背后,代表的是独才专制的皇权。“亡于厂卫”,实际上就是亡于集权专制的封建制度,这话没毛病。

    回复
  • 顿悟

    顿悟

    楼主 LV38 VIP 2022-08-09
    如果是某个史学家的结论也就罢了,生员你知道什么概念吗?就是一个读书也没读出来的一个半桶水而已!

    向前走_一直走:“明非亡于流寇,而亡于厂卫”,这句话并不是作者原创,而是出自明末嘉兴生员沈起堂。“厂卫”的背后,代表的是独才专制的皇权。“亡于厂卫”,实际上就是亡于集权专制的封建制度,这话没毛病。

    回复
  • 向前走_一直走

    向前走_一直走

    LV37 2022-08-09
    把沈起堂当成沈启堂,你的学问够大的!就这水平,还在这儿奢谈历史,你也不嫌丢人![偷笑]

    顿悟:《浮生六记》中的沈复,却有一个史上最渣的弟弟沈启堂。他是沈复妻子芸早逝的元凶之一。就这么一个渣渣的人,人品有问题的人,你信他的话??呵呵!

    回复
  • 向前走_一直走

    向前走_一直走

    LV37 2022-08-09
    就你这么个连半桶水都不够的某才,岂不更是贻笑大方,还有资格笑话人家[憨笑]

    顿悟:如果是某个史学家的结论也就罢了,生员你知道什么概念吗?就是一个读书也没读出来的一个半桶水而已!

    回复
  • 顿悟

    顿悟

    楼主 LV38 VIP 2022-08-10
    你又有几点水?你配贻笑大方吗?切!👎

    向前走_一直走:就你这么个连半桶水都不够的某才,岂不更是贻笑大方,还有资格笑话人家[憨笑]

    回复
  • 顿悟

    顿悟

    楼主 LV38 VIP 2022-08-10
    真正的问题你无法回答,就只能谩骂和人身攻击,你怎么这么下作?

    向前走_一直走:就你这么个连半桶水都不够的某才,岂不更是贻笑大方,还有资格笑话人家[憨笑]

    回复
  • 向前走_一直走

    向前走_一直走

    LV37 2022-08-10
    你是在说自己吗?有本事这帖子你别删,让大家都看看到底谁下作[偷笑]

    顿悟:真正的问题你无法回答,就只能谩骂和人身攻击,你怎么这么下作?

    回复
  • 顿悟

    顿悟

    楼主 LV38 VIP 2022-08-14
    明王朝灭亡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外因是辽东糜烂,内部动乱,小冰河欠收。根本原因是土地兼并严重,导致大量流民,东南的东林党为首的拒缴商税,国家巨额开销只能落到农民头上,老朱家的养猪政策更是加重了国家的负担。万历朝的抗税运动整个浙江一省交的商税才百量,官商勾结坑害国家,厂卫特别是以魏忠贤为首的名声为什么那么差,因为他打击东林党啊!火烧了东林书院啊!东林党的最大能耐就是嘴炮,就是不遗余力的党争,最后拖垮了大明王朝。明非亡于流寇,与其说亡于厂卫,倒不如说亡于党争,亡于东林党。
    回复

圈内热读榜

放大

确定删除该条回复么?

取消 删除

获取掌阅iReader

京ICP备11008516号(署)网出证(京)字第143号京ICP证090653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452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良信息举报:jubao@zhangyue.com 举报电话:010-59845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