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菩提
成员 145 帖子 16 + 加入 退出
扫一扫

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长大要当嗑学家

长大要当嗑学家

LV24 VIP 2个月前
这是非常年轻的文学。
很年轻,但依然具有深远的哲思,能够引起文字内容以外的、更广阔的想象。

贯穿很多篇的是对生命的思考。死终归要死,所以当如何?书谓之曰,当想往哪迈步就往哪迈步,当欣然去往对岸的新林子,当做化在风里的六脚马,当是填山埋海的精卫,当迎接长冬后的春天,当破窗自由地奔跑,当杀尽污隅的蝇虫,当是疯长的菌子,当成为游弋不止的鳄鱼。
这又不仅仅是基于个体生命的感悟,也是对更广义生命的注解。生命兀自流淌,流向野更那的雨林,流向圣洁的轿子雪山,也流向奔涌入海的澜沧江,荒芜的土司府衙,流向寂静无声的树梢,是守护,虔诚,是沉寂,是毁灭,也是挣扎。无论自愿,无论如意,逝者如斯,不舍昼夜。

而这片哲思的星空又是通过沃土上各式各样的人物及其困境展现出来的。从现实描写的层面,能够看到老人临终的困境,中年失意的困境,青年茫然的困境;有阶级的矛盾,城市与故乡的矛盾,旧事物和新事物的矛盾。书中描绘的现实场景和人物形象十分贴近生活,但又模糊了现实与梦幻的边界,似真非真,又不至于太过晦涩,得以延展想象。

从行文的结构来说,作者爱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多篇文章都是先以娓娓叙述引入故事和人物,继而在某个节点骤然迸发高潮,此前不疾不徐推进的文字在此时忽如雷霆,同时明晰了主旨,张弛有度,富有节奏感。这些高潮段落往往具有强烈的的画面感和丰富的想象力,使每篇文章都拥有至少一个以上的代表性镜头,犹如游戏或动画电影的概念设计画面,读罢像是看了场文艺电影或话剧。

可能也由于年轻,有些部分的文字或许稍显刻意,偶有故作老成之感。但我仍然认为这在年轻的,尤其是年轻女性的视角中,还是具有代表性,可以一读的作品。
会期待作者之后的创作。

比较喜欢《木兰舟》《六脚马》《神农的女儿们》《孔雀菩提》《鳄鱼慈悲》。最喜《木兰舟》。
赞  
举报举报 收藏收藏

圈内热读榜

放大

确定删除该条回复么?

取消 删除

获取掌阅iReader

京ICP备11008516号(署)网出证(京)字第143号京ICP证090653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452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良信息举报:jubao@zhangyue.com 举报电话:010-59845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