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休
不休书圈
成员 45 帖子 9 + 加入 退出
扫一扫

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i46****6610

i46****6610

LV4 2024-01-19
刘勰有言:“志盛者思锐以胜劳,气衰者虑密以伤神。”然要论及思智敏锐、言辞周密而又胜劳不休、神形愈坚的作者,李端正大概就是其中之一。他不拘一格,笔耕不辍,在颓然气衰的语境中一直保持着高昂的写作意志与密集的文学思绪。“山雨欲来风满楼,人欲眠兮苦不休”,李端正以不休之精神推出了小说新作,其文本内容、叙事手段以及语言艺术都充盈着这位青年作家沥血涂肝式的生命感悟与美学沉思。
小说以主人公与燃灯在木屋中的的对话作为开端,铺展出叙事主体狰狞而波澜、痛苦而麻木的充满矛盾的命运历程。在这里,感受主体与行为主体面对社会的规训、现实的沉重不得不呈现出非同一性的特征。于是,真相与幻象的交织、空间与时间的紊乱、欲望与理性的斗争、本我与超我的对立就这样一齐融入文本的炼金炉中,最终以一种压抑、低沉而不失力量的状态表征出来,直至“被审判的最后一刻”。
为了更好处理这种心理剖析式的内容,李端正创新性地采用第二人称的叙事视角,以“镜像叙事”的方式表现人物与情节,在燃灯的蜡烛前,叙述者引领故事人物以及读者走向烛之火的物质想象,从“镜像”之中看到一个完全象征化的世界。我想,在这富有神秘感的复魅仪式中,生活在以工具理性为主导的社会中的读者所感悟到的不仅是作者想象力的飞扬,更是一种原始主义的回归:文本会告诉我们,我们身边还有一个与我们共存但如今却已被忘却的世界——它由隐喻、象征、道德、魔幻与审美构成,那曾经是作为大地之子的人类的家园。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于其文本内容的现代性、文本结构的先锋性,《不休》的语言则具有中国古典诗学的风韵,这不只表现在文言的引用与古语的内化,相比于其他现在小说,《不休》的叙述语言更富于音乐性,或飞动、或低沉、或紧凑、或舒展,或骈或散,或文或笔,都与故事情节完整契合,形成内在性与外在性的完整统一,因此,在读《不休》时,自己更能体会到一种诗歌的吟诵感,我想这与作者曾大量阅读古代文论的经历有关,相信有素养的读者可以从中深切体会到。
赞 6
举报举报 收藏收藏
  • overtones

    overtones

    LV10 22天前
    不!囤了书,一大堆,没看玩,😢😧
    回复

圈内热读榜

放大

确定删除该条回复么?

取消 删除

获取掌阅iReader

京ICP备11008516号(署)网出证(京)字第143号京ICP证090653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452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良信息举报:jubao@zhangyue.com 举报电话:010-59845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