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文学类别圈
成员 29w+ 帖子 26403 + 加入 退出
扫一扫

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筱晓

筱晓

LV16 2016-08-29

【瓦砾】

作者:筱晓

连载最近更新:       二十四章  时光易逝,红颜不老       快乐的时光就像手心里的沙子,想要伸手抓紧,却总是在不经意间从指缝里漏走。       热热闹闹的年在十五的礼炮声里落下帷幕,刘小二也在第二天一早坐上了回城的班车。阿三想着正好也要开学了,可以早去一天。上一次...

作品简介:两个普通家庭因为一个意外,造就一个重组家庭。却因为另一场意外,造成了这个家庭的破裂,从温馨的五口之家,陡然变成只剩一老两小的三口之家。年轻的阿三俨然成了这个家庭的主心骨,为了两个没有血缘的亲人日夜奔波,在奔波操劳的生活中,幸好还有一个人站在自己身后默默地支持着自己。
这世间最好的事,莫过于让我在美好的年纪遇见了你。茫茫人海中我们相遇、相识、相知。我很庆幸在你童年的时候你就紧紧地抓住了我的手,不管过了多年,千山万水的距离都不能阻挠我们在一起。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而那一二分幸福总能支撑着我走下去。而你便是幸福的源泉是我全部的信念,在我最无望的时候支撑着我走下去。
图片1

10099 票
共40条回复
  • 筱晓

    筱晓

    楼主 LV16 2017-03-03
    哈哈……

    未来可期:诶呦喂,自恋我最服你

    回复
  • 未来可期

    未来可期

    LV15 2017-03-03
    诶呦喂,自恋我最服你

    筱晓:另外,作者也是慢慢成长的😄

    回复
  • 筱晓

    筱晓

    楼主 LV16 2017-03-03
    另外,作者也是慢慢成长的😄

    未来可期:嗯嗯😊,这本书比上本书,感觉细节更细腻

    回复
  • 筱晓

    筱晓

    楼主 LV16 2017-03-03
    篇幅原因

    未来可期:嗯嗯😊,这本书比上本书,感觉细节更细腻

    回复
  • 未来可期

    未来可期

    LV15 2017-03-03
    嗯嗯😊,这本书比上本书,感觉细节更细腻

    筱晓:确定亲手一个字一个字打的无疑。😊

    回复
  • 筱晓

    筱晓

    楼主 LV16 2017-03-03
    确定亲手一个字一个字打的无疑。😊

    未来可期:好官方的回答,我差点以为复制给我的。

    回复
  • 筱晓

    筱晓

    楼主 LV16 2017-03-03
    哈哈^ω^

    未来可期:好官方的回答,我差点以为复制给我的。

    回复
  • 未来可期

    未来可期

    LV15 2017-03-03
    好官方的回答,我差点以为复制给我的。

    筱晓:谢谢你对本文的支持!这篇小说已经全文修改、校对,不久后会在掌阅上架,而且还会有续集。喜欢的话,到时候可以看看。

    回复
  • 筱晓

    筱晓

    楼主 LV16 2017-03-03
    谢谢你对本文的支持!这篇小说已经全文修改、校对,不久后会在掌阅上架,而且还会有续集。喜欢的话,到时候可以看看。

    未来可期:写的很真实,儿时少年郎。

    回复
  • 未来可期

    未来可期

    LV15 2017-03-03
    写的很真实,儿时少年郎。
    回复
  • 筱晓

    筱晓

    楼主 LV16 2017-03-02
    是的。谢谢亲的关注,爱你,么么哒~

    薛晨辰:本文作者和《女配要翻身:妖孽王爷快到碗里来》是一个人?

    回复
  • 薛晨辰

    薛晨辰

    LV14 2017-02-05
    本文作者和《女配要翻身:妖孽王爷快到碗里来》是一个人?
    回复
  • 爱的力量

    爱的力量

    LV14 2016-12-19
    命运
    回复
  • 陶

    LV6 2016-12-19
    有纯朴白然的
    回复
  • 容华

    容华

    LV15 2016-12-16
    新的小说什么时候能写好,好期待!!!
    回复
  • 容华

    容华

    LV15 2016-12-01
    想到小时候的自己了。
    回复
  • 筱晓

    筱晓

    楼主 LV16 2016-11-23
          二十四章  时光易逝,红颜不老       快乐的时光就像手心里的沙子,想要伸手抓紧,却总是在不经意间从指缝里漏走。       热热闹闹的年在十五的礼炮声里落下帷幕,刘小二也在第二天一早坐上了回城的班车。阿三想着正好也要开学了,可以早去一天。上一次没有去送他,这次顺路正好送送他。便也在十六一早同他一起坐车到了县城,最后看他坐上开往市区的车子,直到车没了影才独自回了学校。       寝室里只有她一个人,好在每次开学都有家远一些的学生提前来学校,寝室大门也会提前一天开着,这才不至于流落街头。自己一时冲动,觉着要是这次不去送送他挺遗憾的,便有头脑发热地提前来了学校,完全没有考虑自己的住宿问题。想想也觉得不可思议。       阿三只单独一个人在寝室待了一晚,第二天一早便陆陆续续有人来了。交钱、报名、发书,第三天便正式开学上新课了。        自从见了刘小二,阿三又有了目标。他说,他会在北京等她,那么她努力赶上他的脚步。她知道自己的弱点,只是英语是自己不爱学的,平日里考试自己总是班里的第一名,瘸一科没什么。而且,知道自己没机会去省城,也没了动力,懒得劳神了。可是现在,她又有了动力。他太过优秀,自己想要赶上他的脚步必须加倍努力。       接下来日子阿三努力听听力,背单词,偶尔也大声朗读练练口语。英语成绩从最初擦着及格线的分数,一直提到了超过平均线好几个等级的分数。到了初三,英语已经稳定在一百分以上。而她其他的科目都没落下,一直保持着优异的成绩。中考的时候更是以接近满分的成绩考了全县第一,直甩了第二名一百多分。后来班主任告诉她,他查了一下分数,她的成绩在市里边也是妥妥的第一名。       而当大家都以为她会凭着优异的成绩进去市里唯一一所国重时,她却选择了县里边那所市重点高中。所有人都不理解。毕竟当时那所学校已经通过初中班主任找到她,明确了招生意向,并承诺了两千块的奖学金。全市那么多初中生参考,没填志愿还能拿到奖学金入学的又有几个。可是她却不动心。       县城的高中虽然没有省城的好,但也是一所市重点,每年也能考上不少。而且,那所学校不仅有每年五千块的奖学金,还免除了她一切的学杂费。高中三年,她可以不花一分钱就把它念完。       她现在真的很缺钱。       初二那年妈妈和王叔叔给她生了个弟弟,奈何一出就体弱多病,见天的吃药打针住院,也没见好。为了照顾她妈妈没再去学校代课,光在家里照顾孩子。王叔叔也没法离得太远,留在县城租了间房子,接了杨向丽和孩子来,又买了辆人力三轮拉客。既方便孩子看病也能赚些孩子的医药费。       虽然阿三有爸爸留给她的钱可以上学,可才到高中,还要上大学还需要花很多钱,那点钱又怎么够。现在有个免费上学的机会摆在她面前为什么不要。而且,省城藏龙卧虎,自己去了也未必是最拔尖的,不一定得到老师的重视。而留在县城,她就是所有老师的重点培养对象,一切有利的资源都会自发落在她头上。外部条件有了,自己再努力一下,不会比去省城差。清华、北大这所学校也不是没学生考上过。       于是,阿三便背着行李踏进了离现在学校只有两条街的高中,开始了新的征程。       时光飞逝,当刘小二收到中国政法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回来的时候,阿三正好进入最后一轮新课的尾声。作为学校的重点培养对象,她呆在只有十个人的精英班。他们的课程会在高二暑假全面结束,到了高三便开始全面复习。       过去,她还能时不时地去妈妈和叔叔那里吃个饭,放松一下。去年冬天,弟弟没熬住去了以后,他们也搬了回去,今年年初便去外地打工了。这半年她就五一回了次家,然后就只盼着放假了。       阿三补完课放假的时候,已经八月十几号了。刘小二回来了两三天她到。       这次,他父母也一起回来了,在家里摆了几桌,算是升学宴也算是辞别宴。他们这次回来一是和儿子一起重游故土,二是接母亲去城里。老人家身体不好,总是生病。早年忙着工作没时间照看,就寄点钱让兄嫂照看,还把孩子丢给老母照看。现在孩子大了,不需要照看了,母亲却老了需要人照顾着。想着城里医疗条件好,接过去既能尽孝也方便就医。便领着儿子回来了。       这个从小生长的地方,这里的青山绿水,这里的野草肥鸭,这里淳朴的乡民,儿时的玩伴,或许再也没机会见了。感叹之余,也只能摆几桌酒宴,约一群儿时要好的朋友叙旧情,伤离别,一醉方休。醒来再四处转转,再看看。看看那棵从上面跌下来过的大榕树,看看那个在里边游过水用瓦砾打过水漂的池塘,再看看在里边牛的蒲草甸,看看那所迎来一批批新生又送走一批批老生的学校……再看上最后一眼。       五天后,阿三和刘小二再次分别。       他说:“奶奶不在这里,或许再也不会回来了,以后咱们北京见。”       她说:“好”       送走刘小二后没几天阿三也回了学校进入紧张的复习。考完一诊的时候收到了刘小二寄来的生日礼物,全套的三年模拟五年高考。做完所有的试题,早已进入高考100天倒计时。接下来的诊断考试她也考出了六百五十多的高分。这个成绩,若是高考,全国所有学校随便挑。但这不是高考,这是市里边的模拟考。临近高考,老师们为了鼓舞士气,特意调低了试题的难度。只能用全市排名做个参考,分数做不得数。       好在这一年所有市里边组织的考试她都能保持前五,考试的时候细心一点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应没问题。       而当她信心满满备考的时候,意外却出现了。一场震惊全国的地震,打乱了她所有的节奏,给她带来前所未有的恐慌。       母亲和王叔叔在地震灾区打工,而且就在震中。直到高考仍是杳无音讯。最后高考成绩下来,她以全市理科第一的成绩完成了踏入北京的第一步,而在选学校时却犯难了。       母亲和王叔叔已经确定在地震中身亡,家里一老两小没个正经劳力挣钱。虽然她还有那笔钱撑着念书,可还有王小杰,他才念初中,还要花很多钱,五奶奶年龄也大了,一生病就得花钱。家里原有的积蓄给小弟治病已经花光了。现在她不知道该如何抉择,是去自己喜欢的清华大学念经济类专业,还是去北师大念免费师范,她犯了难。       想起和刘小二的约定,想起那天他们在池塘边说的话,她决定用瓦砾来决定是自己未来的路。就用刘小二教自己的方法用瓦砾在池塘里大水漂,漂了单数个就去北师大,双数个就去清华。       她承认,自己其实更偏向于念免费师范,因为自己打水漂,瓦砾投出去总是只漂一下就钻入水底不见了。可是,她心底总有一丝期盼,希望理想能够战胜现实,让她能够顺着自己的心选择下半辈子的人生。       这样想着,阿三不再犹豫,拼着那十分之一二的几率,默念着刘小二的名字,念着那个总是带给她欢乐和希望的人的名字,用力将瓦砾掷出去。(全文完)
    回复
  • 筱晓

    筱晓

    楼主 LV16 2016-09-15
    十九章 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2)       国庆长假后,开始进入这个城市一年一度绵长秋雨期。一直到十二月,这场雨断断续续的下了三个月。整个学校的路面都被雨水冲刷的干干净净,露出了白森森的水泥。       处于生长期的中学生似乎每天都有发泄不完的精力,教室里那一本本厚厚的习题似乎还不能满足他们表现自我的需求,竟一个个穿着短袖在雨幕下的操场上踢起了球。细软而绵长的秋雨像洁白的细粉丝,不知是哪个住在天上仙人刚从锅里捞出来的,一不小心就从天上掉了下来。落到头上就像洒了一层白糖,一粒粒细小晶莹,泛着银白的光。        晚饭后雨开始停了,难得的好天气。刚吃完饭正是需要走走路消化的时候,受够了蜗居生活的孩子们,一个个从教室或是寝室里钻出来,享受这难得的雨后漫步。       阿三吃完饭本是要去教室看书的,也被刘晓娟拉出来散步。原以为不过是随意的转转,没想到却被她拉着到了球场。阿三不明所以,刘晓娟一个劲的给她说,球场上的男生最帅了,现在要不看以后准后悔。说完还指着球场上那个穿着红色无袖球服的男生,问她是不是很帅。       “11号加油,11号加油,11号加油……”       刘晓娟本来拉着阿三的手臂在和她说着自己喜欢的球员,却被那个男生一个漂亮的扣篮打断了。阿三仔细瞧了瞧,那个穿红色无袖球衣的男生衣服上印着的数字可不就是11吗。刚看清又被刘晓娟抓住了手臂,她抓着手臂一边晃着一边还在阿三耳边喋喋不休。       “陈烁,你快看,他在对我笑唉。啊,他笑的好暖,我的心都要化了。”       阿三往刘晓娟望着的方向,并没觉得人家有对着她笑。阿三被刘晓娟弄的莫名其妙,想要偷偷溜去教室看书,却又被刘晓娟挽着手臂一时抽不了身。本以为刘晓娟只是一时头脑发热,却没想到她一直看到散场,最后还是在阿三哀怨的眼神中恋恋不舍的离去。教室是不用去了,现在除了初三要上晚自习教室还开着,多余的教室都上了锁。最后只能从寝室来又回寝室去,阿三的书算是白拿了。       寝室里没人,黑漆漆的。今天是周五初一初二不上晚自习,县城里的六个女生早早的便回了家,只留下她和刘晓娟两个家远的在寝室大眼对小眼。      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这算是阿三来到这个学校后第一次正式的考试。阿三想趁考前的几个周末好好复习,考个好成绩回家和妈妈一起高高兴兴过年。她还不知道,家里发生的事情,今年过年会比往年都要热闹很多。原本三个人的家,爸爸过世后就剩她和妈妈,现在组成了新家庭多了三个成员,自然要热闹许多。       阿三将放在寝室中间那张唯一的桌子拉到自己窗前,就着昏黄的灯光温习那一页页像蚯蚓一样弯弯曲曲的英文。遇到生涩不懂的单词就翻翻课本后面的单词表,先记了意思再跟着音标拼读。实在没有的就用本子记下来,等着周一在同学那里借了词典再查。阿三复习完了一二单元,刚刚把第三单元对话看完就被刘晓娟打断。       “陈烁,你别念了,我们去打水吧。等初三下了课肯定很挤,这几天降温了,打热水的人特别多。”       的确,最近降温泡脚洗脸都要热水,开水房每天还是按夏天的量供应,根本不够。去得早的还能打到一两壶洗个澡,晚点去的连喝的水都打不够。       阿三拿了水壶和钥匙,看看自己身上那件单薄的秋衣,又披了校服再外面。阿三穿了衣服匆匆关了门,刘晓娟已经在外面等得发呆了。阿三把钥匙放进校服兜里,用空出来的那只手在刘晓娟面前晃了晃。       “想什么呢,不是要打水吗?”       “嗯,哦。”      刘晓娟像是才回过神,望着阿三点了点头,也不等她,便急忙顺着楼梯口朝楼下跑去。直到打完水回了寝室刘晓娟还一副心神不宁的样子。阿三几次想要问她怎么了,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话开口。她能感觉刘晓娟身上发生了什么事,但又不能直接问她。       在阿三正寻思着怎么去开解刘晓娟的时候,当事人倒是开口了。       “陈烁,今天球场上那个11号你还记得吗?”       11号,当然记得。穿得那么显眼,刘晓娟又那么大声的喊着“11号加油”,想不记得都难。       “记得,就是那个穿大红色球衣的高个子男生嘛。怎么了?”       “以前我家在城里,后来我爸爸妈妈离婚了,我就跟着爸爸回了镇上的老家。”刘晓娟并没有回答阿三的话,而是开始回忆自己的过去“我们回去不久我妈就嫁人了。”       阿三认真的听着刘晓娟的话,想要从里边寻找到她最近不开心的原因,刘晓娟却停下来不说了。就在阿三以为她再也不会开口的时候,刘晓娟的声音再次传来。       “她嫁给了我们家以前的邻居,在和我爸离婚以后又逼着那个男人离婚娶了她。”刘晓娟的声音有些颤抖“你知道吗?大家都在说是她勾引那个男人,然后弄得别人妻离子散。”       刘晓娟情绪有些激动,说道后面竟然开始哽咽起来。阿三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走过去一只手抱着她,另一只手轻轻拍她的背。       “我妈嫁的那个男人就是11号的爸爸。我们从小就认识,每天都在一块儿玩,上学放学都是一起。我们家就我一个,也没个兄弟姐妹的。从小到大他就像我哥哥一样护着我。可是现在我不知道怎么面对他了,我怕他怪我,怕他像别人一样对我指指点点。毕竟是我妈拆散了他的家。”       阿三想要安慰她,却找不到合适的话来说。她生活的地方很少有离婚的,她知道的就五奶奶的儿子离了婚。可是,那个女人最后嫁到外面去了,和刘晓娟的情况完全不一样。农村的人想法很简单,只要能吃饱穿暖,不冻着饿着就行了。而城里的人吃饱穿暖后想的也多了。       阿三对安慰人最不在行,好在刘晓娟只是把她当做倾诉的对象,也没想要她的安慰,倾诉完抽抽搭搭自己就好了。等哭的差不多了,才锤了锤阿三的肩膀。       “你想勒死我啊!”刘晓娟一边说着一边挣脱阿三的怀抱“我又不是小孩子了,抱那么紧干嘛,我又不会掉下去。”       刘晓娟发泄完拿着桶去走廊尽头的厕所接水去了。下课铃响了好一会了,初三的学生也陆陆续续回了寝室。他们寝室对着楼梯口,能清晰地听到有人上上下下从楼梯口经过。繁杂的脚步声搅得阿三也没了看书的兴致,只能了热水洗脸洗脚。       周末的两天都被阿三用来复习各科的功课了。刘晓娟约了几次阿三都没和她出去逛,索性她也不出去了,在寝室和阿三一起复习。       阿三就这样,周一到周五上课,周六周末复习。两周后便期末考试了。两天考完七科,等最后科考完,初中第一学期就这样悄无声息的过完了。然后是买票,收拾行李,回家。       考完的第二天,阿三背着书包提着衣服回家了。到了家,还没跨进家门就听到有人在说话,有大人也有小孩。阿三以为有人带着孩子串门,也没在意。阿三进了家门,才看到王小杰盘着腿坐在藤椅上,手里拿着个烤红薯正剥得起劲。王小杰看她正一瞬不瞬的盯着自己以为她想吃烤红薯,便光着脚跳到地上将手里刚剥了皮的红薯递给她。       “给你。”       阿三一时搞不明白眼前的状况,愣愣的没有接。王小杰家平时只有他和爷爷奶奶在家,奶奶要看店,爷爷瘫痪在床,一般不出来走动。今天怎么回事,他怎么会在自己家?       “小杰,和谁说话呢?”       杨文丽正在做午饭,听到王小杰说话,一边擦着手一边走出来。       “阿三回来了啊,怎么早没说你今天回来?幸好今天晚了些煮饭,要不然还没你的饭呢。”       杨文丽见阿三拎着东西,傻傻的站在门前没动。忽然想起她过完国庆便去县城念书了,还不知道家里发生的事,只能尴尬的笑笑。阿三也没多问,提着衣服便回了自己房间。放好书包和衣服才看到后面的小尾巴,王小杰正捏着啃等只剩一个尾巴的烤红薯,吃得满嘴都是。阿三看了他满嘴的红薯渣,皱了皱眉没说话。       “阿三,我们现在是一家人了哦。”       王小杰边说边啃着手里仅剩的一小节红薯,吃完还将吃剩的红薯皮随手扔在了地上。阿三还是没说话,皱着眉走过去,伸手将地上的红薯皮捡起来,一个人出了房间不去管王小杰。她隐隐约约知道发生了什么,她不反感母亲嫁人,只要母亲自己心甘情愿她也不可能拦着她。只是家里忽然多了几个人,她暂时有些不习惯。       果然,吃饭的时候阿三见到了王小杰的爸爸王勇。一张桌子四个人坐,一边一个正好。       “先别动,给奶奶夹起来了再吃。”       杨文丽打断了急欲伸筷夹菜的王小杰,拿出一个大大的洋瓷碗。瓷碗里装了大半碗的饭,按得紧紧地,又被杨文丽夹了许多菜进去,装好后在上边又扣了个小碗。等做完这一切,杨文丽又拿起桌上的碗,添了满满的四碗饭,给每人面前都摆了一碗才坐下来。       “阿三,我和你王叔叔领了证。以后……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       一句话被杨文丽说的磕磕巴巴,极不自然。说完后又尴尬的搓着手。毕竟事先没有告诉过阿三,陡然家里多了几个人,她怕阿三接受不了,也害怕她不理解,遭到她的反对。       “嗯”阿三轻轻地回应着杨文丽的话,怕她不能理解自己的意思又急忙填了一句“国庆节的时候就听说了,刚刚王小杰也说过。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说完望着王勇笑了笑“王叔以后这个家就靠你了,不知道还要给您添多少麻烦呢。”       “说到麻烦,怕只有王小杰那混小子了。阿三从小到大都挺不错的,成绩好又听话又懂事的,要是王小杰有你一半的好我也就不操心了。”      继父继女见面的尴尬,就在阿三和王勇稀松平常的对话中轻松化解了。       吃完饭阿三主动提出要和王小杰去给五奶奶送饭,说是看着王小杰,怕他磕了碰了。其实她是怕呆在家里尴尬。毕竟王小杰的爸爸常年不在家,见得少太陌生了,一下子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相处起来也不容易,只能避开了。
    回复
  • 筱晓

    筱晓

    楼主 LV16 2016-09-13
          十八章 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1)        国庆长假回家,正好碰上碰上五奶奶家办丧事,那个常年瘫痪在床的老人终于走了,束缚他身体的疾病再也不能困住他了。五奶奶都快六十好几的老太太,硬是哭的稀里哗啦的,谁劝也没用。儿子在老人咽气前匆匆赶到家,见了最后一面,也算圆了老人的心愿。       家里大人都忙着办丧事招呼客人,刚上小学的王杰才七岁,也不知道该干什么,除了上香的时候跟着拜一拜,其余时候都一个人躲在后面的蒲草甸里偷懒。       老人是在阿三回家那天上午咽气的,刚走到公路口上就听见噼里啪啦的火炮声,走近了才看到满眼的白帆。起初还以为五奶奶去了,正想着以后吃不到她卖的麻辣洋芋了,却看到她泪眼婆娑的被自己儿子扶着。阿三愣了愣,忽然想起那个常年躺在小屋子里,只有太阳天偶尔被推出来晒晒太阳的老人。五奶奶家就那么几个人,儿子、孙子和瘫痪的老伴,看五奶奶的样子,应该就是他了。       阿三想起一年多以前,自己的爸爸也是那样躺在床上,脸上的血色尽褪,一双手枯瘦如柴,和自己匆匆见了一面便永远睡过去了。然后是那个还没出生的弟弟,也那么没了。       世事最是无常,你不知道自己哪天降生、哪天生病,更无法料到哪天会突然离去,生老病死都由老天安排了,你完全没有自主的权利。虽然偶尔你可能会从他手中得到一些选择的机会,但环境和身份都给你定死了,再怎么选,都不会太偏离最初的命运轨迹。我们每个人都好像活在戏里,似乎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主角,以为自己能操控全局,却不曾想到,命运早已给你写下了结局。无论你活的如何肆意,生活过的怎样顺遂,终究逃不过一死。       阿三不敢再看下去,她害怕去想那些事情,也不敢想象如果再有亲人离开自己她还能不能撑得下去。在父亲死前,她忽然觉得自己亏欠他良多,他一直在扮演着一个好父亲的角色。父亲的爱太过内敛,直到他快要离开了,自己才发现他并不是不爱自己,而是习惯了不求回报地默默地付出。现在自己能做的就是好好听母亲的话,别让她再为自己操心了,不要到最后再来遗憾自己的过失。阿三忽然想起,她从未向自己的亲人表达过爱意,但他们都以自己的行动表达过对自己的爱了。她不能留下这样的遗憾。       阿三匆匆忙忙赶回家,大门关着。她从书包里摸出钥匙,放下书包关了门又去了五奶奶那里。那里办丧事,妈妈一定在。阿三问了好几个人才在小店后鱼塘旁边的空地上,用帆布和竹子搭出来的厨房里找到杨文丽。阿三急忙跑过期抱住她,想要说自己爱她,却碍于人多不敢开口,只能羞羞答答的扯着杨文丽的衣角示意她跟自己出去。阿三低着头不敢说话,她害怕和母亲说着说着自己就再没有勇气说出“我爱你”这样直白的话语,只是低头着将杨文丽拉到了草甸子边上,找了个没人的地方坐下。阿三深吸了口气,然后对着杨文丽郑重其事的说道:“妈妈,我爱你,很爱很爱。”       杨文丽看阿三紧张又焦急的样子,以为她在学校遇到了问题,看她不说话也不敢先开口。哪知道到她一开口说的居然是“我爱你”,不知道的还以为她在和小男生表白。杨文丽被她逗笑了。      “妈妈也爱你,你好好念书,以后考个好的大学,把你大伯家的几个儿孙全比下去,那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       杨文丽嫁到陈家十几年,各个方面都做得很好。她的学历、工作、相貌、性格在这个村都是数一数二的好,阿三的奶奶却从未给过她好脸色。不就是没生个儿子吗?儿子再多有什么用,阿三大伯的两个儿子有什么能耐。大儿子三十几了,整天还要父母下地干活收了粮食供他吃饭,一天到晚只知道打牌。小儿子倒还好些,知道找点活干,在砖窑里烧砖,每月还是能赚到好几百。可钱却从没落到家里,发了工资就和一帮狐朋狗友下馆子,那点钱要不了半个月就败的七七八八。孙子今年也十二了,一家人宝贝的不像话,一点事都不让他做,说是不能耽误他学习。结果这都六年级了,却连简单的加减乘除都弄不清楚。也不知道老太太想的,阿三那么好的孩子怎么就比不上那一家子了。       阿三听了杨文丽的话点了点头。本想说一下自己在学校的事情,忽然想起妈妈本来是在厨房帮忙的,被自己这样拉了出来耽误久了也不太好。只好闭了嘴,让妈妈回去。学校的事回家说也不迟。       杨文丽走了以后,阿三晃到挨着五奶奶杂货店的那条堰坎上,随手捡了几片瓦砾往池塘里扔,每次晃一下就沉了。不知道刘小二是怎么做到的,每次都能在水上飞很久,至少能在水上漂七八次。       “你好笨啊!怎么打了那么久还只能漂一下,笨蛋。”       王小杰无法理解,一个十来岁的大孩子打水漂居然比他还差。他才七岁,每次至少都能打四五个。他本来想嘲笑阿三一番,看她皱着眉忧伤的样子又有些不忍。       “笨,看我的。”       王小杰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曲起,捏着一块瓦砾随手一抛就在水上打出一个漂亮的水漂,一连跳了五六下才落进水里。打完又顺手抽走阿三手里那块弯弯曲曲的大瓦砾,捡了块平平整整的小瓦砾放进去。等阿三回过神,王小杰已经握着她的手开始往外抛瓦砾,就那么轻轻地一抛那片小小的瓦砾就在水上飞行起来,漂了四五下后掉进了水里。       阿三有些无语,同龄的孩子打水漂比自己厉害,连这个比自己小三四岁的小屁孩都比自己强。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看书做作业自己蛮厉害的,一遇到这种事情她只能干瞪眼。就像学自行车一样,刘小二学会了,她那个比她大两岁的侄儿学会了,后来连她二姐家的小强娃也学会了。她愣是学不会,还摔的鼻青脸肿,最后只能作罢。       王小杰没给阿三哀悼的机会,趁她分神又塞给她一片瓦砾。阿三就这样在王小杰的强制训练和严密的监督下打了一下午水漂,终于不再是一扔进去就栽水里了。总能漂个三四下才落水。       王小杰颇为得意,想阿三这种成绩好,不仅念书小还跳级的妖孽都做了他徒弟,光想想就觉得浑身舒畅。于是,王小杰想着想着就开始呵呵的傻笑起来。       回去的时候有些晚了,大多数桌子上都坐满了。鱼塘本就挨着王小二他们家,只是隔着一个很深的水沟,那条水沟倒也不宽只要用些力气一跳就过去了。为了快些赶过去,阿三只好牵着王小杰从堰坎上跳过去。落地的时候,正落在刚从厨房里边端菜出来的吴三婶面前。吴三婶平时喜欢替别人牵红线,看阿三和王小杰手牵手的样子倒还真像一对姐弟,便想着怎么让这两家合成一家。王小杰的母亲早年和他爸出去打工,遇上个有钱的男人便死活闹着离婚,后来跟了那个男人,还生了个儿子。他父亲王勇人老实,又没什么心眼,年龄也不大,跟阿三的母亲倒挺配的。       阿三完全不知道自己一个小小的举动就让吴三婶想了那么多,她只想早些吃饭,然后回家把这几天的作业给做了。空下来的时间还可以去陪陪外公外婆。外公去年下半年退了休,呆在家里没事做,正需要有人去陪着。何况他的生日也要到了,就当提前给他庆生。       阿三胡乱吃了几口,找到自己母亲说了自己吃过了马上要回家,便匆匆回去写作业。       第二天是王小杰家吃正酒,阿三写完了作业都12点了,下去的时候头排已经摆过了,只能等第二排。这里地方太小人太多,也找不到个合适的地方坐坐。阿三顺着昨天走过的路去了厨房,还没进门就听见自己母亲和别人说着话,听声音好像是吴三婶。不知她们在谈什么,只听自己母亲一个劲的说再考虑考虑,吴三婶一个劲的劝着。阿三觉得自己现在进去就像是刚刚故意在偷听似的,只好另找地方休息。       这边吃过了酒,明天就要把人抬上山埋了。       本来阿三是要一早去外公家的,杨文丽说自己有事也要去。阿三便等着她去五奶奶那里帮忙做了早饭一道走。       到的时候外公外婆正在吃午饭,不知道她们要过来也没多的饭,就让她们煮了面吃。阿三吃碗面洗了碗筷便被打发去睡觉了,堂屋里只剩了杨文丽和阿三的外公外婆。       昨天回去杨文丽就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吴三嫂的话。她说的不错,自己一个女人带着个孩子,家里没个男人始终不是办法。王勇人老实,又知根知底,也没什么不良嗜好,一家人勤勤恳恳的挺好。而且,五婶婶人也好,一点不难相处,做婆婆再好不过。杨文丽认真考虑过以后还是觉得要和自己父母商量一下,听听他们的意见。       “爸妈,我……”       杨文丽有些为难,不知道怎么开口。毕竟自己丈夫才过世一年多,现在改嫁还不知道有多少闲言碎语。这种事她真不知道怎么处理。以前想着一个人把阿三带大就行了,可是这一年多的日子让她明白光靠她一个人想要把孩子好好养大很难很难。自己一毕业就到学校教书,农活基本没怎么做,插秧打谷全都不会,只会种几棵菜除除草。但自己现在只是个代课老师,随时都有可能下岗,而阿三在县城念书,一个月和车费再怎么也要三百。父母年纪也大了,自己家里也没个兄弟,出了什么事都得靠女儿。要是家里没个男人,真要有什么事该怎么办?看来不改嫁真的不行。杨文丽把一切考虑好以后,觉得自己只能这么做了。也不再忸怩,索性大大方方说出来。       “爸、妈,我们村有人给我介绍了个男人,我觉得还不错。”杨文丽顿了顿,看自己父母的面色如常,便继续说道:“人挺老实的,就家里有个七岁大的孩子,母亲六十多了。”杨文丽本想先听听父母的意见,又怕他们嫌弃他拖家带口,有忙解释“不过他母亲人很好,对人都和和气气的,和阿三奶奶完全不一样,一个天一个地。就是公路边开了个小店的那个五婶,大概你们也知道。”杨文丽的父母始终没开口,听着她自顾自的介绍那个男人。       “你已经准备好改嫁了?”       杨文丽的父亲沉默许久,一开口就问了最不好回答的。杨文丽本想说自己还在考虑,但又觉得其实自己心里已经认定了这个事实。索性和盘托出。       “我是看阿三挺喜欢他们家的。她爸在的时候就时常去五婶那里玩,和他们家那个孩子也处的挺好的,所以我就答应说媒的人考虑着看看。”       “既然这样,等国庆过了我亲自送阿三回来,顺便去看看。”       杨文丽没想到父亲会这么开通,竟然这么一说就要去看人了,这是要定下来了啊。怎么才刚刚说就要定下来了呢?她的母亲看她愣愣的回不过神,知道她有些想不明白,便拉了她回房,细细给她分析了一遍他们老人的想法。       “你现在带着一个孩子,工作也没个稳定的,农活又全都不会。这要失了业丢了工作,家里没钱了怎么办?好,你家陈健给你娘俩留了一笔钱,你可以把它花了,但家里再出个什么事急用钱呢呢?”       杨文丽抬头看了看自己母亲,似乎没想到她会这么说。       “还有,那钱你也不能随便动,说好了是留给阿三的。你以为陈家一大家子会让你用?阿三现在去城里念书了,一学期都回来不了几次。万一你一个人在家病了动不了怎么办?所以还是得找个男人过。你还年轻,往后的路还长着呢。”      杨文丽和父母谈好了事下午就走了,只留了阿三一个人在这里。三天后阿三也跟着外公回去了。只是没有直接回家,先在五奶奶那里吃了饭才回去的。吃饭的时候王小杰刻意挨着她,悄悄地在她耳边说话。阿三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王小杰说什么,他居然说“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他一个小屁孩懂什么。       王小杰的话阿三根本没在意,匆匆吃了饭,和几个几个长辈告了别便拿着东西回家了。却没想到王小杰的话并非随口说说,等她寒假回来的时候他们已经住进了自己家。
    回复
  • 筱晓

    筱晓

    楼主 LV16 2016-09-12
    十七章 新的生活,新的开始      开学半个月的军事训练,县城的学生都受不了,很多都快晒脱皮了。阿三自小生活在农村,夏天里也不爱睡午觉,常常趁大人睡着了跑到河边抓鱼玩水,倒不怕晒太阳。只是连续半个月每天都站在毫无遮蔽物的操场上,一站半天,中午休息两个钟头又要出来继续晒着,到最后阿三也比之前黑了许多。和阿三同宿舍那几个女生那样整天拿着镜子望脸兴叹,阿三年纪小,还没到爱美的年纪,黑一点养一个冬不晒太阳就白了,也倒没在意。       军训的半个月没有放周末,军训结束的那个周学校放了三天假。寝室里八个人,有六个都是城里人,只有她和刘晓娟是从外面考进来的,别人都回了家,她们家远,留了下来。好在还可以彼此做伴。       三天的时间,第一天休息,第二天两个人一起逛了逛县城,买些生活用品。自从来了这里还没认真逛过,报名那天因为不熟悉也没时间闲逛,所有该买的东西都在校门口解决了。现在闲下来才有时间认真逛逛。县城比镇上大了许多,卖的东西也特别多,看得阿三眼花缭乱。和刘晓娟手挽着手转了两圈就没了方向感,都不知道该怎么走回去了。要不是刘晓娟记性好,估计两个人就只能蹲在路边哭了。       两个人吃完早饭出去,回来的时候都到吃晚饭的时间了。中午也没正经吃过东西,都是随便买了些零嘴对付着,现在倒还饿了。初二初三没放假食堂开着,可开饭早,她们回来只剩下残羹剩菜了。好在校门随意进出,放了东西刘晓娟就拉着她去了校门口的小吃店。到了店里刘晓娟就指着玻璃柜子,炸土豆、冒菜、烤肠、酸辣粉点了一大堆东西,要不是阿三拉着,她可能要把店里的东西都点一遍。刚点完东西刘晓就招呼阿三在靠墙的角落坐下,自己跑了出去,回来的时候手里多了两杯冒着冷气的奶茶。刘晓娟对这里似乎很熟悉,哪条街道有什么东西,哪家店的东西好吃她都知道,像在这里生活了许多年似的。       东西上来刘晓娟又让老板加了一碟醋,说是冒菜蘸着醋吃味道更好,阿三却没有她那种感受,只那样吃了一块就再也没往醋碟子里落过筷。刘晓娟性格开朗,一边吃着饭一边和阿三东聊西扯,阿三好几次都被她逗得差点呛到,一顿饭倒吃得十分高兴。       回学校的时候天都要黑了,初二初三还在上课,没到下晚自习的时间,校园里很静,来来往往就那么几个人,倒有些瘆人。刘晓娟胆子很大,不仅不怕还拉着阿三的手给她说哪栋楼有人成绩不好跳了楼,哪棵树上吊死过人。阿三吓得赶紧去捂她的嘴,唯恐她说的那些小鬼听到了她在谈论他们跑来索命。刘晓娟却笑得直不起腰了。        被刘晓娟一说,阿三不敢自己一个人出门了,打水也只能拉了她一起。刘晓娟洗澡的时候,阿三也不敢一个人呆在房间里,只能站在阳台上有一搭没一搭的和刘晓娟闲扯。偶尔刘晓娟会嗯嗯啊啊的回她两声。        “晓娟,你以前经常来城里吗?看你对这里好熟,完全不会走丢。今天要不是你,我现在指不定可能还在哪个头蹲着哭呢。”        阿三没听见回音,也不知道刘晓娟是不是听到了。反正也不是真要个答案,只是一个人怪怕的,想找个人和自己说说话。阿三又说了几句厕所里的人没有再说话,只有潺潺的水声。阿三又说了几句话,里边始终没有回声。       一个人站在阳台外没人和自己说话,外面又吹着冷风,树叶子哗啦啦的响着怪吓人的。阿三想了想还是回屋里去等着。刚要进去,一抹纯白的身影扑了过来,阿三吓得蹲在地上蒙住脸尖叫。刘晓娟正准备擦干净身子穿衣服,听到阿三的叫声水都没擦,就套了睡衣出来。看到阿三顶着一件白衬衣,蹲在地上发抖,刘晓娟顿时笑得直不起腰。       “陈烁,一件衣服,你怕个什么劲。”刘晓娟说着便用右手食指把衬衣勾在手上递给阿三“一件白衬衣就把你吓成这副熊样,啧啧,你胆子真小。”       要不是听她傍晚说的那些事,自己怎么会那么怕,现在居然来嘲笑自己。阿三没理刘晓娟,拿了衣服就进去洗澡。       兑好了水,却想到了去年暑假,也有这么个人这样捉弄自己。那天晚上在外公家,第二天早上要去收龙虾,自己兴奋得睡不着。半夜出去转的,刘小二就穿了件白衣服站在自己面前,当时她吓得不敢说话也不敢喘气。唉!怎么又想到他了。一年多没见也不知道他过得怎么样。上了初中写信也没那么方便,现在就寒暑假还能保持通信,也不知道他今年过年回不回老家。从小到大就那么一个处的来的朋友,长大了也要离开自己,幸好现在又有了一个朋友,只是不知道能陪自己到什么时候。        昨天逛了一整天,睡得也比较晚,所以第三天上午就赖在床上了。阿三吃了午饭又匆匆收拾了寝室,把刘晓娟啃得到处都是的果皮和瓜子壳清理了,然后才开始洗自己昨天换下来的脏衣服。才晾了衣服没多久寝室就来人了。       王美兰提了几大包零食,她的床位在进门左侧的下床,一进门把东西摆在床边,坐在床上啃鸡脚,阿三刚刚打扫完的地又被她扔了满地的骨头。       这几天就阿三和刘晓娟在寝室,前段时间军训太忙都没时间洗衣服,这几天空了自然就要全部洗干净。王美兰吃完鸡脚去厕所洗手,阿三上午洗了的衣服还在滴水,滴了几滴在王美兰身上。这个大小姐便不依不饶的在寝室里闹别扭,最后还是刘晓娟唬她,再闹就去老师办公室让她来评理才算作罢。       寝室里的人陆陆续续来了,八个人半个月的时间也摸清了各自的脾性,分成好几个团体。就王美兰太娇气,和谁都合不来,索性一个人。      回家一趟,每个人都带了些零食回来,上课前这一段时间各自都把带的东西拿些出来一起吃。阿三和刘晓娟没回家,不过刘晓娟屯了不少零食,也拿了出来,说是和阿三一起买的。       虽然刘晓娟性子野,爱捉弄人,但对人很不错。阿三从小就有些内向,朋友少,不太懂得怎么和人相处,和刘晓娟一起常常是刘晓娟帮她解决自己处理不了的事情。而阿三为人也好相处,刘晓娟吃饭上课都愿意和她一起。开学没多久,两人的关系就突飞猛进,像亲姐妹似的。       每天早起做操、吃饭,然后上课,中午做题、看书,累了就趴在课桌上休息一阵,下午又精神抖擞的上课。下了晚自习就回了寝室看会书,然后再洗漱、睡觉。这样过了两周就放十一长假,一个星期的时间怎么也要回家。阿三对新生活很满意,课业也完成得不错,她相信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是她通往省城的康庄大道。
    回复
  • 筱晓

    筱晓

    楼主 LV16 2016-09-10
          十六章 生活依然很美好       阿三在犹豫了一周后,终于鼓着勇气拆开刘小二寄过来的信。信的第一排用钢笔一本正经的写着她的名字,整封信干干净净,没有一个墨疤,字也写的十分工整。像是在写升学考试的试卷,生怕一个不认真就错失了继续念书的机会。       这还是刘小二第一次称她“陈烁”,而非阿三。她可以想象刘小二低头写信时认真严谨,甚至能够感觉他在写完信以后又一本正经的拿出新的信纸誊写。不然,整封信绝对不可能那么干净。信的内容正如阿三所料,写满了他在大城市的所见所闻,以及在父母身上得到关心和宠爱,满纸的幸福。刘小二的生活越是幸福越能衬托出自己的落魄,她不敢让他知道自己家里发生的一切,私心里想要给他留下一个自己依然过的很好的印象。       回信也就没什么可写的,不过是在之前没有寄出去的信后面加了几句话,告诉他自己迟迟没有寄信给他是因为家里出了事,并非忘了。信写好后没两天就拿去寄了,此后便是漫长的等待。一个月以后刘小二也该在省城初中上学了,而自己仍旧留在这个村子里,然后经过初中三年,又或许还要再等高中毕业自己才能去他轻易就能生活在那里的城市。       阿三父亲的丧事完了近一个月了,她和母亲的日子还得过下去,稻田里的稻谷该收了,还要请人帮忙。趁着阿三还没开学,可以帮着洗菜、切菜、烧火,做些杂活,要是开学了一切都要杨文丽一个人来,恐怕忙不开。于是收谷子的日子就定在了阿三开学前一周。总共请了十几个人,一天就打完了。此后便是晒谷子收进仓。忙完了也开学了。       开学第一天阿三就带着一个假期做好的习题去了小杨老师的办公室,却没有见到她。上了一个多星期课以后,才听说她回城去了,还结了婚。以后怕是无缘再见到了。       蒲草甸小学一学期少了两个年轻老师,又有几个老老师退了休,这学期的新生一来就显得老师不够了。就在阿三听说小杨老师回城以后,没过两天校长就来了他们家里,说是要杨文丽回去教书,不过只是暂时代课,等有了名额再转正。杨文丽正想着找个事做,校长就找来了,自是欢欢喜喜的去学校上课。       母女俩一个上班一个上学,家里没了主劳力庄稼自是没法多种,只能下午回来抽空种些自己吃的蔬菜。两个人的生活依然有条不紊过的很好。       转眼一学期又结束了,比起上学期亲人朋友一个个离开,这学期过的平淡多了。放了假没多久就过年了,过年的这天依旧万家灯火,烟花鞭炮声不绝于耳。唯一不同的是,她们不再和陈家一大家人一起吃年夜饭,母女俩在锣鼓喧天的年夜,炒了两三个菜冷冷清清的过了年。       家里办了丧事不到半年,大家都有些避讳,正月初十以前家里都没有人来,除了初三去了外公家里,她们也没到哪里去。初十以后,年也快过完了,才开始有人到她们家来坐坐。       十五元宵节一过就开始报名开学,这是阿三小学最后的一个学期了,秋天她就要上初中,离开这个地方到镇上或更远的地方念书。她心里始终放不下自己的母亲,她走了家里就只剩母亲一人了。       阿三依旧每月收着刘小二寄来的信,从去年八月初收到第一封信开始,现在已经十一封了,再收一封就是十二封。整一年没见了。虽然没见到,她却能从信里了解刘小二的生活,他过得很好。自己只有比他更加努力才能追上他的脚步,勉强让这份感情对等,而非一个有着优越条件的人对弱者的施舍和同情。       七月的天气有些燥热,阿三穿着短衣短裤也不停的冒汗。今天来参加县中心学校招生考试的学生都是由家长陪着,孩子坐在里边做题抹汗,父母现在外边焦急的等待。两场考试下来,阿三整个后背都湿透了。       “阿三,考得怎么样?”       杨文丽在外边等了三个多钟头,身上的衣服也全湿了。看阿三出来一边抹汗一边迎上去,焦急的问着。       阿三两个科目的题都得心应手,数学题每道都会做,她认真演算又仔细检查了几遍,应该不会出错;语文基础题都会做,就看小作文能不能拿高分了。本来整个考题都做得好好的,但一出来就看到自己母亲焦急的样子,她又有些不自信了,只能低着头不敢回答。她害怕母亲失望,不敢早早的给了她希望,最后却又空欢喜一场。       杨文丽见阿三没有答话,以为她考得不理想,也没再逼问她。       “没关系,考不上我们回镇上去读。也可以去你外公那里,跟不上的时候还可以找老师帮你补一补。嗯?”       听了杨文丽的话,阿三的心一阵发紧,鼻子一酸,眼泪就下来了。不管怎样这个世界上都还有一个人对自己不离不弃,不管自己做了多糟糕的事,她一句“没关系”就能化解所有的烦恼。自己又有什么理由让她为自己烦恼。       “妈妈,你别担心,我做的很好,一定能考上。我会很努力的念书,以后我还要考大学挣大钱给你用呢!”        “哦,我的阿三还要挣大钱呢?”杨文丽伸手替阿三理了理汗湿的头发“那以后妈妈也可以跟你去城里住大房子咯。”       “我会买很大很大的房子给妈妈住,我还要买那种可以开着到处玩的车子,以后开了带你去玩。”阿三说着便指了指路边停着的黑色轿车“咯,就是那种。不过那个颜色不好看,我要白的,像雪一样白的那种。”      “好,我的阿三一定能挣大钱的。妈妈等着你开车回来接我到处玩,然后去城里住大房子。”       母女俩边走边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像是明天就可以过上那种日子似的。好在,她们理梦想又近了一步。几天后成绩出来,阿三考了第七名。全县参考的一两百个,只收前五十名,其余的名额全部留给本片区的适龄儿童。       八月三十一号,阿三从家里拿了铺盖被褥和换洗的衣服,到学校报了名领了书还分了宿舍。到了晚上躺在窄小的单人床上仍觉得不真实。这是全县最好的中学,每年对外只收四五十个,几百个人参考,她居然考上了,还考了第七名。她相信,只要自己再努力一些,她离省城就不会太远了,只会越来越近,说不定高中就能去那里。这一刻她觉得一切的不幸似乎都没有发生过,自己在乎的人都还在自己身边,生活依然还是那么美好。
    回复
  • 筱晓

    筱晓

    楼主 LV16 2016-09-09
    十五章 漆黑的前路       经过一场闹剧似的财产争夺,第二日何成玉领着儿子孙子和昨晚开口结束那场争吵的族长陈乾安还有另外几个长辈,一大早就来了阿三家里。何成玉没事人似的,好似昨晚的一切都不曾发生。笑呵呵的开口,说是要替阿三去把钱存着,免得放家里遭贼,让阿三快去把她妈妈叫出来。她实在是被阿三昨夜的举动吓到了,怕杨文丽也撒一次泼,之前说好的一万块钱也耍赖不给了。这才趁热打铁,趁着陈家各位长辈还在这里,先把钱拿过手了。       这几日哭的太多,睡的也不好,阿三眼睛红红的还有些肿。何成玉带着一群人进来的时候她正拿着热毛巾敷眼睛,听到脚步声近了才把毛巾拿开。抬头看见带头进来的何成玉,睁大一双红肿的眼睛,恨恨的瞪了她一眼把毛巾扔进脸盆,转身就进里屋去了。       阿三一直知道奶奶不喜欢她,甚至有些恨她,连带着也恨起了她的妈妈,她知道自己如果是个男孩一切都不一样了。可是,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所以她从小就对这个是非不分的奶奶亲近不起来。以前还能维持表面的恭敬,两个人见了面外人看了还像一对祖孙。而昨晚阿三彻底和她撕破了脸皮,现在根本不想理她。毕竟年纪小什么事都写在脸上,做不到何成玉那样明明昨晚才吵过一架,现在还能笑嘻嘻的站在这里说些冠冕堂皇的话。       杨文丽看阿三的脸色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从刚刚听到有人进门她就知道了。       “阿三,我先出去了。你烧着火,面熟了就捞起来先吃着。”       杨文丽扯下围裙,擦了手摸了摸阿三的头就出去了。留下阿三独自一个人守在那里往灶膛里添柴,烧了几把火面就熟了。阿三没有听话的先吃,而是将面挑起来拌了一碗,端出去给杨文丽。她不想妈妈又像昨天一样一整天都吃不上饭,还要强撑着虚弱的身子和那群人周旋。       阿三端着面出去的时候,何成玉正笑呵呵的端着昨夜剩下的茶水里掺热水。阿三有些不高兴,恨恨的把碗放下,看着何成玉。       “我听我们老师说隔夜的茶喝了不好。”       阿三说着便伸手抢过何成玉手里的搪瓷茶盅,几步走到屋外把里面的茶倒了。何成玉被噎得说不出话,只能伸手指着阿三恨得咬牙切齿。杨文丽见了也没搭话,要不让她发泄一下估计得憋坏了,又何必为了几个不相干的人让她不痛快。而阿三,根本就没再看何成玉一眼,倒了茶进来就只望着杨文丽。       “妈,把面吃了,免得又挨饿了。”说着阿三便把面碗推到杨文丽面前。       “嗯!”杨文丽伸手揉了揉眼角,把要流出来的眼泪逼了回去“你也去吃吧。”       阿三见自己妈妈开始吃面才转身回厨房,端起有些糊了的面条拌着吃了。        给何成玉的钱是当着所有人的面拿的,给阿三剩下的那一部分也是大家一起去存的。杨文丽在那里填单子存钱,其他的人都在大厅里等着。存好了给他们看了定期五年的单子,一群人才又往回走。五年,五年后阿三上高二,也要用不少钱了。       阿三的奶奶得了钱,杨文丽又准备了些酒菜招待几个族伯,吃饱喝足自是皆大欢喜。一场丧事办完后却像办了喜事一样,一个个笑呵呵的。       等所有人都走了,所有事办完了家里忽然冷清下来,仿佛这一切都不曾发生过。只是原本三个人的家如今只剩下两个人了。地里的玉米黄了,花生和稻谷要不了多久也能收回家了。之前出去也是想着收割的时候陈健请几天假,回来忙完再过去的。现在人是回来了,却没能如愿把这一季的粮食给收了。       杨文丽才做了手术不宜劳作,地里的玉米却不能不搬了。只能阿三一个人和着壳子搬了,半背篓半背篓的背回去倒在偏屋里,杨文丽再一个个剥了端出去晒着。好在没种几块地的玉米,这样蚂蚁搬家似的搬了五六天也全部收回来了。晒了两天就能脱子了,再晒两天就可以装仓。好在稻谷和花生还没怎么熟,再过二十来天收正好。只是家里没了主劳力,打谷子只能请人帮忙了。       日子就这样不咸不淡的过下去,阿三仍旧每日看书、写字、背诗、做题。直到一个不速之客的来临。这日阿三正在屋里练字,听见屋外有陌生的人在说话,妈妈好像不在没人搭理他。阿三连忙放了笔跑出去。屋门口站着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旁边放着一辆自行车,车子两边各搭着一个胀鼓鼓的绿帆布袋子。       “小姑娘,你认识陈烁吗?我问了好多人都说没这个人,你看看你们这里到底有没有这个人。”       男人说着从自行车后座取下一封用牛皮纸做的信封,指着上面的名字问阿三。阿三接过信,一时不知要说什么。她就是陈烁,但似乎没几个人知道,大家都叫她阿三,连学校里的老师都这么叫她。只有小杨老师才会一本正经的叫着她的名字“陈烁”,这个名字似乎是专为她一个人取的。      “我,我就是陈烁。平时大家都叫我的小名,没几个人知道我的名字。下一次要还有我的信,您送这里就好了。”      阿三说着便要去接信,那男人生怕送错了再三确认,又让阿三说出了寄信人的姓名和地址说出来以后才把信给她。阿三拿着信却呆在原地不敢拆开,也不进屋去,就这样呆在原地不进也不退。       杨文丽也听到说话的声音从屋里出来,叫了她几声才听到,轻轻的从鼻子里“嗯”一声便拿着信回屋去了。之前给刘小二写的信因为父亲的事耽搁了,还没寄出去,他的信倒先寄过来了。她始终不敢拆开刘小二寄来的信,她怕看到他信里写着如何幸福快乐,她怕看到自己和他的差距越来越大,怕自己就这样失去了唯一的朋友。       那封信就这样扔在枕头下三四天了,每晚都阿三都要拿出来将信封的正反两面翻来覆去的看,却始终没有拆开。她还没有想好该怎么面对他们之间越来越大的差距,也没有想好该怎么给他回信。就这样躲过一天是一天吧!前面的路太黑,她暂时还看不清该怎么走下去,再也不敢轻易答应他什么。省城似乎离她越来越远了。
    回复
  • 筱晓

    筱晓

    楼主 LV16 2016-09-08
    第十三章 无缘见面的弟弟       第二天白天,陈家和杨家的亲戚、周围的邻居几乎都到了,昨晚没来的便给了礼钱,领了孝布找个座椅坐下,早来了的则帮着挑水、切菜、炒菜、蒸饭、清碗……到了中午扯了几张帆布搭起顶棚便开始拉起桌椅准备摆饭。等碗筷摆好了便开始上菜:酥肉圆子、烧白、肘子、红薯杂扣、肉夹酒米饭、回锅肉、炒肉丝、水煮鱼、豌豆猪蹄汤九大碗必不可少,前面五个都是蒸菜,还没开席就揭开蒸笼端上桌来,而上桌的头碗菜必是酥肉圆子。余下再几个炒菜,土豆丝、醋溜白菜、麻婆豆腐,再一碗芹菜炒肥肠、猪肝炒血皮菜菜、一碟榨菜,在吃饭的时候陆陆续续的上来,等十五个菜都上了桌这顿饭也快完了。       五个蒸菜八副碗筷摆放在四方桌上,等着锣鼓一响,男女老幼齐齐站起来,等道士念完悼文,一声鞭炮过后才又坐下开动。有的带了孩子嚷着要吃,也只能捡了烧白、肘子、红薯杂扣、肉夹酒米饭里的东西夹给他,头碗是万万不能碰的,必须等到正式开席才能动头碗。菜陆陆续续的上上来,空碗也陆陆续续被收下去洗干净,等着第二轮摆饭用。收碗的时候碗不能重起来,免得主人家里白事“重”。有的人图方便不管三七二十一把碗重着一摞端着便走,遇上事多的主家不仅不会感谢你帮忙还可能和你大吵一架。毕竟家里死人的事谁也不想来第二次。所以收碗的时候都是拿了托盘把碗一个个摆在里边,穿过摆宴席坝子拿去屋后的檐坎边洗了。       第一轮吃完一桌便收一桌,然后摆上所有的菜等八个人齐了便开始动筷子,不再专门敲锣放炮喊开席了。这一轮大都是家远来的晚的,或是上一轮没找到座位坐下的,还有一部分是专门从学校回来赶午饭的学生。这一轮吃完收拾好桌椅碗筷,人们便三三两两的坐在一起,找了阴凉的地儿闲谈。还有一些嫌天热便回了家午睡。等下午再过来吃晚饭。       晚饭大都是中午没吃完的剩菜,再炒些肉丝、几个小菜便八人一桌围在一起吃了。吃过饭以后,几个道士就用石灰粉在坝子里画了个圈,圈子的边上摆着几个粗碗开始“破地狱”。陈家一大家子的小辈都围在坝子里跟着石灰画的圆转圈。老道士穿着黄袍和黑色的皮鞋手里拿着个拂尘嘴里念念有词,小道士则是一件灰色短袖一双灰白的球鞋,手里拿着锣鼓。而陈家众人一个个披麻戴孝,手里攥着一沓一毛两毛的角票,每次小道士手里的锣鼓一响便停下来,往附近的碗里放一张毛票。如此转了好几个钟头才完事。破完地狱死人的灵魂才能顺顺当当去往阴曹地府等着投胎,免受地狱里的皮肉之苦。       凌晨两三点钟转圈和旁边围观的众人散去阿三又回到堂屋的灵前守灵。明天一早天不亮就要把人抬上山去,几个堂兄、堂姐也没睡,陪着她守在灵前。天还没亮,道士就敲锣打鼓让他们每人抓一把酒米饭放到他面前的瓦罐,封了口放进棺材里就开始封棺。封棺前还剪了阿三的一个衣角放进陈健右手的手心,左手则攥满一把酒米饭。右手亲人左手衣食,保他下辈子儿孙满堂衣食无忧。       天刚蒙蒙亮就遣了四个大汉抬了棺椁上山。按说该明天才上山的,但明日初八,七不埋母八不葬父,只能赶在初七匆匆下葬。       阿三走在前面,小小的手拖着大大的灵牌,雪白的孝衣和两旁用竹竿撑起的白帆在晨风中摆动。      这样磕头烧香的日子持续了两三天,阿三膝盖都跪肿了。在这几天里阿三几乎没睡觉,每天白天不停地磕头跪拜,晚上守在灵前,到了下半夜才能跪在蒲团上打个盹儿。几天下来,整个人都晕晕乎乎的,似乎随时都会倒下。但人的潜能是无限的,每每晕的快要倒下了都能坚持着不倒,这么就熬下来了。       吃了早饭大家便招呼着该还的东西都还了,只留了几桌的桌椅碗筷,等着中午做饭答谢这次帮忙的邻居。       这样收收捡捡就到了中午。快开饭的时候,两个穿着整齐,头发油亮的男人和一个穿着碎花裙子的女人来了。这几个人阿三都没见过,应该不是他们村的,她也没见过爸爸妈妈有这样的朋友,不知这几个人究竟来干嘛。        “杨文丽是住这里吗?”穿白衬衣的男人开口还不等人回答又说“快去叫她出来,晚了别怪我用强了,也别躲躲藏藏的了,只要没生出来都要给你打了。”说着便让旁边的女人找个人带了去屋里。       “你看,同志啊,这边办丧事呢,您行个方便,等这丧失办完了再来,成不?”有人认出这几个人是镇上计生办的,估计杨文丽怀二胎的事有人告密给他们知道了,忙出来圆场。       “我管你死爹还是死娘,快把人带出来把手术做了,谁和你们说这些七七八八的。国家规定了一家只得生一个,你们这些人……”       男人话还没说完刚才进去的女人便带着怀胎近六个月的杨文丽出来了,刚才带路的人怕尴尬早没了人影。杨文丽头上戴着白花,一身素衣跟在女人背后,伸手把几缕碎发别在耳后。看着刚刚说话男人“同志,我晓得你们来做什么,我自己回去,先等我说几句话。”说完忽然跪在地上,对院里帮忙的人道“这几天麻烦各位了,我在这里给大家磕头了。”说着就磕下去。有人要来扶她,被她别手让过“还请大家好好吃一顿,下午休息一阵,帮忙把剩下的东西还了。谢谢大家!这几天辛苦您们了。”说完才从地上站起来,对着计生办的人又道“几位也没吃饭吧,要不吃了再去?”几个人也不好留下来吃饭,只得挥手说吃过了。       杨文丽转身看阿三呆呆愣愣的站在那里,安慰了几句便随着几个人走了。前后不到半个小时便决定了一条生命的生死,而那个为了让这条生命顺利降生而外出躲藏,最后意外死去的人也没能气的活过来。于是,两条命就这么没了。而杨文丽丢掉的工作找不回来了,阿三也不再有爸爸了,而那个才被她责怪的弟弟也没机会见了。一滴泪悄悄滑落。
    回复
  • 筱晓

    筱晓

    楼主 LV16 2016-09-08
    有很多都是自己的生活经历,还有一部分也是自己见到或听到的事,所以写起来还好。只是里面的情感不好把握,往往会把自己的感情带进去。比如写道12章和13章的时候忽然有些写不去了,几次眼泪模糊了双眼,根本没有勇气再写下去。所以调整了一下情绪,两天才更新了这两章。我们每一个人生活都不容易,但总能找到原因坚持下去。其实只要你熬过去了会发现,其实你比很多人幸福很多,至少你有健全的四肢和健康的身体。最初想要写这个故事就是因为“阿三”的坚韧打动了我。希望这个故事一样能够打动你。

    小离:我对故事的人很佩服 故事很难写呀

    回复
  • 筱晓

    筱晓

    楼主 LV16 2016-09-08
    第十二章 惊变       刘小二离开的当天阿三便回了外公家。依旧是每日写字背诗,只是不再出去玩,把每日的活动项目变成了做习题。这次送刘小二回去阿三特地拿来了小杨老师给的那本习题,每天上午做题下午练字背诗,遇到不会做的就请教外公。       日子在做题、练字、背诗中一天天溜走,离刘小二离开已有二十几日。走之前两人约定好了每月一封信的,可是现在该写什么?心里感觉有很多话要说要说,却组织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最后只能写了自己最近做的事,流水账一样写了满满两大张纸。写完后又不放心的检查了好几遍,还对着字典把自己不熟悉的字查了一遍才放心的装进信封,等着外公回来让他帮自己拿去寄了。       阿三坐在门槛上望着大路的方向,太阳下了屋檐坎也不见外公回来。心里有些着急,却也没有办法。和外婆吃了午饭,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却怎么也睡不着。       阿三迷迷糊糊听到外面有人,很多人吵吵嚷嚷的。她努力睁开眼睛,却没再听到刚才的吵闹声,她呆呆的望着蚊帐顶上白色的布,似乎是想要确定刚刚是不是在做梦。       “阿三,别睡了,快起来了。”外婆从堂屋那边走过来,边走边叫着阿三“快起来,收拾……收拾回家去了,再不去怕是来不及了。”外婆似乎走的很急,说话时微微喘着气。       阿三从床上翻身下来,穿了鞋,迷迷糊糊的揉了揉眼睛。       “阿三,别愣着了,快去收拾衣服,跟你小姨回去。她特地过来接了你回去的。”外婆气喘吁吁的走到门口左手扶着门框喘气,见阿三听得似懂非懂的才又说“你爸和你妈回来了,你妈她命苦啊!你爸……”说着似是想到了伤心事了,抬起右手开始抹眼泪。       阿三没有开口,听话的去屋里收拾了衣服和书本,走到门口才想起外公还没回家。       “外婆,外公回来了吗?”       “他去你家了,出那么大的事。唉……”刚擦干净的脸上又有眼泪划下来。“快去堂屋里,随你小姨回去。别耽搁了,晚了来不及了。快去!”       阿三背起书包,拎着衣服几步走到堂屋,果然在那里看到了小姨。小姨也看到了她,接过她手里的东西,拉着她的手对屋里喊了声“妈,我带阿三过去了啊!”没等屋里回答就走了。       阿三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只任小姨拉着回去。一路上走得很快,只用了一个多钟头就走到了平时要走两个钟头才能到的渡口。上了船,小姨坐下喘了几口气才语重心长的说“阿三啊,你以后一定要孝敬你妈,她命真苦啊!你们以后该怎么办呢?”似是疑问却并没等谁回答,说完又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阿三到现在还是迷迷糊糊的,外婆告诉她爸爸和妈妈回来了,叫她赶紧回家,可又说妈妈命苦。她不明白爸爸妈妈回家和妈妈命苦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她们都这么说,外婆是小姨也是。而且她们都这样叹着起。      阿三不知道要怎么和小姨说话,索性跪在船上供乘客坐的长板上,将手垫在下边,脑袋趴在窗台上望着翻着黄浪的长江。最近连夜暴雨,整条江里的水都像加了颜料进去似的,土黄土黄的。       船很快靠了岸,刚刚停稳还没搭起跳板,阿三便被小姨抱着从船舷上跳下去。到了岸上才放下她,拉着她的手回家。      走了近一个钟头终于到家了。还没进门就看到屋里密密麻麻坐满了人。基本上都是陈家的本家,连住在另一个镇上的四爷爷都过来了。一群人叽叽喳喳说着话,没人注意到她们。      阿三被这个阵仗弄的懵了,拉了拉小姨的衣袖要她带她去见自己的妈妈。她急切的想要见到妈妈,她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阿三进了父母住的房间,首先看到的不是床边的妈妈,而是躺在床上毫无生气的爸爸。爸爸的脸色苍白瘦削,放在毯子外面的手也是枯瘦枯瘦的。看到阿三过来,他的眼珠转了转,嘴巴微微张着想要说什么。阿三有些不敢相信这个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的男人就是她的爸爸,可是他确实有一张和爸爸一样的脸,就是瘦一点。阿三愣愣的站在离床一两步远的地方,被小姨推了一把,推到床边。       阿三有些怕,眼前这个男人好像从来没有在意过她,从来没对她笑过,但仍旧做着一个父亲该做的一切。她病了他会骑着自行车去垃着她去打针,在她小一些的时候遇到雨天爸爸也会背着她去上学,有时候上街去也会给她带几包饼干或是几把水果糖。阿三忽然发现,其实爸爸也是爱她的,只是他不像妈妈那样善于表达。可是现在这个这个男人躺在床上一动不能动,她感到好怕,就好像他随时都会这样睡过去再也醒不过来。她知道,爸爸不会好起来了,就像去年她看到躺在床上的二奶奶一样,一动不动的,没过几天就死了。       阿三忽然意识到了什么,伸手出一只手紧紧抓着爸爸的手被,另一只手放在他的手心,眼泪便止不住的流出来了。她不知道自己在那里站了多久,也不知道她是怎么走出来的。她只记得她抓住爸爸的手那一刻,看到爸爸闭上了眼睛,一滴泪水从他的眼角划了下来,然后她就被拉出来了。       从傍晚开始就不停的有人过来,她披着白布,一身雪白的孝衣在腰上用一根麻绳捆着。头上的白布也用麻绳捆着,在额头用一块四方的小白布对折成三角形,然后用米饭粘住,串在麻绳上,三角形的一个尖朝着天上。阿三不停的给人磕头,脸上早已被泪水和土灰糊的黑黄黑黄的。到现在她还是懵的,好好的爸爸妈妈要去走亲戚,妈妈说回来她还会多一个小弟弟。怎么现在回来,弟弟还在妈妈肚子里爸爸就没了?她讨厌那个没出生的弟弟,要是没有他爸爸怎么会没了?       耳边锣鼓、鞭炮和一群孩子憋着气装着痛苦的声音都在告诉她这个事实,那个还没出生的弟弟害得爸爸没了。要是没有这个弟弟该多好!
    回复
  • 小离

    小离

    LV4 2016-09-07
    我对故事的人很佩服 故事很难写呀
    回复
  • 筱晓

    筱晓

    楼主 LV16 2016-09-06
    谢谢!我会努力的。

    风影:加油!看你的文字很暖心。

    回复
  • 风影

    风影

    LV18 2016-09-06
    加油!看你的文字很暖心。

    筱晓:我刚大学毕业不久。这篇文章是以我的家乡作为蓝本,很多人物在我的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我很喜欢以前那种悠然自乐的生活,也很想把它写出来和大家分享。只要有人喜欢我就很满足了。

    回复
  • 筱晓

    筱晓

    楼主 LV16 2016-09-05
    第十章 最美好的明天       阿三和刘小二的竹篓最终编成了,只不过不是他们自己编,也不是他们平时用的那种小小的,用大人不要的黄篾芊编;这次他们抓龙虾的竹篓是阿三的外公特地去砍了竹子,现编的,与以往他们看过的都不同的竹篓。长长地一个篓子,头小身大,口子内侧还伸着许多篾芊,篾芊的尾部朝中间聚拢,挨在一起堵塞口子上。那些误闯的鱼虾只有在进去的时候可以从窄窄的入口挤进去,如果想要出来就会被伸在那里的篾芊扎着。所以,它们只能进不能出。       编好了竹篓再摸些田螺,用石头砸碎了外面的硬壳,拿细绳拴住挂在竹篓的内侧。最后再从箩蔸上解下一根绳子,从竹篓口子那里专门留出来穿绳子的小洞里穿过,打一个结。只等傍晚天凉了找一个进水塘,或是深水的稻田把竹篓放进去,再把绳子的另一头捆在水塘或是稻田边的小树或是石块上,就等第二天来收了。       这天下午太阳刚落山,阿三就催促着外公带了她和刘小二去下篓子。一路上都有蚱蜢从稻田里惊起,一会跳到这儿,一会跳到那儿。阿三扯了几根狗尾巴草,跑在最前面,一边走着一边抓着蚱蜢。抓到后便挑开它脖颈处没连着肉,像是围在上面的围巾似的一层硬壳,把狗尾巴草茎穿过去,撸到长着草米子的尾巴那里。刘小二见她在捉,也帮着她抓了许多。这样边走边穿,一会儿就穿了四五串。阿三的外公看她认真的样子,忽然轻笑道:“你妈她们小的时候也爱捉蚱蜢。一串一串的,几个娃一下午能捉二三十串。”       “那时候外婆也爱养鸭子么?外婆说鸭子最爱吃这个了。”每次阿三捉了蚱蜢都是拿去给外婆喂鸭子。有时还会摸了螺丝敲了外面的硬壳拿回去给鸭子吃。       “那时候喂什么鸭子哦,有一两只鸡鸭生蛋就不错了,哪还喂那么多鸭子。人都吃不饱,哪里还来粮食喂鸭子。”       “那捉那么多蚱蜢干嘛?又吃不得。”蚱蜢捉了不喂鸭子还能干嘛?      “你说对了,它就吃得。拿回去用开水烫一下,把头翅膀给它扯了,放锅里煎一下放点盐就吃得了。”       “那它肚子里还有肠子都没抠干净就吃啊?鸡鸭鱼都还要抠干净肠子呢?没抠干净都吃的进去?”阿三不理解,蚱蜢有什么好吃的,那么一点肉,还有装着粪便的肠子怎么吃得下?偏她又是心里不能蔵事的,不问出来恐怕今晚都睡不着。       外公轻笑道“你没吃过不晓得,扯它脑壳的时候肠子就跟着扯出来了。就算没扯干净还不是照样吃了,哪有那么多讲究。你以为像现在一样有那么多吃的?填的饱肚子就是不错的了。有些人吃不饱还去挖白泥吃呢,说那是‘仙米’,是菩萨赐的。好多人吃了消化不了,堵在肚子里,一个肚子鼓着跟个怀儿婆样。哎呀,到了。”       阿三和刘小二跟着外公走到一个周围长满杂草的水塘边停下来,找了个有树的地方下篓子。外公撸好裤腿便抱着竹篓下水,阿三和刘小二就在岸上牵着绳。等外公上了岸把绳子栓在树上就回了家,只等明早来收了。 这一夜天黑黑的,似是没有月亮。阿三害怕明早去收篓子时没有虾。外公说过,龙虾爱在月亮光地下出来找吃的。今晚没有月亮,万一龙虾不出来怎么办。本来明早要去收虾现在就过于兴奋,又担心着没有月亮收不到虾。在这收虾的兴奋期待和收不到虾的担心失落中煎熬着,阿三怎么也睡不着。总想出去看看,看一下今晚到底有没有月亮。       阿三轻手轻脚的从床上爬起来,小心翼翼的从外婆身上跨过去。刚跨过,床上的人忽然一个翻身,吓得阿三差点滚下床。在确认了外婆还没醒后,阿三穿好鞋,蹑手蹑脚的去开门才发现门居然没锁。可能是忘了吧。       外面并不似屋里那般黑漆漆的。天上缀着几颗小星星,一个弯刀似的月亮挂在那里发出一微光。幸好,月亮出来了。       阿三走到小阁楼旁的石堆上,找了块平整的大石头刚坐下,一个黑影扑了过来。阿三吓坏了,以为是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屏着呼吸捂着嘴不敢说话。何阿婆说过,小鬼都是靠人呼出的气找到你的,要遇上了就不要呼吸,一会儿它就走了。阿三憋得快要断气了都不见那鬼影子走开,又害怕自己动着给它看到了,不敢进屋去。只能一动不动的做在那儿。不知过了多久,那边传来低低的笑声。       “阿三,你干嘛。我来了那么久你都不和我说话。”刘小二一本正经的说着,好像刚刚不说话的只有阿三一个人似的。他绝对不会承认他是故意的。阿三从小胆子很大,唯独就怕这些东西,好不容易能吓一吓她,怎么能错过呢。       “刘小二,你作死啊!你站在那里那么久不知道吭一声呢。吓得我魂儿都要丢了。”阿三说着便拿眼睛去瞪刘小二,只是夜色太浓,刘小二根本没看到。就算看到了他也不怕,阿三那张粉嘟嘟的娃娃脸,水汪汪的眼睛瞪得再大也吓不了人,只会让人觉得可爱。       两人打打闹闹一会便累了,便纷纷上床睡觉,只等着明日早早的去验收成果。       次日,鸡才刚刚打鸣阿三就穿戴好了。还怕刘小二没起,兴冲冲的要跑去他屋里喊他。还没到那里,就看到外公和他坐在堂屋里洗脸。看来她是起的最晚的了。阿三撇着嘴抢过刘小二手里的洗脸帕,哼了哼。刘小二觉得莫名其妙,看阿三的嘴翘的都能挂稳一个桶了。       “阿三,你是没睡醒吗?要不你再去睡会,我和你外公一起去。”刘小二以为阿三是没睡醒,有了起床气,便体贴的让她再去睡会。       阿三越听越来气,她哪里是不想去抓龙虾,明明是刘小二让她不高兴了。好好的她第一个起床,怎么就变最后一个了,都怪刘小二。       “刘小二,你故意的是吧。都怪你,我要第一个起床,偏偏你比我早起,我就成最后一个。”       刘小二无法理解阿三这种兴冲冲的做一件事,却忽然被泼了冷水的苦闷。但也不想和她计较。       “要不,以后我等你起了床我再起来?”       “哼!”       刘小二还想说点什么缓和气氛,可阿三理都不理他,也只得作罢。        山间的清晨笼罩着薄薄的晨雾,所有的东西都似没睡醒似的,整个天地静悄悄的,没有一丝声音。今天的收获颇丰,篓子里的龙虾倒出来整整一小桶。今天是吃不完了,只有拿回去养在水缸里明天又吃。       回到家,阿三拉着刘小二一起收拾龙虾,完全忘了早上还跟他生着气的。小孩子最会取舍,再不高兴的事转过身就忘了,从不会把烦恼留到明天;而高兴的事情他们会牢牢地记着,过上一阵子又想上一遍,然后偷偷的笑着。日子就这样静静的过着,每日摸鱼、抓虾,看书写字,每天都有期待。每晚睡觉前都会想着,明天又玩什么。阿三只觉得,每个明天都是世界上最美好的。
    回复
  • 筱晓

    筱晓

    楼主 LV16 2016-09-05
    我刚大学毕业不久。这篇文章是以我的家乡作为蓝本,很多人物在我的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我很喜欢以前那种悠然自乐的生活,也很想把它写出来和大家分享。只要有人喜欢我就很满足了。

    风影:农村故事。不知道你多大了,看着你一个个码出来字,感觉又像看到了老一辈的文学创作者。

    回复

热门参赛作品

  • 1
    桃夭

    李逸轩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 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 宜其家人。

  • 2
    无域之境

    其子狡娈

    ···吾名殷封,是这无域之境的主人··· ···若想要这里的宝物,就来交换吧··· ···留下你的姓名,留下你的交换品··· ···记忆,情感,时光,或任何东西··· ···当然,你也能拿自己的宝物交换··· ···至于换到什么··· ···一切皆是缘··· ··· ··· ··· ··· ··· ···

  • 3
    读书之旅

    断断

    《兔子什么都知道》 这本书是发生在时光森林里的故事。这片以胡萝卜为名的森林里住着许多只长着温柔的红眼睛的兔子。其中有深爱着彼此的兔小灰和兔小白,有互为冷暖的兔小冷和兔小暖,有忧伤的总是睡不着觉的兔小眠,有疯癫地每天想着逃离这个世界的兔小枫,有整天念叨着说要减肥但仍然舍不得抛弃胡萝卜的兔小胖。一只兔子所喜欢的:胡萝卜和白菜;小草静静生长的声音;一朵花努力展开自己时的姿态;从枝叶的缝隙间照进森林里的光,七月午后一阵突然袭来的凉风;轻轻落在小溪水面上的雨滴;冬天里的第一场雪;印在雪地上的两排小脚印;以及,另一只兔子的体温。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只柔软的有爱的兔子,一起找到心底的那只兔子吧~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 一是我们头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 读书,让我们不孤单,可以看到银河里那些古远,孤独的星星。 他们是夜空里最亮的星。 从小时候开始来说吧, 《伊索寓言》,《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 小学的时候,就喜欢上了读书,可是那时候没有自己喜欢的可以读,其实说实话是没有书可读。 一本作文书我都可以津津有味地读好久。 进入初中,租书,买书更多了,影响较大的有: 《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十八岁第一次出门远行》《荒村公寓》,《狼图腾》,《废都》 贾平凹的狂放之风,余华的悲观但努力的气质。 《小王子》则是读过的次数最多,星星盈盈,童心未泯。

放大

确定删除该条回复么?

取消 删除

获取掌阅iReader

京ICP备11008516号(署)网出证(京)字第143号京ICP证090653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452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良信息举报:jubao@zhangyue.com 举报电话:010-59845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