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文学类别圈
成员 29w+ 帖子 26382 + 加入 退出
扫一扫

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王小九

王小九

LV4 2016-10-15

【空城】

作者:王小九

连载最近更新: 托儿们呢?

作品简介:首先要说明一下,这篇小说是“青春校园”类型的,但在选项里没有发现这个选项,所以只好选了一个比较接近的。见谅。
这部小说主要讲述的是主人公文豪从高三到大学的经历。(感觉好土好没有新意啊……)
由于近些年国产青春电影的糟蹋,“青春校园”已经是烂俗、甚至恶俗的代表词,一看这两个标签就知道有撕逼、上床、打胎等情节。
但是请相信这部小说,它很纯洁.没有上床接吻,甚至连牵手拥抱都没有。请各位看官不要抱着看黄书的心态来,这只是一部描写现代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小说,虽然很俗,但是我觉得还挺有意思的。
不信?你看……

故事大纲:
文豪在县里的二流高中上学,艺考回来以后他走后门转到全校最好的高补班,这里人们都是学习永动机,不关心除了学习以外的其他事。甚至连班里同学去世都没有引起什么震动。文豪越发的和这里的环境格格不入,他妄想改变。
《飞越疯人院》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改变环境的人往往不容易被周围的人所接受。他的行为遭到老师的阻碍和家长的不理解。
他越发对高中失望,迫不及待的想高考赶紧到来,好离开这个地方。

高考过后,文豪过了本科线,最后却屈身上了专科。
然而当他开始大学生活后,却失望的发现这里的情况完全不像人们所描绘的那样美好——社团勾心斗角,自己郁郁不得志;舍友沉迷于游戏,没有共同话题……
初来时,他邂逅了美丽善良的杨子君,却由于自卑不敢表白。他有严重的“阿Q精神”,沉浸在自己臆造的世界里,和杨子君保持着隐隐约约的友谊关系,不敢跨越雷池一步。
他和杨子君的朋友张辰语很要好,视她为知己。而张辰语对文豪日久生情,偏偏后来不小心知道了文豪喜欢自己朋友的事。出于对爱情自私的渴望,她让杨子君帮自己欺骗文豪,说自己心有所属。
文豪信以为真,颓废了好几天。屋漏偏逢连夜雨,咳嗽又遇大姨妈。逃课被辅导员叫去谈话,书记恰好路过,成为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他久积的痛苦再也无法承受,决定退学离开。
此时他突然发现,当初自己胸怀壮志来到这里,最后兜兜转转,又一无所有的回到了起点。
张辰语知道了文豪退学的消息,没想到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打电话对文豪说了事情的原委。
面对张辰语的挽留,文豪心里五味杂陈,不知该何去何从……

25891 票
赞 81
举报举报 收藏收藏
共33条回复
  • 王小九

    王小九

    楼主 LV4 2016-10-16
    暂且更新这么多,效果好了再更新。还想看的朋友们!让我看到你们热情的双手!
    回复
  • 王小九

    王小九

    楼主 LV4 2016-10-16
    第四章生活中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文豪现在这样,每个新的一天却一直在重复着昨天做过的事,毫无涟漪,比死海的海面还要死寂。如果不是卷子上的题不一样,文豪真的会以为自己过的今天就是昨天的复制版,只恨时间不能像历史学家口中的时间一样快。没了聊天的人和喜欢的老师,文豪两个星期过下来都快麻木了。一天吃过午饭,看见学校门口一个书摊,围了不少人在翻书。有些一看上去就像是好好学习的人买了一摞英语复习资料,这些好学生们在整日接受素质教育的同时,也在享受着我国发达的盗版产业带来的实惠和便利。书摊子虽小,但书类繁多,有高考试题、英语词典、武侠小说等等,甚至还有女性杂志。文豪天生对封面艳丽、词藻华丽不接地气的书没什么好感,也过了看武侠小说的年纪,转身要走。突然眼角的余光扫到一本《李敖全集》,猛然想起吴振东曾经推荐过,那时没放在心上,此时看到这本书,好像冥冥中是上天要让自己看到这书。文豪问老板这本书怎么卖。老板抽着烟瞥了一眼说:“十七块,学生的话,十五块卖你了。”语气里尽是自己吃了大亏的意思。十五块买一本盗版书实在不值,但最后还是买了,这样做好像能让自己心里对吴振东的愧疚少一点。新书像美女,总能勾起人的阅读了解的欲望。待美女容颜衰老,男人也了解透彻时,也就是丢弃之日了。文豪打开书,不看不知道,一看不得了——他竟如同吸食鸦片一样上了瘾。李敖的言词犀利是自己生平所见之最,书中不乏李敖对一些事的看法,辛辣程度远远超自己的想象,直感叹自己叫文豪实在受之有愧。人一旦受到一个人物的影响,其言行举止各方面也会不由自主向其靠拢。书中李敖揭露批判迫害国民党,说道义愤填膺处难免用词不雅,但也被文豪视为是其真性情的表现。他越发痴迷那些批判性的文章,也就越想对身边不满的事物批判一下。这导致他写作文时也不可避免的将批判色彩带入。一次他学柏杨批判中国人,交上去让老师批阅,满以为老师会夸他洞察深刻、年少老城。不料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教育他,说学生不能写这么消极的文章,看事物要看到光明面。等到上大学后,随便写这种文章都没人阻拦你,你现在只是一个高中生,要及时悬崖勒马。其言下之意是中国的学生在十八岁以前是没有写批判性文章的权利的。文章非但没有受到夸奖,反而被教育一番,他心里暗骂老师见识短浅,不识英才。而班里一个女生更生气,因为她抄了一篇去年高考满分作文交上去,老师只给了她42分,下面还批了两行批语,说什么用词过于浮躁,看待问题还不够深入,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等等。可见同一个东西在不同时候,由不同人说出来具有不同的价值。如果断定一个人不足够好,那么无论那个人做的多好,都会被指出不足。再上课时,语文老师担心文豪不死心,于是赶紧叫上班里第一名的女生,让她朗读自己的文章,以净化文豪的心灵。那女生很有写应试作文的天赋,尤其钟爱议论文,深得老师厚爱。此女极度崇拜张爱玲,她每一篇议论文中张爱玲必来做客。搞得班里人只要看到某篇文章里有“张爱玲”出现,便会知道此文作者是谁。老师很支持这种写法,美其名与:有自己的风格。那女生读完之后,老师故意问文豪觉得怎么样,文豪违心说:“内容观点分明,逻辑严谨,积极向上。”老师听后很欣慰。文豪猜出老师的用意,但他没放心上。掐灭心中燃烧正旺的意念,好比让女人打掉自己腹中的胎儿。但他也学乖了,“积极向上”留在考试时候写,批判性作文在私下写。当文豪看到李敖当年办《文星》杂志的经历时,天真的他突然萌发了在学校里办一个文学社的念头,自己当社长,想写什么写什么,想怎么消极就怎么消极。此念头一出,一发不可收拾。他在脑海中画好蓝图,开始构思自己这个文学社叫什么名字、如何宣传等等,沉醉的都快忘了自己的本职工作。皇天不负苦心人,苦思冥想几天,他想出了一个自认为不错的名字——“寒潮”文学社,这名字是根据当年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封面上的标语——“青年得此书,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得来的,他也妄想自己这个文学社也可以有《新青年》的本领——如遭寒潮侵袭,让人幡然醒悟。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东风”当然得找张校长借。文豪想自己和张校长平日里往来甚密,通讯不断,自己这点要求张校长肯定会答应,更何况自己的建议合情合理,还能增添校园文化软实力,根本没有拒绝的理由。不料发过短信向张校长表明自己的意图后,张校长迅速简短地回复道:“这位同学,你现在应该已学业为重!”张校长言简意赅,意思表达的相当明确,而且字里行间透露着不满意的意思,似乎在说“你小子事儿真多”。结尾的惊叹号格外眨眼,文豪都能想象到张校长收到短信后深吸一口气然后全从鼻孔里冲出来,强压怒火耐着脾气回短信的样子。文豪反复咀嚼自己的话,是自己词不达意,让张校长误读出了被人命令的口气了吗?应该是的。张校长平时都是指挥别人,今天遭别人指挥,还是自己的学生,肯定气不打一处来。绝对是这样的!文豪胸中的烈火被无情的浇灭,近期的一腔真情和热情一瞬间如雪崩般崩塌。人在热情高涨时被镇压是一件倍受打击的事。譬如一个人发烧时被泼了一身凉水,威力也会增大好几倍,顺带着也有布什讲演时被扔靴子的尴尬。在这烈日炎炎地盛夏,他的心仿佛被冷藏在了冰窖里。
    回复
  • 王小九

    王小九

    楼主 LV4 2016-10-16
    第二章等到大课间时,文豪没有去给信,而是去办公室找史满洲了。他觉得这事有必要让史满洲知道,毕竟他不同于别的老师,说不定还可以给自己出出主意。史满洲看过信后夸赞文豪:“不错,敢于说出不满。确实啊,现在高补班的学生压力确实很大,提的建议很好。”得到爱师的肯定,文豪异常高兴,说:“那我就投到校长信箱了。”史满洲听后微微摇摇头道:“不行,不能投到信箱里。”“为什么?”文豪不解道。史满洲扫视一下周围,见没人,小声说:“信箱校长是不会打开的,那上面的锁早就生锈了,你要想让校长看见,你就塞到他办公室的门缝里。”文豪没想到史满洲竟然会出这等馊主意,不过这也是最管用的方法了,虽然手段有些不光彩,但也是被逼的,更何况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就像德意志铁腕宰相俾斯麦说的“暴力虽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但却是最有效的办法”一个道理。即使如此,但文豪也不免有些担心,自己还得为日后考虑,为难地说:“老师,以后我总不能一直用这种方法吧?”史满洲略微一笑,说:“我给你张校长的手机号,以后你直接发给他短信,但别让校长知道你是谁。”语毕,史满洲马上绷着脸严肃道:“不能对任何人说是我给你的。”“了解了解,一定不会。”文豪想不到史满洲会如此帮助自己,心中不禁又增添了对他的好感,想天下如果多些这样的教师,学生怎么会觉得学校苦闷呢。记过手机号后便飞往校长室,史满洲告诉他校长早上一般不在,下午才来。古代以右为尊,象征着绝对的权力。张校长的办公室在行政楼二楼最靠右的屋子,其邻居是年级主任和副校长的办公室,是按职务分的办公室。社会中的三六九等制度在学校里体现的淋漓尽致,这并无甚。连号称“众生平等”的佛教寺庙里也有高低之分,何况以盈利为主的学校呢。楼下校长的专车果然没在,文豪不禁窃喜,迅速跑上了二楼,在张校长办公室外轻声踱步,若无其事走了几遍,确定里面没动静后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将信从门底的缝里塞进去,然后火速跑回教室。坐到位子上气喘不止,像刚跑完一场马拉松,缓了口气对吴振东说:“搞定。”“哈哈,那我们就等着好消息吧。”文豪没有对吴振东说史满洲把校长手机号给自己的事,一个人独享可以随时给校长发短信提意见的特权。权力这东西实在可怕,仅仅这点小权力,就让他有了高人一等的感觉。时间不长,仅过了一天,王胜利在班里说起了这件事。“昨天晚上张校长开会,说高补班一个人给他写了一封信,信里说补习班的日子痛苦压抑,没有自由活动的时间。”顿了顿,扫视一下班里众人,抛出一个绝对不会有回答的问题:“是谁写的?”下面人相互看看摇摇头,文豪和吴振东两人对视一眼,不做言语。王胜利面无表情,说:“你们要记住,你们是补习班的,心思一定要放到学习上,不然你们怎么考上一个好大学?将来怎么找到好工作?”继而又煽风点火:“我知道现在日子有点苦,但现在吃苦不就是为了以后少吃点苦嘛。何况大学里非常自由,到时候你们有大量的时间去玩,或者做你们喜欢做的事——哪怕和成绩无关,没人管的。”王胜利一番话将大学描述成了西方极乐世界。这一番话很让下面的人内心激动澎湃,大学是现在唯一能让这群傻子燃起对生活希望的东西。王胜利突然调转枪口道:“那个写信的人,你的目的达到了,张校长决定近期举办一次征文活动。我建议,咱班的学生不要参加,现在考大学是你们的唯一目标,外面的世界再怎么样,都与现在的你们没有任何关系。至于比赛,让写信的人自己参加吧。好了,不耽误大家时间了,做卷子吧。”说完离开教室。文豪面如土色,自己的一腔热血却换来老师的冷嘲热讽。王胜利一定会去看征文的稿件,如果自己参加比赛,肯定会露馅。文豪陷入矛盾中:参加不敢,不参加不甘,进退两难。这世界上最让人难过的,莫过于自己付出的辛苦终于有了成果,自己却不能享用。吴振东也叹一口气拍拍文豪的肩膀,想安慰文豪,但大男人说这种话难免害臊,于是改变方法,说:“别难过,我给你看个笑话。”说完挥笔在纸上写下一段话:初从文,三年不中;后习武,校场发矢,中鼓吏,逐之出;遂从医,有所成。自撰一良方,服之,卒。文豪看完喷笑,此人的一生可谓坎坷,用“惨”来形容也显得苍白无力。吴振东借机开导:“此文是古人杨一笑的墓志铭,此人高逸不凡,心胸极为豁达,红尘凡事都不入人家法眼,你跟人家学学,遇到个屁大的事就赌气了。”文豪没杨一笑乐观,嘴上说放下,心里面还是对此耿耿于怀。安静了不到一个月,到了高考前例行检查身体的日子,学生们又是怨声载道。众人都不想因为上面领导的愚蠢决定而花冤枉钱,但以“教育”和“为学生着想”为幌子来骗钱,总是屡试不爽。近些年社会上对强制性体检一事讨论甚烈,众说纷纭,讨论到底该不该取消。其实体检这事从来都不是“该不该”的问题,而是“多和少”的问题。它以女性生理周期的速度到来,谁都接受不了,它应该是怀孕到分娩的时间才合理。体检不能吃饭,学生没红军长征时吃草根啃树皮的本事,只能喝水充饥。不出意外,众人是走着去的。县医院处于繁华地段,门庭若市,热闹非凡。众人将脏话洒了一路,医院生意不错,还得排队。众人站在走廊里四处观望着装修华丽的医院,说说笑笑,不时被迎面走来带着口罩的护士厉声斥责。护士在医院的地位是比较低的,平时只有挨骂的份,没反抗的胆。今天终于有泄私愤的机会,当然要把握。众人像是去别人家的野狗,主人家随便一个人都有打骂自己的权力。体检的项目挺多,测什么的都有,出于对科学严谨的态度,有些甚至用肉眼都能观察到的也必须使用仪器检查才行。嗅觉测试时,桌子上摆了三个瓶子,分别放了水、酒精和醋,吴振东不知是故意还是脑抽筋,拿起一个闻了以后回答护士说是汗腥味。护士摆摆手让他走,还丢下一句“没救了”。到文豪测试,他仿佛也被那厮附了身,闻了竟然真的像汗腥味。他担心自己成下一个绝症患者,忙说无味,将就通过。外面还有一群人愁眉苦脸的在排队,最后一项是抽血检验。在医院上班的还是挺快乐的,因为人生一大快乐就是看着别人难过。几个护士坐在一起聊着天,不亦乐乎,偶尔呵斥学生几句,越权管理一下秩序。这项检查这把众人吓坏了,有的还没抽整个人都没了血色。这项检查是最考验学生心理素质的。一堆人在门口看着里面的场景,见有人出来赶紧问疼不疼,那人受了疼,不愿让他人好受,故意夸张表情呲牙咧嘴地说相当疼。众人看在眼里,疼在身上,反复摩擦着胳膊倒抽凉气。屋里不时传来一阵嘈杂声,那是有学生晕血了。众人越看越怕,都畏畏缩缩不敢上前。其中一个身材娇小的女生却生生地说:“我是双子座的,双子座最怕打针了!”文豪在旁边嗤之以鼻,他生平痛恨的东西不多,星座却是其中最痛恨的之一。这东西实在可笑,它竟能将全世界人复杂的性格分成十二种,这世界上还有什么能比人更多变的?一百二十种也未必数的清。这么分显然不科学,星座之所以能俘获那么多信徒,其模棱两可的话功不可没。世上再没有什么能像星座那样将缺点说的比有点还顺耳,阿谀奉承、溜须拍马者看了也会自叹弗如。看到如此情景,文豪突然逞英雄,想讥讽那女生,于是大步流星走去,其实心里怕的很,但逞英雄本来就是要付出代价。文豪将袖子撸起,涂上酒精的那一刻心里也凉了一截,脑袋垂下经闭双眼,装成一直在看着抽血的样子给旁人看。忍痛抽完,赶紧挤出一个残缺不堪地轻松表情,路过那女生身边时,淡淡地说句“我也是双子座的”,然后潇洒离去。离开时老天还别有兴致的下起了小雨,也许是医院的黑心肠触动了老天,那么多的鲜血又要被医院拿去谋取暴利了。这一天由于众学生元气大伤,又晕了几员老师的得力干将,被迫休息调整。文豪又开心的认为这血抽的值。文豪浑浑噩噩的过了几日,忘记了时间,等反应过来的时候,班里后黑板上的彩色数字变成了“102”。这也代表这自己离开这地狱的时间,他心里想着。很快,高考还剩100天,学校要例行举办“百日誓师大会”。此大会一年一次,所以必须要用一个下午的时间来办,可见校领导对大会的重视程度。下午两点整,高三所有学生集中在操场上。领导在上面讲着亘古不变的排比句。这种话,说者激情万丈,但听者却烦躁不安。连高补班这群乖学生也在下面抱怨:浪费时间,还不如我在班里多做几道习题!但大家都知道自己只是在例行公事,领导负责讲完,不管怎么讲;老师负责看完,不管怎么看;学生负责听完,不管怎么听。终于,张校长大喊一声:“全体起立!”众人一听,浑身一震,知道是最后一个环节,强压住席卷而来的睡意纷纷起立,学校长握紧右拳,做发誓状。张校长喊道:“跟我念!挑战人生,是我坚定的信念!”众学生重复喊道:“挑战人生,是我坚定的信念!”“决胜高考,是我现实的梦想!”“决胜高考,是我现实的梦想!”“珍惜每一天,让雄心和智慧在六月里绽放光芒!”……一切程序走完,众人以为要结束,不料不知从哪冒出一个培训教师,向学生介绍自己的学习方法,然后推荐自己编写的教材。众人哀声一片,只能又坐下来忍受。忍受完毕,众人像潮水般退去,回到班里继续为考大学努力做题。事到如今,老师们比学生们还迫切,除了每天的教学任务以外老师们又增加了一个任务,就是给学生们灌输考上大学的好处,极度美化大学生活,像朝鲜抹黑美国一样卖力。老师像古代媒婆,给学生们介绍对象,并承诺考上大学后就可以和新娘子踏入洞房。特别时期用这么洗脑的教育方式还是很有用的,文豪迫不及待想见到自己的新娘子,投入到紧张的复习当中。宿舍其他人更是极端,在床边的墙上写着自己想考的大学名字,每天睁开眼就能受到刺激。学校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连续出台多个校规,其中当然包括严禁谈恋爱,这就像中央一直强调整治贪污腐败一样无用;然后是严惩迟到和旷课者,对于夜不归宿者,就地开除。其中对迟到又按班级分成三个等级:普通班学生迟到一人次罚款一元,实验班迟到一人罚款两元,高补班一人罚三元——和中国惩治官员是相违背的,犯人官职越大,惩罚就越小。学生犯错,不像官员一样有职位可以拿下、有党籍可以撤销,所以只能罚钱了。惩罚一旦和金钱联系到一起,仿佛磷遇到空气,让人加以十二分的小心。不过面对学校这种带着赤裸裸歧视色彩的校规,没有一个学生敢顶嘴的。学校只嫌学生学习时间短,恨不能像《摩登时代》里的资本家一样给员工弄一台吃饭机,或学周扒皮模仿鸡叫压榨出更多的工作时间。后黑板上递减的彩色数字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学生们:没多少时间了。
    回复

热门参赛作品

  • 1
    桃夭

    李逸轩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 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 宜其家人。

  • 2
    无域之境

    其子狡娈

    ···吾名殷封,是这无域之境的主人··· ···若想要这里的宝物,就来交换吧··· ···留下你的姓名,留下你的交换品··· ···记忆,情感,时光,或任何东西··· ···当然,你也能拿自己的宝物交换··· ···至于换到什么··· ···一切皆是缘··· ··· ··· ··· ··· ··· ···

  • 3
    读书之旅

    断断

    《兔子什么都知道》 这本书是发生在时光森林里的故事。这片以胡萝卜为名的森林里住着许多只长着温柔的红眼睛的兔子。其中有深爱着彼此的兔小灰和兔小白,有互为冷暖的兔小冷和兔小暖,有忧伤的总是睡不着觉的兔小眠,有疯癫地每天想着逃离这个世界的兔小枫,有整天念叨着说要减肥但仍然舍不得抛弃胡萝卜的兔小胖。一只兔子所喜欢的:胡萝卜和白菜;小草静静生长的声音;一朵花努力展开自己时的姿态;从枝叶的缝隙间照进森林里的光,七月午后一阵突然袭来的凉风;轻轻落在小溪水面上的雨滴;冬天里的第一场雪;印在雪地上的两排小脚印;以及,另一只兔子的体温。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只柔软的有爱的兔子,一起找到心底的那只兔子吧~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 一是我们头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 读书,让我们不孤单,可以看到银河里那些古远,孤独的星星。 他们是夜空里最亮的星。 从小时候开始来说吧, 《伊索寓言》,《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 小学的时候,就喜欢上了读书,可是那时候没有自己喜欢的可以读,其实说实话是没有书可读。 一本作文书我都可以津津有味地读好久。 进入初中,租书,买书更多了,影响较大的有: 《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十八岁第一次出门远行》《荒村公寓》,《狼图腾》,《废都》 贾平凹的狂放之风,余华的悲观但努力的气质。 《小王子》则是读过的次数最多,星星盈盈,童心未泯。

放大

确定删除该条回复么?

取消 删除

获取掌阅iReader

京ICP备11008516号(署)网出证(京)字第143号京ICP证090653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452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良信息举报:jubao@zhangyue.com 举报电话:010-59845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