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文学类别圈
成员 29w+ 帖子 26380 + 加入 退出
扫一扫

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三千

三千

LV10 2016-07-01

【文学典故】

作者:三千

连载最近更新: 【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原指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的、暂时的现象所迷惑,看不到事情的全局、主流及本质。 它还有个故事传说:   楚国有个书生,由于生活贫穷,很想找到一条发财的门路。他读到一本书,书上说:“谁得到螳螂捕蝉时遮身的那片树叶,别人就看不见了。”他信以为真,整天...

作品简介:各位行行好,投一票吧
#箫筱#
【倾国倾城】
汉武帝时,协律都尉李延年,曾在武 帝前作歌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古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复 倾国,佳人难再得。”

武帝无限神往,叹息良久曰:“世岂有 此人乎?”

平阳公主进言,谓李延年有妹,姿容 绝代,妙丽善舞。

武帝召见,纳入后宫,即后来深受宠 幸的李夫人。

“倾国倾城”一词,即用以形容女子美 貌绝伦,文学作品中引用甚多。
图片1

39 票
共37条回复
  • 三千

    三千

    楼主 LV10 2016-07-01
    【破镜重圆】

    南朝陈代子舍人徐德言,其妻为陈后 主的妹妹乐昌公主。

    因见天下大乱,国亡无日。恐一旦亡 国,离乱之际,夫妻失散,遂破铜镜为 二,夫妻各执一半,相约他年正月十五日 卖镜都市以谋晤合。

    未几,陈果为隋所灭。

    臣越国公杨素所获,极受恩宠。

    德言流离至京城,遇一仆在街头叫卖 破镜,正与自己藏的半边契合,就题诗 道:“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

    影,空留明月辉。

    公主见诗,悲泣不食。杨素知情后, 大为感动,终于让他们夫妇团聚。

    后因以“破镜重圆”喻夫妻离散后重新
    回复
  • 三千

    三千

    楼主 LV10 2016-07-01
    【无弦琴】

    晋代诗人陶渊明,虽不善琴,却置“无 弦琴”一具,每逢酒酣意适之时,便抚琴以 为寄托。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作《论琴贴》

    谓曾先后得琴三具,一张比一张名贵。 但“官愈昌,琴愈贵,而意愈不乐。

    当其任夷陵县令时,日与青山绿水为 邻,故琴不佳而意自适;官至舍人,学士以 后,奔走于尘土之间,名利场上,思绪昏 乱,即弹奏名琴,也索然无趣了。

    云:“乃知在人不在琴,若心自适,无玄也

    苏轼《琴诗》云:“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匝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 于君指上听?”

    此均言声音不在琴,其意均从陶渊 明“无弦琴”一事翻出。典见《昭明太子集 陶靖传》。
    回复
  • 三千

    三千

    楼主 LV10 2016-07-01
    【凌波微步】曹操之子曹植,才高八斗,文名卓著,而在长兄曹丕当政以后,备受猜忌,郁郁不得志。他的《洛神赋》是一篇传诵人口的名篇,其中描写洛神的步态之美云:“体迅飞鸟,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写洛神踏水而行,水面似留足迹之态十分传神。后人遂以“凌波微步”形容女子之步履轻盈。如贺铸《青玉案》词“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即用此典。(典见曹植《洛神赋》)。
    回复
  • 三千

    三千

    楼主 LV10 2016-07-01
    【章台柳】

    唐代诗人韩羽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居 京时得一姬柳氏,才色双全。后韩羽为淄 清节度使侯希逸幕僚。时值安史之乱,他 不敢携柳氏赴任。

    分别三年,未能团聚,因寄词柳氏 云:“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柳氏也有和词云:“杨柳枝,芳菲节, 可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 君来岂堪折?”

    她因自己貌美独居,恐有意外,就出 家为尼。不久被番将沙吒利劫去,后赖虞 侯将许俊用计救出,始得团圆。

    后人就名韩羽寄柳氏词的词调为“章台

    “章台柳”亦被用为可任人攀折之 路,“柳墙花”而专指妓女之类的人物。
    回复
  • 三千

    三千

    楼主 LV10 2016-07-01
    【人面桃花】

    唐诗人崔护,资质甚美,清明独游长 安南庄,至一村 户,见花木丛萃,寂无人

    因渴极,叩门求浆。

    良久始有一女子应门,捧杯水让坐。

    花斜河,姿态楚楚动人;凝 睇相对,似有无限深情。

    崔护以言挑之,不应。彼此注目久 之。

    送至门,如不胜情而

    次年清明,崔护追忆此事,情不可 邂,又往探访,唯 见门院如故,扁锁无 人。惆怅之余,乃题诗于门扉曰 :“去年今 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后代诗文中常以“人面桃花”喻男子邂 逅一女子,来后 不复再见的惆怅心情。
    回复
  • 三千

    三千

    楼主 LV10 2016-07-01
    不敢当,大哥投一票吧٩۹(๑•̀ω•́ ๑)۶

    吸血鬼:很有才识。

    回复
  • 三千

    三千

    楼主 LV10 2016-07-01
    谢谢,你真是个好人...

    吸血鬼:投过了。

    回复
  • 三千

    三千

    楼主 LV10 2016-07-01
    ……不过我提醒你一句,一个星期只有五票

    吸血鬼:不客气,我从不是好人。

    回复
  • 三千

    三千

    楼主 LV10 2016-07-01
    我原来不知道,然后乱投,一票也没了

    吸血鬼:我知道,刚投完,投给我在乎的人了。

    回复
  • 三千

    三千

    楼主 LV10 2016-07-01
    【庄周梦蝶】战国时哲学家庄周主张 是非齐一,物我 两忘。《庄子》中有一寓 言申喻此理:庄周梦见自己 化作一只蝴 蝶,翩翩飞舞,怡然自乐。梦醒以后,自 身依然是庄周。因此说,不知是庄周化为 蝴蝶呢,还 是蝴蝶化为庄周。后世遂以庄 周梦蝶比喻人生如梦幻 ,难以究诘。唐李 商隐名作《锦瑟》云:“锦瑟无端 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 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 玉生烟。此 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

    ”诗中额联即用此典。
    回复
  • 三千

    三千

    楼主 LV10 2016-07-01
    ……

    吸血鬼:可怜哇。我看了别人的聊天才知道的。

    回复
  • 三千

    三千

    楼主 LV10 2016-07-01
    【断袖之癖】
    董贤是西汉御史董恭之子,是 一个美男子。董贤初任太子舍人,汉哀帝 即位后改任他职,二年后,哀帝有一天在 宫中望见董贤,被其的仪貌吸引,拜为黄 门郎。后拜为大司马。哀帝崩,王莽掌权 后,董贤随即失势,自杀而死。

    哀帝很宠爱董贤,甚至升他为大司 马,也纳他的妹妹做昭仪,并让董贤与其 妻一同入宫

    侍奉。汉哀帝与董贤同起同坐,同睡 在龙榻上。据说有一次,哀帝睡觉醒时董 贤尚未醒,哀帝乃命人割裂衣袖起身,以 免惊醒董贤,这就是成语——“断袖之癖”的 由来。
    回复
  • 三千

    三千

    楼主 LV10 2016-07-01
    应该沒有吧……断袖……

    吸血鬼:哀帝有董贤帅吗?

    回复
  • 三千

    三千

    楼主 LV10 2016-07-01
    ……民风太好,我建议你去同人文圈玩玩……

    吸血鬼:哦,民风太好,没办法。董贤太帅。

    回复
  • 三千

    三千

    楼主 LV10 2016-07-01
    里面全是腐女,最爱gay 了……

    吸血鬼:好。

    回复
  • 三千

    三千

    楼主 LV10 2016-07-01
    ...

    吸血鬼:嗯。

    回复
  • 三千

    三千

    楼主 LV10 2016-07-01
    拜拜

    吸血鬼:我走了。

    回复
  • 三千

    三千

    楼主 LV10 2016-07-01
    你以后不玩掌阅了?

    吸血鬼:可能以后见不到了。

    回复
  • 三千

    三千

    楼主 LV10 2016-07-01
    【咏絮才高】东晋政治家谢安在雪天 合家聚谈,与儿女讨论文义。正值户外雪 越下越大,谢安兴致勃发,就指着外面的 飞雪问:“白雪纷纷何所似?”谢安的侄子 谢朗随口说:“撒盐空中差可拟。”侄女谢 道韫接着道:“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听 后大加赞赏,夸奖侄女才思不凡。谢道韫 是东晋有名的才女。柳絮随风飞扬,壮似 飞雪,用以比喻纷飞的白雪,恰切而形 象,故世人誉妇女有诗才为“咏絮才”。
    回复
  • 三千

    三千

    楼主 LV10 2016-07-02
    .这样啊,拜拜

    吸血鬼:嗯。

    回复
  • 三千

    三千

    楼主 LV10 2016-07-02
    【秉烛夜游】《古代十九首》有“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年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之句。曹丕为魏王世子时,与吴质交好。建安二十二年大疫,一时文人如徐趕,刘桢,陈琳, 王粲等均痢疾死亡,曹丕应作书与吴质,劝其惜时自娱。书中有“古人思炳烛夜游,良有以也”之句,后人遂以“秉烛夜游”喻及时行乐。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中即用曹丕原语,只省一“思”字。以后又引申出秉烛看花。如唐白居易《惜牡丹花》“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李商隐《花下醉》“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宋苏轼《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均袭此意。
    回复
  • 商离

    商离

    LV7 2016-07-02
    箫筱楼主好!
    回复
  • 三千

    三千

    楼主 LV10 2016-07-02
    嗯,/你好

    商离:箫筱楼主好!

    回复
  • 三千

    三千

    楼主 LV10 2016-07-02
    【高山流水】春秋时俞伯牙工琴,琴曲托意摇深,常人难解,仅钟子期能赏。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赞曰:“善哉,娥峨兮若泰山。”伯牙旋又志在流水,钟子期叹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后来钟子期去世,伯牙痛失知音,废琴终身不弹。后人遂以“高山流水”喻知音难遇,也指乐曲绝妙。
    回复
  • 三千

    三千

    楼主 LV10 2016-07-02
    【青梅竹马】李白《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千里,两小无嫌猜”,形容少男少女天真无邪,亲昵嬉戏的形状。又以“两小无猜”喻幼男幼女天真纯洁,彼此相处融洽。如《聊斋志异。江城》:“翁有女,小字江城,与生同甲,时皆八九岁,两小无猜,日共嬉戏。”典见《李太白集》
    回复
  • 三千

    三千

    楼主 LV10 2016-07-02
    【绿叶成荫】唐代诗人杜牧,在宣城 任幕僚时,曾应湖州崔刺史之邀,前去作 客。在湖州遇一少女,其时年末及竿,心 颇爱悦之,临别相约十年后与她成婚。此 后连年游宦,直至十四年后,被任为湖州 刺史,方重临旧地,而当年相约的少女已 嫁三年,并已生二子。杜牧惆怅不已,作 《叹花》诗以寄慨。诗曰“自是寻春去校 迟,不须惆怅怨花时。狂风落尽深红色,

    ”后人遂以“绿叶成荫”喻

    绿叶成荫子满枝。

    女子已出嫁,并生有子女。宋诗人欧阳修 亦有类似经历,曾有诗云:“柳絮已将春色 去,海棠应 恨我来迟。”用语不同,而实运 化杜牧“绿叶成荫”的诗意。典见《丽情

    ,《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回复
  • 三千

    三千

    楼主 LV10 2016-07-03
    【闲云孤鹤】五代时诗僧贯休,七岁出家,苦节峻行,颇负诗名。吴越钱缪称王后,贯休以诗投偈。诗云:“贵逼身来不自由,几年辛苦踏林丘。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寒霜十四州。莱子衣裳功锦窄,谢公篇咏绮霞羞。他年名上凌烟阁,岂羡当年万户侯!”额联尤为佳绝。但钱缪见后,令其改“十四州”为“四十州”。乃可相见。贯休不从,道:“州亦难改,诗亦难改。然闲云孤鹤,何天而不可飞?”后因以“闲云孤鹤”喻来去自由,不受羁绊。
    回复
  • 三千

    三千

    楼主 LV10 2016-07-03
    【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原指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的、暂时的现象所迷惑,看不到事情的全局、主流及本质。 它还有个故事传说:
      楚国有个书生,由于生活贫穷,很想找到一条发财的门路。他读到一本书,书上说:“谁得到螳螂捕蝉时遮身的那片树叶,别人就看不见了。”他信以为真,整天在树下抬头望着。嘿!他终于看到了一只螳螂躲在一片树叶后面,正准备捕捉知了呢!他连忙把那片树叶摘下来。不料那片树叶掉下来,混在地上的落叶里,再也辨认不出了。他只好把所有的树叶扫回家来,一片一片地试。他把树叶遮住自己的眼睛,问妻子:“你看得见我吗?”妻子总是说:“看得见!”后来,妻子被他问得厌烦了,随口答了一声:“看不见!”他马上带着这片树叶,当面去取人家的东西,结果被人家扭送到衙门去了。县官经过审问,忍住笑,说:“你真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呀!”
    回复
  • 草根人生

    草根人生

    LV18 2016-07-04
    这属于贴文吧?不应该是原创吗?原谅我口直心快
    回复
  • 三千

    三千

    楼主 LV10 2016-07-05
    嗯,是啊

    草根人生:这属于贴文吧?不应该是原创吗?原谅我口直心快

    回复

热门参赛作品

  • 1
    桃夭

    李逸轩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 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 宜其家人。

  • 2
    无域之境

    其子狡娈

    ···吾名殷封,是这无域之境的主人··· ···若想要这里的宝物,就来交换吧··· ···留下你的姓名,留下你的交换品··· ···记忆,情感,时光,或任何东西··· ···当然,你也能拿自己的宝物交换··· ···至于换到什么··· ···一切皆是缘··· ··· ··· ··· ··· ··· ···

  • 3
    读书之旅

    断断

    《兔子什么都知道》 这本书是发生在时光森林里的故事。这片以胡萝卜为名的森林里住着许多只长着温柔的红眼睛的兔子。其中有深爱着彼此的兔小灰和兔小白,有互为冷暖的兔小冷和兔小暖,有忧伤的总是睡不着觉的兔小眠,有疯癫地每天想着逃离这个世界的兔小枫,有整天念叨着说要减肥但仍然舍不得抛弃胡萝卜的兔小胖。一只兔子所喜欢的:胡萝卜和白菜;小草静静生长的声音;一朵花努力展开自己时的姿态;从枝叶的缝隙间照进森林里的光,七月午后一阵突然袭来的凉风;轻轻落在小溪水面上的雨滴;冬天里的第一场雪;印在雪地上的两排小脚印;以及,另一只兔子的体温。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只柔软的有爱的兔子,一起找到心底的那只兔子吧~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 一是我们头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 读书,让我们不孤单,可以看到银河里那些古远,孤独的星星。 他们是夜空里最亮的星。 从小时候开始来说吧, 《伊索寓言》,《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 小学的时候,就喜欢上了读书,可是那时候没有自己喜欢的可以读,其实说实话是没有书可读。 一本作文书我都可以津津有味地读好久。 进入初中,租书,买书更多了,影响较大的有: 《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十八岁第一次出门远行》《荒村公寓》,《狼图腾》,《废都》 贾平凹的狂放之风,余华的悲观但努力的气质。 《小王子》则是读过的次数最多,星星盈盈,童心未泯。

放大

确定删除该条回复么?

取消 删除

获取掌阅iReader

京ICP备11008516号(署)网出证(京)字第143号京ICP证090653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452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良信息举报:jubao@zhangyue.com 举报电话:010-59845699